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
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探索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探索
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能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在的中学生都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娇惯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程度不同的表现出缺乏责任感或对责任感的淡化: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听讲,听MP3或用手机上网聊天;搞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对家庭不负责: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到同学家去玩,或到网吧去沉醉于网络游戏,使家长着急地到处寻找等;对集体不负责任 :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乱扔杂物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责任感缺乏的体现。学生缺乏责任感,必然影响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对个人品德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影响全面发展。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的学生,更无从谈起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负责。在一个班集体中,如果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那么这个班集体一
定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反之,则会变成一盘散沙,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为扭转这种状况,我在班级管理中探索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当学校参加国家科研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将子课题 “目标管理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研究”作为我校科研课题,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把课题研究与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实践紧密结合,将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指导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实践,再把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课题组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使研究不断深化。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通过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实践促进课题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推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的深入发展,同时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一、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角色”的责任感
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内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使他们都能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在班级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承担各项责任,使学生得到锻炼。
1、巧设岗位,如黑板管理员、电灯管理员、水管理员、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门窗管理员、电脑管理员、各学科代表、图书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男女生蓝排球队长等等,人人有岗,各尽其责,将班级常规管理任务直接分解到人,让班级每个方面都有人管,每个
人都有事管,让学生在各自进行管理中,逐步增强责任感。
2、分组管理。
(1)将40名学生按学习成绩及综合表现平均分成十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值日、活动和竞赛小组,每人的各方面量化考核得分即为个人得分又为小组得分,每周、每月根据考核成绩前十名学生为竞赛优秀学生,成绩前五名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对月竞赛优秀学生和优胜小组照相留影,照片贴在班级竞赛优胜栏内,学期结束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展示,这样家长高兴,学生更高兴。为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学生尽力去表现自我,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形成了习惯,就有了更多的心理暗示,也就形成了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
(2)设值日班长、值周班长
周竞赛五个优胜小组各推荐一名值日班长,按竞赛名次,做周一到周五的值日班长,负责一天中所有的班级工作,其余三个同学做好协助工作。晚放学时,根据老师和同学们对值日班长的评价,按照好、中、差分别给小组成员各记5分、3分、1分。
五个优胜小组中获第一的小组,推荐一人做值周班长。一周结束,根据老师和同学们对值周班长的评价,按照好、中、差分别给小组成员各记8分、6分、4分。
规定重复获得优胜小组的只有在所有成员都轮流做过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后方可再次做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
(3)学习赋分
①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
和小组参与人数两个主要方面赋分。一是课堂抢答,规定简单的问题由小组学习成绩较差的抢答,较难的问题由小组学习成绩较好的抢答,答对加分,答错减分。二是对难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回答讨论结果。这样就使小组四人都积极动脑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当然,老师提问要注意各组的均衡。
②小组每个人完成作业情况予以加分。
③小组成员学习成绩每科提高5分、10分、15分„„,一次加1分、2分、3分„„,增强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角色”的责任感,仅一个月后,同学们就加强了团结互助,靠集体的力量去夺取优胜组,通过夺取优胜组,做值日班长、值周班长,提升自身的价值。通过做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学生学到了做班级干部的技巧,学会懂得关心、尊重别人,能在 “角色”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岗位责任和非岗位责任的矛盾,学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如为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开展 “奉献爱心,不让一个人掉队”、 为增强环保责任,组织学生到街巷清扫卫生“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体验清扫工作的辛苦等。精心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
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责任行动养成责任意识形成责任行为,寓责任感培养于教育活动之中。
三、榜样激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
人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作为班主任的我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心灵塑造心灵,激励学生去拼搏,去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班级和学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奠定责任感的基础。
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及时表扬班上富有责任心的人和事,给加分、小组留影,让学生感到具有责任感的光荣,以激发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的思想感情,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
四、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感
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及时反馈,经常评估,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和不足,使学生责任感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责任感,消除不负责的作风。
在探索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中,我根据班级实际制订学生责任考核赋分评比制度,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评价,及时反馈,对优秀者进行适度的奖励,以巩固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学习的责任感。一年以后,学生表现出对自己负责、对学习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小组负责、对班级负责、对环境负责、对社会
负责,确立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具有了极强的凝聚力,班级管理的实效也凸现出来,各方面的考核都名列学年第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