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21-03-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2年3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Mar,2012 No.2 第2期 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纪海英 摘要: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心理社会自主性,在此目标框架内,青少年需要发 展自我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为完成此任务,青少年需要获得两种重要的技能,即自我展现 与自我表露。网络沟通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它提高了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因 此,网络沟通已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可利用性与沟通内容 的可加工性影响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沟通;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自我展现;自我表露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109—07收稿日期:2011—10—23 基金项目: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CA030090) 作者简介:纪海英,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沟通已经成为青少 一30oo70 年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如即时信息、微 博、个人主页、社交网站等网络沟通技术的青少年 的人数远远超过使用这些沟通技术的成年人的人 数。青少年网络沟通的普遍性引起了不同的反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指为了实现在社会中的 健全成长和发展,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会方面必需 完成的学习和训练。这些学习和训练的顺利完成 应。例如,有反应认为网络沟通会使青少年耽误 正常的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更有可能使青少年成 为网络诱惑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者。相比之 下,还有反应认为网络沟通会提供给青少年一些 机会,让他们可以探索自我同一性、寻找社会支 持、获得关于成长中的一些敏感问题的信息,以及 发展亲密的、有意义的关系(Valkenburg&Peter, 2009)。 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性的重要基 础。对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有三个主要 的发展任务(Steinberg,2008):第一,青少年必需 发展坚定的自我感或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说,他们 必需获得一种坚定的关于自己是谁以及希望自己 是谁的感觉。第二,他们必需发展亲密感,也就是 说,他们必需获得必要的与他人建立、保持与终止 亲密的、有意义的关系的能力。第三,他们必需发 展性心理,也就是说,他们至少需要习惯于性冲动 的感觉,界定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学习如何进行 相互的、非侵犯性的、安全的性接触,以及建立相 互忠诚的性关系。 网络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使用及其不确定的影 响,要求对此持一种综合的观点,这样才有助于理 解网络沟通的吸引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 影响。本文论述了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 务,网络沟通的特征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以及网 为完成这三个发展任务,青少年需要获得两 种重要的技能,即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这是两 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后指出了 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局限及将来的研究展望。另 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关注的网络沟通,是青少 年在13常生活中自主的以及自愿的与其他在线个 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不同的技能。它们都是习得 的,并被不断地实践与演练,都对青少年的同一 性、亲密感与性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 我展现可以理解为有选择地向他人展示自我的某 些方面;自我表露可以界定为暴露真实自我的某 一体或群体通过电子科技,如即时信息与社交网站, 进行的网络沟通。 109— 些私人的方面(Schlenker,1986)。 方、信息和接收方三个要素,在网络沟通中,特殊 的网络技术手段使人们沟通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得 以实现(刘忠群、刘高峰,2008)。在网络环境中, 为了发展自我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青少 年需要学习向他人展示自己,并根据他人的反应 调整他们的自我展现。通过从反馈中学习,青少 青少年可以探索并体验许多形式的隐匿性操作。 最极端的形式是参与者匿名,它指的是这样一种 年可以演练并验证他们的社会同一性,并最终把 这种同一性整合到他们的自我中(Schlenker, 1986)。为了发展亲密感,更具体地说,亲密的与 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大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信 息,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或在线支持网络中。另外 一有意义的关系,青少年需要学习如何适当地暴露 私人的信息。自我表露不仅有助于青少年验证他 种常见的匿名形式是视听隐匿,指在网络沟通 中,要么没有,要么减少非言语(视觉的或听觉 们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的适当性,还会使青少年通 过互惠的准则建立亲密的、支持性的友谊与浪漫 关系(Buhrmester&Prager,1995)。 二、网络沟通的特征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互联网普及之前,青少年通常与同伴和好朋 友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中习得并演练自我展现与 自我表露技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研究显 示青少年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尤其是向同伴 与好朋友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越来越多地发生 在网络中。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有大约三分之 一的青少年更喜欢通过网络沟通谈论私人话题, 如爱情、性以及其他让他们感到羞怯的事情 (Schouten,V ̄kenburg&Peter,2007)。 关于网络沟通为什么对青少年具有如此大的 吸引力,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对于面对面的沟 通,网络沟通提高了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 的可控性,例如,他们可以任意塑造自己的人格、 形象、职业和价值观等,这种解释也获得了一些研 究的支持。提高了可控性,反过来增加了青少年 的安全感,使他们在网络上的人际沟通中比在面 对面的人际沟通中感觉更自在(Wahher,1996)。 这一点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面对面的 沟通情境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社交障碍,如羞怯、 过多的自我意识。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 的提高,为青少年克服在非网络沟通情境中经常 遇到的社交障碍提供了机会(Valkenburg&Peter, 2009)。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可利用性与网络沟通内 容的可加工性影响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 可控性。 (一)隐匿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控 性. 沟通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必须有发送 一11 0一 的)暗示的传递。在某些网络使用中,如即时信 息与微博,难以达到参与者匿名,但这些网络应用 为青少年控制他们希望传递的暗示的丰富性提供 了大量的机会。青少年可以很容易地决定是只呈 现言语信息,还是用视觉和或音频暗示丰富这些 信息。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影响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 的可控性。一直以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匿 名会促进去个体化效应,即个性感与个体责任的 丧失。最近关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的研究, 仍然认为匿名的网络沟通会产生某些去个体化效 应(Joinson,2001)。例如,匿名的网络沟通会导 致个体倾向于不怎么担心他人会怎样看待他的自 我展现,也会导致个体主要根据他当前的情绪状 态做出一时冲动的反应(Joinson,2001)。 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由匿名引导的控制, 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 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网络匿名会使青少年较少地 关注自己的外表(如粉刺、脸红),这样会促进他 们的网络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从而使他们更容 易获得社会赞许与社会接受(VMkenburg&Peter, 2006)。当然,网络匿名也有可能引起青少年的 冲动反应,出现去抑制性的、攻击性的、侮辱性的 言语,从而导致网络欺负与网络骚扰。 (二)可利用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 控性 青少年总是求助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与 同一性、亲密感及性有关信息(Subrahmanyam, Smahel&Greenfield,2006)。但是,他们从来没有 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大量的机会去发现、生成并 散布与同一性、亲密感和性有关的信息。他们可 以很容易的选择自己的听众与交流的伙伴,以及 和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分享思想。例如在社交网 站上,人与人之间很容易相互接触,这使得青少年 可以与很久没有见面的,或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沟通对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面的伙伴进行交流。同样,青少年可以很便利地 在广泛的各种人群中传播有关自我的信息,这使 得他们比在非网络沟通中更容易及有效地控制他 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青少年同一性发展 的两个方面:自我概念与自尊。自我概念指个体 们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 网络沟通的高度的可利用性使青少年能够与 在脱机生活中不容易见面的同龄人建立友谊关 系,以及从具有相似经历的(例如参与同一网络 对自我的信念与观念,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认知成分——对自我的了解和认知;情感成分一 一对自我的评价及与此相关的情感体验;行为成 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来的行为倾向。自 主题活动)伙伴那里获得支持。同样,网络沟通 尊是自我的情感方面,通常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 的可利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与一些成年人认为不 适合交往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并成为有害的网络 诱惑的目标(Wolak,Finkelhor&Mitchell,et a1., 2008)。 (三)可加工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 控性 大多数网络沟通的内容是可加工的,也就是 说,“使用者在发出交流信息之前,可以仔细修改 和斟酌自己的语言,美化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以 逢迎他人的喜好(柴晓运、龚少英,2011)”。的确 在使用中,如发送即时信息,在发送之前,首先必 须点击“发送”键。因此,在大多数的网络沟通 中,交流信息的可加工水平都要比面对面的沟通 高,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只能事后对交流的信息加 以调整,而不能在交流的信息发出之前对其加以 调整(Wahher,2007)。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 尤其有利于那些羞怯的、自我意识水平高的、对自 己的外表不自信的、容易尴尬的、内向的、不敢参 与非网络社交场合的青少年(Chan,2009)。 研究显示,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使青少 年可以认真思考并加工交流的信息,从而使他们 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更为完善(Walther, 2007)。当然,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也可能 使青少年精心地“创作”信息,从而使某一被嘲笑 或攻击的对象或网络受害者感到痛苦或困扰。 三、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可利用性与沟通内容的 可加工性提高了青少年对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 控制,这种提高的可控性,解释了网络为什么对青 少年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解释了网络为 什么既有可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又有可 能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从 三个方面,即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论述网络 评价及与此相关的体验。 两个完全不同的假说概述了网络沟通对自我 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分裂与自我概念统一 (Valkenburg&Peter,2011)。前者认为使用不同 身份登录网络的容易性,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 产生分裂。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上会遇到各种人 及观念,从而建立许多新的关系,这会进一步导致 他们已经脆弱的人格产生分裂(Reid,1998)。自 我概念统一假设则认为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比以 往更多的机会与来自不同环境的个体交往,因此 青少年可以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回音壁(social sounding board)”上证实自己的同一性,这反过来 会促进他们的自我概念澄清(Calvert,2002)。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影响,有研 究表明,频繁的网络使用或网络身份实验,与较不 稳定的自我概念相关(Matsuba,2006)。但是,更 严密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如果其他变量,如孤独与 社会焦虑,进入研究模型,这种相关就会变成虚假 相关(VMkenburg&Peter,2008)。因此,目前的研 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网络使用会促进或 阻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澄清。其他因素,如孤独 (从而缺少在非网络社交环境中了解自我的机 会),似乎比网络使用更强烈地影响青少年的自 我概念(Valkenburg&Peter,2008)。 自尊是人的一种本能性需要,具有较强的动 机和适应功能,不管个体处于何种心理状态下,其 内隐自尊一般不会改变。自尊有两个重要的预测 因素,即个体对其所处环境的控制与获得他人的 赞许与认可(Ha ̄er,2003)。网络沟通可以满足 青少年的这些需要。通过网络沟通,青少年可以 控制他人对他们的了解、可以生成或修改对自己 的描述,以及选择自我表露的进度、广度与深度, 还有,通过试验性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优化来 自伙伴的反应与反馈,从而提高自尊。 一1 1 1— 一些研究在青少年中调查了不同形式的网络 Schouten,2005)。 沟通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其中大多数的研究,尤其 是关注青少年的博客与社交网站的研究,表明网 络沟通会提高青少年的自尊。例如,Schmif (2008)等人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通过创作个人 主页和博客确实体验到一种控制感与支配感。这 相对于社交补偿假说,研究一般更支持富者 更富假说。虽然有证据表明,社交焦虑与孤独的 青少年比非社交焦虑与非孤独的青少年更少地进 行网络沟通(Valkenburg&Peter,2007)。但是,正 如根据社交补偿假说所预测的,相对于面对面的 种控制感与支配感反过来与较高的自尊相关。 Vaskenburg(2006)等人通过研究荷兰青少年的社 交网站使用情况,也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对自尊 沟通,孤独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似乎确实更喜欢 网络沟通(Peter,Valkenburg&Schouten,2005), 他们也比非社交焦虑与非孤独的青少年更强烈地 的积极影响,即青少年越经常使用社交网站,他们 得到的回应就越多;得到的回应越多,这些回应就 会变得越令人鼓舞。最终,这些令人鼓舞的回应 使青少年获得更高的自尊。因为对于青少年网络 形象的大多数反应是肯定的,所以大多数青少年 会从社交网站的使用中获益。但是,也有一小部 分青少年,他们的网络形象主要受到否定的反应, 因此,他们的网络自我展现会降低他们的自尊。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以沟通定向的 网络活动与他们的自尊成正相关。但是,这些研 究都没有涉及无节制形式的网络使用,如网络使 用成瘾。有证据表明,无节制的使用网络,如不能 调控上网的时间或不能用面对面交往代替网络交 往,与自尊成负相关(Van der Aa,Overbeek&En— gels,et a1.,2009)。总之,只要不是无节制的网 络沟通,似乎都有益于青少年的自尊。 (二)网络沟通对亲密感发展的影响 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网络沟通对青少年 亲密感发展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建立友谊与保持 友谊。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建立友谊的影响的研 究主要围绕两个假说展开:富者更富假说(rich— get.richer hypothesis)与社交补偿假说(social corn— pensation hypothesis)(Valkenburg&Peter,201 1)。 富者更富假说认为,当涉及到建立友谊的时候,那 些已具有较高社交技能的青少年尤其将会从网络 中获益(Peter,VMkenburg&Schouten,2005)。而 社交补偿假说则认为,“与现实的真实生活相比, 在网络上与别人沟通会更少感到害羞并愿意说更 多的话,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社会补偿(柴晓运、 龚少英,2011)”,因此,网络尤其有利于孤独与社 交焦虑的青少年。因为网络沟通的可控性,这些 青少年在网络上,较容易放松对自我的禁锢,这最 终会促进友谊的发展(Peter,Valkenburg& 一1 1 2一 看重网络沟通的可控性(Peter&Valkenburg, 2006)。这表明虽然社交焦虑与孤独的青少年偏 爱网络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沟通,但这种偏爱未 必会促成新友谊的建立。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保持友谊的影响的研 究也主要围绕两个假说展开:取代假说(the dis- placement hypothesis)与刺激假说(the stimulation hypothesis)(Valkenburg&Peter,2011)。取代假 说认为网络沟通损害青少年已有关系的质量,因 为它占用了本来可以用来与不在网络上的朋友进 行更有意义的互动的时间(Mesch,2003)。还因 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方式极大地减弱 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同时 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历久以来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 的人际沟通模式的作用,进而影响人们在心理和 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使人容易产生孤独 或冷漠”(王常宇、李燕梅,2006)。相比之下,刺 激假说则强调最近的基于网络的沟通技术会促进 与已有朋友的交流,因为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沟 通上用来保持与加深已有的友谊,这最终会增加 友谊的亲密感(Bryant,Sande ̄-Jackson&Small- wood,2006)。 总的来说,刺激假说比取代假说获得了更多 的支持(Valkenburg&Peter,2009)。但是,对友谊 质量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网络沟通是 非匿名的,以及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与已有的朋 友交流的时候,网络沟通才会对友谊的质量产生 积极的影响(Desjarlais&Willoughby,2010)。如 果使用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如玩网络游戏、 冲浪),以及与陌生人交流,反而会损害友谊的质 量(Valkenburg&Peter,2007)。 当然,也有研究支持取代假说。但是,这些研 究一般是在网络开始普及的早期进行的。在那个 时期,个体难以在网络上维护自己已有的社交网 络,因为网络还没有那么多的功能。而目前,网络 在许多国家已经普及开来,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 够接触到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已不太可能 对友谊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青少年已有更 多的机会通过网络维护他们的友谊。 虽然大部分证据表明网络沟通会提高友谊的 质量,但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显 著的关系(Subrahmanyam&Lin,2007)。 (三)网络沟通对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的 研究在过去几年中开始兴起。这些研究主要围绕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两个方面进行,即性的自我 探索与网络性诱惑。 就网络沟通提供给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机会 的研究表明,网络沟通能够促进青少年对性的探 索。网络可以实现匿名沟通,因此,青少年在网络 中比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更容易涉及到敏感的与性 有关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经常利用网络获得关 于性健康问题的建议,以及讨论与青少年性行为 有关的道德、情感与社会问题(Subrahmanyam, Greenfield&Tynes,2004)。另外,网络沟通作为 一种相对安全的探讨敏感性问题的方式,对具有 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 同性吸引在社会上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反响与压 力。 网络沟通,尤其是关于性问题的网络沟通,会 使青少年遭遇有害的网络性诱惑与性骚扰。虽然 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有害的网络性诱惑的发生 率,相对于网络普及的早期,已经有所下降,但仍 有4%的青少年报告遭遇过攻击性的性诱惑 (Mitchell,Wolak&Finkelhor,2007)。最容易受 到有害性诱惑的青少年是那些同性恋的男孩子或 那些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的青少年;曾经受到过 性虐待或身体虐待的青少年;参与过其他危险性 非网络或网络行为的青少年,以及经常访问网络 聊天室或在线与陌生人讨论性问题的青少年 (wolak,Finkelhor&Mitchell,et a1.,2008)。因 此,研究者一致认为有关的防范与干预措施应该 以青少年中的这些特殊群体作为目标对象。 四、总结与研究展望 已有的研究表明了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 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增强自尊、增加建立友谊的 机会,提高已有友谊的质量,以及增加性的自我探 索的机会。当然,已有的研究也明确地揭示出网 络沟通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如网络性诱惑与性骚 扰。已有的研究还表明,网络既不是青少年绝对 会遇到他们不能应付的危险的地方,本质上也不 是自动地为青少年的积极社会性发展创造机会的 地方。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性 质至少与下列五个因素有关:(1)网络沟通的主 要方式,如是否匿名;(2)网络沟通的对象,如朋 友或陌生人;(3)网络沟通的使用类型,如是否有 节制;(4)网络沟通的时期,如在网络开始普及的 早期,影响较为消极;(5)网络沟通的使用动机, 如为了交流还是娱乐(Valkenburg&Peter,2011)。 虽然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取 决于科技、情境与个人等因素,但想充分了解当今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就不能回避他们的网络沟通 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媒介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 社会化,这个论题早已被提出。但是,青少年从来 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用如此多种方法实现他们 的社会性发展,而且是在没有传统的社会化动因, 如父母与学校监管的情况下。总之,这未必是一 个令人担忧的原因,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问题,即将来父母与学校在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中 的角色问题。 尽管上述共识为人们理解网络沟通对青少年 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框架,但现有的 研究还有一些局限。 第一,已有的一些研究并没有足够重视适当 的抽样程序与样本构成。网络调查通常基于研究 者自己选择的样本。真正随机样本的缺乏危及研 究结果的泛化。此外,现有的研究还倾向于根据 大学生样本做出推论,也就是由成年人推及青少 年。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足够重视适当的抽样程 序与样本构成。 第二,许多研究基于横断设计,也就是在同一 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进行研究。未来的 研究应该将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引入,从时间、 人格、动机和文化、亚文化等全方位的视角重点考 察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机制。 第三,现有的研究倾向于把不同类型的网络 沟通合并在一起,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在 概念上把不同类型的网络沟通区分开来,并在它 们的运作转化中对它们加以单独的评价。就对不 一1 1 3— 同类型的网络沟通的评价来说,在将来的研究中 的干预措施。 有必要超越传统的自我报告频率估计法,因为这 些评价的方法会产生一些误差,如记忆错误和社 会赞许倾向。 第四,现有的许多研究主要关注网络沟通对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非常简单的主效应,没有更 第五,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网络沟通技 术的使用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 即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的发展,没有涉及到对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其他潜在的相关变量的影响, 例如,对青少年认知神经发展的影响。因此,对这 些领域的深入研究将会进一步阐明青少年的自主 网络沟通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细致地考察造成这些效应的一些潜在的过程,如 情绪状态、动机、认知发展等。此外,没有探讨出 现这些效应的个体差异。在将来的研究中,除了 要考察造成这些效应的一些潜在的过程,还有必 要确定哪些青少年将会从网络沟通中受益,哪些 相关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既可以以积极的方 式又可以以消极的方式使用同一种技术。因此, 对网络研究者、有关专家与青少年的父母来说,面 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了解如何控制网络沟通 带来的危险因素,同时提高它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将会从网络沟通中受到伤害。只有了解了 网络沟通在使用中及其产生影响的个体差异,才 能更好地设计出针对不同青少年或青少年亚群体 参考文献: 柴晓运、龚少英,2011:《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网络环境的视角》,《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第3期。 刘忠群、刘高峰,2008:《浅析网络对沟通行为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常宇、李燕梅,2006:《黑与白的结合一网络对沟通行为的灰色影响》,《当代经理人》第4期。 Bryant,J.A.,A.Sanders—Jackson and A.M.K.Smallwood,2006,“IMing,text messaging,and adolescent social net- works”,‘,Comput Mediat Commun,vo1.11,PP.577—592. Buhrmester,D.and K.Prager,1995,“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in K. J.Rotenberg(ed.),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Adolescen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0—56. Calvert,S.L.,2002,“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the internet”,in S.L.Calvert,A.B.Jordan and R.R.Cocking(eds.) Children in the D培ital Age: wes ofElectronic Media on Development,Westport,CT:Praeger,PP.57—70. Chan,M.C.,2009,“Shyness,sociability,and the role of media synchronicity in 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 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hicago,IL. Desjarlais,M.and T.Wilfoughby,2010,“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boys’and igrls computer use with fiends and frirendship quality:Support for the social compensation or the rich—get-richer hypothesis?”,Compm Human Behav,vo1.26,PP.896—905. Harter,S.,2003,“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presentation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in M.R.Leary and J.P. Tangney(eds.)Handbook ofSelfand ldenti ̄,New York,NY:Guilford press,PP.611—642. Joinson,A.N.,2001,“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 nymity”,Eur J Soc Psychol,vo1.31,PP.177—192. Joinson,A.N.,2001,“Knowing me,knowing you: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 in internet-based surveys”,Cyberpsychol Behav,vo1.4,PP.587—591. Matsuba,M.K.,2006,“Searching for self and relationships online”,Cyberpsychol Behav,vo1.9,PP.275—284. Mesch,G.S.,2003,“The family and the internet:The Israeli case”,Soc Sci Q,vo1.84,PP.1038~1050. Mitchell,K.J.,J.Wolak and D.Finkelhor,2007,“Trend in youth reports of sexual solicitations,harassment and un- wanted exposure to pornography on the internet”,I,Adolese Health,vo1.40,PP.1 16—126. Peter,J.,P.M.Valkenburg and A.P.Schouten,2005,“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 ternet”,Cyberpsychol Behav,vo1.8,pp.423—430. Peter,J.and P.M.Valkenburg,2006,“Research—note: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ur J Commun,vo1.21,PP.213—226. Reid,E.,1998,“ e self and the internet:Vairations on the illusion of one self”,in J.Gackenbach(ed.)Psychology and the l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PP.21—41. ,一114— Schlenker,B.R.,1986,“Serf-identification: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lf”,in R.F.Baumeister (ed.),Publw SeVand Private Self,New York NY:Springer—Vedag,PP.21—62. Schmitt,K.L.,S.Dayanim and S.Matthias,2008,“Personal homepage construction as an expression of socil develop—a ment”,Dev Psychol,vo1.44,PP.496—506. Schouten,A.P.,P.M.Valkenburg and J.Pter,2007,“Precursors and underlying processes of adolescents’online serf- disclosure: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Internet-attibutre-perception”model”,Media Psychol,vo1.10,PP.292—3 14. Steinberg,L.,2008,Adolescence(8th edition),Boston,MA:McGraw Hil1. Subrahmanyam,K.,P.M.Greenfield and B.Tynes,2004,“Constructing sexuality and identity in an online teen chat room”,JApplDevPsychol,vo1.25,PP.651—666. Subrahmanyam,K.,D.Smahel and P.Greenfild,2006,“Connecting developmental constuctirons to the intemet:Identity presentation and sexual exploration in online teen chatrooms”,Dev Psychol,vo1.42,PP.395—406. Subrahmanyam,K. and G.Lin,2007,“Adolescents on the net: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Adolescence,vo1.42,PP. 659—677. Valkenburg,P.M.,J.Peter and A.P.Schouten,2006,“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socil seraf-esteem”,Cyberpsychol Behav,vo1.9,PP.584—590. Valkenburg,P.M.and J.Peter,2007,“Preadolescents’and adolescents’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closeness to friends”,Dev Psychol,vo1.43,PP.266—277. Valkenburg,P.M.and J.Peter,2008,“Adolescents’identity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Consequences for socil com—a petence and serf-concept unity”,Commun Res,vo1.35,PP.208—23 1. Valkenburg,P.M.and J.Peter,2009,“The effects of instant messaging on the quality of adolescents’existing friend— ships:A longitudinal study”,J Commun,vo1.59,PP.79—97. Valkenburg,P.M.and J.Peter,2009,“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interact for adolescent:A decade of research”,Cur," DirPsychol Sci,vo1.18,PP.1—5. Valkenburg,P.M.and J.Peter,201 1,“Online communication among adolescents:An integrated model of its attraction, opportunities,and risks”,J Adolesc Health,vo1.48,PP.121—127. Van der Aa,N.,G.Overbeek,et a1.,2009,“Daily and compulsive intemet use and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A diathe— sis—stress model based on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J Youth Adolesc,vo1.38,PP.765—776. Walther,J.B.,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mun Res,vo1.23,PP.3—43. Walther,J.B.,2007,“Selective serf—presen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Hyperpersonal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language,and cognition”,Comput Human Behav,vo1.23,PP.2538—2557. Wolak,J.,D.Finkelhor,et a1.,2008,“Online‘predators’and their victims-Myths,realities,and implications for pre— vention and treatment”,Am Psychol,vo1.63,PP.111—128. (责任编辑:蒋永华) Impac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n Teenagers’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I Hai—ying Abstract:The major goal of teenagers’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to achieve psychosocial autonomy.Within this goal,teenagers have to develop se ̄identity,the feelings of intimacy and sexuality.To accomplish these three development tasks,teenagers need to get two important skills,that is,self-presentation and self-disclo- sure.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that it improves the controllability of self-presentation and self-disclosure.Therefore,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enagers’social life.The three feature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that is,anonymity,accessibility and editability,influence the con— trollability of teenagers’self-presentation and self-disclosure.thus having consequences on teenagers’psychoso‘ 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network communication;teenager;psychosocil develaopment;self-presentation;serf-disclosure ll5一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