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3-07-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作者:秦世琼,郭迎福,黄玲娟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

秦世琼a,郭迎福a,黄玲娟b

(湖南科技大学a.潇湘学院;b.教务处,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微时代”的生力军,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发展等时刻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只有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趋利避害,通过培养教师队伍、搭建交流平台、加大教育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1-0046-02 微博是21世纪中国迅猛发展的新媒体,在其带动下,微新闻、微电影、微语录、微公益、微生活等日渐兴起,中国俨然已进入“微时代”。微博因其方便的关注、转发方式,快捷、及时的互动以及自由、宽松的氛围,已成为年轻群体的首选。在众多网民数量中,大学生网民占比近30%,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已经成为“微时代”的生力军。“微时代”的到来,极大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法以及思想观念。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采取相应的办法,调整和改变以往相对简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找到新途径,采取新办法,适应新环境,取得思想教育的新成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1 “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机遇

1.1.1 丰富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创新了思想教育的形式

目前,高校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传统的“两课”辅之以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报告会、宣讲会、党团活动、学生活动等各种校园活动来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教育内容相对固定,形式相对简单,已经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在“微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信息获取也越来越容易,人们依靠科学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各种信息和资源。教师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的,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内容,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当中,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追新追热的心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1.2 拓宽了思想教育的渠道,扩大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以往以课堂教学和活动讲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离不开课堂和会场两个固定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人数,制约了教育活动的效果。在“微时代”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已经不再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场所,不再限制于物理空间中的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电脑或者手机等信息接收终端,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通过微博等平台,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互动。大学生可以借助

论坛等平台,就社会热点问题、国际新形势等开展讨论,教师通过微博等参与其中,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观点,又可以通过发帖、回贴、转贴等形式,对学生的言论与思想进行引导。

1.1.3 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以往的教育中,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因囿于物理空间的阻隔,往往显得滞后或缺失。在“微时代”环境下,家长通过关注微博,可以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及时互动,了解学校、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和学校一起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引导。同时,学生通过关注名人、名企的官方微博,参与社会微公益等活动,接受到积极的社会正能量熏陶。在“微时代”条件下,只有学校、家长、社会各方积极运用微媒体,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齐心合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1.2 挑战

1.2.1 “微时代”便捷的海量信息,挑战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等,将筛选好的教学内容、计划好的活动形式等集中、定时、高密度的传达给学生。教师和学校作为传达者和教育者,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学校传达的信息,信息呈单向度传播,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认可,易于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微时代”环境下,学生可以凭借手机和电脑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取网上的海量信息,很多时候,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早已熟悉,已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加之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热情往往大于其他人群,往往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还无法回答,大学生谈论的社会新事件教师却还一无所知。这种现像必然造成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与尴尬,教师和学校教育的权威就逐渐被消解。

1.2.2 “微时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加大了高校传统思想教育的难度

有人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特别是“微时代”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自己的微博参与论坛等,自由地发表信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各类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充斥于网络,势必造成不良信息的误导,有些信息甚至与教师所传达的信息截然不同,特别是大量含有色情、暴力等与社会所弘扬的主旋律背道而驰的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而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们,他们在思想上仍未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充斥于网络上虚实难辨的消息缺乏正确的判断,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好奇而盲目跟风,不假思索地转发或者发布低俗信息。很多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流连于各个网站,甚至比与同学教师交流的时间还要多,如果与网络上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接触久了,势必会被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给其思想带来冲击,侵蚀其心灵,动摇其信仰,使他们偏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进而导致思混乱,产生迷茫心理和认知偏差。

1.2.3 “微时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微时代”环境下,学生借助手机就可以便捷地获取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以及最新资讯,遇到问题时,学生们最先想到的是上网查询资料,直接引用网上的知识或者他人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少,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时下,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简单的阅读和随意的表达,能静心细细品读一本厚重、有品味书籍的同学越来越少,能运用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文字,系统而完整地表述的同学也越来越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的文化心理越来越呈现浮躁的现象。“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很多同学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微信息、微博等平台,与朋友,亲人甚至

不认识的人很好的互动交流,甚至有很多同学借网络这个虚拟平台,把平时积压在内心的不与人言的情绪、情感等向陌生人倾诉,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人际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造成了影响,很多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滔滔不绝,但在现实生活中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却少之又少。遇到问题时不会主动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从而造成现实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产生心理问题。

2 “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时代”的出现,既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利用好新媒体,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2.1 培养教师队伍

要在新环境下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育的新形势,组织一支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合当前新媒介特点,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微媒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地开通微博、写微博、发微博,对自己的微博进行管理和维护,能够利用这些新媒体与大学生积极、友好地互动,通过这些媒介平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成长困惑,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2 搭建交流平台

“微时代”下,学校要积极利用新媒介,搭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首先,学校、学院、各系学生管理机构都应该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并让学生积极关注这些微博,以此为平台,发布工作信息,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公信力。其次,主要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以及思政课教师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微博和QQ等来与学生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答疑解惑,扩大师生交流的范围,拓展师生交流的深度。再次,学校要积极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人物的微博和主页,通过这些媒体,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在学生中宣传,扩大他们的正能量引导效力。第四,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微博进行宣传和发动,将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扩大影响力。

2.3 加大教育力度

“微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因此,加强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网络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应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学会生存”。一是在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对网上热点、焦点新闻事件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与网络接触的过程中进行自觉内省与领悟,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三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邀请资深网络传媒人士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认识。

2.4 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进驻并时刻关注各官方微博和网络平台里的学生言论,加强引导教育,及时对一些不实传言进行辟谣,对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的言论进行驳斥和删除,并指导学生干部进行跟帖与抵制,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地。

参考文献:

[1]张苑琛.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1(8):73.

(责任校对 朱正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