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其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社会转型期,一方面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这无疑也对学校教育带来了冲击。课堂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其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就这一问题,下面我谈几点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首先,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建立“合作、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困生尤其如此。其次,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素质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师要善于营造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
二、以“师表”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人们经常发现,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敬佩某一位教师,他便会在言行上去效仿这位教师,这就是先“亲其师”,再“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被学生有意无意地仿效。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实事求是,要有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通过教师的耳濡目染,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老师首先不做。例如,在老师要求学生要用直尺画图、书写端正,那自己在板书或批改作业时就时刻注意自己的书写规范。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成功体验。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是现代发展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也就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时的那种满意的心情。 2.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 3.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活动。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提问。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讲授的时间,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等特点。我们在数学课堂教育中,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
质的全面提高。
1.结合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锐意创新的精神。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数学解题中,要培养学生不认输的精神,勇于挑战自我,考验自己。在数学新教材中,非常注重算法多样化,一道计算题,不仅会解答,而且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又如对待每一次的作业都要精益求精,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遇到难题时要充满信心去面对,凭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它,等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结合数学理性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进行人格教育。
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们认识到不能迷信一些虚幻的东西,应该尊重科学,相信事实。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3.结合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理智的思考、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结合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习惯。同时,教育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4.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提高抗挫折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危险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同时教学中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以达到育人、育心的双重教育目的,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陈红.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
[3]雷洪德等.中国epd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r].北京: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组委会,2003.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