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是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的。设计源于生活,又引导生活。设计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层面,还要在精神层面注入更多人文关怀。现代设计应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新价值与新境界。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63-01 一、引言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进化使得生产劳动出现,即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设计来源于人类活动,而人类的设计活动都是人为的,所以人为事物离不了人的主观设计,其本质就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创造。原始先民在狩猎这一生活实践中发现,人通过对动物的动作行为的模仿,激发了人类的模仿能力。即随着人的一系列的设计活动,将自然物打上“人”的烙印,使自然物成为“著我之色彩”。
二、“以人为本”设计的价值体现 (一)人文的设计
现代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创造生活方式与艺术相结合,在现代设计产品中越来越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或人文内涵,文化的价值其实质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价值尤其是民族文化,开始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当代设计产品中。举个例子,我们
日常喝水所使用的杯子,我们只是把杯子当成一种盛放液体的器皿,并没有注意到其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因素。在我们使用杯子的时候,体现出了设计产品的功能美。我们通过杯子将水送入口中,以满足生理需求,这是一种和谐的动作之美。杯子作为一种使用性器皿,却包含了文化内涵和人类的生活环境这样一种情感关系。
(二)人道的设计
在电影《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沦为机械的奴隶,当人类的造物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机械将人类逼上了自身能力的极限。人们开始意识到,任何产品的创造都不可以逾越人类正常功能的非分要求。人类所创造的产品,要使之具备可用性,其功能性应该通过技术的不断演化,来满足一些人类自身所不具备的功能,这才是将设计转化为一种实用功能的价值。
“设计美特别强调产品的形态应符合为人服务的功能内容,就设计产品而言人们所以创造它,是因为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离开了人的实际需要,产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以手机的设计发展为例子,早期的手机仅仅只能满足人的通话功能,且样式单一。后来手机发展成为触摸、直板、滑盖等样式,在功能设计上也开始注重人的本性,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通话、短信功能,还可以满足上网、游戏等一些高级功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是以人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了人的需求成为设计本源。 (三)人性的设计
“人性化设计”属于“人体工程学”范畴。设计史家王受之提出“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 “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以人为本”的因素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人与自然、设计产品的和谐统一关系,这就是“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是对人性的解放,是人类回归于自然达到庄子所谓的“万物与我唯一”的精神境界,从而使设计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设计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兼顾与自然相协调,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类的自身需求,从而使设计生产脱离了环境,与自然界相对立。以汽车设计为例,无论是汽车的座椅设计、车内空间、安全带设计等,都充分的考虑到了人的舒适性与实用性,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但汽车在使用时所排放的尾气,却在不断的恶化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粉尘公害等环境问题。
三、“以人为本”设计的情感关怀价值
现代设计产品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应该带给人精神层面上的情感关怀。设计产品对人的情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设计产品的物质性已经满足了人类的需要,人们对设计产品中的情感要求会变得更加突出。
1990年荷兰飞利浦公司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钹观者”头盔式电视,巧妙地把产品设计成“头盔”式样,外面是—个可以打开的半球型罩,有效防止了灰尘污染,保护了电视屏幕。流畅的现代造型中带
有几份神秘感,加之以“发现者”命名,极大地迎合了儿童的好奇心。设计产品的情感因素使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无形的交流,并达到传递设计师情感关怀的作用。一件好的设计产品决定着消费者的情感选择,同时这种情感选择直接反馈给设计师,从而影响设计产品的形态、样式、风格、趣味性等。 四、结语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件设计产品的出现,都应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体现人的价值。让设计产品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个良好的匹配关系,才能使设计成为“以人为本”的造物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著.设计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