《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究性教学设计
梁才中心学校 李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公元761年杜甫在成都所写的一首著名歌行。杜甫于公元759年年底由甘肃成县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上元二年(761)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http://baike.baidu.com/view/155844.htm)
〔教学目标〕
1、诵读、背诵全诗。培养学生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理解诗歌抒发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4、利用百度,搜索视频、动画、相关常识,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步骤〕
1、整体感知。
教师充满激情地范读全诗(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情感)。学生在朗读时,首先把握节奏和语调,情感则需细读从整体上感知把握(全诗的情感可用“悲愤”、“激昂”二词概括,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
学生齐读后,教师可再放录音(http://www.jinjiaoyin.com/download/gushici/ zhongxue/0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mp3),让学生体会感知。
2、学生质疑。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是教师确立教学重点,寻找教学突破口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正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表现。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列举如下:
(1) 诗中前两节写了几个场景,对天灾的客观描写中注入了诗人的
何种情感?
(2) “南村群童”为何要盗抢诗人的茅草?
(3)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有何作用? (4) 诗中是如何由写实转为抒情的?
(5) 诗中的最后一节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体现了诗人的何种精神
境界?
(6) 本诗的情感前后有何变化和联系? (此环节视课堂情况由教师灵活掌握、处理。) 3、难点辨析。
诗中有几处难点,对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障碍。如以下三处。
(难点应以学生自己寻找、体悟、探究为主,也可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只起启发、点拨作用。)
(1)诗的节拍、韵脚。 本诗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另做安排。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读为二四三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节拍(注意:此句后三字决不可同前面的字连读)。
韵脚需读得响亮,使诗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2)“南村群童”是在恶作剧吗,杜甫于邻居的关系是否不好?
群童抱茅而去,正是因贫困所迫。用诗人《又呈吴郎》中的话说,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穷困,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穷困,也不会冒着大风去抱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这件事也并不能说明杜甫与邻居的关系不和睦。杜甫的诗里,多次提到他草堂的邻居,从栽花的黄四娘,到盛情款待他的田父,无不写得真实生动,充满真挚的感情。
(3)如何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诗中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并不是仅仅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大声疾呼,在狂风骤雨的秋夜,诗人想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由此,诗人才发出了“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确实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4、思维拓展。
为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更好的体会杜诗的风格,再精选两首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的诗让学生来做一下拓展训练。
野老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http://baike.baidu.com/view/414541.htm)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学生分析、体会这两首诗,并选择其中一首课下查资料写出鉴赏体会做为作业。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屋
写景 群童盗茅 (悲愤)
抒情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大庇天下寒士。 (激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