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一:认识立体图形
1.将一个小立方块作为基本单元,将10个基本单元排成“长条”,再用10个“长条”叠加起来组成一个长方体,最后用10个长方体构成一个“正方体”,则10个这样的“正方体”共有小正方块( ) A.10个 B.10个 C.10个 D.10个 考点:认识立体图形。
分析:根据题意,知每一个“长条”有10个小正方块,则10个“长条”叠加起来组成一个长方体时,有10×10个小正方块,用10个长方体构成一个“正方体”时,有10×10×10个小正方块,10个这样的“正方体”共有小正方块10×10×10×10个.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4
10个这样的“正方体”共有小正方块10×10×10×10=10个. 故选C.
点评:此题要逐步求出每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块的个数.
2.有一个正方体,将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字母a,b,c,d,e,f.有甲,乙,丙三个同学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图.问这个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字母各是什么字母?即: a对面是 e ; b对面是 d ; c对面是 f ;
考点:认识立体图形。
分析:从前2个图形看,和a相邻的有f,d,b,c,那么和它相对的就是e,按照相邻和所给图形得到其他即可.
解答:解:根据三个图形的数字,可推断出来,a对面是e;b对面是d;c对面是f;d对面是b;e对面是a;f对面是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也可动手操作得到. 类型一:直线、射线、线段 3.如图,共有线段(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根据在一直线上有n点,一共能组成线段的条数的公式:案.
解答:解:线段AB、AC、AD、BC、BD、CD共六条,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点评:在线段的计数时,应注重分类讨论的方法计数,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5.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有( )种情形. A.2 B.3 C.4 D.5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明确,应分情况讨论.
=6,故选D.
,代入可直接选出答
2
3
4
5
解答:解:当三条直线平行时,交点个数为0;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1点时,交点个数为1;
当三条直线中,有两条平行,另一条分别与他们相交时,交点个数为2; 当三条直线互相不平衡时,交点个数为3; 所以,它们的交点个数有4种情形.故选C.
点评:本题涉及直线相交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6.平面上有三个点,若过两点画直线,则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为 1或3 条.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分平面内的三点可能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分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答:解:当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画1条直线; 当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画3条.
故平面上有三个点,若过两点画直线,则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为1或3条. 点评:能够注意到分情况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7.平面内有A、B、C、D四个点,可以画 1或4或6 条直线.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直线的定义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若A、B、C、D共线,则可画1条直线
若四点中至多只有2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可画6条线段
根据题意,平面内有A、B、C、D四个点,故可组成直线AB,直线BC,直线CD,直线BD,直线AC,直线AD六条直线.
若四点中有三点共线,则同理,可作4条线段; 故答案为:1或4或6.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是考查直线的相关基本知识.
8.如图,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 5 条.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射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图中可以表示的射线有AC、CB、CD,DB,BD5条. 点评:此题考查了射线的概念和射线的表示方法.
7.3线段的长短比较
填空题
9.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6 cm.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计算题。
分析:理解线段的中点这一概念,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
解答:解:CD=DB﹣BC=7﹣4=3cm,AC=2CD=2×3=6cm. 故答案为6. 10.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若AC=4,CD=5,DB=3,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 41 .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图中所有线段有:AC、AD、AB、CD、CB、DB,由已知条件分别求出线段的长度,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AD=AC+CD=9, AB=AC+CD+DB=12, CB=CD+DB=8,
故所有线段的和=AC+AD+AB+CD+CB+DB=41.
点评:找出图中所有线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要增加.
11.如果线段AB=5cm,BC=3cm,且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8cm或2cm .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当点C在AB之间时,AC=AB﹣BC;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AC=AB+BC.
解答:解:当点C在AB之间时,AC=AB﹣BC=5﹣3=2cm; 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AC=AB+BC=5+3=8cm.故填8或2. 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12.若线段AB=10cm,在直线AB上有一个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3或7 cm.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同时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 解答:解:
当点C在AB中间时,如上图,AC=AB﹣BC=10﹣4=6,AM=AC=3cm, 当点C在AB的外部时,AC=AB+BC=10+4=14,AM=AC=7cm.
故答案为5或7cm. 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13.已知点B在直线AC上,线段AB=8cm,AC=18cm,p、Q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则线段PQ= 13cm或5cm .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
解答:解:当点C在点A左侧时,AP=AC=9,AQ=AB=4, ∴PQ=AQ+AP=9+4=13cm.
当点C在点B右侧时,AP=AB=4cm,BC=AC﹣AB=10cm,AQ=,AC=9,PQ=AQ﹣AP=9﹣4=5cm.
故答案为13cm或5cm.
.
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14.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P是NB的中点,若AB=12厘米,则PA= 10或8 厘米.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此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N在靠近B的一端时,又P是NB的中点,所以PA=AB﹣PB可求;
②当N在靠近A的一端时,又P是NB的中点,所以P与M重合,所以PA可求. 解答:
解:如图,因为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NB=AB=4cm,
①当N在靠近B的一端时,又P是NB的中点,所以PB=NB=2,所以PA=12﹣2=10cm; ②当N在靠近A的一端时,又P是NB的中点,所以P与M重合,所以PA=12﹣4=8cm. ∴PA=10cm或8cm.
点评:理解线段的三等分点的概念,还要注意点的位置不同导致有不同的情况.结合图形,正确求解. 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已知C点分线段AB为3:2,D点分线段AC为1:2,DC的长为12cm,求AB的长.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由D点分线段AC为1:2,DC的长为12cm,可求得AC=12线段AB为3:2,可得AB=18÷=30cm.
解答:解:∵D点分线段AC为1:2,DC的长为12cm, ∴AC=12
=18cm,
=18cm,又因为C点分
又∵C点分线段AB为3:2, ∴AB=18÷=30cm.
点评:此题主要是由部分求整体,可让部分÷所占比例即可求得整体.
16.A、B是线段EF上两点,已知EA:AB:BF=1:2:3,M、N分别为EA、BF的中点,且MN=8cm,求EF的长.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如图,由于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那么线段MN可以用x表示,而MN=8cm,由此即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EF的长度.
解答:解:∵EA:AB:BF=1:2:3, 可以设EA=x,AB=2x,BF=3x, 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 ∴MA=EA,NB=BF,
∴MN=MA+AB+BN=x+2x+x=4x, 而MN=8cm, ∴4x=8, ∴x=2,
∴EF=EA+AB+BF=6x=12, ∴EF的长为12cm.
点评: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17.如图,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P是MN的中点,PC=2cm,求MN的长.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在一条直线或线段上的线段的加减运算和倍数运算,首先明确线段间的相互关系,根据题目中的几何图形,再根据题意进行计算.
解答:解: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 设MB=2x,则BC=3x,CN=4x,即MC=4.5x, 故PC=MC﹣MP=5x﹣4.5x=0.5x=2cm,故x=4cm, 则MN=9x=36cm. 答:MN=36cm.
点评: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