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mmercial College Mar.2002 第14卷第1期 Vo1.14.No.i 论魏晋时期生命意识对文学以悲为美的影响 屈一锋 (中甫民族学院文学琬,湖北武汉 [3O077) 摘要:魏晋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不安、战乱不断,个体的生: 境况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魏 晋^只有在自然山水中、艺术中、佛教中寻找着逃避痛苦、麻醉自我的精神满足。这种苦闷、痛 苦.体现在文学艺术中.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审美时尚 这种审:羹时尚与生命意识的关系及其产生 的文化背景分析 关键词:魏晋文学一生命,个性一悲剧一臼由 中囝分类号:1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47(2002)01—0o72—04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关注,它与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命运是有着偶然性的外表, 却导致必然性结局的复杂体 由于时代的因素,魏晋时期个体的命运更多取决于社会,取决 于环境或者取决于某集团、某个人。这样,命运的本质困索包含了一种悲剧色彩。美,从本 质上说是自由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本文作者拟从个体的生命意识角度对魏 晋文学 悲为美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进而思考与探讨生命与悲剧的关系问题。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1.生命意识与现实生活 魏晋时期战祸连年,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风云莫测。当个体的生命在正常的情况下不 能被自我所主宰,对生命的恐惧与担忧随着时问的推移转而成为对生命意识的淡化,但是对 生命的渴望,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依然是个体心理深藏着的潜意识,一旦这种潜意识被唤醒,千 体的悲剧意识也随之被唤醒。因此,生命意识无疑成为魏晋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例如 曹操的诗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若朝露,^生有几何?在 曹操另一篇诗歌《薤露行》中更深一层反映出来,《薤露》本是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 是一首挽歌,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百姓受殃,有悲悼之意.比喻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 水,太阳一晒就干了,体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感伤。 但恐须臾问,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 冰,谁知我心焦。”阮籍的《咏怀诗》里渗透的正是生命无常的飘忽感及人类价值观念迷失所 造成的迷茫惶惑感。这依然体现了个体对生命易失的恐惧。 人命卑微,个体根本无法改变自身及社会的现状,固此剥生命的关注成为当时文化聚焦 的中心。例如:建安七子中王粲的诗=十余首,以《七襄诗》流传最广,“七哀”顾名思义, 哀何其多。哀主要是对生命的悲叹和惋惜 在曹操的《蒿里行*中也同样有这样的描写:“自 收稿日期:2002--Ol一08 作者简介:屈一锋(1968一),女.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学11毛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 一7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j”连年的战乱使百姓的生死挣扎在旦夕之 间,诗人通过对死的控诉反映了战祸带来的不幸 再如:蔡琰著名的《悲愤诗》和《胡笳十 八拍》反映的就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带给自己的痛苦生活。亲人的离别,异乡的不适,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 若个体长期处于痛苦状态中,痛逐渐被麻醉了,悲伤升华为一种在平静中忍受痛苦,溶 入审美观念的凄凉的美。饲如:王褒《洞萧赋》目:“故知音者悲而乐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悲音能给人以乐感,这不仅是音乐的感染作用,而是音乐唤起了个体心理的悲伤情感,使情 感的抒发移情于音乐所致 这里有一个问翘:悲乐为何是美的?是否与个体的生命有关?我 的回答是肯定的。嵇康《琴赋》目 “称其才干,则以危苦勾上 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 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文选》卷十/k)。悲音给于人的不仅是形式的美,而且是个体 借悲哀之音发泄内心的伤感的一种方式 欣赏悲哀的音乐在当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对普遍 现象的认可就是认同了这种现象的美。 钱钟书在《管锥篇》写遭 奏乐 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汉魏六朝,风尚如 斯,观王赋此效语可见也 ”以是否演奏悲乐为音乐欣赏的好坏t以是否能共同欣赏悲乐为知 音的标准,悲音不仅可以唤起情感的共鸣,而且由此可见悲情发自内心。唐代唐太宗李世民 认为 悲悦在于人心而非由乐 (《贞观政要・礼乐》)。悲哀深存于人心中,人才会觉得音 乐是悲哀的,这是主体情感移情到客体上所致。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是对这一理论的证 实 音乐与情感,声与哀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音乐本性不变,而人情各不相同,人 们都依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来表露自己原先的情感。 刘勰评价建安文学说;“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悲 怨之声在魏晋时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悲,体现着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肯定 2.生命意识与理想生活 在魏晋人的理想中,生命是美丽的,他们在追求一种诗 般的生活,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对生命的热爱只能使个体在精神境界中寻找生命的理想。到大自然中去获得人格的独立和自 宙,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太自然中个体的生命得以延续,主要是精神上的满足和 幻觉在起作用。现实中实现人格的独立与完整只能是一种幻想,而这种幻想在大自然中却得 以实现。寻觅一个完整的自我,寻找生命的价值所在,这正是体现了魏晋人对生命的理想寄 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从儒家的审美特征中我们可以知 道儒家的审美观是和思想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的,山水中己有了人格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儒 家的审美特点表现在人格上应为稳重、刚强、随和、内心与外表一致、尤其强调内心应是透 明的。仁者智者应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人格标准。老庄哲学不仅包古着以柔弱胜刚强 的哲学理论,而且依附着人类矛盾统一的天然情感。老庄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融^自然・ 与它保持同样的节奏,感受一种自然的默契,因此,太自然是人生的最终归宿。林语堂 为, 道家精神和儒家精神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尢自然成为中国人抚慰刨伤的理想净地,大自 然中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 所以,阮籍时常“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嵇康也是向往一种“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他们 “天地为家”、“四海为宅”的生活,太自然成为外化的符合自我心灵的土壤 二、个体生命意识的文化背景 道家不同儒家和墨家,它不是以自己的权势或逻辑征服人的,而是以自己远离权磐的独 立品格和超越逻辑的审美情调魅力动人的,是以柔弱胜刚强的自然之 道”,以自身文化特有 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茂为各种文化思潮冲突中的润滑剂,成为一个精神上永远的驿站 老庄提倡一种自然“无为”的虚无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老子》)追求一种自然无 一7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为、无争、无欲、无待,以个体内心的精神自由、人性的自然完美为宗旨的人生境界 从哲 学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一切活动,包括功利活动、政治活动、学术活 动、宗教活动、艺术活动的最终指归 而美,首先表现为生命的美 美的本质是非利害的,也 就是美是无功利的。这个观点来自康德,直接源自叔本华。叔本华将审美看做是完全摆脱了 生命意志束缚的理念、直观,美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是无拘无束,不为 外物所累,不受礼法限制的,宗白华先生称这种自由是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作者认 为这就是使生命归于本然状态的一种精神自由。反映在人格上应该是个体人格的纯净真朴。个 体可以摒弃现世的伦常理性,使个性在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中,退出社会、历史,回复到 超功利、超道德、超社会形态的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本体人格,这种本体人格其实就是 种无功、无利的审美人格,审美人格的存在及思维方式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思维存在方式 只 有人处在一种非功利、非利害关系中,所表露的情感才是真实的。审美体现了生命的一种自 由境界。 老庄哲学提倡“心斋,坐忘”,从而达到一种“虚静”的状态。“虚静”可分为:一是艺术 创作巾的凝神专注,二是指非功利,超世俗的精神境界,l 坐忘”,坐忘就是忘记现实生活 中的一切,在自由中追求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自由之境,是 忘却生命为前提的。要忘 却国政,不治染善恶,以退出人生的社会舞台,返回到自然形态中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就是要使人的生命归于自然状态这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由悲 观到乐观的过程。 老庄关于“道法自然”的思想,使他们在审美情趣上反对人为雕琢,努力追求一种自然 天成之境,提倡一种非人为的自然之美,通过审美.对属于个体的生命意识也能 自然之道 自然处之了。遭家的理论、哲学观点对人性的这种精神自由有着重大的影响,而遭家追求的 “坐忘…‘虚无”境界对个体心理趋于平淡有一种引导的作用。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自: “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腊而上将何怀?”阮籍的这种虚无思想来自于老庄,但 是,真的一切都是虚无吗?《晋书》载:阮籍“时率意命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 反。”不正是表露他内心深处的悲痛伤心无 释放,而在太哭一场后得以宣泄吗?表面的平静 的背后是压抑的真情,真切的痛苦,痛苦只能在无人处才敢于表露。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一 种失去人生信仰的悲哀。当个体精神融入遭家的虚无思想,此时,虽然个体的生命意识暂时 被遗忘了,但这种意识却往往以一种方式或者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出来.比如热爱大自然、喜 爱悲乐、容易伤感等,从内在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东晋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慷慨独悲歌”,远离世俗幻想着理想王国的“桃花源”,从外在的孤独走向更深层次的心灵孤 独。这是否是一种更真切的对生命的渴望及向往? 三、弗洛伊德的文艺创作观 弗洛伊德关于文艺创作的基本观点就是文艺创作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 潜意识中的愿望要想得到表现和满足,一是通过各种无意识过程如梦巧妙地表现出来,=是 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使其得以升华,表现出来。弗洛伊德在研究艺术创作心理时认为,作 家的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幻想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幻想的内在动因是未能满足的 愿望 他说一“我们可以断定,一个幸福的人决不会幻想,只有感到不满足的人才会幻想。每 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一个未满足的现实的校正。”弗洛伊德说:“幻想的动 艺术创造是非常特殊的生产活动和心智活动,导致艺术家从事创作原固有多方面的固素, 力是在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满足现实有关联。” fu根本一点就是“不满足现实,”这种现实包括社会和自己。在弗洛伊德眼中,艺术家是一个 特殊的类群.他说。“艺术家就是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得不到本能的满足,便从现实转向幻想- 在幻想世界里,他尽情地满足情欲和野心的愿望。但是,他找到了一条从幻想回现实的途径, 一7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他凭借着特殊的才能把幻想改造为新型的现实,而人们承认他对实际生活的可贵反映是正当 的。于是,他不必绕弯于去真正改变外在世界,只通过一定的途径,便真正成为他所向往的 英雄、国王 刨造者和最受欢迎的人 的满足・陶醉在显而易见,这种“一定的途径”就是艺术创造,它是 表现和宜泄人们原始冲动的最佳形式,人们在幻想中自悦于“愿望的达成 ”达到一种象征性 “新的现实”——艺术作品中。弗洛伊蓓认为,艺术是脱离现实的 艺术是 对痛苦的补偿 艺术是人类为了忍受生活的困苦而提供的缓冲措施之一 由于艺术可 在幻 想中提供欲望的满足,这种“替代的满足”就可以为人们f 的痛苦的威胁提供大量的补偿, 使人得以生活下去 艺术家可 在创作中实现他幻想中得到的快乐,从而减轻现实所给他带 来的痛苦.而那些自己没有创造力的人们,也可以从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得到荧的享受. 引起 温和的麻醉” 从以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以悲为美是和生命意识有密切关系的,引起以悲为荧的原因主 要有三个;一是时代的产物;=是文学艺术是对痛苦的补偿‘三是思想上受“遭”家思想的 影响。从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对幸福、灾难、情感、信仰的不同理 解t而魏晋时期形成的以悲为美的审美观意味着个体对生命的反恩,也意昧着对人I生、个性 的反思。所谓“悲不其声,皆快于耳…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悲带给人的不仅是个体心理 上的短暂愉快,悲更能带给人心灵的净化 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使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论、 乐论、画论等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不和生命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敢于打破传统,追 求真实的自我情感表露是与个体的生命意识不可分割的 倘若我们用审美的跟光击看待人生, 就会肯定人生的全部,因为连最悲惨的人生宿命也具有了一种悲剐的审美意义,艺术和审美 的人生态度是一个深深体会到人生悲剧性的人抵御悲观主义的唯一手段 要超越人生.就要 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林 堂.吾国与吾民[M] 北京t北京丈童书店t 1988. [z]束立元,等-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牡,1993. [3]鲁迅鲁迅垒巢[M].j七京 ^民文学出版杜,1973. [43弗洛伊德.弗洛伊僖宦4造力与无意。q[M].北京t中国展望出版牡,1986 Impact of Conscj0usness of Life on Literature During Wei—jing Dynasty QU YI-f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so“h_c rd University fof Nationalides 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During Wei@ng Dynasty individual’s existing cond ̄tlon could not be secure due to political and endlesswar.They sought happinessfrom naturallandscape,art andBuddhism,tryingto avoid sadness.Their frustrations and suffering promoted to form a fashion that th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was based 0n tragedy jn literature and art.There existed different comments on music,essays,hooks arA paintings.etc.The author claims that man can bring full p1ay his potent]sis free any anxiety. Key words:life characteristic。 ̄tragedy ̄freedom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