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

2023-12-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

韩秋芬

南孟镇马坊中心小学

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稚嫩而脆弱,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人格及其个体差异,是每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态度。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由此可见,自尊自信是健康心理的的重要支柱,也是良好心里素质的基础和标志。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非常关键。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养成任性的孩子也居多。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的幼儿也有相当一部分,这些幼儿具体表现在:在活动中不敢发言不敢举手,害怕比赛,认为自己“很蠢”、“很差”,是个“笨孩子”等一些消极的评价。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呢?如何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一、 什么原因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呢?

(一) 家长期望过高,使幼儿走向自卑。

家长的目标过高也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的形成,现在的很多都只是初中毕业,甚至未读完初中,自己的志愿未完成,期望孩子来完成自己的志愿,经常听家长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考上大学 ,我的孩子必须上大学 ,就是在那大学校园里坐着也得去。”一点儿

也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就开始上各类辅导班,使幼儿一点儿也得不到快乐,压制了幼儿的思想,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反而时常失败,逐渐走向自卑。

(二) 学校和家庭随意评价,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

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说:“看人家小丽多棒,会弹琴,会跳舞,你什么也不会,就会吃,就会玩”;“看小刚在绘画比赛中又得了第一,你呢,画只小兔还圆耳朵呢,小笨蛋”......在家庭中得不到一点肯定的评价,同样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也得不到教师的好评。经常会听到不少教师说:“看成成小朋友真优秀,儿歌说过的真好”;“强强小朋友真差,真费劲,一周了还不会说呢”......经常这样,幼儿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自我感觉,自我暗示“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差,这样笨”的孩子,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向上的自信心的形成。

(三)娇生惯养,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家庭几乎都一样,孩子生下来,大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为什么发展下去,有的孩子就成为勇敢、自信、勤快、能干的好学生;有的孩子却成为胆怯、自卑、懒惰、能力低下的“差学生”?两者的差别,真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难道怪学校吗?现在的孩子不管在外婆家还是在祖母家都是家庭的中心,上学奶奶送,放学姥姥接,书包都由大人背着,孩子大人领着,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这种过度的疼爱,过度的照顾,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还缺乏独立性,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坐地上大哭,不知所措,畏畏缩缩。

找到了原因,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 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呢?

(一)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长应以身示范

孩子如果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那么将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长大以后,也许会成为一个懦弱的人。自信心决定人做事的成败,制约着人接受任务,面向外界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自尊和自信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特征,从小培养有助于其他优良品质的成长。父母应成为孩子的老师。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潜移默化。由于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模仿是孩子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孩子是在模仿成人中长大的。家长就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家长对孩子一次示范行为胜过上百次空洞的说教。要使孩子自尊、自信,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尊、自信。如果家长自卑、退缩,天长地久,家长的言行就会在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影子。家长的好思想、好行为是孩子学习的好榜样,不良的言行、习惯是孩子走向歧途的祸根。所以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任期最长的老师。诸葛亮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他年轻时就确立大志,刻苦学习,研究政治、军事,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治国安邦的雄才。他身居高位,官至丞相,但严格要求自己,不谋私利。对子女既重神教,又注意言传。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说:一个人的德行是需要修养的。如果对功名利禄孜孜以求,那就难以树立远大志向;如果不奋发向上,年华会很快流逝,不可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他在《诫外甥书》中再次强调上述观点,告诫后代说:一个人应当志存高远,加强自身修养,抛弃邪念,为实现远大志向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在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后代都很争气。掌握好父爱和母爱的他寸。父母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高尔基所说:“单是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的事”但父母的爱,是理智的爱,有节制的爱。首先,父母爱孩子,但不能把孩子当成小太阳,如果家长象行星绕着太阳一样,整天围着孩子旋转,谈话时话题以孩子为中心,活动时以孩子为核心,这种不正常状况会无形中培养出孩子盲目的优越感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思想,会使孩子缺乏

自尊心。其次,父母爱孩子,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对孩子的要求,家长要认真对待,但绝不能一味满足,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凡属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答应。再次,父母爱孩子,但不能保护过度,上小学的孩子,已不同于襁褓时期,不需要父母的完全保护。小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父母要及时缩小保护范围,减弱保护程度,让孩子有单独活动的机会,以锻炼孩子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二)合理利用奖励手段,强化幼儿的成就动机。

对孩子实行奖励,几乎是每一位家长都做过的事。可有的效果比较好,有的则不太理想。少数家长甚至把孩子奖坏了,因此,发挥奖励的积极作用,必须讲究艺术才行。其一,精神奖励应重于物质奖励。孩子是天真纯洁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健康情感和动机的培养。使孩子从小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怎么去爱人。绝不能用物质奖励去刺激和强化孩子的虚荣心。过分强调物质奖励,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认识人类美好的情感。其二,奖励要准确。奖励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情况不明而胡乱给奖,轻则使孩子陷入困惑,重则促其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念。其三,奖励的时间频率期不能太高,物质犹其是这样。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连续奖励比间断奖励效果要差,当奖励完全停止时,连续奖励培养出来的自尊、自信,比间断奖励培养出来的自尊、自信更容易消退。其四,应使奖励标准与年龄成正比。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是由低到高、分阶段进行的。奖励标准也应由低到高,构成一个连续的、向上的梯度。要通过正面激励,从自信训练开始,造就一个自尊自爱、充满自信、具有活泼生命力的、自由奔放、精力充沛的好孩子

(三)聆听孩子的心事,还给幼儿说话的权力。

挤出时间聆听孩子的心事,这对树立孩子的自尊很有必要,因为你此时给孩子的信息是“你对我很重要,你的话很有价值。”这并不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做到。这也许只意味着

停下手中的活儿听听孩子想说什么,或者关掉正在看的电视来认真回答一个问题。看着孩子的眼睛,让他能感觉到你在注意听他说的话。如果时间紧张,要让孩子知道你现在没有时间但是你不会忽略他的需要。这样说:“告诉我你画的画儿是什么意思,等你说完了,妈妈还要去做晚饭。如果孩子需要跟你谈心,停下来好好听他说什么。他需要知道他的想法、感受、渴望和意见对你很重要。孩子情绪激动时,可以帮他表达他的感受,让他平静下来。告诉他:“我明白你心里很难过,因为你要和学校的好朋友说再见了。”接受孩子的情绪,而不要加以评判,确认他的感受并让他感到他在你心里很有分量。如果你也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他(想到要去动物园我就高兴。”),他以后就会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关系着未来人才的素质问题,树立学龄前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自尊来源于从属感、能够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且了解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加州的家庭教育专家简.奈尔森如是说。所以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应从幼儿开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