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2)

2021-11-07 来源:客趣旅游网


山东省滨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3 A.B.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 人体的体积约为0.05m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D.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考点: 重力大小的估测;温度;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kg/m左右,体积大约为V=33=0.05m.此3选项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70kg×10N/kg=7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3分)(2014•滨州)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 B. 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考点: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无关. (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 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越宏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以及声与信息,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3分)(2014•滨州)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B.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考点: 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A不符合题意.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B不符合题意.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C符合题意.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 4.(3分)(2014•滨州)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C.D.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5.(3分)(2014•滨州)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B.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小 C.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考点: 内能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燃料的热值.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任何物体都要内能;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3)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4)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 解答: 解: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般情况下,物体吸热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和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能、热量、比热容以及热值的知识,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6.(3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在乘坐校车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途中,观察到身边的一些现象,并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校车为参照物 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B. 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C. 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 解: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校车为参照物,树木和校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故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性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现象,是一道综合题;联系生活实际来考查物理知识,是现在中考考查知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需要掌握其方法. 7.(3分)(2014•滨州)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 “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C. 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考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力的作用效果;功.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利用以下知识分析判断: ①生活中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常用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者快;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者快. 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③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④使物体向上运动要克服重力做功. 解答: 解:A、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

故A正确. B、头球攻门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 D、做俯卧撑时,用力使身体向上运动,所以是克服重力做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身边实际现象是考试的重点,也反应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学习时注意联系生活,多分析、多解释. 8.(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C滑轮组与使用D滑轮组一样省力 使用D滑轮组最省力 B. 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C滑轮组 C. D.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B滑轮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由CD两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G+G动)比较两者拉力之间的关系; (2)根据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根据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分析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根据η=×100%=×100%分析它们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1)由图C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图D中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由F=(G+G动)可知, 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时,使用C滑轮组比使用D滑轮组更省力,故AB不正确; (2)由W=Gh可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 因ACD中都需要提升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B中不需要, 所以,由η=×100%=×100%可知,B滑轮的机械效率最高,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拉力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分清额外功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9.(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会停止上下摆动.从能量角度对其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具有的机械能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分析滚摆的向上运动时的速度及高度的变化,则可知动能及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机械能的定义可知机械能的变化. 解答: 解:滚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加,同时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即动能转化为了重力势能;故AB正确; 因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又因为滚摆在运动的过程中,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会减小;古C错误,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定义及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注意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10.(3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

A.B. C. D.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图析法;浮力. 分析: 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变化情况. 解答: 解: ∵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应该是开始浮力不变, ∵鸡蛋逐渐下降,当鸡蛋浸没水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随着盐水密度减小,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不会减小到0,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BC错,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公式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影响浮力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密度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影响. 11.(3分)(2014•滨州)小明在实验考核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他看到灯泡L1发光,L2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关于电路中L1、L2的连接方式和L2不发光的原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Ll与L2串联,L2被短路 L1与L2串联,L2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得多 B. L1与L2并联,L2与灯座接触不良 C.

D.L1与L2并联,L2的灯丝断了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实际功率.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灯泡L1与L2顺次连接,电压表测灯L2电压.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作用,会根据电压表的示数来判断电路故障. 解答: 解:因为两个灯泡顺次连接,因此两灯串联,并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故CD选项错误;又因为灯泡L1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因此L2未被短路,由于L2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得多,所以L2不发光,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以及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灯泡的明暗程度,掌握当灯泡的实际功率远远小于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灯泡不会发光. 12.(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要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S1由闭合到断开 C.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S2由断开到闭合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是串联的,电流表测的是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 解: (1)如果开关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串联,当R2变大时,电流表示数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R2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增加,也就是说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总是相反的;故AB不符合题意; (2)如果断开开关S1,则滑动变阻器未接入电路,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示数增大,约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却约等于0,所以C不符合题意. (3)如果S2闭合使R1短路,则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也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要分析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情况,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 13.(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有两个器件连接错误,它们是( )

A.闸刀开关和带开关的灯泡 带开关的灯泡和三线插座 C.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压轴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 (1)保险丝不是在零线和火线上各接一根保险丝,而是只在火线上接一根,这样不是为了节省,而是为了更

B. 带开关的灯泡和带熔丝的二线插座 D. 闸刀开关和三线插座 安全,如果零线和火线各接一根保险丝,如果零线上的保险丝熔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但是电路中还连接着火线,接触电路会发生触电事故. (2)开关控制灯泡的正确连接方法: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 (3)两孔插座的连接方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插座上进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还要在火线上串联一根保险丝. (4)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三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 解:(1)进户线进入用户,首先接入总开关,总开关的后面接入保险丝,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不是为了节省,而是为了更安全.当保险丝熔断后,家庭电路和火线断开,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图中总开关和保险丝连接正确.不符合题意. (2)开关控制灯泡时,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开关既能控制灯泡,又能在灯泡损坏后,断开开关,切断火线,安全的更换灯泡.图中带开关的灯泡连接错误.符合题意. (3)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插座上进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还要在火线上串联一根保险丝.这样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险作用.图中连接正确,不符合题意. (4)三孔插座的三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接触用电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图中连接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1)掌握家庭电路中,总开关、保险丝、灯泡、开关、两孔插座、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 (2)掌握保险丝、开关、三孔插座的作用. 14.(3分)(2014•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直铜丝,通过导体与电流表的“3”“﹣”两接线柱相连,当把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感应电流,指针不偏转 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 B. 应把ab改为迅速向左运动 C. D.应把ab改为迅速上下运动 考点: 电磁感应.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已经在磁场中做了切割磁感应线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产生了感应电流.题中说电流表指针未明显偏转,即偏转了,但幅度不大,也就是他的做法产生了感应电流,只是电流表指针偏转太小,同时应当注意到电流表量程选择的是3A,量程选择偏大也是原因之一. 解答: 解:A、题目中ab在切割磁感线,并且电路时闭合的,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题中实验只有一根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也不是灵敏电流表,实验的过程是正确的,所以产生的电流很小,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很少,故B正确; C、题中向右运动可以切割磁感线,改为向左运动,只是改变了感应电流的方向,而不改电流大小,故C错误; D、导体改为上下运动,是不切割磁感线的,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关键不是产不产生感应电流的问题,而是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的问题,实验中加快导体切割速度、增强磁场、把导体绕成线圈,多匝同时切割等,这些办法可以增大产生的感应电流. 15.(3分)(2014•滨州)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图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

A.B. 开门后门不关好 C.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 D. 用煤气灶取暖 每次只洗一件衣服 考点: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日常生活中节约身边的能源方式有:节约用电、低碳烹调、节约用水、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循环再利用、经济型汽车、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少用一次性制品等. 解答: 解:A、使用冰箱时,开门时不及时关门,会浪▱ C、用燃气炉取暖,效率低,浪费能源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用洗衣机每次洗一件衣服,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电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和环境保护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6.(2分)(2014•滨州)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如图为一块100cm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0.016 g.

3

3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已知“全碳气凝胶”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其质量. 解答: 解: 由ρ=得, ∴气凝胶的质量: m=ρV=0.16mg/cm×100cm=16mg=0.016g. 故答案为:0.016. 点评: 此题以新材料的特点考查了密度单位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科学发展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单位换算要正确. 17.(2分)(2014•滨州)小滨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小于 1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 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33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解:(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F=10N;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10N. 故答案为:10;小于.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衡力和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8.(2分)(2014•滨州)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kg/m,“蛟龙号”在深7000m处

7

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7.21×10 Pa.(g=10N/kg)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深度增加,根据p=ρgh可知所受压强的变化;进一步求出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解答: 解: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中后,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大,所处的深度h也增大,根据p=ρgh可知,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kg/m×10N/kg×7000m=7.21×10Pa. 7故答案为:变大;7.21×10P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确定潜水器深度的变化. 19.(2分)(2014•滨州)西气东输工程让滨州市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天然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 6.72×10 J热量,这需要完全燃烧 8.4×10 m天然气.(c水=4.2×10J/

73

(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J/m) 考点: 热量的计算.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再根据Q=Vq求出天然气的体积. 35解答: 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J/(kg•℃)×2kg×(100℃﹣20℃)=6.72×10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6.72×10J, ∵Q=Vq ∴需要天然气的体积V=555

﹣3

33

33733

=﹣3=8.4×10m. ﹣33故答案为:6.72×10;8.4×1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和热值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0.(2分)(2014•滨州)小滨同学把一根没有磁性的大铁钉弯成马蹄形,做了一个电磁铁,如图所示,根据电流方向可判断钉尖端为 N 极.

考点: 安培定则.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钉子尖,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得到钉子尖的磁极为大拇指即为N极, 解答: 解:右手握住钉子尖,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钉子尖,所以钉子尖端为N极. 故答案为:N.

点评: 考查学生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及电流方向的能力.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25分) 21.(5分)(2014•滨州)完成下列作图题:

(1)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1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2)如图2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F2表示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1,F2的力臂L1,L2.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力臂的画法;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本题所要求的光路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垂直射入是折射的一个特例. ②光在水中射到平面镜上被反射,反射要遵循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被镜面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此时水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空气中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画力臂的方法:首先确定支点;然后找到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延长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做支点到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即可. 解答: 解:(1)①先画出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此时光线方向不变. ②接着画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先画法线,然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最后画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先画法线,然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由图可知,O为支点,先作出F1和F2的作用线,再由支点分别向两个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图: 点评: (1)画光路图时,不管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都要先把法线画出来. (2)考查力的示意图以及力臂画法的掌握情况;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的前提. 22.(6分)(2014•滨州)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 最小最亮 的光斑.图(1)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10 cm;

(2)小滨按照图(2)装好实验器材,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

(3)当蜡烛在光具座A处时,光屏在B处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如图(3)所示,现将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s到C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左 移动(选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 > s(选填“<”或“>”);这次成 倒立放大 的实像(填像的特点).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当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可确定像的性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由此可得出s′与s的关系. 解答: 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由图1可知: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25.0cm﹣15.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由图2可知,此时u=2f,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当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但光屏的位置就不符合v=2f;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同样光屏的位置也不符合v>2f;因此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就得将光屏远离透镜,因此造成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3)由图3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因为物体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s小于像移动的距离s′.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10;(2)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3)左;>;倒立;放大. 点评: 此题主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定要掌握物体、像、物距、像距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做到举一反三. 23.(7分)(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5℃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min … … 96 97 98 98 95 98 98 温度/℃ …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3)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所以温度是不变的. (4)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5)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 解答: 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 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 (2)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而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12min的温度95℃是不正确的; (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10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而第12分钟的温度为95℃,所以是此数据记录错误; 由上分析知,水的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98;小于;(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点评: 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条件的分析,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此实验,是热学的两个重点实验,应注意掌握. 24.(7分)(2014•滨州)实验室有一小灯泡,上面只标有“2.5V”的字样,小滨为了测定其额定功率,从实验室找来了如下器材:电压表(0~3V和0~15V两个量程);电流表(0~0.6A和0~3A两个量程);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如图1小滨的实验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实物图补充完

整.

(2)小滨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移动滑片,小灯泡亮度都不改变,请帮助小滨分析原因: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

(3)解决上述问题后,小滨又发现他选用的电压表量程0~3V档已损坏,而另一量程档及其他器材都完好.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用另一量程档和阻值为6Ω的定值电阻R0,按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乙)、(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 5.5 V,电流表示数为 0.5 A,由此可以推断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 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25 W.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2)根据电路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3)由图示电表读出其示数,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电压,然后由P=UI求出灯泡额定功率. 解答: 解:(1)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0~3V量程,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小灯泡微微发光,说明电路电流很小,电路总电阻很大;移动滑片,小灯泡亮度都不改变,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电路总电阻,可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被接成定值电阻造成的. (3)由题意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15V,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5V,示数为5.5V;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灯泡两端电压:U=UV﹣IR0=5.5V﹣0.5A×6Ω=2.5V,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5A=1.25W. 故答案为:(1)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3)5.5;0.5;2.5;1.25.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电路故障分析、电表读数、求灯泡额定功率;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25.(10分)(2014•滨州)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一次龙舟赛,某队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为2.5×10kg,该队以1min40s的成绩夺得500m比赛冠军.已知该龙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龙舟和运动员总重力的0.12.(g=10N/kg),请分析计算: (1)该队龙舟受到的受到浮力;

(2)该队龙舟在500m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若把比赛过程中该队龙舟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划船时的功率.

3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功率的计算.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已知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根据G=mg计算出龙舟的重力,再根据漂浮条件,龙舟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2)已知物体运动是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运动的平均速度; (3)已知龙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龙舟和运动员的总重力的0.12倍,可以得到阻力的大小;因为龙舟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已知牵引力和运动速度,利用公式P=Fv得到划船时的功率. 34解答: 解:(1)龙舟的重力:G=mg=2.5×10kg×10N/kg=2.5×10N, 龙舟受到的浮力F浮=G=2.5×10N; (2)划龙舟的平均速度为v===5m/s; 434(3)划龙舟时的牵引力为F=f=0.12G=0.12×2.5×10N=3×10N 划龙舟的功率为由P=,W=UI得,P=4=Fv=3×10N×5m/s=1.5×10W. 34答:(1)龙舟受到的浮力为2.5×10N; (2)该队的龙舟比赛在500m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 4(3)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划船时的功率是1.5×10W.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漂浮条件、平均速度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其中功率的计算包括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重力的计算,是力学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 26.(10分)(2014•滨州)小滨对家中的豆浆机非常感兴趣,于是,他收集了如下信息:如图甲是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动机是用来带动刀头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的,额定功率P1=200W;R是加热电阻.额定功率P2=1100W.图乙是此豆浆机做一次豆浆时的工作信息,请你根据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打浆时的工作电流; (2)豆浆机加热电阻的阻值;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

(4)一次妈妈做豆浆时,小滨对豆浆机的实际加热电功率产生了怀疑,他用所学知识和妈妈进行了如下实验:关掉家里的所有用电器,只让豆浆机单独工作,豆浆机在加热过程,他观察到家中的电子式电能表“220V,10A(40A),1800imp/kW•h”耗电指示灯1min闪烁了30imp(imp表示闪烁次数).请你帮助小滨计算豆浆机的实际加热电功率,并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考点: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中考物理专题;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 (1)根据P=UI求出打浆时的工作电流; (2)根据P=求出加热电阻的阻值;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求出打浆的时间和加热的时间,根据P=分别求出打浆和加热消耗的电能,二者之和即为总共消耗的电能; (4)根据电能表闪烁的次数求出消耗的实际电能,根据P=求出实际功率. 解答: 解:(1)∵P=UI ∴豆浆机正常工作,打浆时的工作电流I=(2)∵P= =≈0.91A; ∴加热电阻的阻值R===44Ω;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打浆的时间t1=2min=120s,总加热的时间t2=11min=660s, ∵P= ∴总共消耗的电能W总=P1t1+P2t2=200W×120s+1100W×660s=7.5×10J; (4)豆浆机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W实=豆浆机的实际加热功率P实==kW•h=60000J, =1000W; 5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原因可能是: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答:(1)豆浆机正常工作,打浆时的工作电流为0.91A; (2)豆浆机加热电阻的阻值为44Ω; 5(3)总共消耗的电能为7.5×10J; (4)豆浆机的实际加热电功率为1000W; 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原因可能是: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功率和电功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熟练运用,有一定难度,根据图象读出加热时间和打浆时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