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恒的家长:刘咏梅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方式方法,因此,要想使家庭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首先弄清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积极创设教育情境,因势利导,用学科的方法,生动的形式启发、引导孩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内化、升华为孩子个体的品质,使他们由被动他律到主动自律,形成有效自我约束机制。
一、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1、家庭教育及其特点: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它年长者自觉而有意识地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具有全程性、紧密性、潜移默化等特点。
2、家庭教育的作用:由于孩子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和依赖,他们的言行、欲望等表现得较真实而充分,因此家长能及时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家庭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一致的。即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各有侧重,内容方法不尽相同。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其次是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孩子的求知热情,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重智轻德
重视智力因素而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科成绩而视品德教育和意志品格的培养。我们曾对700多位在校学生家
1
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2.8%的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尤其是主科成绩。在探究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好时,一些家长往往只考虑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他们错误地认为,把孩子培养成才,智力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而走入智力第一、成绩第一、升学第一的误区。 2、方法不得当
(1)缺乏连续性。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缺乏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的,零打碎敲,随意性大,断断续续,时紧时松,造成孩子在成长中起伏较大,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行为的时间长,有反复。
(2)缺乏针对性。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首先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等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弥补孩子的不足,而是套用别人的经验方法,不考虑对自己孩子是否有益有效。 (3)缺乏层次性。常采用同一种方法、内容,不考虑孩子在长大成人这一动态过程中生理、心理发展变化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遇到问题,苦于缺乏良策,只是简单的说教,反复唠叨那几句话,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消极抵制。
(4)轻视劳动教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因此,不但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还不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孩子对家长的辛苦劳动缺乏体验和感受,必然养成好逸恶劳,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最终也会影响到学习本身,还会导致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构能而缺乏竞争力。
2
(5)轻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进退十分敏感,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却不以为然。殊不如不良行为习惯必然会以粗枝大叶,杂乱无序,虎头蛇尾等形式在学习中反映出来,成为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的主要障碍。 (6)忽视孩子心理情绪的发展变化。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不注意孩子在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各时期中思维、情续、心理活动的特点与变化,教育方法死板、生硬,仅仅依靠外部指令式的他律而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和主动自律精神,导致孩子对教育内容的怀疑和否定,甚至以消极、对抗、逆动的态度对待家庭教育。
(7)重言教轻身教。对子女的要求很严很高,却不注意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影响。试想,如果家长缺乏上进心,整日沉缅于打麻将、跳舞、看电视,而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又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做到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呢?又怎能对孩子有威信可言呢?要知道家长自身形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8)重大轻小。对孩子的小错误小问题不够重视,不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认为只要不犯大错就行。长此以往,小错得不到纠正,积累发展下去,就会使孩子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到那时,出现的大问题就难以纠正和解决了。
(9)反差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孩子时,态度、方法反差过大,往往是一方一味迁就,一方简单粗暴,这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甚至让孩子钻了空子,以投机应付的心理对待家长的教育,因而整体教育效果极差。另外,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协调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
3
作用。
(10)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的问题。生活在单亲不稳定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父母之爱,心理压力较大,所以他们不但学习、行为表现方面的问题较多,也更容易出现抑郁、孤僻、内向、胆怯或攻击性强等心理障碍。
另外,近些年来,家庭教育对孩子只廛竞争,不讲合格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实际上是功利、自私、偏狭的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三、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1、家庭教育的原则:有效的家庭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材而异,因地而异,不能简单地套用别人的教子经验,哪怕是别人成功的经验,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实施教育,要随时间、地点、事由的变迁,以及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选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2、家庭教育的要求: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育适时,内容适宜,方法适合,宽严适当。教育孩子要以身教为主,言教为辅,以引导为主,强制为辅,以激励为主,批评为辅,以启发为主,说理为辅,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领悟教育内容,并自觉转化为自身行动。
3、家庭教育的目标: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使孩子具有: 一种愿望:即积向上的热情 和愿:
二种精神:即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做事踏实、负责的认真精神;
三种习惯:即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四种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当然,更要使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因为这是健全精神和丰富知识的载体。
4、 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
(1)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良好自身形象。建设健康高雅的家庭文化环境和整洁的居住环境,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人际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行行为,以正直勤劳、好学、进取的自身形象唤起孩子对父母的敬爱,对他人的尊重,对学习的热爱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形成热情、开朗、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安合感、安定感强,情绪智力及智商普遍高于不稳定和破裂家庭中的孩子。一般来说,工不宜向未成年的孩子倾诉自己对家庭和婚姻的不良感受,不要向孩子倾诉自己精神上的苦闷和烦恼,更不要向孩子数落别人的不是,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中,不能把自己的不愉快转加给孩子,因为这一切都是强烈的精神和心理致畸因素,会造成孩子扭曲的人格和严重的心理障碍。 (2)加强劳动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家长必须重视和发劳劳动锻炼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劳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缺乏吃甘耐劳的精神,孩子不但不能战胜成长中的困难和拆卸,也不可学好文化知识,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其次,通过劳动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第三,劳动不但可以培养责任感、义务
5
感,还可以使孩子学会团结合作。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关系和处包技巧”,可见,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的人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第 四,劳动可以消除孩子的依赖思想,形成靠自己能力解决问题的自信;第五,劳动可以让孩子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第六,劳动可以使孩子通过亲身感受产生对辛劳的父母真挚的敬意。有鉴于此,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安排劳动锻炼的机会,一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要及时为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知道,对孩子来说,有些家务包含着超出本身的意义。
(3)重视意志品格的培养。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品格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因为未来的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智力和知识的竞争,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坚强的意志比联明的大脑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一个智力平平而意志坚定的人远比一个智力优秀而意志薄弱的人更有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因此,家长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意志品格。
(4)正确认识智力因素的作用。美国情绪智力商数EQ,一个人的成功,IQ的作用只占20%,而EQ对人未来成就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一个EQ值高的孩子具有自信,有较强的自制力,有毅力,善于和别人沟通,善于和别人合作等特点,在明白道理以后懂得自动自发、自觉自愿,即自动作事、自觉读书、自觉完成功课等等,这正是一些IQ值不高的孩子即有好成绩的原因。由此可知,IQ是人类成功的指数,智力是人学习和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却并非最重要和唯一的。此外,一个
6
不容忽实的事实是孩子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时的心坊、情绪相关,情绪好,则效率高,效果佳。所以,家长在孩子智力发展同时努力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首先要通过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自己良好的情绪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结晶,抑制怒气,解除忧郁;其次,要培养孩子愉快、开朗、活泼的性格,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三,培养孩子的恰如其分的自信;第四,教育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控制冲动;第五,教育孩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识别和结交益友;第六,要注意帮助自卑、内向、抑郁或攻击性强的孩子进行情绪纠错。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会形成某种思维心理、行为定势,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有这样一句英国谚语:“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如果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以此制约和支配孩子的行为,那么,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使孩子受益终身。由于习惯是由行为的多次重复而形成并巩固下来的,因此,家长要以良好自身行为习惯,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爱整洁、讲文明、有礼貌、做事认真细致负责,进而使孩子养成自觉预习、复习、认真上课和独立思想、独立完成功课这种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常督促、勤检查。
(6)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立志,还要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想方设法设法和满足他
7
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注意通过兴趣迁移,以兴趣培养兴趣。
(7)注重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应注意以能力培养能力,着力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从而形成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步使之强化。要抓住教育晨机,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具体事情和问题,比如:当别的孩子来召唤你正在学习的孩子一起去玩时,不要简单的挡驾了事,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孩子抑制冲动,克制欲望,安心完成既定任务。要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来培养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打消依赖思想,不但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还要上升为高层的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会的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8)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孩子的成长,无论其生理还是心理都是由幼稚逐渐趋向成熟的动态过程,尤其是初中阶段,孩子开始进入身心剧变的青春期,内心感受复杂,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特点,这一时间的孩子,对别人过多的干涉和简单的说教表示出毫不掩饰的厌烦和反感,甚至有意反抗家长和教师的管理,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错误较多,这一时期有“第二叛逆期”之说,此外,孩子对各种知识的认识和学习都是由简单浅显、形象直观逐渐过渡到复杂、抽象,并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抽象思想和逻辑思维。有鉴于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并注意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及时调整策略,以耐心
8
细致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孩子愉快地接受你的指点切忌怕烦神图省事而将教育行为简单化。要结合生活,因事生情,以情感人,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有成效。 (9)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了解你。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 (10)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11)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12)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9
总之,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就必须讲教育的艺术性,在改进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应该增强为国教子的意识,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为国家培养出列多的人才。
2010年12月16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