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安大学 刘 超
来源:《南方论刊》 2020年第4期
长安大学 刘 超
【摘要】**文艺批评思想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传统和新时代文艺的历史观向与现实省察中巩固发展起来的。2014年10月,**在北京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讲话在展现其对时代文艺发展症候的高度关注和精准把握的同时,也对文艺与人民、文艺与市场以及文艺“自律”与“他律”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从而在超逾与克服间为当前的文艺工作和文艺批评开辟了新的论域。自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批评便随之得以确立和巩固。
【关键词】**;文艺;文艺批评;“以人民为中心”
2014年10月14日,**在北京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讲话”在考察文艺与人民、文艺与市场、文艺“自律”与“他律”等关系问题的同时,也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艺及文艺批评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进而为新时期、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指明了新方向。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召开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自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工作导向便在新的历史方位承担起了重铸社会主义文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历史使命。
一、**文艺批评思想的理论内涵
**文艺批评思想的实质其实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及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在**的众多讲话及其文本中,最能够集中体现**新时代文艺及文艺批评思想的便是他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围绕文艺及文艺的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精神性和党性的关系问题,对新时代文艺及文艺批评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探索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讲话”伊始,**将文艺视为协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原因在于文艺作为一种特殊文化不仅能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还能阐发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禀赋、特点、精神。因此,当他谈及文艺与文艺工作者的地位与作用、使命与责任时,他明确地说道:“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
神。”[1]除此之外,他倡导文艺家坚守“本根”,努力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便更好地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在他看来,“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2]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以来的一系列新兴文艺类型,**建议当前的文艺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3]从而引导网络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在此背景下,**明确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将人民的文艺提升至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文艺批评的方式方法问题上,**认为文艺应当考虑市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且市场经济价值要服从于社会价值,这同市场经
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是一致的。在考察文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后,**进而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作出了准确回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4]在他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人民和人民的文艺家、文艺批评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承担起“剜烂苹果”的工作任务,从而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综上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回到‘讲话’”还是“重读‘讲话’文本”,抑或是返还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批评场域,都烛照出这样一个事实——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对于文艺而言恰如同鸟之双翼。在此基础上我们便能发现,在剖析和研究**文艺及文艺批评思想的理论内涵过程中,“讲话”不仅能在开篇即至的豁然开朗中予人以清楚明晰的观感,还能在旨意同语篇融会贯通之余,有效地将**文艺批评思想同文艺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其如同车之双轮并驾齐驱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路径之中。
二、**文艺批评思想的逻辑结构
**文艺批评思想是历经思索磨砺的科学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创新成果。从其内里来看,**文艺批评思想一方面继承了由来已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传统,另一方面又发扬和重铸了这一批评传统的现实实践性。在此意义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我们便能从中发现**思维深处如毛细血管细密般的缜密逻辑。
正如之前所言,**文艺批评思想主要是围绕文艺及文艺批评同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精神性和党性等关系问题展开的。而对于这些关系问题,在其整体性意义上,自有其深刻的逻辑内涵。首先,文艺批评的构建有其固有的依据。一方面,文艺批评的构建既是文艺的合理性需求,又是以文艺为研究中心的文艺理论的学理性需求。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艺是一种与意识形态相适宜的社会意识形式。因此,对文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需要,更是文艺自身的需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的文艺批评还有其固有的历史传统。从时间和内容来看,则可以分为以中国古代经典文论为代表的古典文艺批评和自近代以来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指导的现当代文艺批评。这就表明,文艺批评的构建需要克服历史语境的纠葛,需要对批评话语进行取舍。其次,文艺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艺实践有其内在的哲学向度。这也就是说,文艺批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文艺批评的理论指导问题,那自然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如**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那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5]再次,从历史逻辑同思维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来看,文艺批评不仅要坚持真善美的价值指向,还要结合新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指向。在当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重铸文艺批评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是当前新时代文艺批评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使命。最后,要想更好地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不仅仅需要在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的前提下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还要借助于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
至此,我们发现,以**“讲话”为代表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在经过理念的叠加、范式的整合、对批评传统的省察、对批评话语的扬弃之后,科学而系统地生成了其自身特有的文艺批评特色、风格和气派。从而为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及文艺批评指明了方向。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与文艺批评
**文艺及文艺批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及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人民性”。
“人民性”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阐明,人类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的活动汇集而成的,在这无数个人的活动的背后,既有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又有人的精神生产活动。正如毛泽东在《延讲》中说的那样:“人民生活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
西。”[6]可见,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还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接受者。
在“讲话”中,**明确说道:“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7]在这里,**不仅将人民视为文艺及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将人民视为文艺和文艺家的主要描写对象和表现对象。在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时,**表示,文艺及文艺工作仅仅表现人民还是不够的,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及文艺工作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赋予人民批评的权利,要人民在文艺接受过程中去鉴赏,去评论。在他看来,“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8]**进而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至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及文艺工作导向便同时彰显了他深切的民本情怀。首先,对于“文艺热爱人民”而言,其深意在于号召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去关注“民声”,也就是要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去重视人民的精神需求。其次,对于“文艺需要人民”而言,其深意在于号召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去关注“民情”,也就是要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去顺应人民、反映人民。最后,对于“文艺要热爱人民”而言,其深意在于号召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去关注“民心”,也就是要文艺及文艺工作者在和人民群众心灵对话的同时,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所以,在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过程中,党和文艺工作者、文艺接受者一方面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另一方面又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导向。
综上所述,**新时代文艺批评思想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传统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观向与现实省察中巩固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最新科学创新成果,**文艺批评思想在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及文艺批评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2][3][4][7][8]**: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12,21,13,20.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
作者简介:刘超(1994-),男,陕西榆林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周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