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观经济学(2)
6.有关“行”的经济学
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行”列在最末,但它并非最不重要。在判断一件事物诸要素的重要性时,我们常用一种似是而非的逻辑方法,即用假设缺少了某一要素的后果来判断。“无农则不稳”就是这种逻辑的一个例子。照这样说来,农始终是最重要的;衣食住行中,食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当食品足够丰富的时候再强调食是没有意义的,可见对组成事物诸要素中何者重要何者次要的判断,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经济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是增量分析法,即按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每种要素增加一些数量,比较他们的结果何者最有价值。当粮食已经足够多时,增加少许粮食的价值退居次要地位,可能增加一些交通的方便反倒更为重要。笔者最近参加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的国际学术会议,会上讨论环境安全、国防安全、食物、人权等何者是最重要的问题。运用上述的增量分析方法很容易解释何以发达国家对环境质量的关心一般超过发展中国家。用他们的尺度来建立国际共同遵守的环境标准,对于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显然是不适当的。因为对后者来讲,再增加一些食物比再改善一些环境品质更为重要。而对发达国家来说,食物问题已基本解决,增加食物的必要性次于改善环境的必要性。上述的增量分析方法也称做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对现状的分析,又是用增量来作比较。这种概念渊源于微积分,是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产物。一百年前的马克思时代边际分析刚刚问世,那时普遍用平均值分析。平均分析是对过去的总结,用它来推测将会发生什么,不及边际分析有效。
美国交通运输的建设曾经有过几次高潮。19世纪中后期曾经有铁路建设高潮,在短短几十年中造了几十万公里铁路;罗斯福新政以后出现了公路建设高潮,这个高潮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六七十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航空建设高潮,新飞机、大机场不断投入运用。一个世纪的交通建设的积累使“行”的方便得到保证,“出门难”观念已被“出门乐”所代替。
美国有7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对他们来讲,最重要的交通问题还不是出门远行,而是每天的上班、购物和社会交往,美国城镇人口中的65%居住在不足10万人的中小城市中,那里日常交通主要靠私人小汽车,公共汽车则很少,正因为乘公共汽车的人少,行车间隔时间长,往往要等上半小时才有一班车,这又反过来促使人们更不愿意利用公共交通。这一现象说明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规模经济。有不少经济活动,参与的人越多,成本越低,效率越高,因而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在我国也有同样的情况,越是大城市,利用公共交通的人越多,行车越密,也越方便。美国的大城市中高楼密集,人口密度极高,如果大家都用小汽车,不但造成道路拥挤,而且连停车的地方也难找。另外大城市又得到规模经济之利,公共交通既方便又便宜。所以这些城市不但有迅速舒适的地下铁道,而且地上的公共交通也相当发达。
城市原是工业化的产物,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为信息社会。消息的沟通,人员的直接接触,商品生产中的分工和合作,这一切要求用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来实现。空间的接近是实现这种沟通的条件之一,其结果是使城市更加密集化。所以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继出现,拥挤的问题更为突出。我们知道,土地是不能搬动的,我们无法将一块空地插入到闹市中心。变通的办法是用高速交通工具将城中心和郊区联系起来,将这一部分郊区和那一部分郊区联系起来。小汽车和完善的道路设计再加上自动化的交通管制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车速经常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因此小汽车半小时
1
行驶距离的范围可以覆盖785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用速度和能源来换取空间的策略。美国最大的一些城市如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休斯顿,都用这种以速度换取空间的布局。在城中心上班的不少人,家住在几十公里之外空气新鲜的僻静乡间。也有不少人先开汽车到铁路车站,再换乘地铁进城,正像北京人用自行车联结地铁车站到宿舍的一段距离。由于居住的分散,不少大型购物中心,甚至政府机构也都迁到了乡间。这种布局和传统的城市布局完全不同,其优点是借助交通使得每一块土地的使用变得灵活,不必受制于其地理位置。这种策略在经济学上可称为交通费用和土地利用价值的相互补充,即多花一些交通费用(包括旅行时间的代价),使交通覆盖的面积扩大,则可供利用的土地越多,土地的价值便得到更充分的开发。这种策略对于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更有意义。中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占有额为美国的1/4,因此发展城郊交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更有必要。同时在交通技术上注意革新,发展出占地更省、速度更高、耗能更少、安全可靠的新式交通工具,将进一步有效地利用土地。
城市公共交通在美国不是社会福利,标价不但要保证成本开支还要有合理的利润。当然,对百姓来讲福利越多越好,可是不要忘记,因福利而开销的钱,它所消耗的劳动和材料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同样是百姓自己创造的。福利只是一部分人无偿地为另一部分人劳动的代名词。因为交通不是福利,所以公共交通不但由市政府主办,也有私人运输公司经办,互相竞争。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都严格按钟点开行,在车站上往往挂有行经本站的时刻表,汽车内有全线的时刻表,可以免费提供。时刻表分平时和假日两种,车次间隔时间都不相同。他们的标价制度很复杂,总的原则是按供需条件而定:节假日票价低;避开上下班高峰时票价也较低。但总的水平大约合到每张票一美元。这种收费标准在西方各国都相仿。例如西柏林地铁正常票价为2.7马克,约合1.5美元。特别是西柏林的地铁没有检票口,没有人查票,全凭乘客自觉购票。由于偷漏票的人很少,取消检票员可以节省一笔监督费用。附带提一句,一直到1989年北京公共电汽车的起码票价还是5分钱,在物价成倍上涨的几十年内纹丝未动,现在一名售票员一个工作日的售票所得可能还够不上他一天的工资和福利开销。单纯从经济考虑,取消售票员也许还能减少公共交通公司的亏损。这里有一个条件,即买月票的乘客仍能自觉买月票,且能遵守上下车秩序。这说明社会成员自觉程度越高,越能节省社会的监督费用,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富裕。
大城市之间的旅行可以选择飞机、火车、长途公共汽车或私人小汽车。比较起来飞机最贵,但也最快最安全(至少与私人小汽车相比是这样)。例如纽约到波士顿每小时一班的飞机飞行半小时,票价65美元,而火车或公共汽车约为30美元。如果开小汽车,汽油费加上汽车折旧大约是20美元(距离约350公里),所以对这种中等距离的旅行以小汽车为最节省,如果能找到一个同伴,两人分摊费用,则开销还可减少一半。所以在美国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征求结伴驾车旅行的广告。有的学校这种广告发展为非常有组织的活动。除了日期、目的地,还有各种附带条件可以双方协商,例如中途停靠地点,是否兼运行李,是否帮忙开车(长途开车是很辛苦的)。这种广告沟通的结果对个人来讲是节省了旅费,对社会来讲是充分利用了汽车的运载能力,减少了浪费。一个社会的致富之道,从根本上讲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条路,而不是什么新奇的发明(除非这发明导致人才和物资的更好利用,或满足人们的新的感官及精神上的需要)。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能致力于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则很快就能变富。把提高效率而节约的财富用来奖励这位有贡献的成员,就能动员每个人去堵塞浪费的漏洞。相反,如果眼睁睁看着大大小小的浪费而人人都无能为力,这就说明经济体制中存在着问题。用马克思的说法,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长距离旅行还得靠飞机,因为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即使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每天开车8小时,也
2
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达。在美国坐飞机不一定要事先订座,起飞以前到机场临时购票就可以。坐火车或长途汽车也都不必事先购票。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先买好票,这倒不是因为怕买不着票,而是事先计划可以选择标价较低的日期和路线。美国大小城市部有旅行服务社,他们可以向你提供那些有折扣优待的机会,甚至为你安排一个具体的旅行计划。这样的服务并不收费,他们只从出售的票款中得到售票单位的回扣。换言之,你在旅行社购票并不比在车站机场购票付的票价高,有时候(特别是飞机票)还更低一些。旅行社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就是疏导旅客,事先从旅行计划上避免许多旅客不约而同地挤在同一列车或争上同一架飞机,同时又有另一些座位闲置虚糜。尽管他们并未参与“生产过程”,而且这种旅行社实际上都是“皮包公司”,但他们为物尽其用出了力,所以也从中得到报酬。现代社会之所以称做信息社会,正是因为社会创造的财富约有2/3是通过交换信息而使原有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而获得的,而直接从生产中得到的财富反而只占总财富的1/3。这种乍看起来极其反常的现象却表明了世界上一切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的趋势。这一事实无非说明在改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和配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用快速、廉价、灵活、方便为特征的“行”的发展,是优化这种组织的必要条件,可见“行”这一行业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小结:说明了边际分析的含意,它是对现状的分析;而平均分析则是总结过去。强调了交通发达如何提高土地利用。介绍美国提高交通效率的各种途径。
7.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绿色商品近年来风靡美国。最初它主要是指那些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的蔬菜和水果,以后它包括了一切对环境无害的产品。以洗衣粉为例,过去的洗衣粉多半含磷的化合物,这种洗衣粉通过下水道最终排向河道或海域,使水变得混浊。磷是植物生长的肥料,水草和藻类因获得此种营养而大量繁殖。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吸收水中的氧分而腐烂变质,其后果是水中氧分减少使鱼类死亡,变质的水发出恶臭。改善后的洗衣粉不含磷,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
1985年我第一次去美国时已经出现了无污染的蔬菜和水果,但价钱贵出很多,只有富人和特别关心环境的人才去购买。7年之后第四次访美时,情况完全不同,绿色产品的生产已发展成为一大专门行业。专营绿色商品的店内商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不用农药化肥的蔬菜水果和无磷的各色洗涤剂之外,还有用再生纸的文具纸张,不含氯氢烃(一种破坏臭氧层的人工合成剂)的喷雾剂,用各种可以回收的容器包装的商品,无镉的蓄电池,完全不用电池的手电筒(用手的压力做动力源),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最近还出现了耗电极低的所谓绿色电子计算机。而且绿色商品的价格并不比普通商品贵多少,这大概是因为关心环境保护的人越来越多,绿色商品的市场越来越大,生产规模扩大而使成本降低。
绿色商品与普通商品比较,是不是价钱要高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它不会比普通商品的价钱更低。因为普通商品的生产一定遵循成本最低的原则来组织,绿色商品的生产则多了一层环境保护的考虑,不得不偏离“成本最低”的原则。正由于这一点,环保和经济发展才有了矛盾。因为要保护环境所以使成本上升,这无疑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重视环境保护的人出高价买一件绿色商品,对他本人不利,却有利于大家共同生活在其中的周围环境,所以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一个人买一件绿色商品等于为社会做一件好事,所以绿色商品上都有明显的标志。从绿色商店走出来的人,手里提着此种标志的包装袋,显得有点自负,因为他感到为社会做了好事,理应受到人的尊重。我相信绿色商品近年来大行其道,与人们的这种心理有关。换句话说,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觉悟提高有关。
3
从这件事我们看到,在环境问题上要依靠道德的力量。在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却要承认人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消费者应寻求最便宜的商品,生产者应追求利润的极大化。在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可以避免经济浪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经济运行的自利原则提出了挑战。如果人人不顾对环境产生的后果,只求自身利益,环境问题将无从解决;相反,如果人人都买绿色产品,拒绝一切加害于环境的消费,环境保护才有希望。
说到这里,我们将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所培养起来的道德观与传统的道德观有相当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有两点,即承认人有追求自利的权利(但以不妨碍别人同样的权利为限)和提倡物质享受。这两点在传统道德观中是没有的,甚至加以反对的,然而在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中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环境问题的出现使这两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认可甚至鼓励的道德观点都成了问题。幸而人类的良知并没有混灭,前面谈到的绿色商品的出现即为一例。
到过发达国家的人几乎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即生产中的高效率和消费中的巨大浪费并存。这种鲜明的反差说到底,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观有联系。在商品生产竞争的社会里,任何生产中的浪费都不允许存在,因为追逐利润的资本家会尽力减少浪费,将它转变为利润;同时有同行业的竞争,浪费将削弱自己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和淘汰法则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即生产中的浪费是不该发生的。而且这一规则确实为社会带来富裕和繁荣,因而发展成为道德规范。但是消费方面,盛行的规则是消费者有权处理他花钱买来的商品,不论这种处理方式是什么,甚至原封不动地扔掉也属完全正当,旁人无权干涉。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里无例外地有几乎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从来没有翻过的书、积满灰尘的小摆设,和昂贵但过了时的首饰。这些东西之所以被买回家,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兴致所至,也因为莫名其妙的个人占有欲。其结果就是造成生活中的巨大浪费,然而这种浪费在经济学中没有任何统计。其理论上的原因是:一件生产出来的商品是在出售给消费者的那一瞬间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消费者将它用掉的时候才实现价值的。所以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了消费,这种荒谬的逻辑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成为天经地义。其另一个后果是广告和商品包装上花的钱和耗费的资源越来越多。它们就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了消费的那一部分。这类浪费日益增加,其原因正是销售和消费脱节。
最近我出国参加国际学术活动,途经美国和非洲,绕地球一周,坐了12次飞机。每次飞行都有饮食供应,由于供应的品种和数量不容挑选,大约有1/3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肉类、饼干、面包都当作垃圾扔掉了。当飞机飞行在非洲上空时,我想起地面上因百年不遇的旱灾而哀鸿遍野,而机舱内大量食物被扔掉而感触极深。几百名乘客中大概我是唯一将剩余食品小心保存起来的人。其余的乘客,我相信他们不是道德败坏的人,却极自然地在浪费粮食。至于他们如何看我,认为我不讲究卫生,是来自穷国悭吝成习,或是行为怪僻,则不得而知。
绿色商品的兴旺发达说明了富国人民的环境道德觉悟在上升。美国不少城市居民将垃圾分类(正像五六十年代北京居民的垃圾分单双日倾倒煤灰和生活垃圾),以便于回收利用。超级市场里设置了各种回收桶(纸张、废电池、饮料罐、塑料)而且回收都是义务的。这都说明大家愿意为保护环境出钱出力。但是这些迹象基本上未能改变生产高效率、生活滥挥霍的巨大矛盾。美国人均能源消耗为发展中国家的8倍至10倍,其它资源的消耗虽然差距没有这么大,也都在几倍以上。如果全世界的百姓都要提高生活水平,而且以美国的生活为标本去追求,出不了一两代人地球的资源很快就会耗尽。出路何在?当然不是不让其他各国的人民追求富裕的生活,我想唯一的办法是使生产和生活都保持高效率,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这需要对现有的经济进行重大的改造,而且要改变人的道德观,改变制度设计。正好像200年
4
以前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对封建制度曾进行的彻底改造一样。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生活也做到了高效率,杜绝了资源的浪费,将出现什么结果?
那时人们不以追求时髦为荣,而以节俭为荣。更正确地说,人们以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作为追求目标。节约资源意味着省钱,因为资源的开采要消耗劳动和其它物资。如果节约的是食物,相当于减少对土地的使用,也减少了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总之是省了钱。但如果人们将省下的钱去买其它消耗资源的产品,则整个地看,无助于资源的节约,只不过从消耗此种资源,转移为消耗彼种资源。所以经济学家想出了全面节约的方法,即对一切资源开发、使用实行征税或收费。比如消耗一吨淡水,额外地征收一元钱;开挖一吨煤征收50元;捕捞一吨鱼征收200元等等。具体的收款的标准则可由各种资源需要节约的紧迫程度而定,这种政策看起来似乎有效,可是执行过程中问题很多。根本的困难是自然资源没有所有权:淡水是在流动的;煤是在荒野中开采的;海洋中的鱼是国际的。因为没有明确的所有权,不要说偷偷摸摸地使用,即使是明目张胆地使用又会有谁去负责地侦查和追索呢?侦查和追索要花多少代价呢?可见碰到
自然资源的使用问题,经济手段的作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探讨借助道德的力量来保护环境。这就需要研究决定道德水平有哪些因素?什么样的道德规范需要建立,而且有可能建立?新道德与人权和法律的关系如何?如何与违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传统文化、教育、科技如何与道德观念相互影响?这是一个既困难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摆在各国社会科学家面前的新课题。
小结:市场制度不能将损害环境的影响考虑进去,因此不能最有效地利用环境这种资源。市场制度鼓励消费,造成了消费的低效率。这方面如不能有所改变,当今的市场制度将受资源的约束而失败。改变的前途说到底,在于重整人们的道德观。
8.节约能源(上)
美国人均能源的消耗量为除美国以外世界平均量的6.6倍,为发展中国家的10倍左右。美国是一个浪费巨大的国家,尤以能源的浪费最为典型。公路上穿梭奔驰的小汽车中绝大多数只坐一个人,公共汽车里也是乘客稀少。马路上的街灯昼夜都亮着,这是公家花钱点的灯;私人厂家的,甚至私人花园里的灯多半也是“与日月争辉”。能源是一切商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几乎和劳动一样重要。一切商品中都包含劳动;同样地,一切商品中也都包含能源。汽油和电力的过度消耗固然是能源的浪费,其它任何产品的过量消耗同样也是能源的浪费。当垃圾车装运着成吨废弃的饮料罐、报纸杂志、包装袋、广告宣传画册呈现在眼前时,使人进一步认识到美国能源浪费的严重性。要节约能源,不仅要节约汽车、电力、煤炭、天然气,还要节约一切用它们制造出来的各种产品。
1973年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47%的石油,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猛涨了三四倍,石油的替代品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也随着猛涨。美国所消耗的石油中有一半来自进口,油价上涨意味着美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结果国内商品供应总量减少,物价水平上升。这就是“能源危机”。今天看来,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过不了关的危机,只是对经济的一个冲击。20年以后的今天,美国的能源价格已回落到能源危机以前的水平(以可比价计算)。它真正的后果是提醒人们,矿物能源最终是会耗竭的。以后又发现由于燃用矿物能源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使地球变暖,其后果十分深远又难以预测,所以节约能源成为全世界的重大课题。
对一般的美国家庭而言,最主要的几项直接能源开支是汽车用的汽油、用于冰箱及照明等的电力、
5
以及用于炊事、热水及采暖的天然气。有些地区电力价低(因为有水力发电供应),或者一些孤立住房接煤气管道大昂贵,则炊事、热水、采暖都用电力。我在美国时既在高级住宅区的阔气房子里住过,也在近乎贫民窟的连暖气都没有的房子里住过。但不论是什么等级的住房,热水和洗澡缸是必不可缺的。在美国,除了在高楼里的公寓式房子,那里热水和暖气是集中供应的之外,一般独门独户的住家(这是美国主要的住房形式)都是自备供热锅炉。锅炉是根据循环水的温度自动起停的,如果调整不好就会浪费燃料。而且燃料中煤气和空气的比例有一最适范围,偏离这个范围也会浪费燃料,住户就会多花煤气钱,这些调整工作都有专门技术,普通住户未必懂得其中窍门。于是专门帮助住户调整锅炉的各种名目的节能公司应运而生。住户只要每年付一笔服务费,节能公司就会按季节变化前来调整。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北部买了一所新房子,搬进去后第一个月竟花了近500元电费。后来请节能公司来检查和调整,以后电费降到100多元。节能公司的创建和发展虽然在美国的百行百业中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里包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如果任何人能发现社会上存在的某种浪费,并且能想办法避免这种浪费,那么他就能从节约的金额中得到一部分。这得力于经济体制的安排。这种体制鼓励每个人凭自己的才智去发现和杜绝社会浪费,结果是各种浪费得以克服,社会的经济效率得以提高。以后我将介绍旅行支票的发明,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相反,如果存在着人人都能看到的浪费,可是大家对此无能为力,也没有人愿意去想办法加以克服,因为作了贡献并不能分得报酬,这说明经济体制中存在着问题。我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一条极重要的原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否则生产关系就必须加以改变,正是说明了上面的现象。
在美国,大多数住户的电表和煤气表都设在户外,所以抄表不必进入门内。这大大地方便了抄表。但抄表终究是一个耗费劳动的业务。在人工昂贵的美国,电力公司和煤气公司采取每隔几个月才抄一次表的办法来降低成本。用户每月缴的电费是电力公司根据过去耗电的记录测算的。但电话费却是每个月都寄来分项的账单,账单上详细列出本市通话次数,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次数,并记有受话者的电话号码和地区号,以及通话时间和通话日期。这些都与管理手段有关。电话账单之所以详尽且及时,因为它是计算机管理的。
电费和煤气费几个月抄一次表,和每月抄表比较,公司和用户双方都不会吃亏。但当电价调整时就发生了问题,因为分不清用户用的电是在调价以前使用的还是调价之后使用的,除非电力公司能在调价的当天将所有的表都抄一遍。在美国,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是信任顾客和不让顾客吃亏,也就是抄表以前所用的电一律按提价以前的电价计价。与此相类似的一个现象是邮资调整。美国平均每两三年要调整一次邮资,每次调整大约要上涨10%左右,但调整以后的一两个月内,如果你仍按老标准贴邮票,邮局不会按欠资信退回来。这意味着假定寄件人还没有得悉调整邮资的消息,或者过去买的邮票还没有用完。这样一种互相谅解的习俗,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易于相处,有助于形成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无形的所得大于有形的所失,何况未必就真的有所失,因为电力公司和邮局可以把这一部分损失计人成本,他们未必就真的吃了亏。写到这里就想起我国邮局中办事员对投寄邮件的无理挑剔,造成时间和物资的浪费,人际关系的恶化。据说这是邮电部统一规定要求的。再如由此我想起我国邮局出售3分钱一张汇款单和电报纸的制度,这增加了窗口的拥挤,引起排队顾客之间的纠纷,邮局职员因为经常受干扰,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容易出错。统统这一切只是为了3分钱,如果改为信任制,即无人看管的自己投币自己取单,无形的所得将大于有形的所失。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多数群众存心揩油,不交钱也取单,这种信任制就会行不通。一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的道德水平。但为什
6
么银行里的存取款单就可以免费取用而邮局就不行?这都是发生在中国的事。
根据1987年的统计(1987年以后美国统计摘要中不再包括下列数字,也许因为能源危机已经过去),美国平均每个家庭全年的能源支出(不包括汽车用油)为1080美元。其中公寓式住房的平均支出为681美元,独立住宅的为1226美元。因为公寓住房设计紧凑,又没有花园和游泳池,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几乎一半之多。这笔开销中用于电力的占63%,用于煤气的占27%,用于煤油等液体燃料的占7%,还有3%主要是木柴及少量煤炭。与我国比较,我国城市家庭目前的主要燃料还是煤炭,这与我国盛产煤炭而石油比较少的这种资源特点有关。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家庭燃料迅速改变为煤气,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按用途划分,美国家庭的能源开销中平均32%用于采暖,14%用于热水,10%用于空调,43%用于冰箱、照明及其它电器用具。家庭的能源开销又与家庭的收入水平有关。收入高的富有家庭用能也较多。例如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每年用于能源的开销达1440美元;而年收入为5千的家庭,能源开销仅为818元。而且富有家庭的能源开销中电力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因为电能干净没有污染,使用方便,美国1988年电力的平均价格是每度7美分,其中工业用电平均5美分,居民用电平均8美分。再有一个特点是用电量越多电价越低,这正好与我国的做法相反,目前我国规定,用电量超出规定的要“罚款”五倍到十倍。对正当交易施以罚款在美国是闻所未闻的。偷电应该罚款,电价也可以调整,买电有何理由罚款?这大概是因为电力短缺的缘故,也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而企业为了避免高额罚款,安装了许多低效率的自备电站,造成投资与能源的巨大浪费。有的企业干脆贿赂分配电力的官员,增加用电计划以免挨罚,这些弊端都是破坏市场规则造成的。
小结:通过节能为例,说明了美国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浪费。尤其可贵的是如何创造人际关系的宽松环境,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极重要的一个方面。
9.节约能源(下)
美国素称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但那里也发生过因违背了市场原则而导致重大失误的例子,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在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国家对于能源价格的干预。
1973年海湾国家控制石油输出,造成全世界石油价格上升3倍。当时美国所消费的石油中约40%依靠进口。按照市场规则,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进口国的国内生产的石油油价上升到同一高度,其结果一方面是消费者的负担加重,另一方面是原来国内的石油生产者将获得暴利,美国国会关于国际油价飞涨对策的辩论中出现了两派尖锐对立的意见。一派主张按市场规律办事,油价该涨多少就涨多少,让市场去决定价格。另一派主张限制油价,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并避免石油企业的暴利。由于辩论中石油消费者人数多,结果后一派意见占了上风。最后决定石油生产者必须以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一定数量的石油,此数量正比于该企业自产石油的量。然后将进口石油和国产石油合起来供应国内市场,在市场上形成一个供需均衡的价格。这个价格控制在介乎国际油价和原国内油价之间(通过进口比例的调整来控制),既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又能照顾生产者的利润,似乎是一个既公平又合理的油价。由于美国采取强制国内石油业负担国际高油价的办法,使国内油价大大低于国际油价,所以当时美国的汽油价格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是最低的,尽管和1972年相比也涨了将近1倍。
这个貌似公平合理的定价政策,事实上违背了市场运行的原则,实行不久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本来可以用比国际油价低的开采成本从国内的油田采油,但由于国内油价低于国际市场上的油价,石油业
7
不愿在低油价下扩大生产,于是国内的石油资源没有很好利用,反而去国外买高价油。外国的石油业生产者得到了美国的所支付的美元,最终要回到美国市场上买东西。和开采国产石油比较,美国要支付更多的经济代价来得到同样的一吨石油。
其次是国内的低油价妨碍了节能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节能”的定义是用其它价值比较低的资源来代替价值较高的能源的消耗。譬如用较好的隔热材料以减少热量的消散,而且前者的价值必须比后者低,这才是真的节能。再如随手关灯,则宣传也是有成本的。通过宣传节能确实是一项好的政策,但宣传的成本不得高于所节能源的价值,否则从经济学上讲非但不是节约反而是浪费。经济学中对于节能的定义强调了两点,首先是不仅要节能,而且应该节约一切资源,片面为了节能而浪费了更多的其它资源,则对社会造成损害,其次强调了各种资源的消耗存在着替代的可能性。绝缘材料可以代替部分能源,精确的自动控制(例如对室内采暖和空调温度的控制,对炼铁高炉和热处理炉内温度的控制)则是用精良的控制仪器代替部分能源。但是这种种的替代都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绝缘材料用得越厚越好,能源用得越少越好。这个限度直接取决于各种资源和能源价格之比。当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上升时,立刻出现成千上万种节能的机会。因为在老的能源价格下,节约已经达到了最适当的限度。现在能源涨了价,则此限度跟着变化。使用更多的其它资源以代替能源成为合理的。现在美国政府故意压低了国内能源的价格,使得理应实现的节能措施表面上成为不合理的节能,成为无利可图的节能,错误地压制了人们的节能限度,结果使美国每年多消耗几千万吨石油。一些以石油为生产原料并出口化工产品的企业因为国内油价低,还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当然也增加了美国石油的进口。
经济学特别强调各种资源消耗之间的可替代性。发一度电用的煤,如果我们是追求效率不计成本,则可以降低到200克以内;如果我们因缺乏资本而用一些简陋的陈旧的发电设备则要超过500克。这个比例的变化范围很大。可见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产量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正因为如此,才有经济学这门学问,它研究如何随着资源的稀缺性的变化来选择生产工艺。如果消耗量之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比例,就不会有经济学,只存在物理学和化学。1973年的能源危机之后,美国的能源价格虽然没有涨到应有水平,但也上升了1倍,并引起了更能节约能源的工艺的开发。从1973年到1987年的14年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45%(以可比价格计算),而能源的消耗完全没有增加。1987年能源价格明显下跌,美国的能源消耗量开始上升。
1973年以后美国能源低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由于汽油价格相对较低,使得一些可以节约汽油的替代性工艺没有得到发展,特别是汽车的汽油消耗占了总能源消耗的1/4弱,占石油消耗的约一半。为了制止因油价偏低而浪费汽油,美国国会再一次犯了错误。他们没有改变价格而是企图用节能立法来避免汽油的浪费。1975年通过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EPCA),其中要求从1978年以后生产的小汽车,必须满足以每加仑汽油行驶距离为指标的节能要求。1978年这一指标必须达到18英里(合7.65公里/升),以后逐年提高,1985年要达到27.5英里(11.7公里/升)。否则汽车制造商将被处以罚款,其数额是不足标准的汽车每差0,1英里罚5美元。通用汽车公司1985年生产400万辆汽车,其油耗指标只能达到25.5而不是27.5英里,结果被罚了4亿美元。事实上这笔钱大部分被加到了车价上,由购车的人负担了。
粗看起来,这种用法律手段避免因低油价造成的浪费是合理的,它强使汽车制造厂用其它资源来代替能源,例如用高强材料以降低车身自重,用电子控制喷油来节油。然而事实上效果适得其反。原本计划要买新车替换旧车的消费者现在因为新车涨了价而推迟了新车购置,旧车虽然费油但油价便宜,所以
8
更为经济。一辆汽车平均能用七八年,所以路上跑的旧车数目七八倍于新车的数目。如果汽油涨了价,不但车主会尽量提早更换新车,而且对旧车也愿多花些钱,精心保养,维持较好的机件状态而节约一些昂贵的汽油。此例说明法律和行政手段不能代替市场价格的作用。其原因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可以选择的方法极多。价格的作用直接决定了各种资源的使用比例,当采用其它手段时,人们可以改变达到目的的方法,仍旧尽量利用低价格的资源,逃脱法律和行政规定的束缚。
用行政法规办事的另一个毛病是“一刀切”,不能照顾不同场合的不同需要。仍以汽车耗油为例,救火车的油耗经济性和出租汽车的经济性要求完全不同。前者难得出动一次,后者整天在马路上跑;前者首要的考虑是可靠性高,马力大,起动快,后者则要求油耗低。一刀切的办法只强调节能,反而造成使用不便或经济上的浪费。事实上我们要节约的不仅仅是能源,粮食、淡水、土地、钢材„„都需要节约。如果用行政法规的办法搞节约,就得制订节粮法、节水法、节钢法等等。其中节能法就可能和节钢法矛盾;节粮法又可能与节水法矛盾,弄得我们无所适从。只有价格才能适当地照顾到一切资源的合理使用。当一种资源变得更稀缺时,由于市场的作用价格会自动上升,当事人便会更经心地节约它,用不着第三者操心。法规和价格各有其作用的范围,逾了界,事情就要乱套。美国以市场立国,市场运行已经有了百多年历史,可是遇到了能源危机仍闹了被世界各国经济学家讥为笑柄的错误。遗憾的是这一类错误早已发生过几百次、几千次。因为不懂得经济学的人占多数,再加上手里有权,迷信行政手段的人常常决定政策。看来,类似的错误还会几百几千次地重复下去。
小结:不论生产和消费,各种投入品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可能:而决没有什么固定的比例。当价格变化时,利用替代关系就可以得到节约。用行政命令搞节约往往是节约了一种资源,同时却浪费了另一种资源。法律和市场各有其作用范围,不能误用。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