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3 一、数据分析篇 .......................................... 4
分析一:评论在《南方周末》 中所在比例 ........................... 4 分析二:评论所反映的内容 ........................................ 5 分析三:评论所涉及的国内、国际内容比例 .......................... 7 分析四:评论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 8 小结: .......................................................... 9
二、评论解析篇 ......................................... 10
(一)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发展历程 ........................... 10 (二)《南方周末》评论版的版面设置 .............................. 12 (三)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内容看 ............................. 13 (四)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特色看 ............................. 14 (五)南方周末》评论版发展思路及趋势 ........................... 16
三、结语: ............................................. 18
2
前言
随着当代社会逐步进入后信息时代,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在传播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报纸等平面媒体已无法回避电视和互联网等以高科技为跳板的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但《南方周末》仍然能近乎创造报纸媒体的“奇迹”。如今的《南方周末》是中国拥有最强的公信力、最大的发行量、最多的版数、最高的影响力的综合性周报。它从创刊以来,以其“深入成就深度”的报道、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评论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它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南方周末》现为32版,分为新闻、时局、经济、文化、评论、绿色六大板块, 内容紧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时局的热点和关键点,完整、真实的记录中国社会迈向未来的脉络、趋势和图景。
《南方周末》前所未有的将评论作为一个专栏的形式,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时下最受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娱乐等不同的事件的评论,形成它独特的多元化的理念形态和话语风格。并且评论版的作者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第一千三百八十八期评论版中,评论版的作者包括村主任、学生、农民工、教师、员工、记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大众,给受众提供了充分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3 一、数据分析篇
分析是了解的基础,所以我们选取了2012年的5月到6月的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分析:
分析一:评论在《南方周末》 中所在比例
在南周的六个板块中,评论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位居重要的地位,还是普
通的地位,抑或只是报纸中的一个辅助部分? 表一:
时局 文化 评论 7 13 14 11 6 11 16 78 18 19 17 18 17 16 17 122 绿色 6 3 8 5 4 1 6 33 新闻 6 8 9 11 10 9 11 64 经济 10 10 10 9 13 7 12 71 总计 比例 43 60 58 58 55 48 62 41.2% 31.7% 29.3% 31.0% 30.9% 33.3% 25.8% 5月12日 6 5月19日 7 5月26日 0 6月2日 4 6月9日 5 6月16日 4 6月23日 0 总计 26 图一:
评论所占比例6月23日6月16日6月9日6月2日5月26日5月19日5月12日05101520经济新闻绿色评论文化时局 4 《南方周末》的定位是严肃性的周报,在数据统计之前我先进行了预想,即评论所占的比重会在20%以上。表中的数据证明了我的猜想,南周中评论的文章所占平均比例达到32%,比预计的要高出10%,在最近的6月23号这一期上,评论所占比例超过了40%,这足以说明南周对评论的重视。
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看到评论所占得地位不仅仅是重要这么简单,而是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以5月12号的南周为例,评论版篇幅数达18篇,而位居第二的经济版只有篇幅10篇,两者相差有9篇之多。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南周的一个特点,即重质不重量。在这七期中,文章总量最高为62,最低为43,平均数为55。在当今这个“厚报”流行的时代,南周这样的总篇幅似乎有点出人意料之外。这只是从量上进行的分析,《南方周末》的总篇幅量虽少,多数文章的篇幅却很长,南周追求的是客观深度的报道,这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相挂钩。
分析二:评论所反映的内容
经过宏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评论在南周的重要地位。从微观上,我对评论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解剖。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纷繁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我们被各种名词所包围着,南周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问题,有南周不敢触及的方面吗?
表二:
反映内 篇幅 容 政治 社会 文化 经济 环保 生活 5 比例 65 82 33 11 9 9 31.1% 39.2% 15.8% 5.3% 4.3% 4.3% 图二:
所反映的内容所占篇幅生活环保经济文化社会政治9911 篇幅338265
通过表中的数据,我们看到社会占得比例最高,达到了39.2%,其次是涉及政治的内容,达到了31%,而环保和生活占得比例则最少。
有关社会的评论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一点是在意料之中。无论是在都市报还是晚报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是报人最好的防身武器,即不容易涉及敏感话题,又可以贴近百姓的生活,满足受众接近性的心理需求。当然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评论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反映政治内容的评论比例仅次社会之后,并且几乎占到了全部评论的三分之一,这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涉及政治问题就不免会触及一些政治底线,如何掌握好评论的“度”是一个问题。《南方周末》的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报人追求编辑的自由,不受外部力量的干涉和控制,于新闻专业主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6
分析三:评论所涉及的国内、国际内容比例
分析二是从评论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然而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报纸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如果按照评论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可以分为国内新闻、国外新闻和综合新闻三类。
表三:
篇幅 比例 国内 国外 综合
图三:
涉及国内外评论所占篇幅171 22 18 81.0% 12.9% 8.50% 1822国内国际综合171
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有关国内的评论所占的比例最大,从表三中我们可以得到具体的数字,80%都是涉及国内的评论。这一点和南周的定位密切相关,南周受众的主要区域是在大中城市,而且是针对国内的读者。
由此我们不由地有一个思考,无论“地球村”怎么发展,各个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界限,一国的受众影响一国的报纸,一国的文化决定一国的报纸。新闻专业主义是在国外起源,当其传到了中国,必然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如果其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就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以此适应中国的读者 7 群。
然而,涉及国外的报道只有12%,这一点也许值得我们深思。
分析四:评论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评论二和三都是对南周评论的内容上的分析,而事物通常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组成的,品论的形式间接决定了评论的效果。
表四:
言论 漫画
图四:
表达方式所占比例篇幅 108 14 比例 88.5% 11.5% 120100806040200篇幅漫画文字文字漫画
经过统计,南周的评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论,一种是漫画。 在运用漫画这个表达方式上,南周主要是通过两个专栏——“点花魁”和“漫画一针”来实现的。有人说,这是一个读图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化的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的选择,图片以其简洁、明了、生动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报人的重视。在评论中运用漫画,往往可以达到“言在画外”的效果,这则是我所关注的问题。
当今中国的报业环境,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的第三条道路,一方面,制度上的控制依然存在,以党报体制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渠道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新闻出版总署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了商业化的氛围,
8 报纸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如何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不动摇,利润还是客观,是媒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漫画的形式即符合了受众的需要,又能言文字所不敢言,是在理想支配下的一种平衡的选择。当然,报纸仍然要以文字为主,图片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南周的评论版,言论占到88.5%,漫画只有11.5%,这也可以体现出来图面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结:
通过以上的四个分析,我们归纳了一下几点: ①评论在南周中占有“第一”的地位。 ②南周的评论涉及的内容以经济和政治为主。 ③涉及国内的评论在南周中占据绝对优势的位置。 ④在评论的表达形式上,以文字为主,漫画为辅。
9
二、评论解析篇
由以上分析所得,我们将从四大方面解析《南方周末》评论版:
(一)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发展历程
在国内报业界,《南方周末》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在“热言兴邦”的时潮中,《南方周末》的新闻评论也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冷静而深刻的理性分析和犀利活泼的文风,收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新闻评论被视为《南方周末》的旗帜和灵魂,树立起该报的公信力,并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南方周末》评论专版的概况:《南方周末》在1999年新年贺词中写道:“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在不停为你加油”;“总有 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 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南方周末》于1984年创刊,至今已25年,发行量达600多万份。2008年被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主办的评选活动评为最具品牌的报纸。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赞誉《南方周末》:彰显正义引领未来;美国《新闻周刊》称 《南方周末》是中国最好的报纸;香港《远东经济评论》称,在舆论监督这方 面,没有报刊能比得上《南方周末》,《南方周末》也因此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周 报;也有“北有焦点访谈,南有南方周末”之说等等,可见《南方周末》在中 国媒体中的地位之高。
创立之初的《南方周末》定位于做一张文化消闲报;80年代末它以大特写加报告文学为主;直到1993年,《南方周末》逐步由原来的文化娱乐周报转变 为严肃的时政周报;从2004年起,《南方周末》扩版为32版,分新闻、经济、 文
10 化三大版块,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与焦点,承载着“记录时代进程”的 使命;2009年10月8日增加绿版,现在《南方周末》扩展为新闻、时局、评论、 经济、文化、绿版等六个板块。
发展历程 2001年《南方周末》推出《视点》时评版 评价 《南方周末》报纸改革的试验田,此番退出时评版,体现出其对时评的重视。是其办报的一大进步。 2002年7月,在《众论》、《视点》专版的基础上开辟《观点》专版 《南方周末》非常重视采用评论直接发言,评论是它惯用的匕首和投枪。短小精悍的评论与长篇巨制的调查性报道相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观点》专版的开辟,不仅是形式上的进步,更是《南方周末》作为舆论引导者的自觉性的体现。 2007年6月,在新闻、经济、文化一期四大整版的评论规模,不仅是之外 另分出一叠“评论叠”,共有四《南方周末》23年报史所未有,或许也个版面,头版、自由谈版、大参考版和为在国内报业所仅见的。让读者在短时评中评 版。把“方舟评论”从本报头间中了解一周的新观点、新思想。 版移至内版,原来的“众议’’版、“视点”版有了 新的面目,在新闻、经济、文化之外新分出一叠——“评论”
11
(二)《南方周末》评论版的版面设置
南方周末没有电子版,因此我们只能针对其网络版的部分专栏进行评析。南方周末的评论无论是从版面设置还是配备上都与其他报纸不同,它不拘泥于一种定式,自身特色非常明显。
头版:“方舟评论”扯大旗,“读者来信”受重视。二版:栏目设置创意多,主题集中“自由谈”。四版:编辑操刀“评中评”,“第一争议”是头条。
(1)一版:方舟评论、周末茶座、南周快评、漫画一针、读者来信、记者见地6类
(2)二版:公民巡视、经世济民、放言四海、文化解码、法人看法、一家之言、社会把脉、正治意见、各抒己见、学界评议、社会之声、批评与回应这12类
(3)四版:第一争议、精品一周、围观中国、点画魁、回马一枪、图说世相6类。(由于三版“大参考”每期为2—3篇大块文章,并无具体栏目设置,故不对其进行分类。)
从评论各版块的的具体篇数来看,《南周》一直把目光更多投向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关注老百姓社会生活状况和致力于构建一个法治、有序的和谐社会,这与其办报宗旨具有一致性。
以【方舟评论】为例:
2002年8月此评论栏目开办,固定置于南方周末头版的下部,后改为评论版头版,每期两篇。每期文章不超过2000字,已广受关注,称引率很高,部分评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方舟评论”的前身之一,是持续四五年在全国开时评风气之先的名牌评论栏目“周末茶座”,以反腐败、吁求社会公正、鼓吹加快改革开放为主,文风犀利,眼光独到,往往令读者拍案叫绝。其前身之二是接着“周末茶座”而在一版出现的“每周快评”。结合当周新闻热点,文章短小痛快,操笔者往往为本报编辑、记者。
与前两者相比,“方舟评论”虽属署名评论,但已兼具社评性质,评论话
12 题由本报社评小组排比议定,评论的观点亦多所讨论,因之此栏评论往往关乎中国问题,就当周全国性新闻热点、民意焦点,发表独立的声音,注重理性分析,建设性,刻意体现并打造南方周末之全国性综合类严肃新闻周报的品质,且着眼于中国的人道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作者多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著名的评论员、意见领袖以及本报的资深记者编辑。
(三)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内容看
《南方周末》内容紧扣时代发展得热点与焦点,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迈向未来的脉络、趋势和图景。
南方周末评论的数量比较多,信息量大,涉及的体裁也比较广泛,政治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社会评论无所不包,充分体现了该报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的定位。
作为报纸评论的典型代表,如“大参考”的文章《让草根劳工机构走上法治路》,对中国劳工草根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南方周末》为社会上各个利益群体代言,各种言论的力量在这里交错展现,更能谚在多种言论力量的博弈中使大众更理性,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提高。
该报2002年以来向主流时政报道转型,占约三分之一的时政评论总量是有力的说明。社会评论占了总评论量的38.5%,有力的佐证了反映社会、贴近生活的特点,及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与焦点。
“时政评论”中法制评论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可见《南方周末》对民主与法制报道的重视。该报积极探讨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文教评论”中,教育评论的比例是最高的,居第二的是医疗卫生评论。可见《南方周末》岁近年来教育、卫生、医疗等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的关注,也体现了塔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紧守良知”为己责。教育问题也成为《南方周末》评论版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当前教育现状,以及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中的情况,充分调动读者积极性,让读者广泛参与。
13 “评论主板”讲的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自由谈”,多专栏评论。 “大参考”,多学术性评论文章提供更详尽的新闻资料;围观中国”则引用其他国家关于中国的评论,让读者了解世界如何看中国;
“一周高论”引自国内其他媒体的评论,展现思想上的争鸣。这些评论栏目在形式上各自独立,但是在整个评论板上又相得益彰,互相配合,形成言论上的强大力量;
“评中评”,多精小短评。新闻评论语言和文风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爱憎分明;入情入理、情理相融;朴素精炼、要言不烦。其中,亦有学生作品。在其品论版中,体现了新闻评论特点,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主要面向广大群众。各类新闻评论俱全。
《南方周末》评论叠“自由谈”版面主要分为公民巡视、经世济民、放言四海、文化解码、法人看法、一家之言、社会把脉、正治意见、各抒己见、学界评议、社会之声、批评与回应等12个栏目,但是本文从文本本身出发,按照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社会等6个类别,从立场、视角、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评论版以探究的姿态,注重挖掘事实背后的实质性问题,立足事实,高于事实,不仅仅是批评揭露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采用多种评论体裁,形成了报纸独特的评论体系。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编者按、新闻述评、杂文等评论方式都被《南方周末》广泛采用。该报专版专栏具有鲜明特色,
(四)从《南方周末》评论版的特色看
改版后的《南方周末》评论具有版面规模大、为国内报业所仅见;题材涉及面广、内容针对性强;栏目固定明确、有独特创意;文章权威理性以及文风犀利、有气势等特点。具体分析则是:
1.《南周》评论版面规模宏大。一期四大整版的评论文章确实是国内报界所仅见,大有回到民国年间“政论报刊”时代之感。这正是其加强评论强度与力度的体现。
14 2.《南周》评论题材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学术、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一个大报题材应有的广度,并且其选材开放、自由,延续了其“言论无禁区”的一贯风格。
3.《南周》评论文章针对性极强。文章基本是针对一周来发生的各种现实问题与事件有感而发。如第一版“读者来信”绝大部分是对该报某期文章的直接回应;第四版“评中评”更是直接针对其他评论的再次点评。
4.《南周》评论版栏目设置明确细致,且生动活泼、十分有创意。“周末茶座”“、公民巡视”“、点画魁”等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名称。另外《南周》每版栏目非常固定(除“南周快评”、“回马一枪”等几个少数栏目外),有利于读者形成稳固的阅读习惯。
5.《南周》评论文章来源、作者身份一方面倾向于高级知识分子和公共学者,决定了评论文章风格偏重理性化、学术化,且思辨性强;另一方面普通读者来论、来信的增多也使其评论互动性得到增强。
6.《南周》评论文章语言风格以辛辣讽刺型和批判建议型为多,这是其迥异于其他大报评论版的重要特征。结合各版文章分析,发现《南周》评论叠各版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一、四版以“短”、“平”、“快”见长,语言辛辣、文风犀利、一针见血,决不拖泥带水;二、四版文章则以气势磅礴取胜,激情无限,许多长篇大作都是立意高远、一气呵成。
但同时又不失客观公正,文风中体现的知识分子的悲悯姿态,胸怀天下,冷静而理性。正是现代治理体制立足的必要因素。这在许多媒体质疑制度问题的情况下,该报评论却指向制度背后的潜规则和人心,体现出媒体对社会担负着厚重的使命感。
7.《南方周末》评论版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有参考意义的建设性意见。该报评论的思想内容总是能够切中时弊,使受众在接受报纸评论的同时可以进行深度思考,也获得广泛的讨论,读者的视野也会更加开阔。
15
(五)南方周末》评论版发展思路及趋势
《南方周末》评论版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浅显探析:
1.《南方周末》评论版受众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方周末》将读者定位为知识分子,它的受众定位“是给受过初等教育、而且关心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人看的”。其评论文章的作者“多半是国内颇具思想性、前沿性的高级作者们以及新兴的受国外教育影响的‘精英’”。如此的读者定位和作者队伍有利于报纸思想的深刻性,但这样导致报纸评论的文章专业性太强,以至于脱离群众,甚至会令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觉得晦涩难懂。它的文章风格对于普通的大专院校学生而言并不浅显易懂,而是要求读者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知识基础。
针对报纸受众定位的问题,我们觉得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报纸评论版是否贴近读者是决定报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首先,可以考虑借鉴分众理论,开设专门针对专家学者和普通知识分子的栏目和内容,使报纸针对不同的知识层面。例如有些栏目就可以尽量针对一些大中专或本科学历的青年学生设置内容,使国家的大部分知识群体都能成为报纸的受众。
其次,整体文风的改进要力求明白易懂、浅显通俗。新闻评论的风格可以灵活多变。讲求评论形式的创新,力求贴近实际生活,针对专业性的问题,如经济问题,文章风格要力求深入浅出,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讲清复杂的经济原理。
再次,要注重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贴近大众,例如针对农民群体,可以开设“三农”专栏,聆听农民的心声,刊登农民朋友的来信来论,并且及时反馈,这样的专栏更要求浅显易懂,这样报纸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广范围的大众所欢迎。
2.《南方周末》评论版缺乏时效性及对策。
“新闻评论是专门传播意见性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新闻注重时效性.新闻事实的价值会因
16 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新闻评论也同样具有这些特性,评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对社会对大众的“有用性”,这正是它指导大众生活、指导思想的方面。《南方周末》的报纸发行周期为一周,与其他媒体如日报、晚报以天的更新周期相比之下。其新闻评论更新周期长达一周,这就使其评论内容的时效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不利状态。
《南方周末》作为一份周报,缺乏发行上的及时性优势,这就需要充分在“效”上挖掘。首先,评论不仅要注重新闻事实“新”的特性,更要注重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度,从评论思想的深刻性入手,扩大报纸思想上的影响力。在针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时,要把握好时机。
其次,要注重对事实的持续性关注,通过对事实不断进行跟踪和持续跟进,对评论过后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后续介绍,并根据事态的发展适时做出新的评论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以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增强评论的价值。比如可以设置类似于“上周回顾”这样的栏目,对事件的后来发展加以评论,使受众对发展中的事件持续关注,从时间跨度上扩大影响力。
3.《南方周末》评论版栏目中的不足及对策。
在《南方周末》的一些评论栏目中,评论主体站在“专家”或是“精英”的高度,只是一味地对读者进行讲解和说教,并投有过多关注读者的看法,缺乏与受众的互动机制。尽管报纸设置了“读者来信栏目”,但是与来信相对应的回复很少见。
针对以上不足,可以创新栏目风格,丰富栏目内容。首先,对于《南方周末》存在的栏目风格单一的现象,可以邀请不同的评论员发表文章,或者鼓励作者对文风、文体进行大胆创新,鼓励多种形式的文章。针对互动性不强的不足,报纸可以设置来信来论栏目,重点在于对读者反映的情况进行及时详细的回复,对读者的质疑要给予解答反馈,对方提供的有价值信息要进行持续关注。报纸要尽量避免评论版的缺失。
17
三、结语: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理论,媒介的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了这样的一幅文化地图。
《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
谈天说地不是上说天文、下讲地理就可以的,对于报纸而言,把握好内容和形式是报纸的核心之所在,其直接影响了报纸受众的心理。即使是南周这样以客观公正为理念的报纸,其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也不能完全和现实相重合,评论则能在报纸的新闻之外,体现媒介从业者的理念,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拟态环境的规范和描述。
在当今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是报人独立表达自我思想的一种方式,因而其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甚至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南方周末》对于消费能力弱的群体来说,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它即关注弱势群体,寻找社会的良知,同时它又是强势群体的同情心和自律的结果,其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不可避免的存在偏颇。
从终点说来,新闻报道本身就具有两重性——社会性和组织性,它即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又收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在新闻报道基础上形成的评论也会受到这两种因素的约束,何况评论本身就是报纸表达自我见解的光明正大的舞台。
综合上述观点,《南方周末》是中国新闻发展实践的产物,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一件武器,一把钥匙……南周和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去追寻这个理想,无论未来如何,我们永远在路上。
《南方周末》评论版作为我国报纸评论的优秀代表。其报纸言论的方式和版面模式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尽管《南方周末》的社会影响力虽然有限,但是它基本上将大多数重要的公共问题刊发报端,以独特的评论体系赢得了受众的关注,使大众的视野投入的公共事务中,激发了受众参与政治关注时事的热情,《南方周末》评论版发挥的社会功能是有日共睹的。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