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第三最高级中学 李瑶)
摘要:校园文学是当下高中语文学习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看待校园
文学,如何促进校园文学的发展使其为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成为了一个必修的课题。本文从以开放性思维构建校园文学和让校园文学为语文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两方面探讨了校园文学的发展途径以及作用。
关键字:新课标,校园文学,教育
语文从古至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语文对学生所发挥的教育作用都是其它科目无法比拟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应忘记课本外面、教室外面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人们对学习语文规律的一个科学的概括。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陈金明先生指出:“没有语文课外活动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课程结构畸形的表现。”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使他们学以致用。试想,单靠一本教材,单靠每学期几次作文,课外从不读书练笔,能学好语文吗?顶多能应付考试.有的连考试也应付不了,更不用说具备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了。所以,在这时,校园文学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的校园文学活动需要建立在学生思想自由、思维开阔、有创造性,积累有一定深度,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感情表达真实自由的基础上才有积极意义.所以构建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究开放型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需要在校园文学开展过程中进行研究和实验。
一,用开放性思维构建高中校园文学。
校园文学活动以其广泛贯穿和渗透到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活动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一个非常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不能仅仅把它只当成一项语文课外活动看待。基于目前的教育方式.学生生活阅历少.生活的感受能力差.导致自由创作没有写作题材等。所以在校园文学活动的研究中。不仅要努力扩大学生的文学鉴赏领域.更应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鉴赏活动的指导。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应该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通过研究性学习扩大文学鉴赏领域。在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把校园文学创作活动作为其中一个主课题.衍生出对学生感兴趣的各类文艺作品的鉴赏,模仿,再创作活动 如选择在学生中受到偏爱的歌词魅力探究.学生们调动了课内所学诗歌鉴赏知识,几乎收集了喜爱明星的所有歌词.归纳出诸多特点:如歌词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歌词中充满了个性的呐喊等。如周杰伦的{三年二班》非常鲜明地喊出了时代的主旋律— — 崇尚个性追求自我。诸如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歌词中的押韵等,都增添了歌词的魅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接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产生自我创作的冲动。
可以发挥学生语文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班级授课制,几十人在一起,用统编的教材,统一进度和教学方法,就不好照顾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兴趣爱好。校园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学生可以大显身手,发展自己的优势。勤读语文报刊的人会发现:参加校园文学活动的学生的作品水平就是非同一般.读着就是有味儿。
读中学时就出书,就加入各级作协的人已屡见不鲜。
二,让校园文学为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不能面面俱到,有些知识不能拓宽、延伸、加深,有些知识甚至“蜻蜓点水”。有了校园文学活动就好办了,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愉快地探索语文世界的新天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面上看起来,校园文学无非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培养文学趣味和写作能力。其实,这只是提倡校园文学的一个作用。既然是课外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加强,指导教师只是个 “参谋”。可以组织文学社团,文学社团一旦成立,需要处理人际关系,需要组织讲座、征稿、评奖等各种活动,需要演讲、表演、书写、编辑、电脑制作等各方面的人才。而且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波折,需要情感的投入,意志的考验,智慧、机变、忍耐等方面的精神和能力。无疑,社团成员会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以编写阅读建议方式开展自读课文的学习。新课标教材在每个单元和每篇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对学生提出阅读建议,教师大多是依据这些来确定教学主要内容。但是这些阅读建议大多是空泛模糊的,学生几乎不会去认真阅读,更难依据这些建议去开展阅读鉴赏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自校园文学活动中让学生编写阅读建议.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文本.以真正实现“主体性地自由阅读”,实现学生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对话。阅读建议一般注重引导学生把阅读的重点放在对选文的语言的用心体昧上.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破除对选文与标准化诠释的迷信,强调理解的多元性,提倡独立思考。编写的阅读建议还应努力向写作辐射,开拓想象、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倡导“主体性的自由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