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50)《蒹葭》导学案

2022-03-03 来源:客趣旅游网


《蒹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

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预习检测;

1、《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 篇,又称 。

2、 《诗经》共分 、 、 三个部分。《诗经》六义是: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2、配乐朗读;(板书课题)

3、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探讨如何感受音韵美?

(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很整齐,有节奏感;

(2)作品押韵:“ing”“i”“i”;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

5、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6、自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见课件)

三、合作交流;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3、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4、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凄美、迷离……的意境。)(氛围、境界)

5、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老师出示示例)

6、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

7、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的“追求者”。

课堂检测:

1、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业:

课外阅读《诗经·桃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