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有感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之前,我也很少关注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总而言之,对于那些教育领域内的大名鼎鼎、盛名在外的名师名课,我实在是知之甚少。
似乎很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如今已然成为一代名师甚至著书立传的蒋老师第一次上课会把听课的校长气得怒形于色,拂袖而去。我可以想象蒋老师当时的困窘和羞愧。 台下众多的学生和听课老师衬得站在讲台上独自无措的他更加尴尬。 他后来在书中这样写到:“我的第一堂课,命运还是很‘悲催’,我不停的讲,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仅仅二十分钟,我的课就上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都不知道可以布置作业把后面的20分钟‘拖延’过去。”时光退去了回忆的颜色,徒留下那些曾经一度想起都立刻袭上心头苦涩。蒋老师后来回忆说,看着当时校长离去的背影,他的自信心降到了冰点。我想,得亏了当时教师职业并不是很吃香,竞争并不是很激烈。蒋老师没有被立刻解雇,我们没有因此失去见证一位教学菜鸟到教坛巨擘的华丽转变。屡败屡战的蒋老师最终领悟——自己没有迅速进步到自己满意的状态,是因为自己缺乏“技术”。
关于阅读教学,蒋老师他的观点是要帮助孩子在阅读文学作品是有所体验。我们在帮助孩子体验文学作品时必然要给孩子们讲明背景及一些相关的人文知识,这样孩子才会走入文学作品,才会感同深受。其实这正是我的初衷,我之所以会旁征博引地说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正是想带他们走入真实的文学作品中去理解作者,去理解作品。当年级越高,涉及的人文知识面越广,如若不理解相关知识,学生怎会去体验?怎么会走进文学作品?
蒋老师在书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不是拿腔拿调的主持表演,不是花拳绣腿般的作秀,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素养。除去浮华的功利,实实在在的去做一名语文老师,对学生有帮助的语文,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我的孩子多年以后,他学会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着浓厚的语文素养;我希望他们不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而是出于一种内心使然对语文抱着情有独钟的热爱,就像我现在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一般;我希望他们以后能自豪地说: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袁老师!不为名利,只是在他们小学的有生之年,引导他们走入了他们正确的语文方向,这样我的教育价值就能实实在在地实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