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分为三”

2022-05-06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从一分为三谈中国人的智慧 妥贴表达对立同一 二分法、 两点论的结果往往是非此即彼, 这个跟我们把对立同一仅仅归纳为矛盾, 或仅 仅突出强调斗争有关。 其实, 在中国人的智慧里边有很多词语能够很好、 很简便地把对立同 一关系说得更清楚、更细腻。 说到一分为三,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因为没有见过这个说法。 大家见得比较多的是一分 为二。有个成语叫“自相矛盾” ,大家可能都知道,意思是说, 两种对立的意见想要同时存 在,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 。提出“矛盾”说,是为了反对一种说法。因 为当时的儒家学者们宣传尧舜是圣人。 先说尧是圣人。 当尧为天子的时候, 据说天下到处都 是歌舞升平、莺歌燕舞,治理得非常好。又说舜是圣人。舜起初是平民老百姓,住在民间, 舜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感化一方。于是,有人问,既然尧治理的天下是国泰民安,那么舜 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如果肯定舜的话, 那不等于批评尧吗?如果肯定尧, 那不是让舜 没活可干、没法表现吗?这叫矛盾。这是“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最早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就是说不可两立,不可两誉。誉了尧,就不能誉舜;誉了舜,就不能誉尧。尧和舜的名声是 不可两立的。换言之,就是势不两立。 最早的“矛盾”大概就是这意思。问题是, 20 世纪以前,中国的文章里尽管也会运用 到“矛盾”这个词,但是那个“矛盾”大体是在文学意义上,或者是在韩非原来的不可互相 矛盾的那个本来意义上运用的, 并没有把矛盾用作哲学范畴。 将“矛盾” 应用到哲学范畴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的事, 后来又把它普遍化、简单化、明确化了,或者叫做 两点论、二分 法。两点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 也都有他的缺点; 办任何事都有 它的困难一面, 有它的顺利一面, 你不要只看到困难, 也要看到顺利。 二分法就是说一个东 西总是分为两个方面的, 比如说一个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这叫二分法,叫两点论。这实 际上都是矛盾。大家都知道,后来有一位伟人写了一部著作就叫《矛盾论》 。在那以后,矛 盾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被普遍地运用起来。 我们现在来检讨, “矛盾”并不是最妥帖地表达哲学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一个词,哲学 上要表达的一种思想是什么呢?就是 一切对立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同一的, 一个 同一的东西又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 对立、同一的哲学思想用矛盾概念不能很准 确地表达。 为什么?因为矛盾的概念更多地是强调不可两立、 势不两立那一方面, 它更多地 强调对立的方面。正因为强调对立,所以它难以表达同一。 谈到对立同一, 在中国哲学上有很多词。 用得最多的是阴阳这个概念, 而不是矛盾。在 其他各种领域里,类似的词还有很多。比如,刚柔、经纬、正反、错综。一般我们不太容易 把错综复杂的“错综”想到对立同一上面去。事实上, “错综”是中国非常好的一个概念, 错,同锉刀的“锉” ,锉刀的纹路是互相交叉的;综,是织布机上的零件,用来将纵横交错 的经线纬线织成布匹。 综的特点是“合” ,把对立的东西合起来。错则给人以分立的感觉。 所以, 错综是对立同一。 但现在只是在一般语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如错综复杂, 它提示我 们的意思是复杂。又比如,消息,也是表示对立同一的术语。现在一提“消息”就是新闻, 其实本来不是这个意思。 “消”是朝下落, “息”是往上涨。 “消”是消失, “息”是增加。 比如你存了 100块钱在银行,银行隔天就自动给你生了 1 分钱的利息,自动生长,这就是“息”。 还有,医学上有一种东西叫息肉,割掉了明天又会长出来,也是这个意思。还有 “抱负”。 抱负的本来意思叫 负阴而抱阳 ,《老子》里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负就是背着, 后面背着一个; 抱是前面抱着一个, 两种动作, 正好是对立同一的动作。 类似的词汇还有很多。有些词更偏 重对立,有些则更偏重同一;有些偏重变化, 有些更偏重不变化。 因此可以将对立同一的意 思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 在很长一段时期, 我们强调矛盾比较多, 所以更多是强调斗争的一面, 强调斗争是发展 的动力 。其实, 发展不是对立面的斗争,斗争恰恰是不发展 。当然,斗争提供了发展的动 力。但是 发展的完成恰恰是靠和谐,靠同一,而不是靠斗争。 只有和谐了,同一了,这个 时候它才向前发展。 这一点中医最明显 。 中医讲究阴阳协调。保持阴阳协调就是保持一个 最好的发展和前进趋势。发展不是在斗争的时候,而恰恰是在不斗争的时候。 我们说,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那么有没有一个 和风细雨 的时候?应 该有。 最好的时候不是东风的时候, 也不是西风的时候, 而是和风细雨的时候, 那个对一切 生物最有利的时候 。而二分法、两点论的结果却只有两个, 非此即彼, 这个跟我们把对立同 一仅仅归纳为矛盾, 或仅仅突出强调斗争有关。 其实, 在中国人的智慧里边有很多词语能够 很好、很简便地把这种关系说得更清楚、更细腻。 既知其二、又知其三 一分为二有个好处,就是使得你对一个笼统的、囫囵的、混沌的那个“一”做些非常明 晰的划分。不能只见其一,不知其二;同时,不能只知其二、不知其三。 分成对立的“两” 还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只有把它变成“三”以后才是最稳定的 。 中国人谈 对立 的时候,实际上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它分成两种: 一个是“两”,一个是“二”。 什么叫“两”?中国哲学里面把 互相并列的对立关系归类为“两” 。“ 两”就是并存 ,好比 “左右”,左边跟右边完全一样,只是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是完全并列的关系。 “两”本来是 古代车上的小部件。 车子前面有根杆, 杆上挂下来卡住马脖子上的东西, 那个东西就是 “两”。 为什么叫一辆车呢?这个“辆”实际上就是“两” 。在中国哲学里, “二”也是指两个东西, 但是 “二”是有主从的关系 。比如我们说“二把手” ,意味着还有“一把手”在上面, “二” 所表示的就是一个主从关系。 如果要表现 对立同一 的关系,中国也有很好的词,叫“ 叁 ”,还有一个和平的“ 和 ”。什 么时候用 “叁”来说明对立同一的关系?我们来举例子。 现在到五一节了, 公园门票要涨价, 有人反对,于是就开听证会。一方是管理者或资方;另一方是游客。管理者希望门票涨价, 而游客则不希望门票涨价。这是对立的两方、 矛盾的两方、不可调和的两方。怎么办?我们 请一些社会公众人物来。公众人物既不是站在管理者这一边,也不是站在普通游客这一边, 而是站在客观、公平的立场上,也就是 作为第三方参加 听证会。注意,我用了“参加” ,这 个“参”就是刚才的“叁” ,“参”是动词的“叁” 。一方要涨价,一方不要涨价;一方是买 方,一方是卖方,双方纠缠不清,闹不完。于是第三方参加进来,提出更公允的意见,这叫 做“参”。真正的“参”是有自己独立意见参加到对立的两方中去,使矛盾得以解决。大家 注意,带“参”的词特别多。比如参加、参考、参谋、参赞、参议等等。 那么,什么时候用“ 和 ”来表示对立同一的关系? “和”本来是种乐器 ,就是那个长短 不齐的排箫。由高低不同、快慢不等的音调、音色、音响组合成一个协调悦耳的曲子,这就 叫做“和”。再如“和面” :拿一点面粉、一点水放在缸里,面粉是干的,水是湿的,一个固 体,一个液体,但是你把它们混合起来,最后形成的东西,它既不是水,也不是粉,同时既 有水,又有粉。在这里, “和”的意思就是使对立的双方组合成第三个东西,由对立变成了 同一,由二变成了一。 我们说一分为二,这是对的。任何一个事物, 它会分成两个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矛 盾的两方面。 一分为二有个好处,就是使得你对一个笼统的、囫囵的、混沌的那个“一” 做些非常明晰的划分。这叫做既知其一、也知其二。 不能只见其一,不知其二。同时,也 不能只知其二、 不知其三。后面一句话是我加的。 此话怎讲?我们说, 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成 两个方面,这不假,但事情到这还没有完, 分成对立的“两”还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只 有把它变成“三”以后才是最稳定的。这跟几何学上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是一个道理 。 举个例子: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不久前, 温家宝总理去南亚访问, 跟印度签订了一些重 要的协定。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大国, 是亚洲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发展中国家 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国家。 特别是在高科技方面, 两个国家有各种各样互相竞争、 互相赶 超的状态。 有些西方国家有意无意地宣传中印将来一定会打起来,亚洲将来的纠纷就在这 两个国家。这就叫只知其二,不知其三。 他不知道这两个国家都有悠久的文明,这两个国 家各自有优良的传统 ,两个国家的合作有相互帮助的大好处。 看不到这一点,就是 只看到 两者的对立,看不到两者的合一、同一的关系。 中印签订协定以后,世界上普遍看好。所 以我们要既知其二,又知其三。我们要知道这两个国家有同一性。它们有互相需要的地方, 有互相帮助的可能, 有互相促进的要求。 这一点是客观的。关键是你发现不发现, 培养不培 养。你能够发现, 能够培养, 就能够利用, 能够促成。 这里主观很重要。 有些国家, 有些人, 有些哲学,有些理论,它不同意我这种“三”的说法。他们认为到“二”就为止。比如,美 国哈佛大学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叫亨廷顿, 他谈到世界将来一定要冲突。 为什么?他认为世 界文明只有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两种, 不是西方文明就是非西方文明, 非此即彼。 绝对的 二分,没有回旋余地,这就是只见到二、没看到三。 一分为三与中庸之道 是用斗争哲学, 还是用同一和谐来化解对立的问题?在我看来, 建立和谐社会、 和谐社 区,实际上就是 “执两用中 ”。这个“中”与“和”,其实是一个东西, “和”就是动态的 “中”。 一个中庸的、兼顾各方利益的、采纳各种长处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那么,何为“三”?三分的形态又有哪些? 我认为,大概有这样四种形态。 其一:三个都是实体 。有一种大家熟悉的儿童游戏叫 “ 石 头剪刀布 ”,说的就是一种 循环克制 的关系。 清朝末年流行一句话: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 洋鬼子怕老百姓, 也是一个互相克制的关系。 三个实体间除了有相互克制的关系外, 还有一 种相互补充 的关系。这方面,中国谈得最多的是“天地人” 。在中国,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主张“ 天地人”三极 。据说, 天的作用在化,地的作用在育,人的作用在赞 。天能给出 条件来,使得一切东西产生变化,从无到有; 地会提供各种物质资源来养育万物; 人的作用 是赞, 赞就是帮助 。人要帮助天地来化和育,天地人是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这种关系到一 起就是参。 天地人各自化、育、赞,三者合在一起就是参 。所以在中国, 儒家 有一个说法, 叫“参赞化育 ”。这三者合在一块,就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完美的、和谐的大自然。 第二种形态: 两实一虚 ,即两个实体,一个虚体。最常见的例子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的,看上去似乎只有买方和卖方,实际上冥冥中还有个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在主宰着、 控制 着、指挥着买卖两方,它虽然不可见,但确实存在。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 看不见的手 ”。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可以丰富这个理论的例子, 叫做“看不见的脚” 。《庄子· 天下篇》 谈到,当时有些诡辩家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题目来互相辩论,有一个论题是“鸡三足” ,就 鸡是否有三条腿进行辩论。 说没有的人当然容易, 鸡没有三条腿; 但是说有的也可以找出道 理来———除了两条腿之外,鸡还有一条看不见的腿,因为如果没有,它这两条腿就作废, 整天打架, 左腿要往左边走, 右腿要往右边走, 左腿踩着右腿, 右腿拔着左腿, 一定要打架, 所以 它一定要有主导的第三条腿让两条腿平衡,并指挥、支配两条腿向一个方向前进 。这 条腿看不见, 但是必须要有。 这便是二实一虚的那个虚的腿。 中国古书里还说尧舜都有三只 眼睛,“尧舜三眸子 ”。这第三只眼睛,是一只看不见的眼睛,它既看左边的情况,又看右边 的情况,然后综合两边的情况,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也是两实一虚的关系。 第三种形态: 两虚一实 。最明显的就是宗教的三位一体,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道教 也好,都有所谓三位一体的说法。如基督教里的圣父、圣子、圣灵,实际上只有圣子耶稣是 实的, 其他两个都是虚的。再比如佛教里说的佛法僧,道教里的精气神,都是两虚一实的三 位一体。李白有一首诗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面只 有李白一个人是实的,其他两个都是虚的,但是他这首诗是意味深长,奥妙无穷。 当然,如果 把时间这一维加进去 ,你会看到更为复杂的三分关系。 最有名的如“正反合 就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说一分为三的关系。郑板桥有句名言叫“难得糊涂” ,他说聪明难、糊 涂难, 由聪明到糊涂更难。 这其中就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正反合的道理。 这个意思大家可以仔 细琢磨体会。 以上大概就是三分的四种形态。这几种形态,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各种表示。 比如在汉朝就有人提出“ 三是数之成 ”的概念,说十个数字里,一是数之开始,十是数 之结束,三是数之成。一是数之始,十是数之终,这无须讨论,因为十一实际上是第二轮之 始。三是数之成,这思想不得了,深刻 。“三”是一个小小的循环阶段的结束,是一个完成, 为什么?三里面包括一和二,而 一和二是数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奇和偶 , 两个最基本的 元素,都在三里面包括了,所以说三是数之成。 “三”也是正反合。从一开始,然后到二; 是同一,二就是对立,从同一到对立,然后到三,就是对立和同一。 我们说 “三思而后行” ,这个“三”不是表示想三次,而是一个简单多数,是一个完成 代表的是“数之成” 。 再有如大家熟悉的“中庸之道” 。用一句话说, “中庸”就是“ 执两用中 ”。“执”就是抓 住,抓住两端,用中间的这一块,这就是“中庸”最基本的含义。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你说这个事行, 我说这个事不行,把咱们两个人的优点都挑出来, 把缺点抛掉,找出一个共 同的东西来, 这叫“执两用中”。“中庸”的说法, 盛行两千多年, 只是到近代受到一些批判。 现在大家似乎又在重新反思“中庸”的含义。 如果细分,我们又可以把 “中庸”分成四种形式 。一种是 A而 B。譬如“ 温而厉 ”,表 面上是温良恭俭让, 但在涉及原则问题上不让步。 毛泽东同志说邓小平绵里藏针, 跟“温而 厉”是一个意思。对人一脸和气,但是和气本身有缺点。同样,任何事物都有其不足之处, 因此要用对立面来补充之,最后达到比较好的中间状态,这就是“执两用中” 。 “中庸”的第二种形式是, A而不 B,B是 A 的特殊形态。比如说一个人“ 威而不猛 ”, 威”与“猛”意义相近,但“猛”是“威”之过头处,是不太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克制。 任何事物都有其容易趋向极端的那一点,防止其过头,这就是“中庸之道” 。 中庸之道的第三个形式, 不 A不 B。如“ 不卑不亢 ”,既不谦卑也不高傲,既不采取这 一端,也不采取那一端。在表达意见时采用弃权的办法也是这个意思。 第四种跟刚才的正好相反, 既 A 又 B。“能文能武 ”,“又红又专 ”,把两边的优点都集中 起来,这是“中庸”的又一层意思。如果说,不 A 不 B 是排除两边缺点,采取超脱办法。还 有“三碗不过岗” 、“三番五次” ,等等,这里的“三”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而是虚指, 这种说法影响至今。 的 话,那么,既 A 又 B ,则是包容两边优点,做到两全其美,万物皆备于我。 当然,要真正达到上面所说的那种种境界很难,但“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思维方法、工 作方法,却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大智慧,需要我们仔细琢磨,认真运用。 当前,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如何解决改革与稳定、 自由和秩序、 发展与公正的关系,消除分化,缩小差距,建设和谐社会,说到底,还是一个二分抑或三分 的问题,是用斗争哲学,还是用同一来化解对立的问题。在我看来, 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 区,实际上就是 “执两用中” 。这个“中”与“和”,其实是一个东西, “和”就是动态的 “中”。 一个中庸的、兼顾各方利益的、采纳各种长处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这是庞朴先生 2005 年 4 月 22 日应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之邀所作的演讲,有删节) 讲演者小传 庞朴 1928年 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 1954 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 曾任山东大 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 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专业领域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 主要著作有《 〈公孙龙子〉研究》 、《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 、《当代学者自选文 库———庞朴卷》 、《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等。 附:“一分为三”释义: 哲学新用语,也称三分法、三点论、三元论,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不仅要 认识到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更要注意到真正对矛盾双方的统一与转化起 关键作用的是第三者。不过,这第三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比较明确,有时却 模糊不清, 而有时却只能通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本身来得以体现。 因此, 这个“三 具有忽隐忽现、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特性。此说在三十年前被我国国学大师庞朴先生 提出后,就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在中国古代,一分为三的说法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一分为三的观念却一 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典籍之中。 《老子·四十二章》就明确指出: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史记·律书》也说: “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在古代,“三”的繁体字“叄”又通于“参”,“参”就是“参与”,即第三者参与 到矛盾双方之中来,对矛盾双方进行调和、沟通和转化工作。事实上,《易经》中的 “阴阳相交”思想,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守中”、佛家的“中道”以及名家提 出的“鸡三足”、“黄马骊牛三”,都是一分为三观念的具体体现。 在西方的哲学家那里,一分为三观念也处处体现在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论述之中。 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德行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 ,, 由此可断言,过度和 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行。”与“中庸”所体现的一分为三思想如出一辙;大哲 学家黑格尔的“正、反、合”,简直也是“一分为三”观点的一个具体的翻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中介”概念与“同一观”、毛泽东提出的“一分为二” 看事物的观点、邓小平理论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以及我党第三代 领导人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和当前我党的执政方式从传统模式向“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一现代模式转变的“和谐社会”观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对“一 分为三”观点的最好注解和应用。 中庸与三分 其实所谓的中,就是第三者;承认二分又承认中庸,也就在事实上承认了一分为 三。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当然要把这一事实挑明,还得分析和解说。 天网恢恢,宇宙本是一面硕大无朋的网。任一事物都是这面网上的一个点;这个 点,是由上下左右前後古今粗细软硬等等相互牵连着的绳络结织而成。就是说,事事 物物,都与它事它物处于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正如无牵连 的结点是不可能的一样。 “有象斯有对”。事物的诸多联系中,最主要最本质的联系,便是此一事物与正 相对立的彼一事物间的联系,那是一种既相反又相成的联系。白天不是黑夜且必赶走 黑夜;但是没有黑夜,也就无所谓白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恶固非美, 但天下皆必藉恶而知美,无恶亦无所谓美。如此等等。 对于事物之对立的联系,或对立事物间的联系,人类在很早时候便已注意到了。 古希腊的毕泰戈拉学派就曾罗列过十大对立,後来有人将它归纳成三种形态:殊异、 相反、相关 [1]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分对立为四种:相关、相反、有和缺失、肯定和 否定,有时更加上一个第五种──两端 [2] 。和他们大体同时的中国哲人所倡之“物 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之说 [3] ,矛盾之说 [4] ,环流之说 [5] 等等,也都是 对对立的种种认识。认识到了对立,混沌世界的内在本质方始逐步向人们敞开。 有对斯有中。所谓事物的对立,通常指的是质的对立。即使像一与多、冷与热这 样的对立,也不是说这个比那个少几个、多几度的意思,而是说二者存在着质上的反 对。但是,话还得说回来,这种质上的不同,以及一切正相对立事物的质上的不同, 都是由量的积散程度促成;量的增减到达一定界限,便能引起质的变化,构成事物的 质的对立。因此,正相对立的事物之间,当其显现为质的对立的同时,也还存在着量 的可比性,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逐步递增或递减的某种量的连线。譬如,鲁莽和怯 懦,是行为举止方面的一对对立,二者有着质上的不同。但二者也可归结为自信的不 同程度:自信程度低迷,不敢说不敢动,到了自馁,则成为怯懦;自信程度超高,天 不怕地不怕,到了自负,便流于鲁莽。於是,鲁莽与怯懦之间,便有着一条由此及彼 的自信程度的连线。既然是量的连线,很自然,便有一个可测量的中点或中间阶段, 便有一个相对于两端而言的中。 这个相对于两端而言的中,从上述的推知过程看,仿佛首先表现为一定的量。但 是,这个量,由於它相对于两端而为中,也就是说,由於它脱出了两端的范围,不属 于两端的任一端,它便由之自成一种质,一种新的质,一种相对於两端而存在的质。 这种质,一般谓之曰中。拿上述例证说,那处于鲁莽和怯懦之间的由适度自信所形成 的新的质,便是鲁莽和怯懦的中,自负和自馁的中;如果需要给它一个名字,可以叫 做勇敢。 从上述的推知过程还可看到,仿佛是先有了两端,然後定出一个中来的。就好像 先有了卖主与买主,卖主索价两元、买主还价一元,然後逼出一个中间价来而成交的 那样。必须声明,上述推论过程只是一种叙述方式;其实反过来说也可以:是市场行 情一元五在先,卖主比照行情试图多要一点,买主也了解行情而故意少还一点,於是 有了三分的架势。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谈德性时,正就是这样看的。他们都认为只有 中道才是德性,而将两端分别称为过度和不及;那无异於说,是首先有了中间,然後 方有两端之相对於中间而起而得名。 事实是,世界本来便是三分的。中间和两端,本是相比较而存在,经指认而得名 的。人们在认识上,会有一个先後的次序,事物的存在,也常有隐显的不同,但一分 为三的事实,则是客观的无处不在的。 但是,由於二分法的先入为主,人们习惯於称“中”为“中介”,仅仅视之为两 极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居间环节,或者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中间阶段;喜欢强调一切差异 都在居间环节融合,一切对立都经中间阶段而互相过渡;等等。就是说,“中”的存 在,仿佛只是为了两极,“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在于它的能“介”,而无视其所以 能介的根据,无视其存在的自性。因而,他们否认三分的真实性。殊不知,中之为中, 与左右之为左右完全一样, 自其关系视之, 固是相对的; 自其存在视之, 则具绝对性。 中之能介,中之能融,便正是它独立於左右之外、独立发挥作用的表现,而绝非其附 属於左右之下、仰赖左右鼻息的结果。 也是由於二分法的先入为主,人们还习惯於相信中介环节是暂时的,必将向两极 分化而最终归结为二元的天下。熟知的说法如小资产阶级大量地、不断地、每日每时 地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化之论,便最为经典。这一见解很可宝贵,因为它能从运 动变化来观察世界,指出三分的界限不是僵死的,而是变动的,无疑十分正确;只是 它忘记了,中间、两端之间的流动,决不可能只是单向的。既然能有中介向两极的分 化,也就必然会有两极向中间的聚拢;小资产阶级固然在每日每时分化为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未尝不每日每时分泌出小资产阶级来;其动因完全是 共同的。要知道,由於运动变化,中间状态作为中间状态,必与两端处于此涨彼消此 消彼涨的相对关系中,共同组成一个三段的整体;如果某一段不见了,那便意味着整 体已发生彻底变化而不复存在,任何一段单独先自退出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更有一种从二分出发的观点,指中间为恶,务必除之而後快者。那就是政治学说 中的中间派最危险论, 和文学上的反中间人物论。 这是标准的左派幼稚病。 我们知道, 幼儿能够分辨简单的好和坏,是他的认识从混沌向有序的可喜进步,但幼儿还无力识 别好坏之间的居间环节;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中间常是多数的。从幼儿到成人,需要 经历艰苦的成长过程。 肯於承认两派之间的中间派之存在的合理性, 也是需要过程的。 中国古有“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 [10] 之说。说始於一而不说始於零,因 为对零作为一个数的认识,是很晚的事;而终於十,当然是十进制决定了的。最有意 思也最值得注意的是成於三。为什么会成於三?又怎么样成於三 ? 所谓数成於三,是说无论客观世界的事物本身还是主观世界对事物的认识,起先 都是从一开始,或者叫从混沌开始。然後显露出对立两端,或者是认识上的首先注意 到两端,斯为二。进而因两端而有中间而知中间,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全认知,此之 谓成於三。抽象为数,便是由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告一段落。老子曰:“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这个意思。三生万物者,“三”体现为“万物”, “万物”皆是一个“三 ”也。 说到万物皆是三,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黑格尔的“某物是否定之否定”,或者弗 洛伊德的人是自我( Ego )、本我( Id )、超我( Superego )的统一之类命题,以及, 人人都能随手举出来的一些别的事实。 可是若要对种种三分的事实进行形态上的归类 和划分,却并不是随手便能办到的事。譬如我们上面说到的中庸四式,只要再加上两 端的 A 和 B,便成了似乎是四种不同的三分。可是仔细推敲几下则可看出,它们都只 不过还是发生在一条直线上的四种形式,都宜归类于一维状态。 如果某个第三者不和两端处在一条线上, 而是高于两端之上, 形成三角形的顶端; 此时的三分,便属于二维状态。 《易传》曰“太极生两仪”,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者便是。这里的太极与两仪, 或道与阴阳,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角:太极或道高踞顶端,它非阴非阳,但能生阴生 阳,综两仪而统之;两仪则平列於底边的两端,并生并存;其中,阴与阳或两仪是相 对的,道或太极独立而无对,是绝对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喜欢用“一”作为道或太极的代数,用“两”或“二”来代表阴 阳。他们相信,绝对者既曾存在于相对者之前,又正存在于相对者之中。这叫做“一 物两体”或“一在二中”,叫做“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11] 张载曾把这种看法缩写成以“极”字为顶、以“两”“两”二字为底端的三角形,是 很有意趣也很有见地的。 顺便说一句, 在分别开或对比着运用时, 极和端的语义是各不相同的。 端是终点, 是末;极的原意则是房屋中间最高处,引申为准则、绝对。在上述的三角形中,顶角 (极)的地位和价值,和底角(端)是大不一样的。当然,其为三分,不受影响。 让我们引个实例来看看。庄子曾说过∶“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 一。” [12] 莛与楹,是细粗不同的木棒,厉与西施,是媸妍有别的女人;它们各自互 相对立着。两既立了,一则可见。这个一,粗看是木棒或是女人,极而言之,则是道; 它正统摄乎莛与楹或厉与西施之上,也可看作是潜存于二者之中。不见这个一,则不 知二者的本质,二者的出现也就了无意义;此所谓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里的一是 绝对的,二是相对的。这样的一个绝对君临两个相对的关系,刚好组成一个三角形, 成为二维式三分法的典型形态。 要能看出这类三角形的存在,并非易事。庄子说“道通为一”,是说“道”把二 者通为一的;也可说需得具备“道”的眼光,方可看出二者通一(所谓“唯达者知通 为一” [13] ),进而看出三角存在。所以,当人们仅仅看出莛与楹细粗不等、厉与西 施是两个女人,而盛赞矛盾无处不在,却又否认一分为三的时候,他不曾料到,他所 看到的矛和盾中,正寓有一个他不曾看到也看不到的“绝对”在焉;这个绝对和相对 构成一个三角形态。事物本是一分为三的,不管你认识与否承认与否。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三角形也有三足鼎立、无分绝对相对者。儒家哲学谓天地人 为三才,亦称三极 [14] ,便是如此。其所谓的天,并不比它二者高超,所谓的人,也 不比它二者卑微;天地人三极,分别表现了宇宙的气、形、德 [15] 。从功能上说,天 之用为化,地之用为育;人之用,叫做赞,即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赞助天地的化育, 以此遂得与天地参,即与天地鼎立而三 [16] ;三者的地位,於是遂成平等。当然,三 者有主观客观、能动与否之别,在儒家,似乎更钟情於三者中的“人”之一极,那多 半属于严以律己的意思,绝无拔高的企图。即使像宋儒们所标榜的圣人能为天地立心 那样的高调,也还没有超出天地人三足鼎立的范围。 三足鼎立的另一说法叫三位一体, 无论是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 佛教的佛法僧, 道教的精气神,还是伊斯兰教的阿里、安那、穆罕默德,都属于二维三极、三角平等 式的三分形态,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特殊例证。尽管它们都是虚幻不真的;但作 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们却是很认真的,而且有其无处不在的客观依据。 三角的三极还有一种互克的形态。石头、剪刀、布的循环相克便是。这种形态很 早便被人们发现了,其见诸文字者,有《关尹子·三极》篇所记的“虫即 虫且 食蛇 ,蛇食蛙,蛙食虫即虫且 ,互相食也”之说。虫即 虫且(蟋蟀?蜈蚣?)能否食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 宇宙之网上的一个结点,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并以之而与它物结成动态的平衡关 系。於是自然界便无绝对强者,一切都在互相联系中互相制约着,而最本质的联系和 制约,则是对立;对立的否定再否定,遂形成循环的三极。 循环也有由 “彼是莫得其偶” 即对立自身之变动不居而形成的时候, 如庄子在 《齐 物论》中所云。他说,彼是(是即此。“彼是”在此代表一切对立)本是“方生”的, 即相并相依而生的;有此才有所谓彼,有彼才有所谓此,本无孤立的绝对的此与彼。 於是,曾经谓之此的,亦可谓之彼;正在谓之彼的,将可谓之此。有鉴于此,人们不 禁要问:“果且有彼是乎哉?”意思是说,如此说来便没有彼此之别了。可是,如说 没有彼此之别,又与人们的感觉不符,所以庄子又问:“果且无彼是乎哉?”意思是 还得肯定彼此的存在。 这样反复诘难, 遂构成了彼此之首尾相逐、 莫得其偶的循环圈。 庄子主张,人们不必去追逐那些无穷的相对的变化,不妨站到循环圈的中间来,这里 叫做“道枢”,这里始可“得其环中”,这里方能“以应无穷”。这个枢和这个圈, 也是一种二维的三分。 老子也有“反者道之动”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之说。反者向对立转化之谓, 复者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老子所谓的动和作,只是这种两端间的反复运动。他所谓 的反复者和观复者,也就是庄子的环圈和道枢,也是一种二维的三分。在他们看来, 整个世界无非如此,无非是环流着的客观事物,和静观着的主观人类。老庄的这一说 法,从局部的短暂的过程来说,或不无道理。只不过,现实中的循环往复,除去简单 的机械运动外, 绝对重复原来轨迹的事, 是不多的。 一般说来, 由于内外条件的作用, 循环常呈螺旋式的变化向前进展。於是,便有了一种三维的三分形态。 三维三分的典型形态是螺旋,而其简单样式则是每一个立体的“一”,即任一个 体。 中国古有“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之说 [17] 。其实岂止太极元气而已矣,任何事 物都是函三为一的;例如我们的朋友张三。当我们向别人介绍说:此人是张三,或: 这位叫张三时,事实上是在说:个别性(此)+普遍性(人)=特殊性(张三);张 三於是就函三为一了。 当然, 你不介绍他, 他也函三为一, 因为他本来便是函三的一, 他是一位有个性的人。“一切事物都是将普遍与个别结合起来的特殊” [18] ,是一个 立体的三分形。 李白有诗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独酌无亲的李白,是一;举杯邀了明月,便有了对饮者,或者叫有了对立面,成 为二; 明月反照回来, 李白多出一个随身的影子, 不再是原来的一了, 成了函三的一。 这里的李白与上面张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显示出了发展,上面没有。黑格尔 说的某物是否定之否定,也是从发展立意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对事物的认 识以及事物本身的发展,都是如此,都是历经了三个阶段的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