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层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2020-08-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基层建设调查报告

———————————————————————————————— 作者: ———————————————————————————————— 日期:

2

关于大昌镇基层建设

调查报告

重庆市工商职业学院

财经管理系

物流一班

赵宗林

目录

前言................................................................................................................................ 5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5

(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 5 (二)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5 (三)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 5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 ...................................................... 5 (五)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 .............................................................. 6

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6

(一)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 6 (二)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

三、基层教育发展现状................................................................................................ 7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7 (二)、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 .................................................... 7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 7

四、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7 五、户籍制度改革情况................................................................................................ 8

(一)区域分布较为合理。 .......................................................................... 8 (二)以农民工及新生代为转户主体。 ...................................................... 8 (三)城镇化率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 ...................................................... 8

六、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9

(一)对学校的环境加以改善 ...................................................................... 9 (二)给学校配备的校警 .............................................................................. 9

七、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相关情况................................................................ 9 八、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10

前言

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民生文化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采取有线建设和无线覆盖、地面数字接收3种方式,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为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

(二)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在各个行政村、乡镇(街道)建立村级基层服务点,完成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共享不仅可以积极推进共享工程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还可以让市民在共享资源上与企业合作,建立自己的微型企业,与世界接轨、与国际接轨。

(三)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着力构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市级层面,建成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红岩魂陈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区县(自治县)层面,重点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

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

(五)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

在乡镇街道 以及下辖的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使得农民有书读,有学习的地方,又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

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和广大的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农民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广大农村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村形成了共同参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村委会民主选举基本走上正轨。 全镇认真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组织进行了选举,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政治全力,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村民信得过的和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走上了村委会领导岗位。

2、民主决策村务基本形成。

全镇各村相继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举办公益事业的项目及经费筹集方案,土地、森林、鱼塘、果园经营承包方案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交由“两会”讨论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机制,既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了决策失误。

3、民主监督有较大进步。

所有的村、社区都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特别是村级财务能做到及时公示上墙。

综上所述,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村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要真正做到人民当家做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村民自治建立起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体制,农村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开放开发的进行和体制的创新,村民自治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显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1、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到位。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缺乏保障。

2、村干部不依法行政现象很明显。一些村干部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正、不公开、不依法,有的还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和权益;村务、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村民对重大事项缺乏知情权,一些村干部对集体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重违反村民自治制度。

3、基层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有所抬头。因为农民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加之农民对自己的选票价值认识不足。有人为了拉选票,以钱物贿赂村民以此拉拢村民的事时有发生。

4、“人”大于“法”,“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的陋习还普遍存在。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现象普遍存在。只讲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三、基层教育发展现状

在党的号召下,教育事业正在改进,但是作为百年的大计的根本,我们的农村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即使配置了电脑教室的农村学校,由于不允许收取上机费,也被迫停止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

(二)、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

孩子辍学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面临着更大就业压力,在他们看来读书根本不是很好的出路。其二还有很多孩子是因为从小的教育环境就不好,没有父母的督促,没有老师的提醒,任由自己放纵,成绩一直都不好,当然到了后面就更没有信心继续读下去了,于是选择了辍学。最后是一些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

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面对着农村薄弱的教育水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思想明确,贴近农村实际。

2、优化教育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4、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四、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一)政治理论观点基本正确,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100%

的党员都赞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 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心。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表示理解和接受。对党中央和政府的外交政策表示赞同和支持。

(三)党员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积极进取,敬业爱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五、户籍制度改革情况

重庆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良好,转户居民合法权益得到政策和措施保障。截至12月3日,全市累计农转城3013586人,整户转移767209户,平均每天转户6331人,在区域分布、群体分布等方面与改革预期基本相符。

(一)区域分布较为合理。

从一圈两翼分布情况看,在1小时经济圈转户157.2万人,占52.2%。渝东北地区转户92.3万人,占30.6%,渝东南地区转户51.9万人,占17.2%;从三级城镇分布看,转户人员在主城居住81.3万人,占27%,在区县城居住79.3万人,占26.3%,在乡镇居住140.8万人,占46.7%。

(二)以农民工及新生代为转户主体。

有条件的农民工群体及新生代转户190.2万人,占转户总数的63.1%。其中,农民工139.9万人,占46.4%;新生代50.3万人,占16.7%。已转户人员中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口195.5万人,占总转户总数的64.9%。

(三)城镇化率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

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7.7%,实现了2011年前达到37%的户改第一阶段目标。1997年直辖之初,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9.5%,到2010年8月户改启动前夕上升到29.2%,13年多时间仅上升9.7个百分点。户籍制度改革一年多以来,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8.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我市城市化的现实。

实践证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六、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范围是势在必得的事,那么在我市究竟做到了那些呢?

(一)对学校的环境加以改善

在乡村有的学校已经不能使用,因此改善学校环境,修葺学校,使得学校是一个让家长们都放心的地方。学校的塑胶操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这些都是包括在内的。还有学校的绿化情况。

(二)给学校配备的校警

自学校暴力事件以来,重庆又推出了一个新的警种,那就是校警,校警加上保安这样就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安全。

七、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相关情况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共建、共享、共富”,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相脱节、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等问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构建增长极、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中同步缩小三个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新增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个体户,有效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努力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通、低物业成本的投资环境,营造创业热土,激发创业活力。采取资本金补助、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措施,扶持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自主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二)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充分尊重农民转户意愿,对自愿转户进城的,严格实行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保障一步到位,确保转户居民同等享有市民待遇。对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严格按照市场规律,依法确保转户居民退地权益。

(三)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民按照自愿原则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社,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量化确股,让广大农民享有按股分红的权益。政府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支持,推进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完善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使农民获得更稳、更高、更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四)实施两大“关爱行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进一步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探索有

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模式,扎实推进“爱心午餐”、“蛋奶工程”。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建立农村困难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机制,动员各种力量开展一对一的“孝心儿女”帮扶活动,使全市空巢老人老有所养。

(五)建成公租房,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大幅减少住房支出。建设、营运、管理好公租房及其配套商用服务设施,为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住房困难户提供住房保障。合理布局公租房,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服务功能,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全面落实“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调控举措,综合运用规划控制、土地调控、信贷财税等手段,力争房价增幅不超过经济增幅和城镇职工平均收入增幅。

八、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一)高度肯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学生 大体上均能认识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主导价值观” 、 、 “解决信仰问题,指明前进方向”等相关意义。部分学生对社会主 义核,价值概念的了解来自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的途径。

(二)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较为明确 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性质也有较为清晰的判断, 这充分说明当前高校学生思 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三)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已经得到了 广大青年学生的高度认同。由于两岸政策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持肯定态度。许多学生之所 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来源于他们对马克思理论自身 的理解,而是源自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这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全正确性。

(四)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 髓,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力量。大学生对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 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居主导地位,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教育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和宣扬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