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外教育史论文2000字

2022-09-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外教育史论文2000字

民国教育史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

关键词:教育概况 教育理念 教育特色 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

1

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

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前导,是治校的核心,具有办学实践的定向意义。民国前期,一个极其纷乱动荡的中国,然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在这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体系的框架,规定了近代大学教育 的发展方向,诞生了一批有别封建教育的近代大学。 大学以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蔡元培执掌北大,针对北大的官僚习气严重,学生读书为求利禄的局面。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给北大作了明确定

2

性,一扫北大的腐朽风气。蒋梦麟主政北大,继续强调“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一脉相承的大学定位理念,使北大成功创建,平稳运行,把北大铸就成中国近代大学的典范。张伯苓根据多年的教育活动经验和对当时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指出中国大学的要务,一是要传播关于中国问题的科学知识,二是培养解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知中国”,“服务中国”,成为南开大学以一贯之的办学理念。

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它解决了中国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此,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打破了洋人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垄断和控制。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民国前期各大学创立之初,尽网罗之能事,延揽教授名师,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的典型代表,校长们都把教师放在首位,视教授为学校的灵魂。

民主、自由、平等,是管理大学,发展大学的准绳。民国前期这一进步理念被引入中国大学管理之中。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形式,更是彰显“民主、自由、平等”的治校理念。这一理念由蔡元培首倡及实践,率先在北大开出绚烂的民主自由之花,旋即在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竞相绽放,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必然选择的主流理

3

念。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准绳,来管理大学,发展大学,与当时中国政治腐败专制相比,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进步性。

三、民国时期具有开创性的特色教育

民国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海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 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按其学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2年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22~1926年为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6~1949年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这样的分段是比较符合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出台于1934年2月8日的《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第一条“主旨”即有“为推广边疆教育,培养健全国民,以增进边疆福利,并为边疆青年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的表述,明确提出了“边疆教育”的概念

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篇二:中外教育史论文——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探究 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探究

( 政教101 10040130 缪利丰)

摘要:先秦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是个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的的分裂时期,可是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军事目的,为了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纷纷礼贤下士招徕人才,这导致了各家各派普遍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在此期间,各个学派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教育思想,其中比较具有影

5

响性的有孔子的“有教无类”,老子的“自然无为”,墨子的培养“兼士”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以及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法治教育思想。

关键词:有教无类;自然无为;兼士;以法为教 先秦时期,是个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年代,诸子百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在他们的思想中,教育思想往往都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这当然与宣传教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分不开的。与其他思想一样,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也奠定了后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教育观点,对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先秦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家。这四家的教育思想即使在思想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亦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一、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作(转 载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中外教育史论文2000字)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是后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源头,也为后期的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期儒家的教育思想只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上延伸和拓展,从未背离过孔子的教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五个五个部分。 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

6

国的三大要素(庶、富、教)之一。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国家要富强首先要庶富继而对民众进行教育。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德政”,孔子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加强仁与礼的教育,为政治服务。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对民众进行政治伦理说教,转变人们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对社会发展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在如今看来孔子的主张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人民进行教育,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孔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 1关键性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每个人的天赋

资质都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这也成为人人有可能接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孔子十分1 《论语·阳货》

主张对每个个体进行教育。

教育目的:将人培养成为君子。孔子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尤其是道德方面的修养。孔子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即在自身修养和学习优良之后,则要入仕为官,担任国家政治职务。

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的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过分注重让那些学习优秀的人去当官,这会导致学生形成官本位思想,一心想着在政府中谋得一官半职,会极大地助长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这是十分要不得的。因此作为当下的教师当下的教育切不可过分的追求“学而优则仕”,否则会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必须把握这个度。

教育对象:孔子的教育是面对每个人的,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无论少长。孔子始终坚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对每个人对进行教育,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良好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这无疑是十分进步的。但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无论在其思想中还是在其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孔子认为上智和下愚是不能也不用进行教育的,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中等程度的人。但是事实表明上智和下愚都有权利也有必要接受教育。方仲永天赋异禀,自幼就才华过人,可算上智,但是由于缺乏后天良好的教育,因此其天才渐渐的被埋没了;朗朗在一般人看来存在一定的智力缺陷,可是其在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之后,成为蜚声世界的钢琴大师。因此无论是上智还是下愚都有必要接受教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决不能过分夸大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智力,也不能过分贬低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8

教育的内容:孔子交给学生们的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他亲自编订了教学用的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正如现在我们所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样,孔子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末期就十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这不仅在当年,即使在现在依旧具有极大的进步性。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决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而仅仅应该是重要指标,我们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体质和艺体方面的才能。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等的多方面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教学方法:孔子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会产生许多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需要在学习的同时伴随着自己独立的思考真正的理解,那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遇事思考的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努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9

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学的重心,这才是活的知识,才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墨家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墨子》中。墨家的教育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教育作用:跟儒家一样,墨家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教育通过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人接受教育的,将对人的教育看成爱人、利人的重要表现和内容。墨子认为,人性是在教育下改变和形成而绝非天生的。墨子的这一人性论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这相较孔子的人性论显得进步了许多。

教育目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又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和仁政德治。那么什么是兼士或者贤士,墨子认为兼士是指那些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辩乎言谈(思维论变得要求)、厚乎德行(道德要求)的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投入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

10

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通过兼士们的上行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兼爱主张;道德要求指的是兼士们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损己利人,帮助他人。而培养兼士则需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兼士在当下看来也是极具时代意义的。在日常教学中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演辩能力,这有助于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努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能说会道的兼士,这也符合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和量力。教师需要主动地去教育学生,而不应该等学生来求教。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所区分的,教授学生正确的知识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此外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去应用知识而不能拘泥于书本不知变通和应用。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下子教给学生太多太难的知识,否则学生接受不了,也应该按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而教授难度程度不同的知识,这样才有针对性。 三、道家教育思想

11

与儒墨法三家的有为不同,道家的教育思想偏向于无为,因此显得比较独特。道家的教育思想可分为教育作用和学习方法两部分。道家崇尚自然,因此认为教育不应是一个在人身上施加人类文明影响的过程,而应该是把得之于社会的影响逐渐损弃的过程。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强调复归于朴重回自然。与教育作用相适应,道家提出了涤除玄览和虚而待物、重视理性和怀疑的学习方法。所谓涤除玄览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努力排除旧有知识和主观心理等的干扰,让自己的心里一尘不染;虚而待物指的是要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一切优秀文化和正确知识,即使是与自己不同的异见也要虚心接纳。重视理性和怀疑则是要求学习者不能过于相信感觉所得的知识经验,要通过理性思考,并且不能一味接受知识,而是要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审查知识,发现真知灼见。

道家的教育思想无疑是对教师是很有启发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的胸怀理想的个体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势的投机者,这对社会发展无疑是十分积极的。然而培养自然人绝不意味着把学生培养成不思进取甘于堕落的人,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度。此外教师在自身发展中,需要广泛的接纳各种优秀文化来充实自己,虚心学习但是要怀着理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去发现真知,然后把它传授给学生。

12

四、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和墨家的墨翟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法家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法家的教育思想,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作用,都是从人性恶这个角度出发的。 基于绝对的性恶论观点,韩非子认为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而只能设法令人不为非。因此韩非子十分强调法律规则和惩罚,而忽视道德教育和感化,只讲法治而弃置人治,实际上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与法家所认识的教育作用相一致,韩非子还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法家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制教育让法律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以吏为师则只不过是以法为教的手段和保证。在当代教育中,法家的教育思想有其合理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管理学生确实需要通过规则来引导,需要通过惩罚来约束,可是一味忽略道德感化和教育,就会使得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这会让学生变得冷漠,会使社会产生严重的道德滑坡。因此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也必须是法治和人治相结合,行为规范乃至法令、刑罚与教育诱导和感化相结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规则和法治教育,使人不为非;另一方面,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为善,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正如一个蕴含着丰富教育智慧的宝库,等待我们去打开。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先秦诸子的优秀教

13

育理念并将它用之于教育实践中去,这不仅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促进我们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的提升,而且对于我们的自身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4043字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新译新评》 卫周译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墨子 《墨子》 高秀昌译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3】.《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杜成宪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篇三: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中国教育改造》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24 姓名: 吴陈鸿 学号:12170440 编号:26

日期: 2014 年 12 月 21 日 浅谈《中国教育改造》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14

编号:26 学号:12170440 姓名:吴陈鸿

摘要:改造、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今的中国也是处于改革的时代,经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心,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必须革除自身的弊端,以便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此,我选择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文集进行学习,本书中所研究的教育问题,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开阔,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之难。此文着重其中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浅述,探究该理论中渗透的教育思想,力图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关键词:教育问题 教育变革 生活教育

《中国教育改造》这本书代表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从“教授”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的过程,有以“中心小学”为中心的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基本素质的第一流的教育家的标准的确立;还有“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求”作为学制创新的尺度,科学

15

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作为引导学生的目标。这些都是他在所行的过程中产生所信,然后写出来,经过多个回合熔炼出的结果。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最先提出改造中国教育的身体力行者。他为此奋斗了一生,但他的教育思想,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它受到时代的限制,受到他自己的家庭、学历、经历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有些思想、观点,事过境迁,已不适合今天的形势。但有些思想、观点,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在《中国教育改造》中的“教以事”“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等观点,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的,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这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尝试,同时,他也使中国教育走向了大众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自身的价值。

《中国教育改造》是一九二八年,陶行知先生主持晓庄师范时,为了祝贺陶母六十寿辰,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选编成的一本教育文集,书中收了三十三篇著作,写作时间约自一九一八年底到一九二八年初。书中内容概括了一九二八年以前各个时期他对中国教育的考察、研究,深入实际,提出的教育改造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在选编这部书时, 陶行知写道: “ 这部书代表我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从‘ 教授’ 写到

16

‘ 教学’ , 从‘ 教学’ 写到‘ 教学做’ , 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 其实我的矛盾处, 便是我的长进处, 当选择旧稿时, 我曾下了一个决心, 凡是为外国教育制度拉洋车的文字一概删除不留, 所留的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 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 也就是我所行的” 。陶先生的这种求实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治学方法, 始终如一地贯彻在全书及其以后的著作之中。《 中国教育改造》这部书, 原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于 1928

年 4 月印行, 先后共印 7 次。但仅仅过了两年, 晓庄师范就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陶先生本人遭到通缉, 被迫避难日本。解放初期, 又受电影《 武训传》 的影响,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再次受到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清除左的思想, 学术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士日益增多, 安徽人民出版社也在1981 年重版了陶行知先生的 《 中国教育改造》 。

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陶行知先生尤其重视学龄前这段时期的教育,他在多篇著作中深入地阐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更具体地指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要之重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

17

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按陶行知的主张,儿童六岁以前的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这个时期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由此,陶行知极力反对那种忽视幼稚时代、漠视幼儿教育的态度和做法。

陶行知留给我国幼儿教育的遗产是全面、 丰富、 宝贵的。他论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是从国家的前途、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在教育极其落后的旧中国, 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 能如此重视幼儿教育, 说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他是我国为工农服务的乡村和工厂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其幼儿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而“生活即教育”理念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生活即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陶行知说: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观点是“以生活作为中心” ,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让生活产生教育效果, 把生活本生当作重要的教育手段和载体。 陶行知认为没有生活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 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颠覆传统死板教育理

18

论的重大突破。生活即教育的另一核心是“生活决定教育” ,就如经济生活决定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反过来影响经济生活一样,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同。陶行知将经济生活具体化、现实化,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认为只要过正面的生活就会接受正面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一)生活对人的教育作用。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不同的是生活即教育理念更重视生活本身的教育作用, 强调是生活决定教育的质量, 生活是教育有效的途径,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二)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生活即教育不仅仅强调教育要联系生活,而且强调教育会推动生活的变化,改善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行为和观念,甚至价值观。教育必须与生活相一致,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三)教育是终身教育。只要生活在继续,教育就在继续,生活即教育理念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认为教育是与人共始共终的,也将教育的范围拓展到家庭、社会,而不是仅限于学校的教育。

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各种群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贴近生活, 教育融入生活, 把生活当做是教育本身, 因此要做到教育队伍的多元化才能够发挥 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受教育者生

19

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榜样的教育作用, 加强各种群体之间的沟通, 如利用受教育者在校接触的老师和同学的先进榜样、 家 庭生活中接触的亲属的先进事例、社会上接触的德育榜样等,组织各种教育力量。除了学校教育的老师外,受教育者接触的同学、 亲属等各种群体都可以被当做是教育队伍的一 部分, 积极联系他们, 学会利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进行教育, 要把德育延伸到学校教育的外延, 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使受教育者直面生活中鲜活的教

育榜样,实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使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 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 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陶行知不仅坚决反对死板的教育,反对脱离生活的教育, 而且把德育看成是教育之首, 认为生活是德育这一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对现在的德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生活即教育理念有效地将德育过程的知、情、意、

20

行统一起来,加强德育的效果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在知、情、意、行诸要素的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生活即教育强调不脱离生活, 在生活中去教育, 运用生活进行德育。 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直接认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生活中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所谓“知” ;让受教育者亲身体验各种真假善恶的行为所带来的情绪,产生相应的情感和变化,所谓“情” ;在生活中帮助受教育者排除各种干扰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通过生活教育受教育者克服不良影响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所谓“意” ; 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去做出在自己选择的道德意识所支配的行动,将思想落实到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行为上,所谓“行”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模式, 纠正了传统德育中只重视知和情的错误, 将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 把德育从传统的口头教育和纯文字灌输中解放出来, 延伸到受教者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把生活当作是统一知、情、意、行的有效德育途径和载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还重视知、情、意、行的联系和区别, 不放任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道德选择, 注意引导和启发,在拓展意和行的德育途径时同时也注意知和情的教育, 做到知、情、意、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能够发挥受教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作用德育是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

21

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在受教育者的内部思想斗争中, 这种斗争源于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原有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从而产生理想的德育效果,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至关重要。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不要把受教育者封闭在象牙塔内,不要把德育搞死、 搞僵, 认为受教育者本身才是教育的主体,应引导受教育者去参加人际交往和活动,在学校生活之外,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体验道德标准。 生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不同的德育情景模式, 让受教育者在生动的情景中选择和学习,认识到怎样的道德标准和道德选择才是正确的,让受教育者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去学习和进步,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三)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视德育环境的构建,对德育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德育的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的过程,不可能实现一蹴而就, 有时可能出现波动甚至倒退。 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巩固德育成果。传统的德育观只重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教育, 往往忽视了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的环境的影响, 德育如果仅仅是通过 课堂讲授式的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呆板、单一、枯燥的教授方式也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感。陶行知认为好的生活就会有好的教育, 坏的生活只会产生坏的教育, 陶行知不仅仅在理论上重视环境在

22

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而且又特别把实践观引进了道德教育思想, 他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结构开放、 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环境, 生活实实在在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 起着重要的第二课堂的作用, 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将德育实践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给受教育者提供实践机会。生活即教育理念反映出的对德育环境的重视还体现在重视集体的力量, 重视构建良好的集体环境, 发挥受教者所 在集体的教育作用。 受教育者生活在集体中, 集体是受教者生活中直面的教育榜样和教育环境, 利用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利用受教育者的从众心理,形成无形的约束力,这种

约束力会对集体中的每个人产生导向和教育作用, 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每个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集体环境的教育。 受教育者在参加集体生活的过程中接受集体的评价, 一些不同于集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会被排斥甚至谴责, 从而影响个人放弃自己不良的道德取向保持与大众一致的方向,个体在这一德育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 而是经历主动代替和自我选择的过程, 从而产生集体环境对个体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 并真正成为教育。 ”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将陶先生的生活教

23

育理论具体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去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和方向, 也要有恰当的方法和 途径,现在仍存在着这种情况,德育方向是正确的,德育内容是丰富的, 德育对象也是有针对性的, 但往往却收不到好的效果。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仅生活教育中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就对现在的德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相信以该理念为指导, 不断改进德育方法, 拓展德育途径, 不仅可以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还可以推动我国的德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1]刘立. 浅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德育中的作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55-56.

[2]陈霞.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 甘肃科技,2009,06:156-157+108.

[3]李荣新. 试谈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中的乡村教育改革思想[J]. 梧州师专学报,1995,01:45-47.

[4]刘超良. 试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4:34-37.

[5]漆新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9:120-122.

24

[6]张勇,张园园.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探析[J]. 福建党史月刊,2008,03:108-110. 篇四:教育史论文精选对比 一、中国教育思想史论文: 论文题目:蔡元培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周玉清 喀碧竹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年 第1期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来源入手,重点论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等教育思想。

论文概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蔡元培的生平经历,再次介绍了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其中重点论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以及蔡元培对各育的认识,最后论述了蔡元培主要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借鉴。我认为,本文的亮点在于把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和我国当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并论述我国培养目标的发展进程。 选取理由:

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也是第一个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家,“五育并

25

举”的教育思想与我国当今的教育目标息息相关。本论文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个人启示:

对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如果与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就要辩证的看待。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蔡元培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和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并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言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所以,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在结合当今的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时代发展现状与我国国情,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可行的培养目标。此外,这篇论文的思路十分清晰,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值得借鉴。

二、外国教育思想史论文:

26

论文题目:试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作者:梅纳新

出处:中州大学学报 2002年10月 第4期

摘要:蒙台梭利毕生致力于探索幼儿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给我国的学前教育以极大的启示,尤其对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概况:

首先,作者对蒙台梭利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宽松的学习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三大要素;自我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中更加注重游戏的作用;还提及了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内容:日常生活教育、感观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蒙台梭利的具体教育方法。文章的最后,作者简要评价了蒙台梭利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展望。 选取理由:

近十年,我国各大城市相继成立了蒙台梭利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好评,因此,我选取了一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这篇论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思路清晰。 个人启示:

27

近十年,我国各大城市相继成立了蒙台梭利幼儿园,这些幼儿园运用和发展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而我国幼儿教育本身和蒙台梭利所在背景下提出的幼儿教育一定存在着各种区别和联系,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运用于现代儿童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透彻的分析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用发展的观点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中外教育思想对比的论文:

论文题目:鸦片战争后中西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作者:高建红 邱同保

出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1月 摘要:中西方在鸦片战争后,教育思想交流紧密,各有特点,分析鸦片战争后中西教育思想发展,对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论文概况:

首先,作者对鸦片战争后中西教育思想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的百年之中,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世界逐步同化,出现了一批思想教育家,比如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李大钊,杨贤江,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陈鹤琴,陶行知等等,论文对以上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分别作了简要论述;此外,鸦片战争至20世纪中叶,欧美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验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出现了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潮,并逐步汇集成了

28

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当时的教育思想家主要有蒙台梭利,杜威,雷迪,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等,论文中对于他们的教育思想也一一作了阐述。最后,作者对比了中西方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中西方是处于对流的开放时期,中国的教育家不断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使中国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制度逐步成熟起来,与西方越来越接轨。这一时期,西方教育达到鼎盛时期,各种教育思想层出不穷,新教育、进步教育、实验教育等对传统西方教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和革新。 选取理由:

前两篇选取的论文分别介绍了中国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西方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两位教育家同属于这一大的时期。我们也可以把上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做质的对比,同时,也可以在鸦片战争后这一个大的时期下,总体的对中西方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这一时期,中西方教育思想交流紧密,各有特点,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个人启示:

中国自孔子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西方自苏格拉底至20世纪中叶,中西方教育的演变中,中国教育思想与西方的发展是旗鼓相当的。但西方文艺复

兴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异常活跃,大教育家层出不穷。而中国依然是农耕社会,思想禁锢,闭

29

关锁国,造成教育思想落后,也造成中国与西方的一些列强国家的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悬殊。鸦片战争后,虽然中国战火纷飞,但是国门被打开,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从封闭的天朝王国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因此我们说开放与交流是发展的基础。

与西方教育思想史的发展相比,我国没有经过强盛的发展时期,建国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上教育思想一再“左倾”和禁锢,没有出现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指导,在这个总体框架下,必须与时俱进,教育的最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特别是如何培养人的这一问题上,中西方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是回答的问题是一致的。

对于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成果,无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还是在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我们都不应该全盘照搬照抄,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客观的,历史的寻找发展出路。

篇五: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3.英文名称:Sino and Foreign Education History

30

4. 课程简介:《中外教育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包括小学教育专

业在内的所有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研

究现代教育理论提供广阔的必不可少的知识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教

育、献身教育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原始教育、中国古代

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国

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西方古代的教育、西方近现代教育思想、西方近现代教 育制度和改革实践等。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

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等;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各国文

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及其政策措

31

施;了解历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主要教育思想;理解中外各主

要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掌

握中外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养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比

较鉴别、以史鉴今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

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提高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

2.课程衔接:教育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

3.学时、学分:34学时(每周2学时)/2学分 4.开课学期:第一学年上学期

5.教学方法:首先,课堂精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面对教材厚,内容多,课时

少的实际,教师应抓住要点精讲,并精心设计开放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结合实

际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其次,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

结合。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

32

据此自学,然后引导学

生进行讨论和辨析。讨论、辨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谈体会”、“谈感受”、“谈

难点”、“谈疑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课本学习与查阅资料相结合。中外教育史,除重点

探讨历史的教育以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问题,

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全面、准确、深刻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需要指导学

生查阅历史资料、文献,寻找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拓展学习空间,

提升学习质量。第四,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

可提出一些重要问题或争议问题,或让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查阅

资料、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研究,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知识,而

且学到了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培养了能力。 6.考核方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课程考评应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33

的原则。具体做法是:1.课程成绩测评由期末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三部

分组成;2.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课程论文占30%,课堂讨论发言及平时学习表 现占10%。

7.教材:王晓华、王富贵主编.中外教育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 版)

8.教学参考资料:

曹占东主编 《 中外教育史》(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教育学类)) 南海出 版公司 2005

胡金平主编,《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994年出版

熊贤君,喻本伐编:《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

高时良著:《中国教育史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4

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夏延章等译注《四书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王天一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994

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马骥雄《外国教育史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中国原始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教育产生缘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原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原始教育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校产生的条件

35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原始教育概况(1学时) 第二节 中国学校教育的萌芽(1学时) 考核要求:

识记:原始教育的特点

领会:原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识记我国古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的相关知识要点,能系统地把握我国古代教育整体发展线索,并能对各个时代的教育特征及教育政策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西周、汉代、唐代官学的情况及特点;私学兴起的原因、形式、内容及作用;书院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与影响;科举制度产生的渊源、实施及发展演进情况;

教学难点:古代文教政策的总体特点;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流弊及终结。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官学(1学时)

奴隶社会的官学;封建官学制度的形成与确立;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衰落。

3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私学(1学时)

古代私学的兴起与发展;初等私学———私塾蒙学;高等私学———聚徒讲学;私学的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院(1学时)

书院制度的起源;书院制度的发展历程;书院特点及其影响。

第五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1学时)

科举制的历史渊源;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和实施;宋代科举制的强化及改革;明清科举制的发展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流弊及终结。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古代文教政策的特点;汉代文教政策;唐代文教政策;西周官学的

特点;汉代官学的特点;唐代官学的特点;宋代官学制度的新特点;私学兴起的原因;书院特点及其影响;科举制的产生原因;唐代科举制的实施情况。

应用:汉代官学的特点及评价;唐代官学的特点及评价;私学的意义;书院产生的原因、教学特点及其历史地位;科举制的利弊及历史影响。

综合:汉武帝的三大文教政策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关系;结合当前实际评价古代教育制度;结合当前实际评价古代考试及选拔人才制度。

37

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理论观点能有效识记,能清晰把握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并能对相关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做出评价,发现其启发意义。

教学重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礼记》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比较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评价《学记》的评价孔子的教育内容及孔子的历史地位;评价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2学时)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墨子和法家的教育思想,《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中国秦汉、魏晋时期的教育思想(1学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中国唐、宋时期的教育思想(1学时) 韩愈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中国明代和清初的教育思想(1学时)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黄宗羲的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

38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正确把握和分析导致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新教育”和“中体西用”;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国民党统治下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