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天津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天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不良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及建议,希望能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原因;不良影响;建议;天津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159-02
天津是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0 m3,为全国平均数的1/15,即使算上引滦和其他入境水量,人均水资源量也不过370 m3,为全国平均数的1/6。现分析天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其不良影响,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1 天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1 上游拦蓄影响
建国后,国家高度重视防洪工程建设,尤其是“63.8”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发生后,党中央发出“根治海河”的号召。上游相继兴建了一大批蓄水工程。如大清河系上游共有安各庄、龙门、西大洋、王快、口头、横山岭等6座大型水库(表1),总库容超过33亿m3;子牙河系上游共有5座大型水库,总库容超过35亿m3(表2);南运河上游有1座大型水库,库容达13亿m3。这些蓄水工程直接导致位于下游的天津自然入境水量锐减。
1.2 自然降水不足
据统计[3],1980―2000年天津年降雨量均值为545 mm,比1956―1979年的604 mm偏少约10%。2001―2014年该均值为540.3 mm,仍呈现减少趋势。降水不足直接影响了河道蓄水。据统计,天津1980―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年均值为9.6亿m3,比1956―1979
年的11.6亿m3减少了17.2%[4]。
1.3 降水分配不均
一方面,天津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雨多在夏季,特别是7月底8月初降雨量最为集中,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导致径流调节难度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柏油、沥青路面占比较多,路面渗水性差,城市降水多通过雨水井排入河道,加之有时雨污分流不够彻底,导致雨水被污染,无法再利用。
1.4 水质差难蓄存
以独流减河为例,沿岸各类污水直排或偷排入河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独流减河水质长期不达标。尽管独流减河下游有大型蓄水水库,但由于水质达不到水库蓄水要求,自1996年以来北大港水库再也未从独流减河引水蓄存。
2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2.1 地表水质持续恶化
水资源短缺导致河道存水不足,水生生物生存困难,区域生态平衡易被破坏,水体“自净”能力大幅削弱,污染物易存积,加之水体流动性差,不利于扩散消减。
2.2 地下水补给不足
地下水主要依靠地表渗流进行补充。一旦水资源短缺,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就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取多补少会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降低,漏斗区不断扩大。
2.3 侵占河道行为易发
河道存水减少意味着堤岸、河滩、河床的裸露部分扩大。从以往经验看,这些区域易被盗挖或耕种,给管理带来了难度[3-4]。
2.4 提高用水成本
由于水资源短缺,天津长期依赖外来水源补给。1983年9月引滦入津工程竣工通水,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天津段投入使用。1972―2011年共12次实施引黄应急调水。外来的水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津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但同时增加了用水成本,增加了政府的管理难度与负担。
3 建议
3.1 实现水资源跨区域流动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推动大区域内合理调配共享水资源,使得上下游都能够储存水源,缓解上游拦而下游干的尴尬局面。
3.2 推广建设海绵城市
因地制宜实施渗水道路、水体涵养、生态过滤等工程,实现雨洪水资源的净化蓄存,推广水资源分类使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5]。
3.3 改善河道水环境
开展河道、沟渠、坑塘的水环境治理,为雨洪水资源提供清洁的存蓄空间。推动水系联通,实现水体的流动与置换,让水资源活起来。
3.4 提高用水效率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全面推广中水使用;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使污水处理覆盖全面无死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