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
课程作业
题目:香豆素类化合物
关键词:香豆素 结构 性质 制备 吸收代谢 应用
食品学院2011级研究生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
’.
.
香豆素类化合物
1. 概述
1.1 香豆素研究概况
香豆素(cornn arin)是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其具有芳甜香气的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isacoumarin)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如下分子结构图所示: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香豆素 异香豆素
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游离态或成苷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植物界中,只有少数来自于动物和微生物,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中的伞形科(Umbelliferae),芸香科(Rutaceae)和桑科(Moraceae)含量最多,其他在豆科(Leguminosae)、木犀科(Oleaeeae)、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和兰科(Orchidaeeae)中也较多。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如抗HIV、抗癌、对心血管的影响、抗炎及平滑肌松弛、抗凝血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色谱和波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现了不少新的结构类型,如色原酮香豆素(chromonacoumarin),倍半萜类香豆素(sesquiterpenyl coumarin),以及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等。此外,也发现某些罕见的结构,如香豆素的硫酸酯、无含氧取代如3, 4, 7-三甲基香豆素和四氧取代的香豆素。在香豆素的多聚体上,尚发现混合型二聚体,如由香豆素与吖啶酮、喹诺酮或萘醌等组成的二聚体。
在分离和鉴定手段上,不少新方法、新技术近年也被应用。例如,超临界流体被用于提取;多种制备型加压(低、中、高)和减压色潜被应用于分离;毛细管
’.
.
电泳应用于分析;在结构鉴定上,2D-NMR被普遍采用及负离子质谱的使用等。
在合成上,近年也报道了不少更简便,得率更高的方法,包括某些一步合成法。
在生物活性上,近年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分离得到一系列能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胡桐内酯类(calanolide),能显著扩张血管的凯林内酯(khellactone)类化合物,最近又发现某些香豆素能抑制NO合成和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等。不少香豆素类的构效关系也被进一步研究。 1.2 香豆素结构类型
香豆素最早由Vogel于1820年报道从圭亚那的零陵香豆(tonka bean) ,即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中获得,香豆素名称就起源于零陵香豆的加勒比词“coumarou”。
香豆素一般可分为四大类: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类。
1.2.1 简单香豆素类
简单香豆素类是指只在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已知绝大部分的香豆素在
C-7都有含氧官能团存在,仅少数例外,故7-羟基香豆素即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可认为是香豆素类的母体。
香豆素母体在植物体内可来自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或酪氨酸(tyrosinc),伞形花内酯的可能生源途径之一可表示如下:
伞形花内酯中苯环的C-5、C-6、C-8位都可能有含氧基团取代,常见的为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并可分为一氧、二氧、三氧、四氧取
’.
.
代物。异戊烯基除接在氧上外,也可直接连在碳上。 常见的简单香豆素列举如下: (1) 一氧取代:
R基
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H 赫尼亚林(herniarin) Me 黄芋苷(skimmin) glu
(2) 二氧取代:
5,7-二-O:
R1 R2
白柠檬素(limettin) H H 九里香内酯(coumarrayin) H
6,7-二-O:
当归内酯(angelicone) H
R1 R2
七叶内酯(esculentin) H H 东茛菪内酯(scopoletin) Me H 东茛菪苷(scopolin) Me β-glu 滨蒿内酯(scoparone) Me Me
7,8-二-O:
R
瑞香内酯(daphnetin) H Hydranngetin Me
1.2.2 呋喃香豆素类
在7-羟基香豆素的6位或8位有异戊烯基时,易与邻位酚羟基环合形成呋喃环或吡喃环,前者为呋喃香豆素类(furancocoumarin),后者为吡喃香豆素类(pyarnocoumarin),每类中因成环后与母体稠合的位置不同,又可再分成两种,
’.
.
如该环处于与香豆素母体同一直线上,称为线型(linear);如环处于香豆素母体的折角线上,称之为角型(angular)。 1.2.2.1 6,7-呋喃骈香豆素类
补骨脂内酯是6,7-呋喃骈香豆素即线型呋喃香豆素类的代表,故该类又称补骨脂内酯型香豆素。
在线型呋喃香豆素中的含氧基或异戊烯氧基常位于C-5和C-8位。例如:
补骨脂内酯(psoralen) H H 花椒毒酚(xanthotoxol) H OH 香柑内酯(bergapten) OMe H 花椒毒内酯(xanthotoxin) H OMe 异茴芹内酯(isopimpinellin) OMe OMe
R1 R2
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 H
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
H
线型呋喃香豆素也可以未降解的二氢呋喃香豆素形式存在。 1.2.2.2 7,8-呋喃骈香豆素类
白芷内酯又名异补骨脂内酯(isopsoralen)是角型的7,8-呋喃骈香豆素类的代表,故该类又称异补骨脂内酯香豆素。角型呋喃香豆素中的含氧基或异戊烯氧基常位于C-5和C-6位。
例如:
R1 R2
白芷内酯(angelicin) H H 6-羟基白芷内酯(heratonol) H OH 6-甲氧基白芷内酯(sphondin) H OMe 异香柑内酯(isobergapten) OMe H
茴芹内酯(pimpinellin) OMe OMe
角型呋喃香豆素同样也可以未降解的二氢呋喃香豆素存在。 1.2.3 吡喃香豆素类
吡喃香豆素也有线型和角型两种,即6,7-吡喃骈香豆素和7,8-吡喃骈香豆素。此外,也有少数在5,6位形成吡喃环或同时在5,7位和7,8位存在两个吡喃环,形成双吡喃骈香豆素。
’.
.
1.2.3.1 6,7-吡喃骈香豆素类
6,7-吡喃骈香豆素类以花椒内酯为代表,常见的化合物是在花椒内酯的C-5, C-8上连有含氧基或异戊烯基。例如:
R1 R2
花椒内酯(xanthyetin) H H 美花椒内酯(xanthoxyletin) OMe OH 鲁望菊内酯(luvangetin) H OMe
枸橘内酯(poncitrin) OMe
近年发现另一类吡喃香豆素,属五环含萜结构,以bruceol为代表。 1.2.3.2 7,8-吡喃骈香豆素类
7,8-骈香豆素类以邪蒿内酯为代表,含氧基常见连于C-5或C-6上,例如:
R1 R2
邪蒿内酯(seselin) H H 5-羟基邪蒿内酯(5-hydroxyseselin) OH H 去甲布拉易林(norbraylin) H OH 5-甲氧基邪蒿内酯(5-methoxyseselin) OMe H 布拉易林(braylin) H OMe
近年从前胡属植物根中分离得到一系列角型二氢吡喃骈香豆素化合物,它们为凯林内酯(khellactone)的一酰化或二酰化衍生物,其中有的具有显著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 1.2.4 其他香豆素类
这是一类α-吡喃酮环的C-3 , C-4位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的二聚体等。
1.2.4.1 3-或4-苯代衍生物
除3-苯代和4-苯代外,也有以3,4-苯骈的结构存在。例如:
异甘草香豆素 胀果香豆素甲
(isoglycycoumarin) (inflacoumarin A) autumnariniol
’.
.
1.2.4.2 4-氧代衍生物
4-氧代香豆素常以-OH或-OMe取代存在,4-氧代也可与3-苯代同时存在于结构中。4-羟基和3-苯代两者尚能构成一类称为香豆草醚类(coumestan)化合物,如最近我国学者张金生等从中药旱莲草中分离得到一系列蟛蜞菊内酯( wedelolactone)衍生物,其中包括新化合物异去甲蟛蜞菊内酯。
蟛蜞菊内酯( wedelolactone) R=CH3 异去甲蟛蜞菊内酯
去甲蟛蜞菊内酯( demethywedelolactone) R=H (isodemethywedelolactone) 新生霉素(novobiocin)则是4,7-二羟基香豆素的含N糖苷,为链霉菌的代
谢产物,用作抗菌素。
4-OH尚可与3位的异戊二烯单位链形成一类新的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如最近从多伞阿魏中分离得到多种此类化合物。4-OH也可在3,4位构成一类色原酮香豆素,如存在于远志属植物Polygala fruticosa中的fruitnone A。
Poiygala-fruticosa type sesquiterpenoid derivative fruitnone A
1.2.4.3 胡桐内酯类
胡桐内酯类(calanolide)是近年从藤黄科(Guttiferae)胡桐属(Calophyllum L.)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香豆素,这是一类新的非核苷型HIV-I逆转录酶抑制剂。其基本结构为4-烷基(甲基或丙基)或苯基取代的双吡喃骈香豆素,胡桐属中这类
’.
.
香豆素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偕二甲基可在C环(如calanolide A) ,或在D环(如pseudocordatolide C),或D环未成环(如callophylloide)。分自Calophyllum lanigerum var.austrocoriaceum的(+)-calanolide A是该类活性结构的代表物。
(+)-calanolide A (+)-pseudocordatolide C 海棠果内酯 Callophylloide
1.2.4.4 二聚体类
Dicoumarol是早在1914年就被发现具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双香豆素,其后不少新二聚体相继被发现。既有简单香豆素之间相连,也有吡喃香豆素之间以线一线型或线一角型相连。连接方式既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氧、亚甲基或某一结构单位相连。连接的位置也不尽相同,但较多的是一个香豆素的C-8与另一香豆素的C-3,C-5,C-6,C-8直接相连,也有如dicoumarol以C-3—CH2—C-3,形式连接。
dicoumarol
1.3 香豆素理化性质
游离香豆素通常为结晶固体,具芳香气味,有一定熔点,能随水蒸气挥发或升华。香豆素不溶或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或乙醇等溶剂中。 1.3.1 荧光
荧光是香豆素的一个特有物理性质,在紫外光下,常显蓝色荧光。通过荧光
人们很易辨认出它们的存在。当C-7位引入羟基后,可使荧光增强,即使在可见光下,也能观察到荧光。一般羟基香豆素遇碱后,荧光会加强,有的可使荧光变色,7-羟基香豆素加碱后,荧光可从蓝色变绿色。一般非经基取代基或羚基醚化后,可使荧光减弱,并转为紫色,呋喃香豆素的荧光较弱,且在苯环上具有两个
’.
.
烷氧基取代的呋喃香豆素自身带有黄色,在紫外光下可变为褐色。 1.3.2 与碱反应 1.3.2.1 内酯环的开裂
香豆素用热稀碱液处理,其内酯环可缓慢水解开裂,成为顺邻羟基桂皮酸盐而溶解成黄色溶液。如再酸化,生成的游离顺邻羟基桂皮酸极不稳定,可闭环重新内酯化,得到原来的香豆素。若香豆素长时间放置在碱液中,则顺式盐可转变为反式盐,此时再酸化,就不再内酯化而可得稳定的反邻羟基桂皮酸。
香豆素的内酯开环反应可用来与其他植物成分的分离,先使香豆素在碱液中开环溶解,然后用乙醚提取除去其他成分后,再酸化使香豆素沉出。
香豆素的C-8侧链的适当位置上如有羧基、环氧、双键等基团,就会阻碍内酯环的恢复,从而得到的是邻羟基桂皮酸的衍生物,据此曾被用于结构研究。 1.3.2.2 侧链酯基水解
处在苄基碳上的香豆素侧链酯基极不稳定,易被碱水解。
例如,(+)-cis-凯林内酯二元酯,其C-3',C-4'为顺式结构,碱水解时,处于苄基的4,-酯基经水解后,可生成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化的醇,而C-3'-酯基在稀碱条件下可保留。这一反应对鉴定凯林内酯类香豆素的构型极为有用。 1.3.3 与酸反应
香豆素受酸作用,可进行多种反应,包括醚键开裂、环化、烯键水化、羟基脱水、环氧开裂、酯基消去等。 1.3.3.1 烯丙基醚的开裂
不少香豆素常含有异戊烯基(prenyl) 或法呢基(farnesyl)等成醚结构,其中均存在烯丙基醚部分,当在温和的酸性条件下,短时微热,就能水解成酚羟基。 1.3.3.2 烯键水化
’.
.
在酸催化下,香豆素分子侧链中的双键可被水化,导入羟基。例如,高毒性的黄曲霉素B1经酸催化加水可生成低毒性的黄曲霉素B2,这一反应提示酸处理有可能是被污染食品去毒的一种方法。
2. 香豆素的生成与鉴定
2.1 植物资源中香豆素的提取与纯化 2.1.1 提取
石油醚对大多数含氧香豆素的溶解性并不好,但可用以除去其他脂溶性成分,对以后的处理十分有用。
乙醚虽可溶解多数香豆素,但能溶出其他脂溶性成分也多,特别当用叶为原料时,则常与叶绿素、蜡质等混溶在一起。W . Steck和B. K.Bailey曾报道一个除去叶绿素等脂溶性成分的有效方法。例如,圆当归的新鲜叶子中含有众多呋喃香豆素,它们常与叶绿素等混溶于沸甲醇中,此时,可将其滤液调节成60%甲醇水溶液,用正己烷洗涤两次以除去叶绿素和其他脂溶性物质。正己烷洗液可用60%甲醇水液反萃取一次,并入所要的甲醇液中。浓缩甲醇水溶液,然后用乙醚萃取,即可回收得香豆素。
也有在开始时不先除去脂类和蜡,而是将含香豆素的植物原料用丙酮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过滤除去析出的焦油,丙酮蒸于后,残渣溶于氯仿上柱分离,此时可先用己烷洗脱以除去脂类和蜡。 2.1.2 分离纯化
香豆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典法;另一类是目前常用的色谱法。
2.1.2.1 经典分离法
(1) 内酯分离
’.
.
内酯分离(lacton separation)是早期分离香豆素的一个常用方法。通过香豆素的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能够水解开环,酸化后又能闭环的特性而与其他成分分开。
此法简单易行,缺点是某些结构的香豆素可阻碍内酯环的恢复或闭环时会发生异构化。 (2)分步结晶
分步结晶(fractional crystallizartion)是早期曾被广泛应用的分离手段。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分步沉淀(fractional precipitation)进行。由于大多氧代香豆素在石油醚中的低溶解度,因此在香豆素的乙醚萃取液中,逐步加人石油醚,可使不同溶解度的香豆素分步沉出。 (3)真空升华和水蒸气蒸馏
对于耐热稳定的香豆素,高真空升华是一种简便的纯化方法,但需注意加热有可能会诱导分子重排或降解。例如,受热可导致某些香豆素分子中的异戊烯氧基长链失去而形成酚羟基。水蒸气蒸馏也曾被用来分离某些相对不稳定易分解的酚性香豆素。例如,花椒内酯就是利用水蒸气蒸馏与其他香豆素成分分开。 2.1.2.2 色谱分离法
色谱是目前应用于香豆素的一种最普遍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手段,其中以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得最多,通常几种色谱手段的配合或反复使用,往往能取得分离和纯化的较好效果。 (1)吸附剂的选择
由于香豆素结构易变,故对柱色谱的几种常用吸附剂应有所选择。 ① 碱性氧化铝常会使香豆素分子发生降解,故必须慎用。一般酸洗过氧化铝和中性氧化铝分离效果较好,但酸性氧化铝对羟基香豆素吸附力很强,有时难以洗脱。
② 硅胶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吸附剂,常用的混合洗脱剂有己烷一乙醚、己烷—EtOAc、石油醚— EtOAc、石油醚—Me2CO等。近年不少新化合物都是利用硅胶柱色谱为主分离得到。应注意硅胶的酸性可使某些具有邻二醇基侧链的香豆素产生频哪醇—频哪酮(pinacol- pinacolone)重排,从而形成次生产物。 ③ 其他用于柱色谱吸附剂尚有聚酰胺、活性炭、十八烷化硅胶、Sephadex LH-20及大孔树脂等。它们也常与硅胶柱配合使用,Sephadex LH-20作为分子排阻色谱,常用于最终产物的纯化。例如,两者原难以分离的蟛蜞菊内酯和去甲蟛
’.
.
蜞菊内醋即利用Sephadex LH-20才分离成功。
(2)不同色谱方法的配合使用
近年使用不同压力下的制备性液相色谱如flash色谱,LPLC、MPLC和HPLC等对结构相近的香豆素的分离和纯化起了很大作用。分析型HPLC是发现微量香豆素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此外,近年发展的毛细管电泳法也已用于香豆素的分析。
减压液相色谱(VLC)常用于植物粗提物的初步分离。例如,从芸香属植物Eriostemon myoporoides中分离得到7个新的倍半萜型香豆素就是先经硅胶VLC粗分然后再经离心P- TLC细分而得。
香豆素的薄层色谱(TLC)展开剂常用的有EtOAc-己烷,EtOAc-CHCl3等,其斑点可在UV下观察荧光。P-TLC常用于对己烷部分分离的香豆素做进一步分离。CTLC和OPLC在香豆素分离中,既可以其为主,也可配合其他色谱使用。 2.2 人工化学合成香豆素
合成香豆素的关键步骤是形成吡喃酮环。方法上可以先制备好所需取代基的酚再构成吡喃酮环,也可以先制成香豆素母核,然后进一步修饰。 2.2.1 简单香豆素的合成
吡喃酮环的经典合成反应主要有Perkin反应和Pechmann缩合反应。Perkin反应由邻羟基苯甲醛与乙酐和乙酸钠在180℃下加热,可生成吡喃酮环而得香豆素母核。此法的缺点是得率很低。
Pechmann反应则避免采用邻经基苯甲醛为原料,如7-羟基香豆素可由间苯二酚与苹果酸经硫酸在120℃加热而得。此法缺点是不少酚类不起这一反应,呋喃香豆素类也不能用此法制取,因为呋喃环对酸过于敏感。
近年来,已报道了不少改进简单香豆素的合成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如Ishii等将4-甲氧基水杨醛与H3P+-CH2-CO-OC2H5在氩气下于二乙基苯胺中回流加热15 min,即可得产率高达95.2%的7-甲氧基香豆素。如用水杨醛为原料,同样反应回流4h,所得香豆素的89.2%产率也大大超过上述Perkin法43.3%的产率。 Pakinkar等则报道一些天然香豆素的一步合成法,此方法的机理是将一个所需结构的酚类在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 PPA)溶液中使其邻、对位碳连到对甲氧基桂皮酸侧链的双键碳上,环化形成香豆素的内酯骨架后,再脱去原来酸中的甲氧基苯。
’.
.
2.2.2 呋喃香豆素的合成
呋喃香豆素的合成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以7-羟基香豆素或其衍生物按生源途径进行侧链环化,如7-羟基-8-烯丙基香豆素经臭氧化成邻羟基苯乙醛结构(85%),再在多磷酸(PPA)中经100℃加热10 min,即可定量地得到白芷内酯。
补骨脂内酯可相似地从7-羟基-6-烯丙基香豆素为原料按上法合成。有关补骨脂内酯及其类似物的各种合成法已有E.Bisagni进行了综述。 2.2.3 吡喃香豆素的合成
邪篙内醋的合成,可将7-羟基香豆素先与2一氯一2一甲基丁一3一炔形成1,1一二甲基炔丙基醚结构(88%) ,然后在N ,N一二乙基苯胺中回流经重排得到邪篙内酯(85%)。
线型吡喃香豆素如构桔内酯的合成可由含有苯二氢吡喃-4-酮(chromanone)结构的香豆素经硼氢化钠还原。所得的醇再在新鲜熔融的硫酸氢钾中经升华脱水而成。
2.2.4 其他香豆素的合成
近年来,不少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香豆素被人工合成,如具有抗HIV活性的calacrolide A的合成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包括(±)-calanolide A的全合成及其光学活性物的合成。我国学者林国强等则首次合成光学活性的双香豆素(+)和
’.
.
(﹣)-isokotanin A,徐嵩等基于香豆素类化合物能抑制某些癌细胞,采用药物并合原理,设计以香豆素为母体,合成一系列取代于C-6或C-7的具有第三代维甲结构(二苯乙烯结构)的新香豆素。又如最近报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3-溴-4-甲基-7-甲氧基-8-氨基香豆素的衍生物,用于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等。 2.3 香豆素的波谱鉴定
结构已知的香豆素常可利用色谱分析数据,经与标准品对照即可确定,特别是目前色谱与波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如LC/UV/MS等在线分析,无需分离得到纯品即可检出。对未知新化合物目前仍需离线分离取得一定量的样品,以便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测试。无论是在线或离线,波谱手段仍然是当前鉴定香豆素最有力的工具。 2.3.1 紫外光谱
香豆素的紫外光谱(UV)很容易与色酮(chromone)的相区别,尽管两者差别仅碳基在吡喃酮环上的位置不同,但色酮的λmax一般在240~250 nm(lgε 3.8)呈强吸收,而香豆素在这一区域却吸收最弱。 2.3.1.1 简单香豆素
(1)烷基取代
一般甲基引人香豆素后对香豆素的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移影响很小,但不同取代位置仍有差别(表2-1):
表2-1
香豆素结构
香豆素母核 3-Me取代 5-,7-,8-Me取代
长链烷基(本身无发色性质)取代
苯环吸收λmax (lgε) /nm 274(4.03) 不变 红移
吡喃酮环吸收λmax (lgε) /nm 311 (3.72) 稍微蓝移 不变
无明显变化
(2) 氧代基团
绝大部分香豆素在C-7都带有氧取代基,一般在香豆素母核中引羟基会使主要吸收带红移,移动后的新吸收带的位置取决于该羟基与发色系统共扼能力的大小(表2-2)。
’.
. 表2-2
香豆素结构 λmax (lgε) /nm
7-OH,7-OMe,7-β-D-glucosyloxy -217和315~330(-4.2),240和255(~3.5)(肩或弱峰) 5,7-二O-;7,8-二O- 6,7-二O- 5,6,7-三O- 6,7,8-三O-
吸收类似7-O-取代,但250~270(3.8—3.9)与之相比稍强 ~230和340~350(呈两个最大吸收),~260和~300(3.7~3.8)(两个强度几相等)
325~330(呈最大吸收,潜图与5,7-二O-相近) 335~350(呈最大吸收,漪图与6,7-二0-十分近似)
(3) 诊断试剂
4-,5-或7-羟基香豆素成盐后,其酚氧离子可与吡喃酮的羰基形成电子离域,故在碱性介质中,其UV谱的最大吸收将明显红移,且强度增加,如7-羟基香豆素,其长波带可从325nm(lgε 4.15)移至372nm(lgε 4.37),而6-和g-羟基香豆素在碱性中虽也红移,但强度下降。
如碱性试剂改用乙酸钠,由于乙酸钠为弱碱,只能使酸性较强的羟基5-OH,7-IH离子化,如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的λmax可从344nm移至391nm,且强度增加,而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的λmax则从347nm仅移至350nm,几乎不变,且强度明显下降。
谱带位移也可应用其他无机试剂作结构诊断,如氯化铝可与邻二羟基香豆素络合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红移;7,8一二羟基香豆素瑞香内醋仅红移7nm而6,7一二羟基香豆素七叶内酯可红移达28nm,从而可与5,7-二羟基香豆素相区别。 2.3.1.2 呋喃香豆素
线型呋喃香豆素补骨脂内酚的紫外光谱可显示四个吸收区:λmax(lgε)为205~225nm(4.06~4.45)、260~270nm(4.18~4.26)和298~316nm(3.85~4.13)。它很易与角型呋喃香豆素白芷内醋相区别,因在线型系统中的特征吸收242~245nm和260~270nm在角型中就不存在。
补骨脂内酯的C-5或C-8单氧取代物,彼此也可经UV区别,前者在~268 nm的吸收峰,在后者就不存在;前者在310 nm的吸收,在后者则出现在~300 nm。 2.3.2 红外光谱
香豆素的几个常用的红外吸收频率如下: 2.3.2.1 C-H伸缩振动
’.
.
在呋喃香豆素的3025~3175 cm-1区内,可见两个或二个弱至中等强度的吸收带,可归属于吡喃酮、苯、呋喃环的C-H伸缩振动。 2.3.2.2 C=O伸缩振动
①香豆素与色酮这两类化合物可用C=O伸缩振动加以区分,前者在1700~1750cm-1,后者则在~1650cm-1。
②香豆素中吡喃酮羰基的伸缩振动一般在1700~1750' cm-1,其实际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定条件,在CCl4中为1742~1748 cm-1,在CHCl3中为1735~1737 cm-1,如制成糊、膜、片,则为~1720 cm-1。
③补骨脂内酯的C-5连有OR,其C=O吸收(石蜡糊中)高于1720cm-1,如C-8连有OR,则低于1720 cm-1。
④吡喃香豆素的C=O在1717~1730 cm-1显示一强吸收带,而二氢吡喃香豆素则移至1735~1750 cm-1。
⑤7-O或6-O香豆素苷的C =O吸收一般低于1700 cm-1。
⑥吡喃酮C =O的伸缩振动可因形成分子内氢键而移动,如3-芳基香豆素在芳基的C-2’上存在游离OH可与C =O形成内氢键而使C =O吸收处在1600~1680 cm-1。双香豆素dicoumarol的C=O处于1660 cm-1也可归因于分子的两半之间存在较强的分子内氢键。 2.3.2.3 C=C骨架振动
香豆素一般在1600~1660 cm-1区域内有三个强吸收带,可与色酮相区别,因后者的吸收一般简单得多。
呋喃香豆素除有~1540和~1600 cm-1的芳香吸收带外,在1613~1639cm-1区内的一个强而尖锐的吸收可归因于呋喃环的C= C伸缩振动。 2.3.2.4 其他吸收
呋喃香豆素在1088~1109cm-1和1253~1274 cm-1区内的两个吸收带是呋喃环的特征C-O伸缩振动,而在740~760和870~885 cm-1区内的带则分别归于呋喃C-H键的面内和面外的弯曲振动。IR也可用以区分香豆素中所含2‘-羟基异丙基二氢呋喃和3'-羟基-2',2'-二甲基二氢吡喃这两种异构体,前者叔醇羟基的弯曲振动和C-O的伸缩振动分别在1410cm-1和1149 cm-1;后者仲醇羟基的相应峰则在1295 cm-1 和1090 cm-1。
’.
.
2.3.3 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是目前鉴定香豆素结构最有效的工具,不少解析规律已被归纳总结。
2.3.3.1 1H-NMR
(1)环上质子
① H-3和H-4的化学位移(δ)和偶合常数(J)
i. 在CDCL3中的δ6.1~6.4和7.5~8.3的一对d峰,J=9.5Hz,分别提示为吡喃酮环上的H-3和H-4,如溶剂为DMSO-d6,则H-3和H-4的δ分别为7.8~8.1和8.1~8.3。与其他芳H的δ值相比,一般H-3处最高场,而H-4处最低场。 ii. 绝大部分天然香豆素的C-7具有氧代基团,可使H-3高场位移~0.17ppm,
这是由于氧代基团释放电子,导致C-3电子密度增加,H-3受屏蔽之故。如C-5氧代,虽也有类似效应,但较弱,因电子释放形成的邻醌型电荷分布不及C-7氧代形成的对醌型为稳定。
iii. C-5无氧代基团,则H-4一般处于δ7.5~7.9范围,如C-5有氧代基团或烷基
取代,则H-4因迫位(peri)效应而低场位移~0.3 ppm。 ② H-5、H-6和H-8的化学位移(δ)和偶合常数(J)
i. 对7-O代香豆素,H-5和H-6因邻位偶合,按理应为一对d峰,但由于H-6尚与H-8存在间位偶合,加上两者的化学位移相近,信号往往重叠,故实际上一般H-5为δ7.38(1H)的d峰(J=9Hz),处于较低场,而H-6和H-8为δ 6.87(2H)的m峰,处于较高场。苯环上的这三个芳H信号常处于H-3(最高场)和H-4(最低场)这一组d峰信号之间。
ii. H-5被氧代,H-6与H-8可形成一对J=2Hz的d峰,如d峰中任一氢被碳取
代,则另一质子信号就变为单峰。由于H-6与H-8的化学位移相近,一般单从δ值往往难以区分,但仔细观察,可看到H-8尚与H-4存在着J=0.6~1. 0Hz的远程偶合。
iii. 当C-8存在-R或-OR基,则H-6与H-8无间位偶合,可见H-5和H-6为一
对d峰(J=9.0Hz),H-5处于较低场(δ 7.3),H-6处于较高场(δ 6.8)。 iv. 7-O,6-R二取代香豆素的氢谱易与7-O,8-R取代的相区别,前者的H-5
和H-8分别为δ~7.2和δ~6.7的单峰,而后者,则H-5和H-6形成一对d峰。 (2)环上取代基
’.
.
天然香豆素中环上取代侧链最常见除甲基、乙基外,就是异戊烯基及其衍生物,它们可直接连于芳环或经氧形成醚键。常见的氢谱数据如下:
① Ar一Me:δ 2.45~2.75
Ar一OMe:δ 3.8~4 .4 ②
异戊烯基(3-甲基-丁-2-烯基):
2Me(不等价) δ 1.6~1.9(s),也可能因烯丙偶合,其中一个或两
个Me显示J~1Hz的裂分
=CH δ 5 .1~5.7(t,br,J=7Hz) Ar—CH2 δ 3.3~3.8(2H,d,J=7Hz) Ar—O—CH2 δ 4.3~5.0(2H,d,J=7Hz) ③
1, 1-二甲基烯丙基:
2Me δ 1.5( 6H,s) =CH2 δ 5.1(2H,m)
=CH δ ~6.25(1H,dd,J=18,10Hz) ④
2,3-二羟基异戊基:
Me Ha Hb、Hc
δ:1.1~1.3(s) 3.3~5.0(dd) 2.4~3.5(dd) (dd)
’.
.
⑤
1,2,3,-三羟基异戊基:
Me Ha Hb
δ:1.1~1.4(s) 3.0~3.8(dd) 5.0~5.5(1,2-threo,d,J=6.5~8.0Hz;1,2-erythro,s,br. )
(3)呋喃香豆素和吡喃香豆素
未取代的呋喃环易通过H-2’和H-3’的一对烯质子的d峰(J~2.5Hz)来识别,一般H-2’的δ为~7.5~7.7;H-3’的δ为~6.7(线型)或~7.0(角型)。H-3’的d峰常因存在五键的远程偶合(J~1Hz)而加宽,在线型中,H-3’是与H-8远程偶合;在角型中,H-3'是与H-6远程偶合。
吡喃环中C-2'上的两个同碳Me形成一个δ~1.45的6H单峰,C-3’和C-4’上的两个烯质子呈一对d峰。J=10Hz,H-3’中心为δ5.3~5.8;H-4’中心为δ6.3~6.9。
(4)二氢呋喃香豆素和二氢吡喃香豆素
区别羟基异丙基二氢呋喃结构(1)和羟基二甲基二氢吡喃结构(2)是鉴定天然香豆素中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结构1中H-3’亚甲基和H-2'次甲基组成了A2X系统,给出了很易判断的2H的d峰和1H t峰;在二氢吡喃结构2中,H-4’亚甲基和H-3’次甲基则构成ABX系统,表现为2Hm峰和1Ht峰。
1和2中的羟基经乙酰化后(仲醇易反应),两者的次甲基质子信号都向低场位移,对1,H-2’位移~0.25PPm;对2, H-3’位移可达1. 2 ppm,可用以区别这两种不同的羟基。此外,利用DMSO为溶剂,由于溶剂的强氢键缔合,降低了羟基质子的交换速率,因此,2中的仲羟基可因与H-3’的偶合而显d峰,而1中的叔羟基则为单峰。
(5)远程偶合
’.
.
① 5J 偶合。除补骨脂内酯的H-3’与H-8间以及白芷内酯的H-3’与H-6间存在远程偶合外,H-4与H-8间也存在5J =0.4~0.8Hz的远程偶合。这一偶合在低兆周核磁共振谱中,可见H-4的d峰高度比H-3的有所下降。
② 4J偶合。线型二氢呋喃香豆素中的H-3’和线型二氢吡喃香豆素中的H-4’均属苄基质子,它们均能与H-5存在4J的远程偶合。这种4J远程偶合也可被利用对某些香豆素的结构鉴定。例如,从thamnosmin的H谱中,可见δ 7.23的H-5信号相当宽,提示存在着某种远程偶合,当照射H-5去偶,δ 4.07的dd峰变为d峰,J= 2.0 Hz,提示环氧上的两个质子处于反式,被去偶的苄基质子与H-5之间存在4J = 0.65的远程偶合。
thamnosmin
(6) NOE
① 利用NOE可证明香豆素中某些不饱和侧链的几何异构。例如,利用NOE鉴定murralongin侧链中双键的立体构型,当照射δ 2.42的苄基甲基,使之饱和,可见在δ 10.24的醛基质子信号强度增加25%~30%,从而证明醛基质子与苄基甲基空间靠近,即双键的两个Me处于反式。此外,两个Me与7位OMe均无NOE,进一步表明共扼的醛基侧链系统与香豆素环不处于共平面。
murralongin
② NOE对苯环四取代的香豆素的结构鉴定特别有用。例如,利用NOE确定枸橘内酯中OMe所在位置。当照射δ 3.82的OMe使之饱和后,可见吡喃酮环上的H-4和吡喃环上的H-4’的信号强度分别增加9%和13%,表明OMe必靠近H-4和H-4’而应位于C-5,同时进一步证明吡喃环为线型稠合。
枸橘内酯
’.
.
2.3.3.2 13C-NMR
(1)香豆素母核的13C-NMR及其一般取代反应
香豆素分子骨架共有9个碳原子,均为sp2杂化,其13C-NMR的化学位移在l00~160ppm区域内,其中C-2和C-9 因受共扼或超共扼效应的影响而偏在低场。
表2-3 香豆素母核各碳的δ值(CDCL3) C δ 2 3 4 5 6 7 8 9 10 160.4 116.4 143.6 128.1 124.4 131.8 131.8 153.9 118.8 对大多数香豆素,羰基碳(C-2)的占值几乎相同,都在160 ppm左右。当苯环H被OH或OMe取代后,新形成的季碳信号将向低场位移约30 ppm,而其邻位和对位碳信号则高场位移分别为~13和~8ppm,间位碳一般影响较小,特别是Me和COOH取代,间位影响几可忽略。以7-羟基香豆素为例见表2-4:
表2-4 7-羟基香豆素各碳的δ值(DMSO-d6) C δ 2 3 4 5 6 7 8 9 10 160.7 111.5 144.3 129.6 113.3 161.6 102.5 155.7 111.5 将7-OH香豆素的碳谱与香豆素相比,可见7-OH的邻、对和间位的△δc基本符合上述的一般规律。
(2)取代基效应的经验规律
Mikhova等曾报道了各种单取代香豆素的取代基效应(substituent chemical shift, SCS),如香豆素分子中存在一个以上取代基时,可按各个基的SCS进行加和,如取代基之间存在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则尚需考虑非加和性效应(non-additivity effect,NA)。根据NA参数(δexp—δcal),可调整计算所得的加和值,从而来验证实验值。SCS和NA的具体值可参阅相关文献。
(3)呋喃香豆素和吡喃香豆素的13C-NMR
以补骨脂内酚和邪篙内酯的碳谱数据为例,线型与角型的差别主要可见于表2-5和表2-6中C-6和C-8的变化,据此不难加以鉴别。
补骨脂内酯(线型呋喃香豆素)
表2-5 ’.
C δ C δ 2 161.1 8 99.6 3 114.7 9 152.2 4 144.2 10 115.6 5 120.0 2’ 147.0 6 125.0 3’ 106.6 7 156.6 .
邪篙内酯(角型吡喃香豆素):
表2-6 C δ C δ
2 160.4 8 108.8 3 112.2 9 149.8 4 143.5 10 112.2 5 127.5 2’ 77.2 6 114.6 3’ 130.4 7 155.9 4’ 113.1 孙汉董等曾报道以补骨脂内酯的δc值为基数,总结了C-5或C-8单烷氧基取代和C-5,8二烷氧基取代这三类衍生物的取代效应,结果可供参考。 2.3.3.3 2D-NMR在香豆素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除1D-NMR外,2D-NMR目前已广泛被应用于鉴定某些结构较复杂的或新颖结构的香豆素,如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及最近从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1.var.spinifolium Rehd. Et Wils)和云南羌活[Pleurospermum rivulorum(Diels)]中分离得到的新香豆素,其结构都是通过2D-NMR来完成的。
2D-NMR也曾用于研究某些香豆素立体构型的碳谱规律。例如,孔令义等曾利用2D-NMR对凯林内酯酰物中C-3’和C-4’相对构型进行研究,确切地归属了C-2’上两个角甲基的δc值,修正了以前文献报道的数据,从而据此可推定C-3’和C-4’的相对构型。由于顺式凯林内酯双酰化物具有拮抗钙离子活性,而反式无效,故确定C-3’和C-4’的相对构型在理论研究和寻找抗心血管疾病新药上均具有现实意义。 2.3.4 质谱 2.3.4.1 简单香豆素
① 香豆素母核经EI-MS可得一强分子离子峰,随后失去CO成为苯骈呋喃离子的基峰,因此吡喃酮环失羰基已成为大多香豆素的质谱特征。
m/z 146(76%) m/z 118(100%) m/z 90(43%) m/z 89(35%)
② 7-羟基香豆素的裂解方式基本上与香豆素母核类似,仅多了一个失CO的碎片。
’.
.
7-甲氧基香豆素则以分子离子峰为基峰,失CO的离子仍以强峰存在,但接着失去CH3游离基形成共轭的氧鎓离子(oxonium ion, m/z 133)可因醌式结构而稳定化。
m/z 176(100%) m/z 148(82%) m/z 133(83%)
2.3.4.2 呋喃香豆素和吡喃香豆素
① 呋喃香豆素中呋喃环的存在不会改变简单香豆素的基本裂解过程,即仍然易从吡喃酮中失去CO,但对甲氧基呋喃香豆素例如花椒毒内酯则首先是失去一个甲基游离基形成一个共扼的氧鎓离子,随后再失CO。
m/z 216(100%) m/z 201(22%) m/z 173(56%)
② 在吡喃香豆素如邪篙内酯质谱中,则主要是失去吡喃环上的一个甲基游离基,形成一个稳定的苯骈吡喃鎓离子(benzopyrylium ion),并通常成为基峰。
m/z 228(15%) m/z 213(100%) m/z 185(19%)
2.3.4.3 二氢呋喃香豆素和二氢吡喃香豆素
① 二氢呋喃香豆素以columbianetin为例。分子离子首先通过一个氢原子的重排失去二氢呋喃环上的羟基化侧链即丙酮分子而得碎片离子m/z 188,然后再失去一个氢原子成为高度稳定的m/z 187的基峰离子。开裂所得的m/z为59的丙酮质子化离子也可作为此类香豆素的特征。
’.
.
m/z 246(50%) m/z 188(85%) m/z 187(100%)
② 二氢吡喃香豆素以lomatin为例。二氢吡喃环的开裂可首先失去两个甲基和环上两个碳原子并转移两个氢原子后,得到m/z 176的基峰离子,然后再失一个氢原子而成稳定的m lz 175离子,此离子也可从分子离子直接形成。
m/z 246(35%) m/z 176(100%) m/z 175(68%)
3. 香豆素的代谢与功效
3.1 香豆素的吸收和代谢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其中吸收和代谢是药物体内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步骤。吸收是药物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是整个体内过程的源头和起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无处不在,其活性和毒性往往与代谢产物密切相关。国外几十年来的药物研究与开发实践证明了吸收和代谢在药物发现中的重要性。
游离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疏水性,可以通过被动扩散透过生物膜而易于在肠道吸收;而其苷类化合物由于接有糖基,亲水性较强,故不易被吸收。香豆素化合物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7-羟化、内酯环开环转化生成C6-C3型化合物和“3-羟化”等,且发生羟化反应后由于羟基的存在,易于和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而排出体外。可见香豆素类化合物由于其母体结构中氧原沂由于耦合双键的作用而具有较强的反应性,以及各取代基所接的官能团不同,导致此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可能不同。
3.1.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吸收特征 3.1.1.1 游离香豆素化合物的吸收
肠道尤其是小肠是绝大多数药物吸收的场所。游离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较大
’.
.
的疏水性,可以通过被动扩散透过生物膜而在肠道吸收。 3.1.1.2
香豆素苷化合物的吸收
香豆素苷类化合物由于接有糖基,亲水性较强,故不易被吸收。杨秀伟等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多个香豆素苷成分的吸收特性。紫花前胡苷、前胡苷V、羌活苷和佛手酚-O-β-D-葡萄糖苷在一定浓度范围的转运速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跨膜转运方式均以被动扩散为主,Papp与在Caco-2细胞模型上呈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一致,均属难吸收类化合物,推测可能与化合物的极性和分少大小相关。
3.1.2 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代谢特征 3.1.2.1 香豆素的代谢
口服后,香豆素在胃肠道中很快被吸收并在体内分布。香豆素在各类物种体内都能被广泛的代谢,少许以原形排泄。香豆素代谢时,C-3,-4,-5,-6,-7和-8易被羟化生成相应的羟基香豆素,通过开酯环生成各种代谢产物(包括o-HPA,o-HPE,o-HPAA和o-HPLA),还可反应生成6,7- d H C, o-CA,o-HPPA等多种代谢产物(如图1)。香豆素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7-羟化、内酯环开环,可能还存在“3-羟化”途径。3, 4-环氧化物是一个中间产物,遇水很快降解(半衰期近4 s),释放CO2形成o-HPA(一种大鼠和小鼠肝微体的主要代谢产物)。
图1香豆素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
.
3.1.2.2 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代谢
于治国等研究了大鼠单剂量灌胃给药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各生物样品中主要代谢产物。大鼠口服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在胆汁中存在2个主要代谢产物(M1和M2),在血样和尿样中则以M1为主,而在粪样中未检出,M1和M2的含量占生物样品中代谢物总量的80%以上。推测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2个主要代谢产物(M1和M2)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经水解脱甲基生成的羟基化合物,均以硫酸酯结合物形式存在,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Yuan等研究了香豆素化合物甲氧基欧芹素肝微粒中的代谢情况,采用LC-MS-MS鉴定了5种代谢产物,其一是发生了去甲基化后生成的代谢产物去甲基甲氧基欧芹素(desmethylosdzol);其他是发生脱氢反应后生成的代谢产物去氢甲氧基欧芹素(dehydro-osthol),共4种顺反异构体,由此说明了甲氧基欧芹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主要是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引起的快速I相代谢导致。Yoo等研究了当归中前胡醇当归酰酯( decursino1ange late)在人肝粒体中的代谢反应,前胡醇当归酰酯发生氧化作用生成二氢二醇的代谢物,由于CY P2A6的影响,中间可能会产生环氧化物;此外还和GSH发生结合反应。
K leiner 等通过研究发现橙皮油素(auraptene, AUR ), 乙氧基香显素(ethox ycoumarin,ETC ),环氧橙皮油素(epoxyauraptene,EPO)等香豆素类化合物经大鼠S9孵育后都可以转化为7-羟基香豆素,进而进一步生成3,7-羟基香豆素和6,7-二羟基香豆素(图2)。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加入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硫酸转移酶后,给药ETC后的生物样品中7-羟基香豆素的含量显著高于AUR,提示AUR在体内的存留时间长于ETC,其原因可能是AUR含有牛儿氧基(gerany bxyl)侧链。
图2 AUR, ETC, EPO几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代谢反应
’.
.
当归中的香豆素成分8-甲氧基补骨脂内酯服用后在体内几乎全部被代谢,可经脱甲基生成代谢物8-羟基补骨脂内酯、呋喃环开环形成羧酸6-(羧甲基)-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及羟化代谢物5-羟基-8-甲氧基补骨脂内酯,研究还发现生成的代谢产物均具有活性。秦皮中促进尿酸排泄的香豆素衍生物秦皮苷经过体内代谢后,在大鼠尿液中发现5个代谢产物,分别是秦皮亭-7-O硫酸酯、秦皮亭-7-O-β-葡糖苷酸、秦皮亭、6,7, 8-三羟基香豆素和秦皮素定。由于肠内细菌的作用,秦皮苷被水解成秦皮亭,经过代谢后脱甲基形成6,7,8-羟基香豆素。在肝脏,秦皮亭通过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而被甲基化。 3.1.2.3 香豆素代谢与酶的诱导
研究表明,香豆素的代谢反应主要是通过CYPl, CYP2和CYP3等P450同工酶的诱导作用而发生。刘志锋通过研究发现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4种香豆素化合物在高浓度时均表现出对CYP2A6的抑制作用,同时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还对CYP1A2和CYP2E 1表现出普遍而强烈的抑制作用。香豆素是CYP2A 6特异性的底物,能被CYP2A6代谢为7-羟基香豆素;由于含有羟基,易在GSH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硫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发生结合反应,导致极性变大,较易排出体外。直到现今都一直用代谢香豆素的能力将CYP2A 6活性分为强代谢个体或者弱代谢个体,用来评估个体间CYP2A 6活性的差异。
3.2 香豆素生理活性
香豆素不仅类别多,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不少具有药理作用,但有的却具有毒性。 3.2.1 抗菌作用
不少香豆素具有抗菌活性,如七叶内酯及其苷、来自链霉菌代谢物的新生霉素( novobiocin)、具有抗菌活性的色原酮香豆素frutinone A,以及最近从蕨类植物Cyclosorus interruptus 中分离得到的含亚乙二氧基(ethylenedioxy)的新香豆素interrptin G等。 3.2.2 肝脏毒性
黄曲霉素具有对肝脏的高毒性,其中黄曲霉素B1和G1为主要成分,但以AfB1毒性最高。必要的结构是呋喃环上的双键和不饱和内酯环。这种毒性随双键饱和而降低,高温加热可因内酯环开裂而便毒性大部分被破坏。
’.
.
3.2.3 光敏作用
光敏作用主要来自呋喃香豆素,光敏所致生物过程包括致突变、病毒和微生物的灭活、皮肤红斑、致肿瘤和酶的失活等。在一定剂量下,呋喃香豆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如牛皮癣和覃样霉菌病。利用盐水虾(brine shrimp)曾筛选了数种己知香豆素的光毒性作用,如几种常见的线型呋喃香豆素的光毒活性次序为:补骨脂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内酯。 3.2.4 抗凝血作用
双香豆素(dicoumarol)的抗凝血作用早在20世纪初叶就已发现,现已知其活性必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4-羟基香豆素带有C-3取代的碳链。3-和4-苯基香豆素一般也具有弱的抗凝活性,其中以海棠果内酯活性最显著。 3.2.5 扩冠作用
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凯林内酯酰化物的共同特点是C-3'和C-4'为顺式构型,这可能是其扩冠的活性必需结构。近年进一步证实从白花前胡根中分得的白花前胡丙素( praeruptorin C)可以降低心脏对氧的需求,这可能就是前胡在临床上能抗心绞痛的一个作用机制。 3.2.6 抗HIV作用
( + )-calanolide A是胡桐内酯类中抗HIV-1活性最强者,由于它只选择性地抑制HIV-1-RT,这一特点使之可能成为新的具有潜在药用作用的一类非核苷的HIV-RT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表明C-10和C-11的两个甲基处于trans及12β-OH是活性的重要基础。 3.2.7 i-NOS抑制活性
对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的抑制是近年发现某些香豆素的新活性,现已知东茛菪内酯能剂量依赖地抑制i –NOS mRNA和i -NOS蛋白质的表达。从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根中也找到东茛菪内酯作为抑制NO合成的活性成分。对Angelica属植物中的17种呋喃香豆素抑制NO合成的药理筛选,发现角型具活性的一般多于线型,6-OMe的存在似乎是增强活性所必需。 3.2.8 雌激素样活性
从高等植物中寻找非甾体的植物雌激素近年已取得不少进展。最近报道从黄连木中分得的4-芳基二氢香豆素3-3”二聚体是第一个双香豆素被证明具有雌激
’.
.
素样活性。体外试验表明该双香豆素对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竞争性对抗雌[3H]雌二醇,并证明具有雌激素激动剂的活性,可见双-4-芳基香豆素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类型的植物雌激素。
4. 香豆素研究举例
4.1云南羌活中新的补骨脂内醋单糖苷
云南羌活为伞形科植物心叶棱子芹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丽江、鹤庆等地并在该省部分地区以商品羌活人药。从中分离得到4个苷类成分,其中新化合物IV的分离和鉴定如下:
(1)提取分离
生药10kg粗粉,以95% EtOH室温渗漉,提取物经石油醚脱脂和EtOAc萃取后,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得提取物260g,经反复硅胶及十八碳硅胶柱色谱,依次分离。从中得到化合物IV。 (2)结构鉴定
IV为浅黄色粉末状结晶,熔点290℃ ( dec. ),紫外光下显黄色斑点,IR KBr ( cm - 1 ) :3405 (羟基),1700(C=0},1634、1598(芳环)、1148、1130、 1095、 1061、1045(苷类C-O) 。EI-MS m/z (苷元),HRFABMS m/z:[M+H]+381.0839(C17H17O10,计算值381 .0822 )。1H-NMR(DMSO-d6)δ:8.50(1H,d,J=9.8Hz,H-5)、6.35(1H,d,J=9.8Hz,H-6)、8.01(1H,d,J=2.3Hz,H-2)、7.32(1H,d,J=2.3Hz,H-3)、显示4,9位二取代线型呋喃香豆素特征,在δ10.29(1H, s)有一酚羟基峰,在δ4.70(1H,d,J=7 . 8 Hz, g1-H)有β-D-糖苷1位异头质子信号,同时在氢谱中出现一系列糖碳上的质子和羟基峰。在13C-NMR(DMSO-d6)中的δ105.0(d, gl-C),77.1(d, g5-C) 、73.7(d, g2-C) 、69、6(d, g4-C) 、60.8(t, g6-C)进一步表明为β-吡喃葡萄糖苷,从而推定该化合物为补骨脂内酯的4, 9-二羟基化合物的单糖苷。由于其NOESY及ROESY谱显示糖苷的1位质子(δ 4.70)与呋喃环的β位H-3质子(δ 7.32)间存在NOE ,在HMBC谱中,此g1-H与C-4相关,故推定葡萄糖是与4位羟基成苷,确定其结构为9-hydroxy-4-O-β-D-glu-copyranosylpsoralen。所有NMR信号由1H-1H COSY ,1H-13C COSY及HMBC指定,HMBC数据列于表4-1所示。
’.
.
表4-1 化合物IV的HMBC数据 H(δ) 6(6.35) 5(8.50) 3(7.32) 化合物IV
相关C(δ) 7(159.8),4a(108.8) 7(159.8),4a(108.8),4(138.5) 4(138.5),3a(117.3),9a(146.2) 4(138.5) 9a(146.2),9(126.6),8a(139.1) g1(4.07) OH(10.29) 4.2 瑞香狼毒的新双香豆素
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瑞香狼毒(Stllera chamaejasme L.)其根用做中药,临床多用以治疗疥癣、顽固性皮肤溃疡,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和结核病等。从其根的乙醇浸膏的石油醚和乙醚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包括多种香豆素,其中一个新的双香豆素(1),定名为Bicoumastechamin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如下:
(1)提取分离
植物的干燥根(20kg)粉碎后,用95%EtOH提取,部分提取液经浓缩后,相继用石油醚和乙醚进行分配萃取,得石油醚提取物(830g)和乙醚提取物(1750g)。乙醚提取物经硅胶柱反复色谱,用己烷和丙酮混合物进行极性递增梯度洗脱,收集己烷-丙酮(1:2)流分,蒸去溶剂后的水不溶部位进一步以RP-8柱色谱分离,40%EtOH洗脱,得1(9 mg)。
(2)结构鉴定
1为黄色正方形结晶,熔点264~255℃,分子式为C19-H12-O6 (HRMS,m/z:[M]+336.0612),13C-NMR(DMSO-d6)显示19个碳信号。有两对典型的H-3和H-4信号,一对为δ 6.24(1H, d, J=9.7Hz,H-4')和7.93(1H, d, J=9.7Hz,H-4')表明分子由两个C-3和C-4未被取代的香豆素部分组成,符合从分子式算得的不饱和数14。此外,两个相关的质子:δ 7.75(1H, d, J=8.7Hz,H-5)和7.18(1H, d, J=8.8Hz,H-6),两个单峰信号:δ 6.89(1H, s,H-8’)和7.46(1H, s,H-6’),连同两部分香豆素的联结位置均可由NOESY实验决定。
在NOESY谱中,可见H-4' (δ7.93)和H-5'(δ7.46)、H-8'(δ6.89)和OH(δ10.62)、H-4(δ8.04)和H-5(δ7.75)以及H-6(δ7.18)和7-OMe(δ3.79)这几对信号之间的NOE效应。据此,表明两个香豆素部分是经C-8与C-6’相连。1的结构可由EI-MS裂解碎片进一步加以确证。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