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标志—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 3、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初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 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
4、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科学,理论→实践
1、 阶级属性——早期无产阶级
2、 3个发展阶段: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3、 历史功绩:
1、 提出资本主义是暂时的历史阶段 2、 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评 3、 对未来社会做了描绘和设想 4、 历史局限性:
1、 未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 未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3、 未找到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 4、 最大局限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5、 科社创立的理论标志——共产党宣言 1、 途径-无产阶级革命
1) 基本特征: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a)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 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 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 基本形式:暴力(主要、基本),和平
2、 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马克思恩格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为出发点)
一国首先胜利论—列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 3、 列宁政治遗嘱7个构想: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政、教育、腐败
4、 苏联模式的局限性:集中过多,管的太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肃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
性
5、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 6、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原因:
1) 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7、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籍环境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5) 从经济、文化、主观、客观方面来说
6、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
1、 阶级基础——一定数量的工人运动 2、 思想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7、 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原因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8、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王国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社会活动状态);必然,自由(认识活动状态) 2)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9、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马克思恩格斯:
1、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党宣言》
2、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
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1) 2) 3) 4)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辩证唯物主义
1、 唯物论=本体论(世界是什么): 1) 物质 2) 意识
2、 辩证法(世界怎么样) 3、 认识论(认识世界) 2、 历史唯物主义
1、 哲学基本问题:
1、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提出:恩格斯 3、 内容:
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 作用:
1) 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2)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两大哲学派别
1、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1) 古代朴素主义
a) 观点:世界的本源:水、火、原子,宇宙之端
b) 特点: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相结合(活火) c) 局限性: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a) 观点: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某种属性 b) 特点:
① 解释物质本源上具有了科学的性质 ② 解释物质本源上具有了抽象的性质 c) 局限性:
① 机械性
② 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 ③ 不彻底性
3)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2、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 主观唯心主义:人
2) 客观唯心主义:虚无缥缈
a) 客观唯心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 b)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c) 中国古代的“理学”(朱熹)、“道”、“天命”、“上帝”
3、 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1、 辩证法(运动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观点) 1) 古代自发辩证法 2) 近代唯心辩证法 3)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相同点:都承认世界都是发展变化的
2、 形而上学(静止的+孤立割裂的+片面的观点) 1) 古代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2) 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诡辩论:绝对主义(夸大区别),相对主义(否认区别) 3、 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点 4、 世界物质观
1、 定义(什么叫物质—列宁) 1)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 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性) 2、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 下定义的前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4、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主体、承担者
2) 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马克思 5、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 5、 实践观
1、 实践: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人的存在方式)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连接主客体活动的中介) 6、 意识观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 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显示(语言是物质的) 3、 意识的本质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载体(生理基础)
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内容来源) ①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近似的)、(能动的)反应
② 正确的、错误的、虚幻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 ③ 没有被反应者就没有反应
④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⑤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⑥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
4、 意识的能动性
1) 意识的能动性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决定的 3) 错误的意识也有能动作用(消极作用)
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物质本源的唯一性
2、 实践是基础,物质是本源 8、 唯物辩证法
1、 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1) 普遍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联系,没有不联系的事物。
2) 永恒发展: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不包括倒退,不包括坏的变化,是前进的
变化)
①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 发展是过程(动态)的集合体 ③ 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
④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 哪些理论构成:2大总特征,3个基本规律,5对基本范畴 1)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2)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和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
1、 地位:实质和核心;作用:动力和源泉 2、 研究对象:矛盾
1) 矛盾的两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①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 a.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⑪. 相互依存 ⑫. 相互渗透 ⑬. 相互转化 b. 矛盾的同一是指:
⑪. 以差别为前提的同一 ⑫. 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⑬. 是斗争制约下的同一 c.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⑪. 矛盾的同一性为事物的发展提供条件或场所;
⑫. 矛盾的同一性为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 ⑬.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② 斗争性:排斥、分离
2) 矛盾的精髓: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① 普遍性: ② 特殊性:
a. 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基础
b. 引起矛盾特殊性的原因: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⑪. 非主要矛盾
⑫. 主要矛盾(我国:日益增长和落后生产;学校:教和学):在许多矛盾中起支
配决定性作用的 ⒈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⒉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落后生产;学校:教):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
3)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现在: ① 部分依赖整体; ② 整体由部分构成;
③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④ 整体是各部分有机之和;
⑤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连接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⑥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质量互变
1、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任何一个静态事物都有质、量两个方面构成,质、量的统一为
度。
2、 质: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根本质是一(教师:教),质是多个的) 3、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
4、 质的作用: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量的作用: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
据
5、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质的量的限度。 否定之否定(文化)
1、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 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 2)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
2、 对现存事物,做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他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做必然灭亡的理解—
马克思
3、 否定更积极、更主动
4、 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 否定的性质:包涵肯定的否定; 2) 否定的原因:自我否定;
3) 否定的作用:事物的发展、联系环节;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质变发展环节的否定—非联系性;量变的否定—联系性 6、周期性: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7、否定之否定揭示: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 必然性偶然性
1、 必然性: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2、 偶然性: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3、 必然性是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的外部条件
4、 必然性: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从属地位—促进或延缓作用 5、 二者都是不可选择的 6、 原理:
1)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2) 偶然性离不开必然性;
3)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4)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 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7、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恩格斯 本质和现象
1、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
2、 假象也是现象,假象不是错觉,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原因和结果 可能与现实
1、 在现实世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向现实转化都是需要条件的;
2、 在自然界中,人干预的自然领域,一切可能向现实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 3、 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向现实转化都需要人的自觉活动 形式和内容
1、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复杂性表现在:
1) 一种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2) 一种形式可以表现多种内容; 3) 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 4) 旧内容可以借用新形式;
5) 一种形式可以为不同的内容服务
9、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1、 辩证法按照性质划分:唯心、唯物(对立)。 2、 辩证法按照内容划分:主观、客观
1) 客观辩证法: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辩证法 2) 主观辩证法:人类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3、 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4、 主观辩证法=概念辩证法=思维辩证法 10、 规律
1、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 2) 规律是必然的联系
3) 规律是稳定的联系 2、 四个决定论:
1) 决定论(唯物主义)—承认规律必然性
2) 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否认规律必然性,夸大能动性、偶然性
3) 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夸大规律必然性,否认能动性、偶然性 4) 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规律必然性、能动性、偶然性 3、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 4、 区别:
1) 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活动实现,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实现; 2) 自然规律可重复,社会规律不可重复
5、 发挥能动性的前提:发挥能动性要以遵循规律为前提,充分动脑发挥能动性 11、 主体和客体
1、 主体客体::
1) 主体: ① 含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② 内容:个体主体、集体主体、社会主体 ③ 特点: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 2) 客体: ① 含义: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② 内容:自然客体、社会客体、思维或精神客体 ③ 特点:对象性、
2、 主体客体各种的关系:
1)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 反应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应者,客体是被反应者) 3)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 4) 审美关系:美的鉴赏和评价关系
5) 价值关系: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主体需要,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12、 认识论
1、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反映 3)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反映 4)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 5)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和不真实的反应 6)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 认识路线:物—感觉—思想(唯心)思想—感觉—物(唯物)
1) 唯物论反映论: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 唯心论先验论—康德: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3) 二者的对立:认识的本质 3、 唯物论的反映论:
1) 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论反映论
2) 旧唯物论:机械反映论=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4、 二者的对立:实践和辩证法
5、 马克思哲学(辩证唯物论)产生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因为它们不懂实践在认
识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观点—毛泽东 7、 两次飞跃:
1) 感性到理想 ①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② 感觉的地位和作用: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认识的初期阶段 ③ 唯物论的经验论和唯心论的经验论: ⑪. 共同点:都夸大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
⑫. 分歧点:唯物论承认感性认识的客观存在,唯心论否认感性认识的客观存在 2) 理想到实践
3) 认识论的两种错误观点: ① 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 ② 经验论:夸大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 4)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发展的过程
5)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理性和非理性 ① 理性作用:指导、解释、预见 ② 非理性作用:动力、诱导、激发、推动、支撑 ③ 理性决定非理性
13、 真理与价值
1、 什么是真理:
1)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 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2、 真理的客观性:
1)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3、 真理的9大特点:真理—客观性—具体性—全面性—过程性—历史性(发展变化)—普遍
性—条件性—一元性 4、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1) 相对真理就是指真理的条件性:广度、深度、发展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 任何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检验 2) 任何认识最终都能被实践检验 3) 历史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4)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被实践不断检验着的 7、 价值观:
1) 价值具有客观性 2) 价值具有主体性 ①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 ② 对同一客体不同主体需求不同 3)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4) 价值具有多维性
14、 思维方法
1、 思维的本质
1) 理性的认识方法 2、 思维方法的作用
1) 规范、限制人们思维,确保思维正常进 3、 辩证的思维方法:
1) 归纳演绎 2) 分析综合 3) 历史逻辑
4) 抽象具体:具体概念大,抽象上升到具体
15、 历史观
1、 历史观的四大理论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社会基本矛盾(人的物质活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①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
(1)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不=生产资料,工
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2) 生产关系:
a.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b. 生产关系是社会物质关系,而不是全部社会关系
c. 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d.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形式
(3) 社会关系:社会物质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思想关系(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国家机关、国务院)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生产力 ②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骨骼)、上层建筑(血肉)的统一
(1) (等值概念)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经济形式、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
(2) 经济基础反应的是社会物质关系
(3) 上层建筑是社会思想关系(国家政权是核心):
a. 政治上层建筑(主导):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b. 观念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核心)、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理论基础)等观念体系) (4) 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a. 不完全同步 b. 继承性 c. 不平衡性
d.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e. 反作用
(5) 两者的关系: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发展变化) b. 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促进、阻碍)
(6) 各种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直接—政治法律思想;远离经济基础的有
—宗教、哲学
③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④ 科学技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利的杠杆 ⑤ 阶级斗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⑥ 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 ⑦ 人民群众在创作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⑧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马克思 ⑨ 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⑩ 历史合力
3) 社会历史(人的精神活动) 4) 人的问题、学说
2、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3、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 作用: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4、 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产生、性质、发展变化);唯心史观:坚持社会意
识决定社会存在 5、 概念:
1) 社会存在: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
方式(主要))的总和
2) 社会意识:人的一切精神要素、精神活动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 ① 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有阶级性的(哲学、宗教) ② 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促进、阻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价值的创造
1、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
1) 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 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 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 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
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用(基础) 2) 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 英法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
5、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
1)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2) 商品经济: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 社会分工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6、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二因素
(1)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的有用性 (2) 价值(社会属性):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3) 二者对立统一: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二者同时具有 (4)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蕴涵在使用价值之中 (5)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劳动二重性
(1) 具体劳动(自然属性):有用劳动(构成使用价值) (2) 抽象劳动(社会属性):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构成价值) 3)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
7、 价值需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水平)
8、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 价值规律=市场机制
1)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
照等价交换原则。
2)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1) 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主要) (2) 竞争 (3) 货币币值 (4) 政府政策
价格可以不是价值的表现:按需求量(股票等有价证券、原始土地、血液、器官、文物) 3) 作用:
(1) 合理优化配置资源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优胜劣汰 4) 消极后果:
(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2) 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3) 导致资源浪费 10、 货币
1) 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 商品的价值形式:
(1)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 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 一般的价值形式 (4) 货币形式 3) 职能:
(1) 价值尺度 (2) 流通手段 (3) 储藏手段 (4) 支付手段 (5) 世界货币
4)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11、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两重性 (1)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决定的
(2) 私人劳动:按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 12、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 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3、 深化劳动价值论:发展和完善
剩余价值理论:价值的分配
1、 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
1) 劳动者是自由人,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可以卖 2)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必须卖 2、 货币转化为资本
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3、 劳动力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新的价值 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特点:
1)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增值过程):价值的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生产剩余价值。体现了剥削关系。 3) 特点:
(1) 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 劳动成果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5、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1)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变的只能转移) 2) 可变资本v:有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再生产)
3)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4) 剩余价值率=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6、 生产剩余价值的2种基本方法:绝对、相对
1) 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时间 2)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3)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7、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是产
生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8、 资本积累
1)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扩大再生产 9、 资本有机构成
1) 资本有机构成:c:v(技术构成决定)
2) 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技术含量) 3) 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4)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剩余价值↓利润率低↓资本周转速度↓ 10、 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 资本循环3个阶段: (1) 购买阶段 (2) 生产阶段 (3) 售卖阶段
2) 产业资本运动的2个条件:
(1)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同时并存 (2) 三种职能形式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 3) 资本周转:多次循环 11、 全社会生产需要做到: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协调发展 12、 平均利润
1)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 平均利润: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 3) 利润率和有机构成成反比
4) 引发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13、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 矛盾表现的两个方面:
(1)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支付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
(2)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 经济危机
(1) 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 具有周期性
(3) 周期性的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1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用: (1) 促进了社会进步 (2) 促进了人类进步
(3)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3) 资本主义政治制的局限性: (1) 资产阶级精英统治民主
(2) 法律名义平等掩盖事实不平等
(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多党制是资产阶级自己选择的国家管理者 16、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1) 本质:
(1)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 (2) 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资本主义发展的2个阶段: 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2) 垄断资本主义: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 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 概念: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互相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
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控与控制。
2) 垄断组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3) 特点: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但并不消除竞争 4) 垄断存在竞争的原因:
(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 不存在绝对垄断
(1)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破坏性 3、 金融资本、金融寡头: 1)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联合在一起 2) 金融寡头:操控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
集团
4、 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1) 垄断利润:通过垄断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3)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4) 垄断价格:垄断高价(卖),垄断低价(买)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必然的):
1) 含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
2) 4种形式:
(1)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验的企业 (2)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⒈宏观调节:财政政策
⒉微观规制: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3) 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6、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 1) 基本形式: (1) 借贷资本输出 (2) 生产资本输出 (3) 商品资本输出 2) 输出来源: (1) 私人资本输出 (2) 国家资本输出 7、 垄断资本主义 1) 特征:
(1) 垄断组织在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 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8、 经济全球化:(时政)
1)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2) 表现:
(1) 生产的全球化 (2) 贸易的全球化 (3) 金融的全球化 (4)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 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 后果:
(1)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2) 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积极效应、消极后果 (3) 消极后果:
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扩大
⒉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生 ⒊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⒋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 世界各国“共赢”
9、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变化:个体资本私有制→私人股份资本私有制→国家资本私有制→法人资本
私有制(企业法人资本私有制,机构法人资本私有制) 10、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
11、 社会阶级、阶级结构:
1) 资本家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化,资本使用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 2)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 知识型服务型劳动者数量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12、 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1) 经济危机有所减弱 2) 交替过程不如过去明显
3) 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危机影响加强 13、 政治制度的变化:
1)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2)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3)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
4)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14、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 原因:
(1)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推动力) (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重要力量)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重要作用)
(5)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与深化(根本原因) 2) 实质:
(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变化 15、 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必然趋势
1)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提出:毛泽东六界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 必要性:
1)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2大飞跃产生2大理论:
1) 毛泽东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3) 坚持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 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 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 倡导和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3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反对本本主义》) 2、 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意义:
1) 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
1、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基本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1)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
1、 2000年江泽民广东考察时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泉:本、基、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 地位和意义:
1) 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
1、 胡锦涛在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
2、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
1、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发展真理。
2、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大法宝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4、 实事求是根本目的:(两个符合)在实践基础上达到认识与实践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 近代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 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 4、 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6、 根本目的是: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7、 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8、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主力军 9、 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0、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1、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
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 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3、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4、 3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共产党人>发刊词》)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3、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主体)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两翼)即对个体
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改造步骤: 1)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2)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 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 互利合作道路
2) 以互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互利合作 3) 制定正确经济政策 4) 循序渐进
6、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 和平赎买
2) 从低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 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8、 社会主义基本制定的初步确立
1)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根本目的)。
2、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3、 发展是硬道理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竞争)
5、 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
1)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3、 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坚持共产
党的领导(核心)、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4、 基本路线:
1)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主要内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而奋斗。 5、 发展道路: 1) “三步走”:
(1) 1981-1990,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2) 1991-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
现代化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 2、 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 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2)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 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 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关系 (2) 注重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 根本目标: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 最基本内容:社会保险 4、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 统筹区域发展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5、 根本目的: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要求):
1)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 最基本的职能:管理国家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要地位):
1) 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 “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 3) 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 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1) 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实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8、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核心)、自由、人权 9、 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 首要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
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2)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 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5、 内容: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 发展教育和科学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6、 基本方针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 坚持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7、 社会主义道德的:
1) 集中体现、核心:以人为本 2) 重点:诚实守信 3) 原则:爱国主义
8、 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10、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1、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社会 3、 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2) 坚持科学发展观 3) 坚持改革开放 4) 坚持民主法治
5)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 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5、 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6、 基本条件:社会公平正义 7、 主要动力:改革开放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 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一纲四目:
1)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2) 四目:
(2) 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将悉委于蒋 (3) 所有军政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4)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条件成熟并经蒋同意后进行 (5) 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 前提、核心: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和平是东西问题,发展是南北问题(核心问题) 2、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 2) 互不侵犯 3) 互不干涉内政 4) 平等互利 5) 和平共处
4、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5、 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发展 6、 第一位:国家主权和安全
7、 独立自主(根本原则)的和平外交政策 1) 毛泽东提出3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8、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根本途径),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2)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根本力量:
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四个尊重: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
2) 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5、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 2) 我国的总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 加强和改进党在作风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加强和改进党在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坚持任人唯贤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