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

2024-02-1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不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的是( )

A. 《牛郎织女》 B. 《 孟姜女 》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 孔雀东南飞 》 【答案】 D

【解析】【分析】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它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故答案为:D

【点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

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

【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谏”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 苏轼,字乐天,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C.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D. “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蒲柳人家》描绘出一幅幅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风情画,作者是刘绍棠。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乐天”是白居易的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韩麦尔、奧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

正剧等。

D. 《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有误,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哑剧和广播剧。 故答案为:C。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6.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故答案为:D

【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卿”的意义有,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7.朋友之间亦能称 “卿”。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7.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古代常用的五种文体:说、记、铭、序、表。不包括“书”。 故答案为:B

【点评】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刘禹锡《陋室铭》。 3、说,古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例如《马说》和《爱莲说》。 4、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8.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记忆和积累可知,A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红楼梦》 的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是正确的,但《三国演义》 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知识量非常大,也非常零碎,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方法,比如归类记忆,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地记忆会更系统,更容易一些,答题时也可用排除法。

9.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丘明的《左传》则是纪传体史书,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中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出自契诃夫的《变色龙》。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非常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则有高洁之意。

D.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矛盾冲突。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左传春秋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说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做,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的便是春秋时代的大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

判断正误即可。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内容: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作用: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不能换。“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新闻常识的识记能力。电头是每则新闻正文前依次标明发报通讯社、地点、时间的文字 本题的新闻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时电”,电头的内容包括通讯社名称、时间、地点;其作用在于表明报道及时、真实。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新闻事件的阐述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时代背景及敌我双方性质进行分析。答案:表明 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本题考查考生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来进行分析,新闻的语言往往要求按照事实来进行报道。所以 不能换。“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本题考查考生对新闻语言的辨析能力。根据新闻语言的表述,可以从语言中找出相

关的词语,难度不大。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点评】(1)考生要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注意平时的积累。

(2)考生要认真阅读文本,联系语句的上下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理解新闻语言表达的意思。

(3)考生对应新闻的语言必须要准确,在辨析时要比较词语的表意、程度、范围等的不同 ,注意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4)考生解答时, 找出修饰敌我双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意、词语感情色彩回答。

12.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

A. 杜甫 B. 岳飞 C. 诸葛亮 D. 刘备 【答案】 C

【解析】【分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 故答案为:C

【点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下列不是东山魁夷的作品的是( )

A. 《一片树叶》 B. 《听泉》 C. 《冬天之美》 D. 《与风景对话》 【答案】 C

【解析】【分析】东山魁夷,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著有《东山魁夷》11卷。《一片树叶》(节选)被选入苏教版初中教材。 故答案为:C

【点评】《冬天之美》是法国乔治·桑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厌弃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朴实、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

14.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 )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答案】 D

【解析】【分析】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答案为:D

【点评】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15.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C. 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 D.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遐迩远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答案】 D

【解析】【分析】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施耐庵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C.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

平声。

C.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 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不在内容上。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表述不正确,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不是苏联作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17.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我校决定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2)《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 “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

(3)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4)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答案】 (1)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示例一: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践行这些传统要求。因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就算有些要求有点过分,我们也应遵从,順从也是一种孝。

示例二:我不认同这些要求。新时代讲究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示例三: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要求。对一些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对此不合理的要求,则应摒弃。

(3)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4)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分析】(1)参考图片可以看出是一个小孩搀扶一个父辈走路。“孝”的古文字也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代表大人,下面是“子”,据此可以猜测“孝”的本义是晚辈侍奉长辈。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认同,可以不认同,也可以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答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3)从A可以看出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从B可以看出与父母平等相处,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从C可以看出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4)注意题目要求,主题是“父爱、母爱”,形式是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18.八年级同学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引经据典话诚信】“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信”宝贵财富,你所在小组需要搜集古人有关“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你的任务是搜集名人逸事。请你将搜集到的用简洁的语言分享在下面横。

(2)【晓之以理劝诚信】昨晚,你的好朋友小明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大概意思是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砸了,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而你和他正好就在一个考场,且就在你后面,他希望你在考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看完他的信息,你回复道:“________”。

(3)【环顾身边赞诚信】2012年11月2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 如果你是某报社的记者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新闻线索,需要拟写一篇新闻稿,请将你拟写的新闻标题分享在下面。

【答案】 (1)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2)小明,一次考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3)诚信纸条车上贴 扬城遍开文明花

【解析】【分析】(1)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积累名人文化,特别是记忆古人有关“信”的名人逸事,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查道摘枣留钱、范式千里赴约、曾子守信杀猪、雷义获金付县曹、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商鞅立木取信。

(2)拟写信息,也是一种劝说。要针对“他希望你在考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这一具体情况提出你的不同意见。拟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文字要简短,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劝说主题。

(3)拟写的新闻标题。这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此题要针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要看懂图片中的字条内容)”这一事件来拟写新闻标题。标题中要有地点、人物、事件;标题中可带有情感倾向。语言要整齐,最好构成对偶句。

故答案为:⑴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⑵小明,一次考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⑶诚信纸条车上贴 扬城遍开文明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有很多。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关于得体,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文明用语,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⑶本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首先必须做到全文阅读,圈画出新闻材料的主要事件,概括时应根据主要内容抓住关键性词语来进行解答。

19.语文实践活动。 名著知识解答。

(1)【名著馆】

《水浒传》中有一人能日行五百里,行走如飞,他是戴宗,绰号为________。本为监狱长,后因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地名)题反诗入狱。 (2)【朗读厅】

A在朗读者第六期中,一盏青灯、一杯热茶,光亮中斯琴高娃把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怀娓娓道来,这一幕打动的不只有节目主持人董卿,荧屏外的观众也在一边感叹老戏骨字正腔圆的台词范,一边也感动于斯琴高娃对自己母亲的深情。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的魅力。

B班级要举行“我爱朗读”的经典诵读比赛,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条活动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初中三年,课本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课文,请选择你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参加比赛,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 (1)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

(2)《春》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引发我无眠的思绪。

【解析】【分析】(1)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记死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一问,设计一条活动标语。要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要注意不要脱离“我爱朗读”这个主题。二问,喜欢的理由可以有如下考虑: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用什么手法写的,语言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写文章的目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读完文章的收获。 故答案为:

(1)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

(2)《春》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引发我无眠的思绪。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珠只是级人物的掌握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

20.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牌名即由此而来。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A. 沁园春 B. 水调歌头 C. 行香子 D. 丑奴尔(采桑子)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只要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数、字数的词即可知道词牌名。细读全词,根据字数和音韵可知,这首词的词牌是“行香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行香子·述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

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