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3. 细胞学说: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
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 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Fe、Mn、
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5.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6. 蛋白质的功能: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结构蛋
31.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细胞膜
表面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
32.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3.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
为活化能。
34.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极大多数是蛋白
质,少数是RNA。
3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36. ATP是三磷酸腺苷,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37.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
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38.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
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白。②催化作用——酶 ③运输载体 ④信息传递作用,如激素(调节作用)。⑤免疫功能
7.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8.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
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0.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分布在
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11.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
分。
12.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
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3. 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位都以若干个相
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位连接成多聚体。 14.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
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都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15.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
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6.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7. 细胞膜的作用: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如:Ⅰ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Ⅱ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Ⅲ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18.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9. 内质网膜面积最大,连系细胞其它结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叫粗
面型内质网,主要加工蛋白质;没有核糖体的叫滑面型内质网,主要合成脂质。
20. 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1.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22. 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3.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
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4.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5. 生物膜的作用: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
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6.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27.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8.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
单位。
29.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30.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成大量ATP的过程。
39.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微生物有氧呼吸也属于发酵) 40.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41.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42.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
遗传的基础。
43.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
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44.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5.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46.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7.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潜能
48. 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49.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也叫
细胞编程性死亡。
50.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 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2. 显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能显现出
的亲本性状,另指显性等位基因支配的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3.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
离。
4.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不相融合,也不
会再传递中消失。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
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6. 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
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7.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8.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9.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10. 形状、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成对染色体,叫
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
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
12. 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特殊点: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
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
28.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
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1) 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
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3) 与此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9.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
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
13.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此过
程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区分于遗传物质) 14. 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受精过
程使卵细胞变得非常活跃。
15.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
物质的差异;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具有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16.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恒定十分重要的。
1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
胞形成的过程,其推论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18.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
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
体也是如此。
(4)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19.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推论出他们其他属性也
相同的结论。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20.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22. 英国的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存在某种活性物质
——“转化因子”,使得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23. 美国的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4.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对T2噬菌体的
分析表明:仅蛋白质分子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25.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有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6.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
螺旋结构。
(2)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排列在外侧,构成基
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27.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
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
30. 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1)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排列顺序之中;
(2)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 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4)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5)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31. RNA一般为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
转运到细胞质中。
32. 在细胞核中,RNA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叫做转录;游
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33.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称作1个密码子;每
个tRNA上的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34.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
的合成。
35.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进而流向蛋白质(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后人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的两条途径。
36.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例:酪氨酸酶基因异常致黑色素不能合成造成白化病;编码淀粉分支酶基因被打乱产生皱粒豌豆。)
(2)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编
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基因异常,进而影响蛋白质结构,导致CFTR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
(3) 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
37. 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
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38.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
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9.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遗传给后代(指下一代
新个体);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某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人体的某些体细胞基因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40. 基因突变的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或DNA分子
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自发原因。 41. 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2)随机不定向性;(3)低频性(自然
状态下)
42.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
化的原始材料。
43.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
因的重新组合:
(1)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44. 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意
义;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所需的基因组合。 45. 染色体结构变异:增添、缺失、易位、倒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46.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共同控制生物生长、
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47. 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48.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
6.
组织液、淋巴的成份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
3-2-稳定,与它含有HCO 、HPO4等离子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7. 8.
9. 10. 11.
组的个体。
49.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50. 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但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
短育种年限,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使染色体加倍。
51.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
为:
(1) a. 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
生素D佝偻等
b. 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2) 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青少年糖
尿病
(3)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
52. 产前诊断手段: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和基因诊断
等。
53. 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54.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
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可用于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的育种。
55.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发生基因突变。
56.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就是按照人们的
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57. 基因工程应用:(1)作物育种:苏云金杆菌抗虫棉;(2)制药:胰岛
素、干扰素和乙肝疫苗。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8. 拉马克学说:(1)用进废退;(2)获得性遗传
59. 达尔文学说: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6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等位基因,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
原材料,但它们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4)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
为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6) 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
展,称为共同进化。
必修三
1.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所以叫细胞间隙液。 3.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4.
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5.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基础是反射弧。
12.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13. 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以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4.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15.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16.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7.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18.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9.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0.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1.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2.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23.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4.
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5.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6.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27.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8.
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9.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大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
30.
量的抗体。
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53.
动是单向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31.
54. 55.
32. 33. 34. 35. 56. 57. 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36.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7.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8.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9.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40.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1.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曲线则大致呈“J”型。 42.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43.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44.
抽样检测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45.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46.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47.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48.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9.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水、氨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50.
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51.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中的生
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
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 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58.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59.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60.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6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6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易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6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64.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65. 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
66. 初生演替的顺序: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67. 次生演替的顺序:一年生的杂草,多年生的杂草,灌木,乔木。 68.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现代工业的发展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69.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