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
1、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2、用“教材”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3、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3人。 4、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5、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具体内容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
导学案,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
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教学合一”,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研讨、训练、提升”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 (三)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基本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
1、课前预习导学。
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
的目的。预习导学要能体现学科特点,难度要适当,量要适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基本完成。 2、课堂学习研讨。
课堂学习研讨应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每一课的重点,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提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课内训练巩固。
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做到“同时异步”教学,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4、课后拓展提升。
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上填写学后记,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三、保障措施
1、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2、重视小组文化建设。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3、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4、开展示范课活动。每学期,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5、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6、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高 效 课 堂 实 施 方 案
高村小学
2015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