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原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2-07-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观摩 感悟 反思

——参加山西省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毕丽霞

3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第六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活动中,既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又感受到了名师的精品课堂。专家们深厚的知识底蕴、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神、独到的视角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每天紧张忙碌地学习着、思考着,不断地比较着、反思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来自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曹培英专家的精彩讲座——“聚焦热点 反思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以详实的教学片段和案例,聚焦我们课堂的热点话题,谈出了自己的反思与看法,使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其中“有效性”、“热点聚焦”、“两个吃透”这几个词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接下来,我就以这三个关键词谈谈我的收获。

一、 有效性

初次见到曹老师给人感觉非常平凡、不起眼,但他一开讲,我们立刻被曹老师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既有专业知识讲座,又有片段剖析,还有互动交流,每一次都能从他那里汲取新鲜的营养,为我们指点迷津。

他的讲座是从教学的有效性开始谈起,从古代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课堂的有效性,让我们明白“有效性”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历来的教育都很重视有效性,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他明确地指出了在很多课堂上产生的误区“关注了生活味,失去了学科性质;关注了教学形式,失去了实际

收获”,这些现象和“有效性”这一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从教学环节上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他提出了这样的几点本土经验:备课——活用教材,上课——互动生成,辅导——课前补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倡为学困生进行课前补课,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课后辅导,正如他说的那样,对于一些学困生,老师颇为头疼,往往出于好心放学后把这些学生单独留下来给他们加小灶,但事实上这样做往往起不到老师的好心所期盼的效果。首先,老师在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学生本身就极不情愿。因为这耽误了学生的正常回家休息;老师当着众人的面把学生留下来学生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而且这样做会给学困生一个心理暗示:“我是差生,所以老师才会把我单独留下来”。学生在心理上就排斥。这样做只能导致下面几种结果: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怨恨,在留下来的时间与教师“斗智斗勇”,有的学生则“身在曹营心在汉”,与老师打持久战、磨时间,反正你早晚都得让我回家,我只要熬到点就能回家。针对班里的学困生,他采用的是“不欠新债,老债慢慢还”的方法,也就是说尽量不让学生产生新的负积累,而前面所欠的老债,在学习相关的新知之前,先抽出部分时间来把旧知复习一番,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了。他提到“上海两次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三科均为第一,引起了国际的关注,纷纷来上海,试图寻找背后的秘密武器。国外学者听课后总结:理解+记忆,我国学者的提炼:铺垫+变式。”关于“铺垫”,他重点讲到,“铺垫”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浪潮之后,这一重要手段往往被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们忽略掉了,就像倒洗澡水时把盆里的孩子也一并倒掉了一样,现在必须把它重新拾起来。在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上,他提到了“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成功、先学后导、师生情感……”他说“并不要求样样都成功,只要每一项做到极致,都能提高有效性。”尤其是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他建议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尽量在一周内,至少在两节课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既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又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探究,从而喜欢上数学课,不要让孩子们觉得数学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

二、热点聚焦

关于自主学习方面,他在讲座中大胆地提到了我们现在所热议的话题,就是先学后教的典型——杜郎口模式,在他带来的视频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杜郎口中学光鲜亮丽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那里鲜为人知的一面。每个慕名去参观杜郎口的人们都只看到学生课上精彩绝伦的表现,可课前以及课后是什么样子呢?人们都不得而知了。其实,那里孩子的晚自习都是从6点一直延续到晚上9点,在这近3个小时的晚自习中,孩子们都在紧张地为第二天的展示做着准备,而且这样的模式也对教师的预设与实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至于自主学习的变式——导学案,曹培英教授认为,导学案应该是教师编制给学生用的导引性的学习方案,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儿童语言,课本弃之不用”这两个方面。从他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用这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因课而宜,不能千篇一律。特别是英语课上,他不太提倡采用“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

三、 两个吃透

学习中,我明白了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两种智慧”,即“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智慧”,而60年代,教师关于备课的经验总结“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应遵循先钻进去,再跳出来的思路。“吃透学生”应切实加强学情分析。我们在备课时,往往用教材分析取代学情分析,专家的解说给了我们启示:如仍然用教材分析代替学情分析,用经验判断替代真实调研,则学情分析作为教案的固定栏目,是一种进步,但常常形同虚设。 两个“吃透”是有效落实课改理念基础。“吃透教材”=学科知识+解读文本智慧。“吃透学生”=学生知识+解读学生的智慧。智慧是由经验凝聚而成的。

在这两天里,除了聆听到专家精彩的讲座,我们还领略了各地区名师的风采。来自运城的王小娟老师,她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旋转的三要素展开教学,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表达;来自太原市的 老师,她采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孩子们在屏幕上自由移动正方形来展现出自己的想法;还有平坦街高振国老师,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常常逗得学生与在场的老师开怀大笑,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往杯子里放石头,倒水,使学生感受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而引出物体的体积。

虽然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对于我来说,收获却是沉甸甸的。通过这次学习也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地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1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