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管控要求

2023-06-06 来源:客趣旅游网
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管控要求

一、风险辨识评估 1 风险点划分原则

(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2)操作及作业活动

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2 危险源及其风险类型辨识

应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划分范围和对象,辨识危险源,分析和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类别,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险类别。

一种危险源可能有一种或多种风险。例如一氧化碳气体同时具有火灾、爆炸、中毒三种风险。

不同地方的多个危险源可能具有相同种类风险。例如不同地方、不同型号的电动机都有触电和机械伤害的风险。

为方便风险辨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功能明确、管理责任和空间界限清晰的原则,将本单位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出辨识范围和对象。

风险辨识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准确描述。常见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见下表1。

表1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事故(风险)类型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灼烫 淹溺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能量源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能量载体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 被吊起的重物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水 火焰、烟气 人体 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 顶板、两帮围岩 蒸汽 内容物 有毒有害物质 射线;人群;职业危害因素场所;建筑物、构筑物、人体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 运动的车辆 机械的驱动装置 起重、提升机械 电源装置 热源设备、加强设备、炉、灶、发热体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储水容器 可燃物 高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 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 地下水、地表水 炸药 炸药 瓦斯 锅炉 压力容器 可燃性气体、蒸汽和粉尘 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 放射性物质;踩踏;职业危害因素;雷电 20 其他伤害 生产系统的风险辨识应覆盖企业地上和地下以及承包商占用的场所和区域的所有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人员及作业活动,

充分考虑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状态、超载运行状态、紧急停止状态、维修维护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变化、地质条件变化、气象条件变化形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风险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故障类型。 风险辨识重点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2)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能量; (3)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对照安全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未遂事件等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事故原因。常见的事故原因即隐患见下表2。 表2 常见隐患(事故原因)描述

序号 隐患类别 隐患(事故原因)描述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人的不安1 钩) 全行为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序号 隐患类别 隐患(事故原因)描述 (14)作业前联系确认不到位; (15)其他。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设备或工具布局问题; 物的不安2 (4)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全状态 吸器官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5)其他。 (1)照明光线不良; (2)通风不良;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3 不良环境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 (8)贮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10)其他。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 管理缺陷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1)人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作业过程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的活动。

(2)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3)不良环境应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4)管理缺陷应考虑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新情况。

3 风险(危险程度、危险度)评估方法

(1)作业活动危险源及其风险(危险程度、危险度)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进行评估,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件1。 (2)设备设施危险源及其风险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进行评估,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件2。

(3)对于复杂的工艺企业可委托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方法进行评估。 4 发生事故后危险源及其风险的重新辨识评估

在以往的经验和科学推断得知,从已发生的事故中,尤其是轻微事故、未遂事故中获取的危险源信息对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如果在发生未遂事故或轻微事故后,能够及时找到根本原因,消除事故隐患,就可以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未遂事故等轻微事故中发现危险源是对我们进行事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有效补充。因为危险源是动态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企业应当明确事故定义、事故报告流程,并对员工充分培训,确保员工能及时报告未遂事故等轻微事故,作为危险源获取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以此作为切入点,发现新的危险源,对其进行重新风险辨识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达到最终事故预防的目的。 5 重大危险源辨识

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0号令)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要求,针对重大危险源开展辨识评估,企业不具备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能力

时应聘请专家团队与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对现有控制措施进行可靠性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流程图,见图2。

重大危险 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评估 培训、演练 维修、变更 审核 管理风险 巡检、监控 检测、监测 变更管理 管理风险 报备、程序 规程、预案 图2 重大危险源管理流程

通过多种方法辨识,彻底掌握生产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底数,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形成岗位风险辨识管控清单,每年进行定期更新完善,实现危险源的动态识别。

岗位人员 管理人员 质量保证 可靠性维护 检测、检查 管理系统 6 风险分析评估

风险分析是根据危险源可能诱发的每种事故类型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的过程。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行业已经建立风险分析标准或方法的,按其执行。未建立风险分析标准和方法的,可选用适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本实施指导手册推荐两种常用方法对已经辨识定性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一是风险矩阵法(LS),具体参见附件3;二是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具体参见附件4。鼓励企业结合实际采用多种风险评估方法。 7 风险分级及四色标注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危险源可导致不同事故类型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代表。所选用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按照生产功能、空间界限相对独立的原则将全部作业场所网格化。将各网格风险等级在厂区平面布置图中利用“红橙黄蓝”四色进行标注,形成厂区风险分级四色平面分布图(见图3企业风险分级四色平面分布图示例)。当风险标注位置重叠时,应用风险管控清单予以说明。如技术可行,企业可用空间立体布置图进行标示。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断路作业、

动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危险品运输等作业活动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的风险,应利用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岗位风险值,采取柱状图绘制企业岗位作业风险比较图(图4企业岗位作业风险比较图示例)。 8 风险告知

企业应建立完善风险公告制度,并针对辨识评估出的风险,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所有管理者和员工都掌握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1)企业区域风险分级四色(红橙黄蓝)平面分布图

企业应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作业场所、生产设施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并设置在企业醒目位置,向本单位从业人员或外来人员公示企业风险分布情况。 (2)企业岗位作业风险比较四色(红橙黄蓝)图

对于难以在风险分级四色(红橙黄蓝)平面分布图、地理坐标图中表示标注风险等级的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如: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物品运输等)应利用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作业岗位风险值,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采用柱状图表示出来。企业应在醒目位置或作业车间等将作业风险比较图对员工进行公告。 (3)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

企业应在有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等信息。 (4)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

企业应在有风险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告知从业人员本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电话等信息。 (5)重大风险告知栏

企业应在有重大风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告知栏,标明危险源名称、风险等级、危害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电话等信息。 二、风险分级管控 1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管控;三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2)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逐一明确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

(3)重大风险应由企业级组织进行专项管控。

(4)风险控制资源投入如安全专项资金、升级改造、监测监控等应根据风险等级确定优先等级。

(5)按照消除、限制和减少、隔离、个体防护、安全警示、应急处置的顺序控制。

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管控清单,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企业应结合风险特点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工程技术; ——安全管理; ——人员培训;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2 风险管控 (1)一般风险管控

企业应建立《岗位风险辨识管控清单》,清单的主要项目包括风险点、所在位置或设备号、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等级、预警色、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清单表格样式见(表3岗位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情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时,维持现有管控措施,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风险评估结果为一般风险时,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检查并确认控制程序和措施已经落实,需要时可增加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结果为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时,应明确不可容许的危险内容及可能触发事故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并制定应急措施。

(2)重大风险管控

对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应加强监控,必须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措施。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并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存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的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以岗位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员工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