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科技)2018年5期(总第302期) 科教论坛 国内外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 张薇薇王雪齐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方法在中国广泛使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课堂观察研究发展的回 顾,以及对中国课堂观察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实践、局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推动中国课堂观察工具的研 发与设计,从而促进中国教育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观察创新发展教育评价 l国外课堂观察研究回顾 察研究方式,对课堂观察研究工具的开发具有重 2O世纪初,史蒂文斯(Stevens)通过随机观察100 要的意义。 节不同科目的课堂后发现,课堂上64%的时间为教师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种志研究等新的研究方 话语时间,并且教师平均每分钟会提问2—4个低层次 法与理念不断融人传统的课堂观察研究中,涌现出 问题…。 各种新的课堂观察工具。1975年发表的《行为之镜: 2O世纪20、30年代,教育研究者开始试图将观 观察工具选集Il1)>(Mirrors for Behavior Ill:Au Antho1. 察的研究方法引进到课堂。虽然这一阶段的研究 ogy ofObservation Instruments)中列举了200个具有代 过程仅为观察与归纳,使用的观察工具也相对粗 表性的课堂观察工具 。由于这个阶段的课堂观察 糙,但为后期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具的大量开发,课堂观察研究的专业性也得到了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课堂观察研究进入了快速 不断地发展,但仍无法掩饰课堂观察研究技术方面 发展阶段。1949年,韦瑟尔(Withal1)开发出了“七类 的缺陷。 师生话语交互分析系统(Sevell Category Interac—lion 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人们对课堂观察研究的 System)”,该系统主要由7个类目组成:3个“学习者中 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课堂观察工具 心”类目(Learner-centered categories)、3个“教师中 通过严格的测试、评估以及信效度的检验,已经形 心”类目(Teacher—cntered categories)和1个“中立”类 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越来越 目(Neutral category) 。1950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 多的机构加入到了课堂观察工具开发的主体中, 理学家贝尔思(R.F.B ales)开发出了包含12类人际互 并且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项目也得到了国家基金 动行为编码的“交互过程分析”系统 ,以此开启了课 会的大力资助。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 堂量化研究的大门。 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资助UTeach中心开 20世纪60年代,弗兰德斯(N.A.F larders)提 发的课堂观察评估工具UTOP(UTeach Obsevration 出了“师生言语互动分析”系统(FLAC),将教师 Protoco1),由于UTOP评估效果较好,已成为美国 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进行编码,通过对编码的 最常被使用和最受信任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具 分析来评估课堂情况…。该系统量化了课程观 之一[ 。 37 科教论坛 2国内课堂观察研究回顾 中国的课堂观察研究发展于2O世纪90年代,起 《西藏科技)2018年5期(总第302期) tion Protocol,简称RTOP)出版时就附有能详细说明 信效度检验结果的参考手册(Reference Manua1) 。 课堂观察工具只有通过一系列效果的评测后,才 能真正投入使用。中国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堂观 步较晚且并未受到重视,主要代表作:郑金洲发表于 1997年的《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 法》、吴康宁发表于1998年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 察工具是崔允都教授与余杭高级中学合作编著的 “课堂观察框架和工具”,但其适用范围与广泛性 的现场观察》、顾冷沉和周卫发表于1999年的《课堂教 学的观察与研究一学会观察》 ,从文章题目就可看 出,这一阶段的课堂观察研究还处于将观察作为一种 方法引人到课堂研究之中。 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国外 研究成果的引进,中国的课堂观察研究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陈瑶于2002年出版的《课堂观察指导》 中强调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是一种特殊的 技术,而崔允都通过对课堂观察在中国的实践情况 分析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专门的活动,它是由一 系列行为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并且还是 一种团队合作,使课堂观察成为传统“听评课”中的 一种重要形式。课堂观察概念界定的转变可以反 映出课堂观察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这不仅是概念上 的丰富,更是具体的实践应用。2011年,孙坷、马健 生在免费师范生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中运用了课 堂观察技术 。此后,崔允都等人将课堂观察研究 融人到了一线中学具体教学实践中,并形成了课堂 观察团队。 3课堂观察的方法研究 3.1定量课堂观察 定量的课堂观察法通常是运用一套具体的观 察工具,对预先划分的行为类目进行定量的、结构 化的记录。在定量化的课堂观察中,效度和信度 是两个关键因素,效度主要是指测验结果的准确 性、有效性;信度主要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 致性和可靠性,通常测验结果信度的高低以其内 部的一致性来表示。许多较有权威性的国外课堂 观察工具都有与其相匹配的信效度评测数据。如 美国评估促进集团(Evaluation Faeilitati0n Group) 开发的课堂观察框架(Reformed TeachingObserva一 38 还有待深入探究。 3.2定性课堂观察 定性的课堂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概括性的 观察纲要,灵活的收集能描述课堂细节的信息材 料,在观察后根据对课堂情况的回忆补充并完善材 料,最后通过描述性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对课堂教 学情况的感受。国内外有许多权威的关于课堂观 察评估的质化评估标准。如美国的课堂观察指南 《如何选择正确的课堂观察工具》(How to Select the Right Observation Too1)中详细的阐述了有关课 堂观察工具的选择与评估的问题,该指南共包含8 个关键问题,前5项为首要考虑问题(High Priority Question):内容涉及工具历时稳定性、情境一致性、 目标一致性等因素;后3项为附加考虑问题(Addi. tional Considerations):内容涉及信息一致性、工具的 操作性等因素n 。中国桑国元等人在《基于人种志 视角的课堂观察理论与实践》中详细阐明了课堂人 种志在课堂观察中的优势 。但是对于中国许多 一线教师而言,定性的课堂观察方法还处于理论阶 段,缺乏指导与实践。 4课堂观察在中国的应用实践与局限性 20世纪后期,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质 量评估方式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 。许多教师通 过课堂观察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寻找改进 方式n ,课堂观察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 形式n ,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提出的界定了4维度、 20视角、68观察点的课堂观察范式LICC(Learning、 Instruction、Curricular、Culture)n ,该范式已经走在 了中国课堂观察研究的前沿,并且大量的一线教师也 投人到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中。随着课堂观 《西藏科技}2018年5期(总第302期) 察法的发展,中国教育研究人员也将其按照专业的角 度应用到教育的各种领域中,如对参与式教学的研究 [1 、对教师的研究 、对免费师范生研究型教育实习 模式的研究口 等。 虽然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专业化、 规范化的研究体系,但是课堂观察方法仍存在一些局 限性:①只能片面的反映课堂,并不能展示课堂的全 貌;②只能反映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堂问题,并不能反 映影响教学质量的社会因素;③理论浅化;④依旧缺 乏专业性的、科学性的课堂观察工具n 。 5结语 虽然课堂观察研究在中国飞速发展,已经越来 越接近国际前沿,但该研究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开发更加专业 化的评估工具,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我国的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1]Maria Gomez—Garcia.Validation of an Instructional Observation Instrument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 eign Language in Spain[D].Louisville:UniVersity of Lou- isville,2010:97—108. [2]Withall J.The development of 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emotional climate in classroom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49,17: 347-361. [3]Bales R F,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A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small groups[M].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50. [4]Flanders,N.A.Analyzing Teacher Behavior[M].Addi— son—Wesley P.C,1970. [5]刘晓慧.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工具研究:回顾、进展 与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6(12):40—44. [6]曹慧,毛亚庆.美国UTOP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 统的探索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1): 科教论坛 79-89. [7]黄江燕,李家鹏,乔刘伟.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 [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130—134. [8]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 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 (03):25—30. [9]Michael Piburn and Daiyo Sawada.Reformed Teach— ing Observation Protoco(RTOP):Reference Manual [EB/OL].http://physicsed.buffalostate.edu/AzTEC/1'OP/ RTOPfull/PDF/RTOPpdf2015—1—5. __refmanIN003._[10]Megan W.Stuhlman,Bridget K.Hamre,Jason T. Downer and Robe ̄C.Pianta.How to Select the Right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EB/OL].http://curry.virgin— ia.edu/uploads/resourceLibrary/CASTL_practioner_Part3 一single.pdf.2014—12—16. [11]桑国元,于开莲.基于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理论 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7(05):48—51. [12]郑晓萍.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治[J].生物学教学, 2003(08):26—28. [13]吴君.地理课堂观察:专业的听评课范式[J].中学 地理教学参考,201 1(07):41—43. [14]崔允.郄.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 课[J].教育研究,2012,33(05):79-83. [15]赵德成,刘君,朱福建.参与式教学法在西部农村 小学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 法,2010,30(04):35-40. [16]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 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l,23 (03):25—30. [17]张爱军.课堂观察之于教师研究:价值、困境与对 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 1,31(29):42-44. [18]陈瑶.课堂观察:限度及其问题[J].上海教育科 研。2011(O1):68—71. 编校姚皖黔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