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

2024-08-05 来源:客趣旅游网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

摘要: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大背景下,为了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在努力传授语言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人文教化功能,深挖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弘扬世间的真善美、鞭策假恶丑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作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自然美、道德美的欣赏水平及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引言

高职英语教师一定要掌握“课程思政”的手段,通过“课程思政”教书育人,但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润物细无声”,不可照本宣科或过分强调思政观点。因此,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而怎样把握课程思政的“度”,怎样更加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不断完善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一、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我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其人才培养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倡英语等公共课的教学应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对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公共英语课时不断被压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相当不易,无暇顾及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二)思政教育实施途径单一

目前,我院的思政教育还局限于“两课”教学和党团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理论性不强,在其他校园活动和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还不到位,造成学生接受思政熏陶的机会有限,学习的兴趣不高,思政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如果能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发挥其学科优势,将会为思政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三)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足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对英语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考虑较少。多数英语教师认为各科教师应各尽其责,思政教育应由思政教师来承担,不应作为英语课的任务。整体上看,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手段有待提高。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其内涵丰富。高校其他课程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这是职业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英语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其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帮助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其坚定文化自

信,在跨文化交流中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二)制定英语课程标准

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体系高职英语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定位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各院校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首先必须坚持这一定位,再根据课程思政要求和标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内容等。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明确教学内容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方面的作用。应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找到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点,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注重各课程要素的思政融合策略

在实施路径中,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要素时需根据高职英语课程要素特点,制订融合策略。在优化教学目标时,可以采用在原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中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指标,或将“情感目标”综合为塑造意识形态的“思政目标”或“素养目标”等策略;在改革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将思政元素融合到阅读、口语、翻译等技能训练,或将课程思政资源库内容的理解、表演和语言应用融合于原教学内容等策略;在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时,以课程思政改革“课中课”教学模式为指导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综合运用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等多种教学策略;在重构教学评价时,可以采用增加终结性评估中的课程思政模块,加大形成性评估比例等策略。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思政教育,高职院校除了开设思政课程之外,还需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政教育全面覆盖,“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英语“课程思政”强化了英语课程的思政职能,把品德修养和价值引领等思政元素贯穿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其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构建全课程、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定华,曾天山.民族复兴的强音——新中国外语教育70年的发展历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2]许瑞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效的现状分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3):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