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l・i J甄 塌曩 ●' 总第423期 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口 刘 风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在资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 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来确保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 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作者简介:刘凤,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团支部书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山东淄博2553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2)06—0068—02 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与学生培养、学校发展、社会稳 定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关系到困难学生这个 地方相关部门对贫困证明的出具,不用出钱出力又能从某 种程度上解决本地生源学生因贫困上学难的顺水人情,各 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而且直接影响 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稳定发展,更是教育公平、社会 和谐的具体体现。如何更好地落实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资 助资源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地分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 工作者,特别是资助工作实施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级政府都愿意做,甚至出现个别只盖公章不管内容的不负 责任的行为,以至部分非贫困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拿到贫 困证明。学校资助部门因受资助学生人数多,人力物力资 源有限,难于到实地一一调查核实证明的真实性,这些都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受资助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未能得到同步发 、当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 主要问题 展。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 成部分,必须与育人工作建立起长效互动机制。但是,在 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侧重于资助,而没有将身 心健康教育及时渗透到资助过程之中,忽视了资助本身育 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 部分学生有等、助、靠、要等依赖思想,为了获取资助拉帮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度大。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的认定是各项资助政策能否真正落实、资助资源是否 得到合理分配的重要基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要 确定工作对象,即确定哪些学生是经济困难学生。但是合 理、科学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是资助工作的主要难 题之一。首先,各高职院校的生源都比较广泛,地区间的 结派、私下做同学工作,更有甚者竞使出行贿师生的伎俩; 还有一部分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认为贫困理所应当得 到各方面的资助;此外,未受到资助的学生易滋生不平衡心 理,看到受资助的学生不劳而获,容易引发一些同学之间的 矛盾。因此,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与育人成才紧密结合,才能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异较大,各地学生生活、消 费习惯、消费水平也不一,根据外在的衣食用等方面的情 况很难界定资助对象的标准;其次,随着资助资金和资助 范围的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大幅增加,除烈士子女、孤儿、 残疾学生且父母没有固定收入等特殊困难学生能够得到 资助外,其他如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 充分发挥资助工作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 二、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经过几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二作的实践锻炼,我 们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 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 不但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更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 难的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下岗等学生的生活经济状况差距 很小,不容易分辨困难程度;再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真 实信息搜集难度大,摸底调查的各项基本数据(尤其是家 庭收入情况)的真实性难以界定。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在 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首要依据的就是当地相关部门出具 的各类贫困证明,这是贫困生申请助学金、减免学杂费、学 校辨别确定该生是否应该受到资助以及资助力度的重要 依据。然而国家当前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和规范 黼 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引导他们刻苦努力、积极 向上,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不断进步和发展。 1.确保家庭经济情况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实效 性。首先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信 | 2012-6 息。可通过入学后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地方相 关部门提供的贫困证明、低保证明、父母下岗证明、父母残 疾状况证明等方式获取基本信息;入学一段时间后,可以 通过任课教师、同班同学、宿舍舍友等多处打探,充分了解 学生在校的生活消费状况,如是否存在使用高档手机、穿 戴名牌服饰、使用高档化妆品、抽烟喝酒等情况;还须了解 学生的社会兼职状况,是否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做兼职 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还是迫于经济压力等。其次要科学 合理地加工搜集到的信息。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 门别类的整理,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中的权重 将困难程度进行排序,如父母因疾病等原因失去劳动能力 所占比重应大于有经济收入来源的单亲家庭等。对待一 些问题要考究其真实性,不能完全相信学生出具的纸质材 料,对部分地方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要有质疑、删选 的过程。最后要及时有效地更新贫困信息档案。对可能 存在的家庭遭遇突发性事故、灾害等现象,要及时更新资 源库信息。每年的认定工作既要保持延续性,又要保证阶 段性和实效性。按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排序,建立 不同等级的贫困档案,被认定的困难学生人数尽可能大于 被资助的学生人数,若出现若干名学生情况无较大差别 时,为保证资助作用的有效发挥,可在若干名学生中进行 平衡,轮流接受资助,帮助学生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完成学业。 2.规范民主评议过程,将公示环节落到实处。根据搜 集的信息和个人的申请,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民主评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组一般是由导师、学生干部代 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普通学生代表的比例不低于评议 小组的60%,争取每个宿舍都有代表参与,而且确保被认定 的学生不能参与其中,这是保证评议过程真实性和有效性 的前提条件。认定工作结束后,必须进行有效公示,公示 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形式除包括张贴于教室、走 廊、宿舍等各个宣传栏的传统纸质材料外,还要充分利用 班级QQ群、邮箱等电子资源进行网络公示。公示内容不 仅包括受助学生名单、受助档次,还要包括评定标准、评定 程序等过程性材料,并公布监督责任人办公地点、电话及 邮箱,同时确保提出异议的3个工作日内给予电话、书面、 网络等同等形式的答复。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学生复杂的 心理,可能会存在夸大或隐瞒困难情况的现象,通过向广 大师生公示认定过程结果的办法,增加资助工作的透明度 和监督力度。 3.加强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 育。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成才是目标,要把身心健康 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工作贯穿整个资助工作的全过 程。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坚持物质资 助、心理资助相结合的原则。贫困学生是整个学生队伍中 的弱势群体,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有些学生因为生活 堂塑堂堕墨墨塑墼! 总第423期 困难诱发强烈的自卑心理,把贫困当成耻辱,认为自己不 幸运,出生在贫困家庭,处处不如人,事事不如意,由此引 发悲观、焦虑等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出于爱面子,不敢正视 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交不起学费,衣食用等方面却不甘 落后,从而失去受资助的机会。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对 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通过心 理访谈、身心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励志电影、组织社会公益 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增强对贫困生的关爱、帮扶与引 导,关爱他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帮助他们思想上“脱 困”,鼓励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 境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情,引导他们在成长 成才后,能够怀着满腔热情来回报社会。 4.完善监督机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学生被认定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奖金分发到学生手中后,要建立 学生、导师、分管领导一体的监督机构,适时通过各种途径 监督其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看是否用于帮助完成学业。 如果用在其他方面,如请客吃饭、购买与其经济状况不符 的物品等,需要进行核查。确实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经 核实后,可取消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并收回资助资 金。资金难以收回的情况下,学校应及时联系家长,通报 相关处理意见。 5.积极探索,鼓励勤工助学。国家资助资金的大量投 入,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也间接造 成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使学 生把资助当作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从而丧失责任感, 甚至引发惰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一套国家资 助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机制。可以通过学校出面联系有 需求的校企合作单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途径,来鼓励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益,这样既有利于增强 勤工助学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又有利于培育优良的资助文化。 此外,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需建立长 效资助机制,不但要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 的资助档案,而且还要对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 引导,争取达到就业脱贫的目标,实现依靠国家资助顺利 完成学业,有一定的能力后感恩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这 样既有利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又能帮助学生顺利 完成学业,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索,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教育, 2010,(1). [2]孙兵.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前沿 管理,2007,(5). 责任编辑朱婧婧 ! 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