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024-01-19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吴永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第03期

【摘要】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初步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单纯靠说教、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效果比较单调枯燥,而借助音乐教育,提高中小学生音乐修养,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以抒发,情绪得到释放,良好的心理状态得以恢复。

【关键词】音乐作品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紧迫,现代医学把音乐与身心健康的治疗密切联系起来,创立了音乐治疗学。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的本质力量在于它不仅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而更重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个体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以音乐教学的本质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是研究适合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音乐的特点

1.音乐作品的特点。音乐源于生活,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粹,有利于培养孩子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中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些带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爱国情结的经典作品,它们的创作都带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等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坚毅的奋斗精神,展示了民族的深重苦难,激发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进行不屈的搏斗。这些作品使中小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渗透着音乐家的信仰、情感,音乐家独到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对音乐接受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贝多芬面对晚年失聪的巨大痛苦,他没有消沉、退缩,没有向命运低头,写下了最辉煌的《命运交响曲》。学生通过接受这些音乐文化,学到像伟大的音乐家那样不惧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音乐能够让孩子们暂时脱离现实,缓解他们的压力,调节他们的心情,通过健康音乐的渗透,让孩子们的身心更加的健康。

3.音乐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音乐的多种表演活动功效,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脱离自卑。 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音乐教师调整好心态,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穆塞尔指出:“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精神饱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

2.用富于感召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美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课堂的凝聚剂。音乐教师的语言除像一般教师那样,追求语言内容正确、科学、充实之外,还在语调、语力、语速、语量上都要有更高的要求。

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语言幽默、风趣,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趣味性的语言是一种调剂品,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并在快乐中学习。 3.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表现自己。教育家铃木先生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的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学生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所应追求的目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自己时时受到表扬。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我特别注意,只要他们有半点进步,就加以表扬。在教学中,经常有些不爱动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就特意在歌唱的时候让他们来指挥,欣赏的时候,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应多创造一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心理健康的渗透

1.科学性。科学性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要使音乐的教学渗入心理健康的内容,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在心理健康课堂首先具备教育心理学基础,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和应用方法,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与音乐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随心所欲,即兴地,或者牵强附会地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是让心理健康的内容合理地融入音乐的课程内容当中。表面上好像是不拘形式,但是内里是讲究章法和科学性的。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教师除了以诚恳的态度来进行教育之外,不能过于倚重经验,使之流于形式,笼统地类型化。必要时,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心理问题还要分别对待,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针对性地运用合理的方法方式,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2.主体性。现代教育观念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自觉与主动的过程,对主体性的尊重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在音乐课堂更是如此,只有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投入音乐的体验时,才是对主体性的真正尊重。要在音乐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将学生当作学习过程的主人,是教学的整体;要通过音乐活动等方式,积极地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主体性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审美需求和情感状态,而针对性地施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获得学生由内而外的认同,才能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直观感性。中小学生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表现出极大的活力。但也同时存在注意力难集中,易于产生厌倦、急躁等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主张多直观,而少抽象。尽量运用直观的语言、文字、图形、视频等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达到学习的目的。音乐的学习更是如此。音乐是感性的艺术,感性也是其本质的特征。凭借感性的强烈感受,学生去接受音乐的美和获得知识。在音乐课堂中,强调心理健康有时显得画蛇添足。音乐的直观感性应该可以直接带动学生的身心愉悦,音乐的喜怒哀乐也会使学生投入真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所要做的是积极的引导。如果在音乐激发学生情感的当下,能及时对个别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积极引导,便是最好的动之以情了。学生会从感受音乐的美中,显现出人性的本真,从而信任音乐艺术,信任老师。直观性的运用,既基于音乐的学科特点,也考虑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心灵沟通的特性。

4.理论联系实际。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际从逻辑上可能要颠倒过来。先在实际操作上取得成功,然后才能在理论上建立理念。不仅要在课堂上利用音乐活动引导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还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自觉去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经常深入学生的具体生活和家庭背景等,研究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成因。也就是实际联系理论,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自觉地认识自我,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直面学习和生活压力。善于利用对音乐的兴趣,积累对音乐美的感受,从而热爱美好事物,对人、事、物赋予美好的感情。积极主动制定人生目标,促使自己“长大”“成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邵祖亮.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3]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