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大企业如何创新?

2020-11-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20年大企业如何创新?

一、前言

工业1.0时代的伟大诗人歌德曾说:“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先行者的独创精神,曾经推动我们的社会从农业时代跨进到工业时代。

然而,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被不断重构,跨界降维打击不断发生,新技术更迭周期日益缩短,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独创”,显然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通过开放创新,激发群体智慧,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才是这个时代大企业创新的必然选择。

开放创新不仅有助于降低大企业创新的风险、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巩固市场领头羊地位,还能通过知识交互和共享产生溢出效应,促进创新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这在今年疫情突发而至的形势下,更是尤为可贵。 基于大企业创新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创业邦研究中心发布了这份《2020年大企业开放创新研究报告》,希望透过大企业管理者和专家的视角,结合创业邦睿兽分析数据库的资源,分析大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目标、路径、痛点,并且结合垂直行业的发展趋势,洞悉大企业的创新趋势。举例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第 1 页 共 14 页

·疫情冲击下,大企业对未来一年的创新环境持谨慎乐观态度,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的强化以及技术实现能力的增强,将有助于未来一年大企业创新环境的改善;

·技术驱动已成为大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这在企业服务、智慧物流、生物医药、汽车、能源等领域较为突出,相关领域创业公司的技术应用场景,有望受到大企业特别关注;

·中国民营大企业开放创新表现出活跃度高、创新路径多元化、创新持续性强等特征,而国有企业在开放创新的活跃度方面偏弱、路径比较单一。

本报告是创业邦研究中心深入业内调研,结合睿兽分析数据资源的成果。我们希望借助这份报告,抛砖引玉,引发业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与思考。本报告关于大企业的界定

大企业通常指具有完整的管理制度、清晰的战略规划,具备一定核心技术,具有成本优势和品牌溢价,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话语权,在行业发展中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本研究报告所指的大企业一般同时满足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以上、员工2000人以上,或者市值/估值达到10亿美元(约70亿元)。

具备开放性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是整个产业进步的引领者。重视以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为目的的创新。

第 2 页 共 14 页

第二,创新能力强。通常拥有其他企业不具备或难以模仿的、前瞻性的核心技术,是行业技术标准的参定者,也是行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符号。

第三,能够吸引和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围绕自身构建创新网络,并能够主导创新生态的发展。在华大企业创新调研样本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第四,具备高格局的商业价值观,能够领导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能够将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

第五,有能力对新技术进行研发和孵化,在完成自身技术、产业升级的同时,能够培育出新的颠覆性的公司和业务。

第六,在垂直领域中的领导力、带动力、影响力突出。本报告研究方法

本报告研究成果系创业邦研究中心综合汇集75家在华大企业高层管理者或专家定量定性的访谈,深度分析创业邦睿兽分析数据库以及参考第三方研究资料的数据输入而成。

本报告调研的大企业对象覆盖国有企业(38.46%)、外资企业(32.25%)以及民营企业(29.29%),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硬件、制造业、互联网、企业服务、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物流運输等领域。二、大企业开放创新的环境

第 3 页 共 14 页

近年来,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中国的创新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创新的步伐不曾停歇。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添能蓄势;科创板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支持企业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而在新兴技术领域,随着“新基建”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中国进入5G元年,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也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华大企业管理者或专家对所供职企业2019年创新效果的评估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在华大企业管理者或专家对未来一年创新环境的评估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在华大企业管理者或专家对未来一年创新环境的分类评估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新兴技术与全球市场格局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捕捉与把握创新的驱动力是大企业因应市场变化、找准创新方向、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大企业创新的因素综合而言分为:(1)技术驱动:数字科技环境下,大企业通过内外部技术创新,弥补技术短板,实现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客户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生产力;(2)市场驱动:大企业基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通过战略并购、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商业机会;(3)内生驱动:创新的基因已经深植大企业,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实现组织架构、技术研发等领域

第 4 页 共 14 页

的创新,并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并购等方式拓展市场;(4)资本驱动:企业出于市值扩张的需求,通过开放式创新扩大市场影响力。大企业创新图谱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当前,技术驱动已成为大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调研显示,在参与调研的大企业高管或专家中,认为数字化转型需求、保持现有业务领先性是创新驱动力的占比分别达到65.54%、42.31%,反映出面对技术变革,大企业管理层已深刻认识到数字转型和业务流程变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同时,大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或战略并购等拓展商业版图的期望日趋强烈。调研显示,62.38%的大企业认为开展创新的驱动力在于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商业机会,表明随着市场地位的提升、创新资源的不断积累,在华大企业通过积极的创新变革,提升市场应变能力,捕捉新市场机会的期望日趋强烈。

·虽然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赋能成为大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但分行业看,不同行业大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1)以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AI、IoT等)为代表的数字企业,内生驱动是创新的重要特征。创新基因深植这些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技术迭代、业务布局等领域,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有效推动创新变革。以腾讯为例,尽管受疫情影

第 5 页 共 14 页

响,2020年一季度全球CVC投资数量和金额双双走低,但腾讯CVC依旧在一季度出手21次,通过CVC加速产业链布局,拓展海外市场;而在2019年11月,腾讯正式公布“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新使命,因应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主动变革,重新思考现有商业模式下的企业文化范式。

(2)以企业服务、智慧物流、生物医药、汽车、能源等行业为代表的大企业,视技术驱动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入前中后端,提升客户价值和运营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例如在企业服务领域,SAP提出了“智慧企业”战略,力图打造由前端到后端、智能、AI富集的“智慧企业”产品模式,这被认为是SAP未来的机遇所在。在汽车领域,老牌车企奥迪在面对汽车行业“四化”的大趋势及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威胁下,积极从外部寻求新兴科技、创新理念及年轻的创新合作伙伴,并将其融入自身的体系当中,并持续在AI、新能源、移动出行等前沿领域布局发力。

(3)电商零售、消费、教育等行业的大企业,在以数字化技术驱动业务变革、保持业务领先性的同时,开拓新市场是驱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2020年的疫情强化了电商零售、教育等行业通过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巩固或者开拓市场的创新动力。在生鲜电商领域,由于疫情的冲击,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全渠道运营模式,通过供应链和运力的创新升级,在行业整合中加速扩大市场优势。大企业创新驱动因素热力图

第 6 页 共 14 页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大企业创新主要驱动因素散点图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2.创新机会:数字化拓展大企业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重构经济的新形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引领的创新成为大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创新指的是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决策机制、客户运营等方面的变革,以达到业务运营数字化、客户交互个性化、供应链柔性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目标。

·数字化技术对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产品服务这些领域的创新与改造备受大企业关注。调研显示,80.77%的大企业高管和专家表示未来一年最期待的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此外,业务流程的创新(69.23%)、商业模式的创新(61.54%)、产品服务的创新(57.69%)也受到大企业高管和专家的关注。

·虽然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成为未来一年大企业创新普遍的关注点,但不同行业的大企业对于未来一年创新的侧重领域有所差异,大企业创新资源的配置也随之不同:

(1)企业服务、电商零售、互联网、房地产等领域的大企业在注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决策机制创新的同时,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强调客户运营方面的创新。针对大企业高管和专家调研得出的TGI指数(目标群体指数)显示,企业服務、电商零售、

第 7 页 共 14 页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对客户运营创新关注度的TGI指数分别为192.09、183.06、210.59、231.62,反映出相关行业对于客户运营创新的高关注度。

在企业服务领域,随着中国互联网向To B的产业互联网迈进,企业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To B领域客户运营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企业服务“得客户尤其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的定律依然有效。以微软为例,客户运营的创新是微软云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微软不仅基于云服务模式下的客户行为搭建数字化的预测分析体系、预警机制,还组建了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微软CSE),由新兴技术领域专家组成的CSE团队扮演着新技术布道师的角色,以专业的咨询服务消除企业业务与新技术的隔阂。

(2)能源化工、制造业等领域的大企业,在注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之外,与其他行业相比,比较关注企业决策机制的创新。能源化工、制造业对企业决策机制创新关注度的TGI指数分别为200.59、170.88,显示相关行业对决策机制创新的较高关注度。

受制于管理理念、管理机制、部门协作机制滞后等诸多因素,国内能源化工等领域的一些大企业决策机制迟缓,在数字化时代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经营压力下,通过数字化技术,收集、分析生产和业务数据,打通企业内部横向管理,消除部门壁垒,实现敏捷管理成为行业的重要创新方向。

第 8 页 共 14 页

(3)电商零售、汽车、消费、教育等行业的大企业,在注重产品服务、业务流程等领域创新的同时,比较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电商零售、汽车、消费、教育行业商业模式创新关注度的TGI指数分别为149.5、134.87、123.5、130,说明相关行业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高关注度。

2020年突然暴发的疫情,加速了中国电商零售、消费、教育等领域商业模式的变革,发展线上线下全渠道商业模式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电商零售行业,以渠道创新为特征的社区电商、社交电商为日趋饱和的电商市场开辟了新的战场。而在汽车领域,伴随着行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考验,不少大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产品创新的同时,开始转向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由汽车购买使用模式向交通服务运营商模式的转变。大企业创新大企业高管和专家未来一年关注的创新机会图谱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大企业高管和专家对创新机会关注点的TGI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3.大企业开放创新的路径:创新路径多样化、持续化

为了达到最大的创新效果,大企业通常根据创新战略、创新资源要素,结合各类开放创新路径的特征,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方式,主要包括:第一,成立孵化器,大企业依托雄厚的资源为孵化企业提供包括税收优惠、政府政策、创业路演平台、风投基金等方面的支持;第二,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就技术研发、人才

第 9 页 共 14 页

培育等方面展开合作;第三,成立创新性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为平台用户提供技术、管理等领域创新的解决方案;第四,设立加速器,针对孵化后进入成长期的创业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产业链对接和咨询辅导等服务;第五,设立创新实验室,联合合作伙伴进行“微创新”,孵化出创新型产品或技术;第六,设立投资机构对外股权投资,以投资方式驱动创新与市场扩张,并依托母公司业务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独特的增值服务;第七,战略并购,通过战略并购激发协同效应和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吸收关键的技術或管理技能,减少企业为创新付出的成本,节约企业转型发展的费用。

·在开放创新路径的选择上,在华大企业采用最多的方式是成立创新性平台及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研发合作。调研显示,88.46%的大企业成立了创新性平台,73.08%的大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开展过研发合作。

·为了达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大企业通常采用多种创新路径。调研显示,68.3%的企业采用了3~5种创新路径。其中,35.37%的大企业采用了3种常用的创新方式,主要包括设立创新性平台、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研发合作以及设立创新实验室。

·开放式创新是大企业加速产品开发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重要工具。大企业以多元化的创新路径参与到产品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整合与消化阶段是开放创新的主要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大企业开放创新参与的方式主要是成立创

第 10 页 共 14 页

新性平台(57.69%)、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50%)、设立创新实验室(50%)、设立孵化器(30.77%);在技术整合与消化阶段,大企业开放创新参与的主要方式除了创新性平台之外,战略并购、设立投资机构对外股权投资、孵化器、加速器也成为重要的参与方式;而在产品试销与投产阶段,主要的参与方式为战略并购。大企业创新路径的散点图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采用不同开放创新路径的在华大企业比例分布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在华大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采取的开放创新路径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虽然孵化器、加速器、股权投资这些开放创新方式的应用程度不如创新性平台、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那么高,但这些创新方式由于能够根植于企业的自身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大企业在资金、市场、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优势,能够有效实现与创业企业的充分合作创新与互动,因此,在大企业开放创新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在华外资企业的开放创新路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与民营和在华外资大企业相比,国有大企业在开放创新的活跃度方面偏弱、路径比较单一。针对在华大企业高管与专家的调研数据显示,国有大企业开放创新的方式除了成立创新性

第 11 页 共 14 页

平台、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创新实验室之外,战略并购、设立投资机构对外股权投资也是采用较多的方式。但是,诸如孵化器、加速器这些对大企业创新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创新路径,国有企业应用程度偏低。调研数据显示,采用孵化器、加速器的国有企业占比分別只有31.5%、28.7%。

激励机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国企推动开放创新的动力。由于在市场中的支配地位、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优势等因素,导致国企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成熟技术和成熟产品,而缺乏足够动力选择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开放式原始创新活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惯性思维也限制了国有企业联合创新的欲望。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瞬息万变的市场,大企业内部创新的成本不断攀升,开放创新必将成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主导创新方式。在这方面,首钢基金的股权投资模式,以及华润置地的润加速产业加速器,为国有大企业的开放创新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新思路。

第二,中国民营大企业开放创新表现出活跃度高、创新路径多元化、创新持续性强等特征,成为我国大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调研显示,除了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开放性创新平台等方式之外,战略并购、创新实验室成为民营企业开放创新的主要途径,93.3%的民营大企业进行过战略并购,85.5%的民营大企业设立了创新实验室。此外,孵化器、设立投资机构对外股权投

第 12 页 共 14 页

资、加速器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开放创新的重要补充。国资、民营、外资大企业开放创新路径热力图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市场地位的不断提高、积累的创新资源日趋丰富,创新动力强劲的中国民营大企业,其开放创新模式也从技术资源整合、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为主的开放创新阶段,逐步向通过平台构建、战略并购等方式整合全球资源的阶段演化,以轻松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的支持,保持市场竞争力。

第三,与中国的国有大企业和民营大企业相比,在华外资大企业的开放创新更倾向于创新性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参与调研的在华外资大企业选择过这三种开放创新模式的比例分别达到90%、76.9%和63.8%,高于国企和民企。与国内大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设立加速器、孵化器,以及构建开放性创新平台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前,将开放创新的经验与中国的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和政策动态深度融合,推进开放创新本土化是在华外资企业的战略趋势。为此,德国企业服务巨头SAP将“在中国、为中国”的宗旨提升到战略高度。2019年初,SAP在中国开展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并将之命名为“中国加速计划”。按照“中国加速计划”,未来5年SAP将持续加大对华投入,至少将新增10家分支机构,准备建立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而全球汽车巨头宝马则继

第 13 页 共 14 页

续推进“2+4”中国战略落地的进程,深入挖掘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孵化项目,充实“宝马初创车库”。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