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端正就业态度
态度影响行动,情绪影响结果。就业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别,求职情绪有焦虑和平和之分。就业消极者和情绪焦虑者,很难应对就业难题。态度积极、情绪平和者,则可以克服难题。消极与积极、焦虑与平和,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并同时表现出来。
● 本课任务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选择,增强就业的自主意识,避免“一次就业定终身”,在动态中就业,重在行动。
对于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是不正确的。客观地看待就业形势,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没那么严峻。对于就业问题关注度过高,导致这个问题被渲染得十分严重。
端正就业态度,并不针对所有的求职者。有10%的人,不必借助就业指导,就业态度已经端正,堪为同龄人榜样。这些人,先知先觉,早下手、早行动。然而,有10%的人,即使有了就业指导,还是讳疾忌医,刀枪不入。还有个别人,具备硬挺的社会关系,不用自己忙活,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但是,80%的大多数,需要将消极调整为积极,将焦虑调整为平和,许多人稍加调整就可以。获得真理,有时,只需要向前走一小步。态度一转天地宽!
端正就业态度,任务可分解为三个:
第一,做到真正的自主。青年的择业、婚恋,很想自己做主,不愿意受长辈、学校的安排甚至摆布,可是,遇到困难时,潜意识里的依赖意识开始发威。做到真正的自主,需要客观评价。
第二,能在动态中就业。一次就业定终身,这种观念的影响力巨大,比较、迟疑、犹豫,错失了就业机会。
第三,积极地行动起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起来看。说是找工作,掌握了哪些信息、拜访了多少校友,这是需要时间的,要早下手。
1
■ 基本观点
3—1 真正自主地选择职业
自由与束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况。劳动者拥有了职业选择的自由,这是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境界。自由,是对于人性的尊重,是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人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计划经济的弊端,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还体现为对劳动者的束缚。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档案、户口限制在一个固定位置。多数人的工作几十年都不会变。那个时代,我国长期存在夫妻两地分居情况,要调动到一个地方,需要很大努力。劳资科长、人事处长、组织局长的权力,可是相当的大。
深圳的改革开放,首先表现为劳动力的解放。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当时的情况。权力部门对于劳动者的束缚逐步减弱,劳动者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以辞职跳槽,可以停薪留职,可以提前退休,也可以成为没有单位的自由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有军队的卫生兵,复员被安置在北京某医院药房工作,感觉不自在,索性将铁饭碗摔了,靠写书拿稿费谋生,还办了一本当时还不多见的“失业证”,当时名称还没有这么直接,用一种以隐晦的“待岗、待业”等词,对朋友自称是个“写字的”,每当遇到文人圈里的饭局,有新朋友问他在哪个单位,他骄傲的拿出“失业证”炫耀,引发文化圈的时尚,哪些颇感在体制内不自由的文人、演员们纷纷去办这个证件。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人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同时就要拥有择业的艰难。政府不再安排工作。有无职业,市场选择。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按照供求需求来决定什么时候用人、用多少人、用什么样的报酬用人。这种情况,就不能以个人意愿、兴趣来决定。
时代发展,学子落伍。感受到失业危机,部分人抱怨“择业自由”,希望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由于这种观念在部分中学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脑海中,残留很深,甚至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说起来还是“某某学校分配怎样”。那些比较听从师长、父母教导的学生,失落感尤为强烈。对于市场化的就业,迟迟难以适应。对于市场就业,表现出典型的“围城心理”。
2
对于成年人来讲,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找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阶段找工作,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权利握在自己手上,不能不用。人生的责任自身承担,不能推卸。老师、家长、邻居、同学等人的意见只供参考。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很多意见的可用价值不高。
对于择业自主,不存在代沟。有个典型的范例:漫画出版家和出版商郑渊洁与郑亚旗父子的人生抉择。父亲是上个世纪的50后,儿子是21世纪的80后。父亲在国家兴办的漫画出版社怀才不遇,索性辞职自己办杂志,儿子在普通学校个性独特,索性不去了,在家里按照父亲编写的教材一年一年地读下去,然后,自己给自己造一个饭碗。
就业形式更有多种,可以半就业,可以季节就业,可以就业三年休息三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这种自主择业的风险越来越小,只要保持与社会保障系统的联系,办理相关手续,缴纳一定的费用,医疗有保险。退休有保障。
3—2 在变动中寻求稳定
自主择业、市场调节的就业模式,决定了职业流动性大为增加。在美国有一种说法:工作四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在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失业问题不会引起大的社会骚乱,多数人就业是在不断选择和流动之中,失业率的数字不断变动。我国家受多年计划体制影响,相当多的人觉得,找工作就要找一份可靠稳定的事情来做。
截止到2009年,深圳人口已增至1400万人,而户籍人口仅有260万,即便如此,户籍深圳人也有失业问题。不同的失业者,表现状况不同。有些人,是在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整体编制集体转业到深圳的,仍然是由组织统一分配工作,十几年没有流动,一旦裁员裁到自己头上,无法适应,有激烈的反应。而那些自己独立来深圳发展的人,在变动中,则冷静沉着,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
问题的关键是“一次就业定终身”。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本人,有一种特有心理定势,总怕就业之初“入错行、走错门”。所以,在毕业之际,要将未来几十年的事情搞清楚,格外慎重,要专业对口、要城市规模适宜、要离家近、要有发展前途,还有考虑住房、交通、休假、培训等福利。
2009年,媒体报道一位化名李玫的法学研究生,她提出的就业原则是:国
3
家公务员,沿海大城市、靠近学籍地和家乡,三个条件一个不能少。为了践行这个原则,在毕业前后的一年间,转战十个省市赶考公务员,被同学誉为考霸。每次考试费大约100元左右,路费、宿费、资料费花了9000多元。尽管屡战屡败,她没有考虑过公务员以外的其他工作,还放弃江西的一个重要机会,害怕一生被困住。由于她把第一份职业与一生紧紧联系,挑来拣去,从一个应届毕业生,沉淀为待业者。
这种心态在就业者中不乏其人。其实,在就业中这样,在婚恋中也容易这样。青年人的恋爱自由度越来越大,而实际结婚的比例却在降低,总怕嫁错了或者娶错了。越怕,就越犹豫,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了。其实,离婚率上升,主要原因不是快速恋爱或者闪婚,而是人们的生活自由度越来越大,包括经济独立等因素。
没必要将毕业就业这件事,看得比天还要大。新版电视剧《三国》,曹操的一句有些调侃的话:不就是杀个人吗,干嘛将自己搞得这么痛苦!有位新潮的老人家,借用这句话,劝自己在恋爱十字路口的孙女:唉,不就是找个人吗,干嘛将自己搞得这样麻烦!这里继续借用此种语言表达方式,劝告那些忧心忡忡者:不就是找个事儿吗,干嘛将自己弄得这么紧张。
社会舆论有时是可怕的。一旦某人就业降调,就议论纷纷。北京一所著名高校1989届中文专业毕业生,按照当时的政策,还是计划分配,他被分到陕西某县柴油机械厂工作。虽然学无所用,他到安分守己,默默工作十年做文秘统计之类的事情,1999年企业倒闭,他失业,搞过装修,做过杂工,几经辗转,在亲属帮助下,开起一家肉类零售铺面,称为“眼镜肉铺”。古典文学高材生卖猪肉,顿成新闻。这些舆论,更加剧了学子的恐慌,到了2005年,辽宁某市的高考状元,毕业后,赋闲在家,帮人穿冰糖葫芦,也被新闻关注。其实,卖猪肉的学子收入颇丰,穿糖葫芦的学子也只是短暂在家,况且其专业是社会急缺的防疫,只是他是在是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尽管学习好,但是,其它方面严重短缺,再名牌学校的毕业生也难以被接受。
就业的这种变动状态,与社会需求的变动相吻合。大学公布一次就业率,数字无法体现办学质量。市场经济的就业方式,不是一次就业,而是多次选择。人往高处走,何处为高?一般来讲,在大学毕业后的三年左右时间,是职业适应阶段。
4
问题是,求稳定的观念顽强地不肯退出职业舞台。1987年就出现了企业拒收毕业生现象,到2000年,人事部门还使用“毕业生派遣证”,后为“统一报到证”,还是保留“统一”字样。制定“毕业生可以保留毕业生资格半年到一年”的政策。所有这些,都流露对“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留恋。
鞋的舒适与否,只有穿上才知道,自己的脚是最清楚的。有一个骑驴找马的说法,这是很现实的思路。用人单位也感受到人员选择的不确定性。某国有银行的市分行,每年通过人事部门的渠道,接受大约200名毕业生。为了保持人员的稳定,要签订3到5年的合同。可是,从2000年起,有半数人员流失。坚决要走的人,难以留住,宁可付违约金。
无法适应动态就业者,到国外发展,更不适应。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参见附录的衣阿华惨案。一位博士,在美国工作了十几年,有多次美国式下岗经历。他的感悟:谁不能适应这种不确定,就无法及时就业。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另外一个出路。这条道路更是充满变数。想创业的人很多,走出这一步的人不多,成功创业比率不高。但是,对于毕业生的影响不小。2002年夏天,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顾澄勇,主动利用网络卖鸡蛋,获得初步成功。都是农民出身,其做法已经超越了那位被动卖猪肉者。
即使还想继续读书,也不要都去一窝蜂地本科靠硕士、硕士考博士,博士毕业还去申请博士后,缺乏工作历练的学生,学历再高,容易陷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境地.明确反对:考研究生,在家等待一年或者两年。2008年,出现了中山大学硕士生小邓10万年薪应聘某企业卖土猪肉的新闻。小邓和他的伙伴是明智的,既然有10万元拿,先做上一年再说,人情练达了,再去搞研究,可能更贴近现实。大科学家有过此种经历者不止一人。
3—3 积极地行动起来
积极而不是消极,要有行动。就业消极者,观望、不着急。学校很急,家长很急,政府更急,而学生本身不着急。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年龄还没到就业的时候。不是做学问类型的人,也跟着报考研究生。目的很明确,延迟就业。这种状态的弥漫,成为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短时间不就业没有关系,但是,不能三年五年不就业。如此下去,离社会越
5
来越远,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有些闲在家中,靠父母供养,生活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在网络聊天、购物、恋爱甚至虚拟结婚。做了宅男宅女,时间混乱,反映迟钝。一个人,没有职业的光彩照耀,也就丧失了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深圳早期就业者,有些是想考大学的,但是,生存成为第一位,先就业再说,懵懵懂懂地来到深圳,犹豫、迷惑、后悔,而最终留下来的,奋斗十几年,结局大半不错。可参见附录的资料。
求职者是就业主体,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主动地发现需求、扑捉机遇。找工作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类似谈恋爱,他人无法取代。抱怨生不逢时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在就业方面,有那些切实的行动。在职业设计、信息采集、方案论证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
青年的心理断乳不彻底者,求职容易被动。遇到障碍,总是归因于客观,而不从主观身上找原因。一些高学历、年龄已达而立的求职者,还要由父母出面联系工作,找熟人、递简历,甚至陪同面试。
有些城市,在读书人集中的地方,还出现蔚为壮观的几万名父母代儿女相亲的现象。有几个电视台推出的相亲交友节目,获得很高的收视率,不过,看客居多,参与者少,还边看边猜忌里面的人物在作秀。有些人到而立之年、甚至不惑之年,依然“啃老”。歌曲《常回家看看》、电视剧《东北一家人》,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遇到就业困难,要主动寻求帮助。现在的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多,个体差异大,难以一对一的个别指导。需要求职者主动发出信息。那些有过申请出国留学的大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是积极主动的。可以从这部分人那里学习一些经验。
有关研究部门,将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描述为“40、50”工程,意思是,失业人员,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就困难了。现在,20多岁的人失业,毫不奇怪。无论在那个年龄段,自身不积极,他人难以帮上忙。还真有不着急者。有研究者发现,在某城市就业服务机构,第一周100人失业,积极者一个星期以内就再就业了,剩下4人;第二周又有100人失业,积极者又1个星期就业了,剩下4人,而上周那4位不积极者仍未解决,累计8人;第三周又有100人失业,积极者又1个星期就业了,剩下4人,而上周以及上上周那8位不积极者仍未解
6
决,累计12人。近年底,过了50周,这家机构解决了数千人的再就业,可以依然有200多人待业,年初那些失业者,每周都来,来得面熟。积极再就业者来了又走了,消极待业者一直等待安排,挑来挑去的。
找工作,要果断,要珍惜机会,包括偶然的机遇。这点与求婚结婚类似。一位骑单车的小伙子,装了一位步行的姑娘,撞得不重,小伙子十分负责,主动承担责任,赢得姑娘的青睐。后来,小伙子和姑娘结婚了。多少年以后,年过半百的姑娘问同样年过半百的小伙子,你当时是不是故意的?问了多少次,所得到的回答是:真的不是故意的。其实,是那一撞,撞出了小伙子对姑娘的注意力!当工作撞上你的时候,不能错过。
◆ 课后活动
◆ 职场认知
查询: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搜索,了解蛇口改革开放的领导人袁庚在冲破计划体制的做法。可以参考陈宏编著的《深圳重大决策和事件的民间观察》、涂俏采访撰写的《袁庚传》。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者要流动,原单位不同意,被禁令束缚,没有职业选择的自由。如果决心要走,必须放弃档案。袁庚不满意这样的现象,指示人事部门,为自由流动的人重新建立档案。
背景资料: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码头工程工地实行超产奖励制度,每车发放2分钱奖金。
分析:借鉴往事,分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职场精神内涵。什么是“大锅饭”现象?有什么弊端?在1979年的2分钱,购买力如何?每个月24.3元的奖金有什么样的激励作用?工资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是什么意思?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
◆ 小组讨论
“一次就业定终身”与“骑驴找马”两种就业态度的区别是什么?各有那些利弊?如何理解动态就业?
◆ 行动记述
自己从什么开始有了哪些求职择业的行动。在职业设计、信息采集、方案论证等方面,做了什么事情,需要实证。
7
● 参考资料
● 多种就业类型
市场体制的就业,单位类型有国有、集体、私营、民营、合资、个体等多种。用工形式有合同制、临时工、计件工、钟点工等多种。工作地点有城镇就业、乡村就业等。工作时间有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不充分就业等。就业性质有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如社区家政服务、个体手工业。就业率或者失业率的统计数字是变动的。
● 衣阿华血案
20世纪80年代,一位北京青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衣阿华大学,学士一直读到博士,一切都按照中美两国既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可是,当博士毕业,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时,他难以适应。本来确定他留校任教,他也就认定这个结局,丝毫没做其它准备。在毕业之际,学校反复考虑,留下了他的同学。得知结果,错误地归因于某些影响了他的前程,愤而枪杀了他的同学、他的导师、系主任、副校长和校长秘书,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 深圳凯达妹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深圳有家凯达玩具厂招聘员工,招录条件是达到香港初中文化水平就可以。众多广东女孩来到深圳,坐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晚上哭声一片。有些还要考大学,回去复读,最终还是没有考上,而留下的,逐步适应了深圳的生活和紧张的节奏。当时的广州处级干部的工资是80多元,中学高级教师的工资是50多元,而那些特区第一代打工妹的月收入是100多元,后来加上奖金可以拿到300多元。穿最新潮的衣服,可以衣锦还乡。蛇口小伙子说:娶老婆,要娶就娶凯达妹!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