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07宁夏文综)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6.(2007宁夏文综)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12. (2007全国文综Ⅰ)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4、(2008宁夏文综)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1. (2008海南历史单科)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32. (2008宁夏文综)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24、(2008全国文综Ⅰ)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24. (2008海南历史单科)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图2 图1(局部)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24. (2009宁夏辽宁卷)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 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2009全国Ⅰ卷)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12.(2009全国Ⅱ卷)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12. (2010年全国Ⅱ甘青新蒙滇)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宁夏三年高考文化常识内容统计表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题号 26、31 24、32 24、35 内容 避讳制度、宋代书天干地支、公历、卜辞、史料分析 法特点 农历的元旦 文化常识内容在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尤其在三年新高考的宁夏题中连续出现,题量一直是二道,这即体现了新课程下历史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功能,又有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所以,这一信息带给我们的的启迪是:重视课外常识,重视文化常识题,注意中华文化中传统性常识的学习与把握,加强文化史的复习力度。
复习策略——教师平时加强自身积累,学生平时积极作有心人,加强必修三文化史的复习 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爵位、爵号,是古代天子或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王的爵位不尽相同,下列爵位最低的是
A.齐侯 B.郑伯 C.楚子 D.宋公
跟西方一样基本都是 公 侯 伯 子 男 但不成爵 只称某公 比如鹿鼎公
爵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因其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皇族封爵)及功劳大小(功勋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明代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规定了皇室贵族八等封爵制。清代皇室贵族的封爵在明制的基础上又增为十二等:第一和硕亲王,第二多罗郡王,第三多罗贝勒,第四固山贝子,第五镇国公,第六辅国公,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第九镇国将军,第十辅国将军,第十一奉国将军,第十二奉恩将军(《清文献通考》卷二四六)。皇子成年前后受封,或先封贝勒、贝子,后晋封郡王、亲王,或径封亲王,爵位概由皇帝\"钦定\"。
清朝的封爵分为两种:非宗室封爵分为九级,即恩骑云骑尉、骑都尉、轻车都尉、男、子、伯、侯、公,每一级又分若干品,所以民爵共分九级二十七品,至一等公则赏功到了极点。宗室爵分十二等,即奉恩将军、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不入八分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公、固山贝子、多罗贝勒、多罗郡王、和硕亲王 12.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这一称呼上看,实际上是赞扬他 A.对农业的贡献 B.对道德的贡献 C.对交通的贡献 D.对中医的贡献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五帝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一般认为他们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先纪)(《周礼·天官》)
20.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 B.同年为官
C.同年考中举人或进士 D.做官年数相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