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松汀驿①
张 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时看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
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C.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D.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了一种高妙的情致。全诗几乎全是写景,即使是尾联,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B.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气势。
C.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此联两句一见一闻,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D.尾联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月作结,使人想到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亦是此诗的一高明之处。
4.张先文笔工巧,长于写“影”,被称为“张三影”。本诗写了三处“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注]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 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讯湖边春色”写词人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了词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词人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出东风的强劲。表达了词人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似乎满含深情,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创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6.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永 平①
顾炎武
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
冯欢原不曾弹铗②,关令安能强著书?
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
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余。
注①顺治十四年春,诗人自昆山启行北上,第二年秋,从北京到达永平,这首诗就是当时的感事之作,此时,南明已亡。②冯欢弹铗:即冯谖弹铗。铗,剑柄。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摹写出作者在报国无门、羁旅天涯的境遇下达观自如的情态,而“孤踪”一词,融自叹与自赏于一体,毫无身世浮沉之感。
B.颔联化用“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典故,以冯谖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
C.诗歌“一览神州去”与“天涯意自如”,“万里”与“孤踪”相照应,不仅在结构上首尾圆合,而且情感表达上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D.这首七律,基调昂扬向上,充溢着诗人顾炎武的傲岸不群,耿介旷达之气,毫无悲戚之态,有极强的感染力。读后令人振奋。
8.后人对顾炎武的诗有“一首诗歌一字金”的评语,联系全诗,赏析“滦河秋雁独飞初”的妙处。
答案精析
1.A [“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理解有误,从下文看该句应是写清晨之景。]
2.(1)前六句通过对山色、水光、日出、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松汀驿美景的喜爱之情。(2)最后两句通过写未遇见隐居旧友,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诗意 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的江水,远远听见江风掀起的银浪传来阵阵涛声。山路险峻啊,只有飞鸟才能通过;人烟稀疏啊,连接着弯曲的小路。隐居的旧友啊,你在泽国的何处?我跑遍了五湖,未寻到你的行踪。
3.C [“一静一动”错,应是这两句皆“以动写静”。]
4.“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山之“影”;“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影”,溪水映照人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是暗写“影”,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影。
诗意 秋雨过后,湖水上涨,白茫茫的,水色与天色同样清澄;溪边的人家,静悄悄的,仿佛浮卧在水边,与水相平。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归来,刺开了水草,发出沙沙的响声。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远远的红尘之中;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骤雨收歇,已足使这一派秋色更为迷人;岸边的芦苇,请不要再长,免得妨碍我欣赏明月东升。
5.C [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
6.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湖水一碧万顷,天水相连,沙鸥自由飞翔其间的辽阔深远而又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词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与词人“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暗寓着词人对人世尘俗的鄙弃、憎恶,对返归自然的热切期待。
词意 问候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间的春鸟,你们太美了,这次的到来距前次已是三年了。东风顺吹,我驾船驶过湖面,杨柳丝丝拂面,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无论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7.B B项,“以冯谖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错,与原诗意思相反,诗中“不曾弹”与“安能强”表明诗人誓绝“世情”的决绝形象。
8.参考答案:诗句中诗人以独飞的孤雁自诩,寓意丰厚:一是以失群的孤雁自比,突显自己心系南明,永葆节操的意志;二是与“孤踪终与世情疏”中的“孤”字相应和,表达自己耿介傲岸,不向清政府低头的决心;三是引出“一览神州”“万里徜徉”之“兴”,抒写自己翱翔万里的志向。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明晰诗句所处位置,此句诗位于“转”的位置,上有“承”,下有“合”,由此切入,即可赏析诗句之妙;二是从关键词“独”字入手,结合注释,理解“独”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上述两点,即可得出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