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竹林七贤之

2020-12-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竹林七贤之——阮籍

文/百里冰,号琬雪宜人

引子

魏晋时期,在都城洛阳涌现出了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刘伶、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贤”名扬天下,却基本上隐而不仕,他们风流倜傥,却又常常以时人看似“玩世不恭”的姿态做出一些违背封建礼教的事来。

这样一个群体,在那个特别注重礼教的封建时代来看,他们是非常另类的一个群体,他们个个经历奇特,人人耐人寻味,当时的一些道貌岸然的士大夫对他们的“玩世不恭”是敬而远之的,不屑一顾的。

为喝酒而做官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话说当年曹操的身边,有一个深受信任的书记官,名叫阮瑀,这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就是阮籍。

阮籍祖籍陈留郡人,字嗣宗。阮籍才智超人,胸怀大志,想干一番大事业,但生逢在乱世,天下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太平无事。三国纷争,到处可见鲜血和头颅。在这样一个乱世之秋,自己的才能抱负不可能得到施展,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万事大吉了。于是,阮籍对出仕作官就不再怀有好感了。遂即他的性格就变得狂放不羁,爱好饮酒,擅长弹琴。无事就在家看看书,或出去游山玩水,再就是和他那六个好友在竹林里饮酒、吟诗、

作画、弹琴,以解胸中之闷。

但他一表人才,从学问到人品都非常出众,年纪不大却已是名扬天下,是金子就会发光,这自然就引起了朝廷当局的注意。

第一个想把他望政坛引的人,是曹爽。曹爽派人来请阮籍出山,阮籍推辞道:我身体不好,还是隐居乡间为好。一年后,司马懿略施计谋就将曹爽拿下,跟着曹爽混的几个文人也跟着倒霉,掉脑袋的掉脑袋,罢官的罢官。而阮籍没受到牵连,逃过一劫。

司马懿斗败曹爽后,司马父子把持朝政,他们和曹魏政权明争暗斗,排斥异己,使得朝政混乱,杀机四伏。站错队的文人士大夫随时都可能会掉脑袋。司马昭知道阮籍才名很高,就派人来请他出去做官,可是,阮籍不干。司马昭见阮籍没有出仕的意图,就想与阮籍联姻,然后达到让他出仕的目的。阮籍有个女儿,温柔善良,才貌双全,德才兼备。司马昭就想让阮籍的女儿做儿子司马炎的媳妇,司马昭托媒人来阮籍门上求亲,阮籍不愿意把女儿许给他,可又不好直言相拒,就借酒拒绝。媒人来了看到阮籍喝的酩酊大醉,怎么叫也叫不醒,媒人没办法回去和司马昭说了,司马昭第二天就亲自来求亲,可阮籍依然是酩酊大醉,司马昭很有耐心,从上午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晚上,可是阮籍依然还是鼾声如雷,丝毫没有醒转来的意思。司马昭想:你今天醉了,难道你明天还醉不成,我明天再来提亲不迟,以后的十数天,司马昭像上班似的天天来阮籍家蹲点,可让他想不到的是,他每次来看到的都是烂醉如泥的一个“酒鬼”。阮籍这一醉就醉了六十余天,司马昭无奈,只好作罢。这门亲事也就因醉酒而黄了。

一次,阮籍和朋友无意中说:我曾去过山东的东平,那里的风土人情很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传到了司马昭的耳朵里,司马昭就让阮籍去东平做官。阮籍想:反正东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于是骑着驴就去了。

阮籍“骑驴上任”,完全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他的举动让人感到意外和新鲜。他骑着驴一路观看着风景。慢慢悠悠,不慌不忙。到了东平之后,他发现官衙办公是一人一屋,官员们商量公务时,还得到对方的办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响办公效率。

阮籍经查看房屋结构后,他立即“现场办公”,下令把隔墙都拆掉。框架结构的房屋,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样一拆,就和现在一样,成了一间大办公室。房屋之间一下通透了,敞亮了,官员们却郁闷了,以前来个熟人,来个送礼的,自己受个贿,别人都不知道,这下可好,大家都在一个屋,都在众目癸癸之下,来个人说句话都得小心谨慎,再想受贿走后门那更是不可能了,官吏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苦相。就这样互相监督着,谁也无法再偷懒,官员们不得不认真工作,效率自然也提高了。随后,阮籍又大刀阔斧地对东平的一系列法令条文例做了整改,又大大整顿了东平的吏治。前后十余天的时间东平就出现了政通人和的景象。

阮籍把吏政整治的正是轰轰烈烈的时候,朝廷也想看他下一步动作的时候。阮籍却觉得好玩的已经玩过了,官也做过了。不屑于邀功请赏作报告,总结经验把成绩向全国推广了,就骑着驴打道回洛阳了。前后算起来,他这次当官,仅仅十天时间。

潇洒走一回,真潇洒!唐代大诗人李白提起阮籍当官的举动,钦佩至极,写了一首诗:“阮籍为太守,骑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李白是何等潇洒之人,竟还佩服阮籍的潇洒,可见阮籍是真潇洒了。

有了前面的政绩,司马昭又要让阮籍做官,允许他在一定范围内任选一职。阮籍歪头想了想,说:“我就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吧。”

行!就让你担任步兵校尉,司马昭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阮籍就有了“阮步兵”的称

谓了。大家都以为他还会像上次那样有所作为,再创辉煌,再“潇洒走一回”。谁料,阮籍来到这个地方后,终日与酒打交道,他把自己的好朋友刘伶请来,两个人每天做的正事就是抱着个酒坛,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对政事不闻不问。两个人因醉酒还闹了一次笑话,且说有一次两人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地上任人怎么呼唤也一动不动,把当兵的吓了一跳,还以为二人“喝死”了……

原来,他是冲着酒来的!他打听到这个兵营里有一个厨师特别会酿酒,库里还保存着300斛酒!哈哈!有酒喝,他就来了!

他并不是为官而来,而是为酒而来。除了喝酒,阮籍一件公务也没管过。

无言的抗争

按当时的礼教,男女之间防范很严,叔嫂之间不可以说话,男子对于邻里女子也不能直视。于是,所谓的君子都标榜自己不近女色。而阮籍我行我素,从来不把这些规矩当回事。

阮籍家隔壁有一酒坊,酒坊里女掌柜是一个小媳妇,长得容貌俏丽,女掌柜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酿制的酒也色清味醇,阮籍就经常过去喝酒,每喝必醉,醉了就躺在人家的垆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弄得女掌柜一边卖酒,还得一边照顾这位酣醉入梦的邻居。女掌柜的丈夫知道阮籍是位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因此并不疑心。那些常来喝酒的道貌岸然的文人士大夫们看到阮籍这举止,都禁不住摇头叹息,满嘴之乎者也道:辱没斯文,辱没斯文……

阮籍完全是性情中人,干什么都自自然然的,不做作。他听说有个女孩出身于军人家

庭,极有才华,长得容华绝代,活泼可爱,却不幸在青春二八年华得病死了。阮籍与这家人根本不认识,更没见过这个女孩,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赶去吊唁,他在少女的灵前,伤心的放声大哭。他的哭是对女孩的夭折,悲伤同情,对生命的脆弱,深感惋惜。

他哀悼完了,倾诉完了,觉得心里畅快了,就旁若无人地走了。他的眼泪,不是为了亲情,不是为了爱情,只是悼念一个美好的生命。这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崇高与纯洁,也就深藏其中了。少女的父兄们看着阮籍远去的背影,面面相觑,感到难以理解。

阮籍的时代,人们对于男女之间的事特变关注,,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沾衣络袖即为失一小节,谁要是违法了就是不道德的,特别是嫂子与小叔子之间,更不能说话,可阮籍却恰得其反,他的嫂子要回娘家去,阮籍就大大方方地和她说话,与她告别,还说了些问候嫂子家人和祝福的话,完全不理会叔嫂之间不能对话的规矩。

魏晋时期最讲究“孝”,统治阶级常常利用“孝道”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给人定罪甚至杀人。

这种礼教,阮籍很反感,阮籍是个孝子,对母亲很是孝顺,他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朋友下围棋,噩耗传来,朋友急忙停手让阮籍回家奔丧,可是阮籍却铁青着脸不肯罢手,非要下完这盘棋,朋友无奈,只得快速应付完这盘“不得不下”的棋。下完棋,阮籍拿过酒坛,咕咕咚咚一口气饮完,随后放声大哭,随即一口鲜血喷口而出,踉踉跄跄地被人搀扶着回家了。

他的孝道不是在表面上,而是在内心。他要下完这盘围棋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蔑视,一种无言的抗争。母亲下葬后,阮籍因悲伤过度,整个人消瘦了一圈。

青眼之哀

阮籍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善于运用他的眼睛去看人。他不经常用嘴说话,而是用眼睛“说话”。他的眼睛可以说太“灵活”了,他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都是咕噜噜的来回地转动,眼皮向上一翻就是一对白眼珠,眼皮再一眨就又是一双明亮的黑眼珠。他就是经常用这样的眼神去和人“说话”,时人称阮籍有两双眼睛,“青眼”与“白眼”,他用这两种奇特的眼神去对待喜欢与不喜欢的人,喜欢的人,用“青眼”。讨厌的人,用“白眼”。 经他这么一折腾,“青眯”、“垂青”、“青眼有加”这些词汇看来就是由阮籍而来。

这样的一双眼睛你说吓人不吓人,谁和他说话都紧张的先盯着他那一双“奇特”的眼睛,如果是“青眼”,就会欢天喜地,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就放到了肚里,如果看到的是一双“白眼”,心情会是多么的沮丧,因此也就得罪了许多人。凡是遭过他白眼的,对他都怨恨有加。

阮籍生活的时代,祸从口出的案例太多,不少人因此而丢掉了脑袋,所以阮籍也就懒得说话了,只拿他那奇特的一双眼睛来表达感情了。

阮籍的母亲去世时,有不少名士前来吊唁。嵇喜前去吊丧,他是嵇康的哥哥,此人的官位和名气都不小,但阮籍不喜欢他,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人,就拿白眼相待嵇喜,搞的嵇喜很恼火。随后,他的弟弟嵇康去吊丧,阮籍很高兴,就用青眼相待。

阮籍冲破时代的条条框框,不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讲究表面的礼教规矩,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一种爱憎,他只想活得脱俗、真实、自在。

也正因为阮籍醉酒佯狂,众人皆醒我独醉,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躲过了司马昭表面一

团和气,暗地里阴险毒辣的毒手,才没有像其他名士们一样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张华、潘岳、谢灵运、刘琨等这些当时的作家、诗人,他们或秘密被害与黑夜之中,或公开行刑于洛阳十字街头。但是,虽然他无官一身轻,但胸中的抱负不能施展,看到司马氏集团对曹魏政权虎视眈眈,看到百姓民不聊生,自己的一腔热血、抱负无用武之地。不能为国为民分担忧愁,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他把无处发泄的痛苦都通过诗歌表现了出来,他前后写了八十二首《咏怀诗》,深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渴望与悲痛。

他有时候坐着车子,漫无目标地随意赶路,一直走到无路可走了,这才大哭着往回走,条条大路都不通罗马,逼得一个空有一腔抱负的名士束手无策,只有痛哭,这不正是一种时代的悲哀吗?

——下棋精彩看点:《刘伶,酒海中荡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