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智能电网产业情况
电力工业发展要服务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要受到资源分布、环境约束和用户需求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整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对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强智能电网保障电力供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主要电力负荷中心之一。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不断向外辐射和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电力需求仍将持续上升。长三角所处的华东地区常规能源较为匮乏,不足以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况且有限的城市环境容量不允许当地发展煤电等常规电源。因此,加快建设以长三角为受端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搭建外省区大型电源基地的外送通道,可以有力保障长三角地区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二,坚强智能电网推动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长三角地区坚强智能电网变输煤为输电与输煤并举,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碳排放。同时,智能电网将采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安全稳定地吸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低碳或者无碳电源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长三角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许多单位和家庭也越来越多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这些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均可接入智能电网。
发展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长三角地区城镇分布非常密集,各城镇之间公路交通网络发达,为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作为“电力消费单元”和“电力存储单元”的电动汽车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此,在长三角地区建设智能电网,可以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有力支撑,降低化石燃料交通能源比重,提升交通电气化水平。另外,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还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电力系统备用率和能源消耗,推动实现电力的低碳化。
第三,坚强智能电网能提供高品质电力服务。随着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力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网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特征,能够对电力系统实施在线监测,对可能出现的线路故障实施预警,在故障发生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故障部位并进行自动修复,这将有效降低电网事故率,提高电力可靠性。智能电网还将采用用户友好型技术和操作界面,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电力流和信息交互,使电力服务更加经济优质、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
正因为在长三角地区建设智能电网有上述好处,长三角两省一市近年来积极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
1江苏智能电网产业情况
江苏省是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大省,2008年,全省智能电网产业实现产值约7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2家,50-100亿元的5家。智能电网产业已形成区域特色明显、技术先进的产业格局。南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继电保护等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常州是中国较大的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并已具备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生产能力。扬州在输配电设备和线缆产品方面,南通在复合绝缘材料和电子式电能表计方面,镇江在成套开关设备和中压配电自动化设备制造方面,无锡和苏州在电力计量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他各市也具备了一定的电气设
备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这些,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将其打造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带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电网投资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江苏电网已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之一。目前,江苏已建成较为坚强的网格形500千伏电网主网架;220千伏电网分区运行,成为次一级输电网;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覆盖全省各地,并于全国较早实现了“户户通电”。先进技术在电网中逐步得到应用。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的建设,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抗事故能力。省、市两级光纤主干网络已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在电网中的比重稳步增加。江苏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较为先进的电网设施,为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加快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苏省将以“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为思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带动输配电装备制造、通信自动化、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规模发展,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目的。力争在数字和通信技术基础上,覆盖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调度自动化、通信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以沿江地区为核心、覆盖全省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
2009年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纲要》明确提出了江苏省2012年和2015年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目标,具体为2012年、2015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和3000亿元。根据这一规划目标,可以计算出2008年至2015年间江苏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28.5%。
江苏智能电网产值(亿元)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82012E2015E70015003000 图1 江苏智能电网产业产值
2上海智能电网产业情况
上海于2010年出台了《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根据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上海将以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为原则,在上海奉贤等地规划建国内有代表性的智能电网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及设备制造三大基地,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具体而言,上海将围绕重点领域,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打造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以浦东临港、奉贤、闵行、松江等输配电及新能源企业集中的区域为中心,围绕智能电网相关领域,以及通讯、软件、控制等相关产业,形成研发、制造、人才、信息、配套等集聚,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方案还提出了“到2012年,力争培育3-5家智能电网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的产业发展目标。
目前,在电力储能等多个产业方向上,上海已取得突破,并达到一定产业规模,在国
内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上海智能化电网产业基地之一的奉贤区,目前已具备较强的输配电产业实力,部分输配电设备及配件制造企业已在研发、制造与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有关的产品。“十二五”期间,这个区将基本构筑起技术自主化的智能电网产业体系,确立其在上海乃至全国智能电网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建设以特高压输电为基础,坚强可靠、经济高效,集中体现上海特点并具国际领先水准的坚强智能电网,重点做好虹桥商务区、奉贤南桥新城、杨浦江湾新城和崇明陈家镇等区域智能电网建设工作。
未来上海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期间,智能变电站及智能设备,电力储能,智能配电网与智能用户端以及高温超导等领域。具体发展目标如下: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电力电子核心器件等领域的技术国内领先,形成国内领军企业和高端产品制造基地;智能变电站力争在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规范试点阶段(2010-2011)获得重点项目试点运行,在全面建设阶段(2012-2015)进入国内行业前列,并具备智能变电站工程总包能力,参与竞争国际智能变电站建设,带动形成智能变电站产业链;储能技术逐步成熟,进入国家电网示范工程,产业化逐步展开,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智能配电网、智能用户端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示范试点积累技术,搭建智能用户端设备与系统检测平台,初步形成智能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家居、高端智能电器、智能电表核心芯片等产业化;加强对高温超导等前瞻性技术的培育,以超导带材为核心,带动超导电缆等发展。
3长三角地区智能电网产业基地情况
(1)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是我国首个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于2009年12月27日在南京奠基,该基地定位为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的坚强技术支撑。
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由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建设和运行,基地将构建1个研究中心、6个研究所、10个研发实验室,覆盖智能电网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调度及信息通信等环节,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基地将聚集优势资源,建设以引领智能电网技术发展为目标的科研体系、以服务智能电网产品检验测试为目标的检测体系、以支撑智能电网工程实施为目标的产业体系,实现智能电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引领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
(2)扬州国家电网智能产业基地
扬州以创新型智能电网骨干企业成重要支点、电网关联产品贯通成链、电网产业园区集群成片、智能型电网技术水平创出新高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成为首个“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
2010年,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电器电子设备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韩国LG、德国西门子等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与扬州正式签署智能电网合作协议,携手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产业制造基地,以及国际智能电网服务外包基地。南瑞、南自、群硕等知名企业也开始将相关产业往扬州转移。扬州智能电网建设已走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前列。
扬州已形成以太阳能并网发电、智能电表应用示范工程和坚强智能电网改造为切入点,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辐射宝应、高邮、江都、邗江等区域,在国内外具有一
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拥有宝胜、双汇、北辰、晶澳、顺大、曙光、华富等一大批核心企业。
扬州紧紧依托科技创新寻求智能电网产业的技术突破,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全部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扬州智谷”、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韩英铎院士工作站、清华大学晶旭电源研发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扬州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的研发平台在基地内集聚。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扬州智谷”的情况。
“扬州智谷”建有智能电网产业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其中,展示中心:作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电网产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交流合作的平台,集中展示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并通过示范展示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和先进理念,提升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主要展示新能源发电接入系统、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调度、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及充电站等方面的先进产品和技术。目前已有国网电科院、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电南自集团、宝胜集团、西安交大、群硕软件、GE项目、西门子项目、LS项目等企业和高等院校入驻。研发中心:以产学研结合集聚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推动发展,以智能电网产业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为主导,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为扬州智能电网产业集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经引进清华大学韩英铎院士工作站、西安交通大学扬州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群硕软件开发(扬州)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主要从事新能源接入系统、智能电力设备、配网自动化、智能计量系统以及智能电网应用支撑平台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共服务中心:整合、集成、优化产业公共服务资源,为高新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创业孵化提供各类商务、金融和生活配套服务及设施。主要
提供技术交易、专利评估、投融担保、人力资源、信息咨询、会务商住、工程配套等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