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 第2期(总第164期)
中央社会丰义学院学报
Apr,2010
JOURNAL NO.2(Gel.164)
·民族与宗教问题· 沈桂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廿J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
变 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设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
同建 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町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
题的核 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
与民族 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关键词:民族问题;核心;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I)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519(2010)02-0053—05
一、“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提出 抗,说到底是由国家公共资源在各族体之问的分配是 与民族问题内涵有关的学术观点很多,其中,有 否合理造成的。因此,民族之间的关系本质I二会折射 人
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有人认为民族问 出国家权力方面的问题。民族矛盾的最高诉求也是 题的实质是民主问题。而我认为,民族问题属于国家 民族分立、国家分裂。因此,民族关系从根本上讲与 建设问题,它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民族国家关系是一体两面。在这里,民族认同与国家
么这样说呢?这主要是由多民族国家的特 认同之间的互动形态是根本,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 点 为什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 所决定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国家一体、民族多
元。民族问题起因于国家构建与各族体发展之间的 国家的忠诚,在尊霉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 认同。 当矛盾。因此,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趋
把民族问题的核心看成是发展问题的观点,其根
势。 各民族共居一个国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一是 本依据是把民族差异看成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进
小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 不同族体的关 系;二是各族体与国家的关系。因此, 而把缩 务。然而我们知道,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内容有二:一是民族与民族之 题的根本任 间的关系;二是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问题处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从本质上说是地区问题,而不
理得好,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问题处理得不 是民族问题,缩小差距只是解决地区问题,而不是解
决民族问题。 好,则民族冲突、国家分裂。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 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唯 系并不是两个不相关联的事物,恰恰相反,它是一个 一目标,我认为也是不够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只
问题的两个方面。民族之间是团结合作还是冲突对 是增强各族体对共同的国家认同感的途径,在各民族
收稿日期:2010—01—02 作者简介:沈桂萍,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 族宗教教研室主任,教授。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万方数据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发展落后的民族经济就 终极目标,这种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全 成为重要的任务;当各民族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球化发展对主权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民族关系 时,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就成为把各民族凝聚 发展客观实际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在一个国家内的重要途径。繁荣发展可以带来各民 重要前提和保证。 族的现代化,却不一定会带来各民 族对国家的认同。 全球化对国家的外部挑战主要是使国家主权弱
全球化的大趋势正在迅速改变着政治、经济、关于现代化与国家认同fbJ题,一般的看法是,现 化。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足囤家认Ird问题 2010年第2期
社
代化将改变族群意识,使一个多民族国家走向一体球社 化。许多主张全球化的理论家均持这样的观点。但击主 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提ff{质疑,他们认为,现是 ,在政 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主权上 , 伴随着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一方面,制造了不主性受到 和民族问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也动机和主要 加激发极端民族主义,寻求极端意义上的进程,而 且也 消解国家的统一。因为,这个时代是民族发展的时政治。国家的 外同时分
代,不是民族消亡的时代,民族发展的总趋势足依托流,越 国家形式而发展,自然的族群日益被改造成同家民属于国家所有的
族,对立的趋势就足民族文化变异发度的权力,以至于
对立面,其内部锻造新的民族基冈。国内也“民间 化”或“私人 为,当人均生活水平不足1000美国家的
外部挑战主要是 有根本性的意义。但是,当人均生活水平接近 1000 要 。
据对我国一些边疆地区的调研表明,经济发展带 来了 国家民族意识、地方意识、宗教意识并行增强的 态势。但 是,在有些边疆地区,跨界民族的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
发展同向的路径,而是发 生了变异
。这种变异以民族意识的极度张扬以宗教
为基础,
为依托,与中华文化的整合方向并不一致 。 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只是实现 多民族国家认同的途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不足
1000美元时,发展是实现国家认同的主要途径;当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基本接近1000美元时,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把多样性的民族 认同整合成为国家认 同,巩固国家的统一,就成为解 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任 务。可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是多民族 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足根本 的国
家认同。 二、“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时代 题”观点的
意义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 须把国家认 |J建设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
万方数据
会和文化统一在民族国家内的状况,使国家与伞 会的相瓦依存性越来越大。全球化对国家的冲化 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但 治层面最具挑战性,其影响集中表现在国家困家 严重地侵蚀和弱化了国家主权,使国家的自会更 严峻考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发 操纵者,它们不仅操纵着经济全球化的 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 政治权力在全球化时代急速地对内对 来越多的非国家组织开始分享原来 政治权力,包括制定各种规则和制有学者认 出现了一些学者所称的国家权力候,发展就具 化”的现象。总之,全球化对挑战国家的主权。 美元时,社会整合就显得十分必 伞球化对国家的内部挑战主要是挑战国家认同。 全球化时代,国家的政治支配形式受到削弱,国家不 再是认同的最终落脚点,各种次国家集团、种族或宗 教组织等都可能会替代国家认同。 并没有循着一条与
“民族国家的认同,指的是国民对本民族和本国 家的语言、文化、传统、边界、制度、价值、利益和身份 的一种自觉的认可和接受”【2 J。然而,全球化对民族 国家根深蒂同的制度、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产生了 强烈的冲击,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国民的身份和利 益,从而使许多国民产生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同 时,伞球化进程也使更多先进的价值和理念超越了民 族国家的界限,日益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接受,开始出 现一种所谓的全球认同。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都 与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相背离,都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构成了威胁。 目标,根本14标是各民族超越民族底线 总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导致了整个国家 具有日益多元的、分散的社会利益离心倾向。因此, 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 必 使多元的、分散的社会利益仍能凝聚为民族国家的整 代同n,能民族自觉,展,走向同家的元的时 代政治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创造一种政治过程以
中央社会丰义学院学报
体政治意志和政治向心力,加强国家权力、国家统一 是民主一国家。即居住在国家内的人民居于主权地 和文化整合。 位,国家机器的权威来源于公民授予。由此而产生了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也同应 所谓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国家的转型既是现代 了2010年第2期 55民族关系动态发展规律的观点。解决民族问题不
是要消
火民族,而是要回应民族关系客观发展中的两 种需要 :一是对内认同;二是对外联合。而联合的需
民族 关系的主流。
民族是动态的,正如文化是流动的、不断牛成的 一样。民族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民族的本 质属性是对内认同与对外联合。考察世界民族发展 的过程, 对外联合的属性始终主导着民族发展过程的 主流,而 在现代化过程中民族依托于国家形式后,民 族的
发展过程逐渐走向了国家民族的过程。 国家民族是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的紧密结合,即 国族。它是现代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自然的过
程,同时
也是建构的过程。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是不 断与其他 文化互动、涵化的过程。正是因为联合的属 性,不同 民族选择在同一国家各民族的共存,其基本 前 要求是各族体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 荣发展。既然选择一个国家,对国家就要有基 本的忠 诚感、使命感、责任感,对这一点各族体应有基 本的共识。既然是对外联合主导民族过程而不是民
族差异 主导民族过程,那么,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就 是寻求 超越民族差异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过程, 是在尊 重差异的基础卜整合差异的过程,而不是消灭 差异的过程。国家认同建设就是顺应这种共同团结 展的民 族关系客观要求而进行的。 因此,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目标是国家认同,而不是 消除 民族之间的差异。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对于多民族国家政治民主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发
展民主 政治一直是政治学家们苦苦思考的问题,尤其 是在当 今世界,许多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变革 行动常 常会带来国家动荡、社会失序,甚至会导致国 家分裂 。因此,人们常常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冈使国 家民主化过程成为国
家毁灭过程的呢? 这主要是由多民族国家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与 现代化过程相伴随的现代国家有两个特性:一是民 族一国家。即居住在具有明确主权边界里的集体为 统一
的国家机器所控制,并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二
万方数据
化的条件,也是现代化的结果。因此,国家建设的任 务包括:一是国家认同建设;二是政治民主化建设。 民主化建设只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 要主导 在欧美国家,“民族一国家”和“民主一国家”的建 构是同步的,基本卜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在欧洲是 采取了单一的民族国家形式,从而使得国家转型建立 在文化同质的国族心理认同基础上。在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哑等移民国家,实行的是大熔炉政策,是将各国 移民锻造成新的国家民族来实现的。在这些国家,国 族认同建设的方向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 但是,在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民 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建设却是不同步的,而且方向也 是相反的。民主过程本来应该是增加国家认同的过 程,但是,当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出现危机时,不仅共产 党丧失r执政地位,而且造成了国家灭亡。为什么 苏联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变革是以民 族分裂、国家解体而告终?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共产 党在执政时,各民族成员对国家的认同与对政治体系 的认同联系在一起。政治认同出现危机,国家认同也 就会出现危机,政治体系的崩溃也就带来了国家体系 的崩溃。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教训是:民主化没有使 国家转型成为民主政体,也没有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 过程,反而成为困家毁灭的过程。 奋斗、共同繁荣发 这说明,一个社会如果要实现民主的转型,首先, 要存在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 土及人民的有效控制;其次,国家必须具备最低限度 的能力来发展经济。显然,在前苏联和南斯拉夫不具 备这样的最低限度的条件。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发 展中国家,在改造地方和族群、增强国家权力、国家统 一和文化同质等方面的国家建设是不成功的。至少 没有为政治民主化改革提供基本的国家认同条件。 从理论上说,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分离的。各 民族成员可以不认同一个政治体系,他们可以联合起 来推翻一个旧制度,建立一个新制度。这不会影响他 们团结在一个国家,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国家认同。要 达到这样的状态,国家必须有能力建构超越民族底线 的国家认同。这也说明,政治民主化和国家建设可以
家的分离意识。国家认同建没要求国家制度 同步进行,但是,大多数情况则是民族国家建设先于 导致对国
民主国家建设。因为,民主政治只是现代国家的一种 设计和价值导向对各民族具有包容力、吸引力、影响力
形式,并 且是在后来才出现的,而国家建设则远远早 和辐射力,这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沟通、 机制来实现国家对各族群的共治的。 后才于民主这一特殊的政体形式。先有现代国家形式,然 协调逐渐转 为民主政体。 刊成 那么,怎样才能使各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个国家 因此,国家认同建设先于政治民主化建设。对于 之内,不因任何政治动荡而影响他ti.-JX寸国家的心理 呢?怎样才能建构超越民族底线的国家认认 一个亟待进行民主转型的多民族国家来讲,解决好民 同56 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2010年第2期
同?这 族关系问题是政治民主化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证。的基本
就是说,国家现代化过程的首要任务是,能真正设政策、
套既符合本国民族关系客观发展的实际、又与民主发化政策
展方向一致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案,包括价值理念、基家认同 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并且经过实践证明这套方案能够不 同。 实现并基本实现了最低程度的国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为代价,过 三、实现各民族国家认同的路径 来的内在 国家认同是将国家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
凝聚力,其核心内容是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 认同建设
。政治认同即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和政治领
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领导能够公平
合理地反
映和处理各民族之问的利益,构成人们理性
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是在尊重各族体文化多样性
在国家疆
界内的所有民族之间建立 和发展一 种共有的、新的国民文化纽带或体系,一种 对国家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全体国民间产生一 种 新的、有凝聚力的国家观念、国家情感和国民意识。 文化 认同比政治认同更持久、更巩固,当政治认同出 现危机时
,稳凼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 国
家认同危机的程度。
与国家认同建设相接近的观点是国家民族建构 的主张和国家一体化建没的主张。所谓国家民族建
存在多个
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事 实,致力
于建设统一的现代民族的过程,它包括政治 经济的一 体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一体化,民族性格的培 养与民族 心理的孕育等方面,国家民族建构与国家一 体 化建设的意思大体相当”J。 国家认同 建设与国家民族建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层次的民族自治实体。这些围家的宪法赋予各民族的差 异I二。国家民族建构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 国家认同 建设强调各族体对国家认同的主动性。二者 是互 动的,而认同建构更强调二者的正向互动,而不是 反向互动 。国家民族建构如果建立在强制同化的基础 之上 ,不仅不会增强各族群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反而会
万方数据
也 是世界上所有多民族国家统治者首先要解决一 问题。各国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方式,诸如同化 整合政策、一体化政策、大熔炉政策、多元文 等,所有这些政策的核心都是解决各民族的国 问题。由于方式途径不同,所以,造成的结果也 强制同化政策,以牺牲某些民族文化程是惨烈的,结果叮能会实现国家同质化的目标,但 是,也可能会造成既有多民族国家的裂解。而多元文 化政策,比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则较好地实 现了国家多元族群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 导认 考察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国家,国家建设并没有 建立起基本的国族认同。相反,它们的许多价值理念 和制度安排,奠定了分裂的隐患。 的同时,共同追求 从价值理念上说,一是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与 国家层面的民族概念具有一致性,民族地域共同体的 概念挑战国家领土要素;二是民族集体平等权利挑战 国家公民权利;三是以民族因素为基础的国家结构理 念挑战国家统一体的结构原则;四是政治生活的民族 政治参与挑战公民的政治参与。凡此种种,都是与国 家建设要求相反的。因此,在前苏联的社会文化中, 并没有建构起国家认同的社会同质文化,没有建立起 国家层面的民族认同理念。 构,是指一个国家承认 从制度安排上来讲,前苏联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 制度实质上是分治的理念,而不是共治的理念。前苏 联和南斯拉夫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实行的是以民族区 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即在国内以民族划界建立加 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区等不同 主体 以自决权、联邦主体国家地位和自由退盟权,从而使 联邦主体具有明显的国家实体特征。从前苏联和南 斯拉夫等联邦制的建立、发展和解体实践看,以民族 划界建立不同层次的民族自治实体,实际上是在人为 地强化民族自我意识,激发民族独立倾向,一旦发生 计。
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而有秩序,成为当今世 社会剧 变和动荡,出现独立倾向,联邦主体就会很快 民族 立的政治实体。因此,也町以认为,以民族自 成为独界多民族国家协调民族关系较好的典犁范例。 治为 联邦制国家经不起巨大社会变革的考验。 基础的 多民族国家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变革,必须建 传统的以民族为基础的自治理论,是建立在民 因为,立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体系和政府对领土、对各民族 族地域共同体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即追求在本民族 人民的有效控制。在我国,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体 聚居的地区自主管理本民族地区的事务,这是亚国家 制变革,国家必须首先建立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体系 模式。因此,民族自治理论本质上是分治的理论而非 和政府对领土、对各民族人民的有效控制。因此,民
共治的理论。 族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建构超越民族底线的国家认同。
这一点应该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出 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实行的是以
地方自发点和归宿,也应该是指导我们民族工作实际的重要 治为基础的联邦制,民主和法制比较健全,有 助于社价值准则。 制为基础的国家体制,国家保障的是公民 会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当然,以地域 权利, 在制 总之,“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同家认同问题”的观点, 度层面并没有解决各民族对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的 要求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制度安排、工作 。为了回应这种诉求,在这些国家又发展了以民 方式等方面都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及时回应民族 诉求 族文化自治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政策。 关系发展客观实际的需要,建设超越各民族的中华民
族国家认同,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现代化建设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自治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在
1899年提出的主张,民族文化自治的理论基础是“文 的重要要求,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和保证。 化民 族”论。这种理论认为,民族主要是基于共同语 言和文化基础参考文献:
个人“联合会”,可以把民族与国 上的
[1]马曼丽.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家、政 治与政权等概念分离开来。民族文化自治是以 2003.
越领土的民族社会组织为基础的,其核心内容 建立超 [2]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是:成立超越领土的民族联盟,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内 [3]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 (I).
。这咀所谓的本民族内部事务,指的是语言、 部事务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张秀红 文化和教育等事务。多元文化政策较好地在地域联 邦制的基础上回应了民族文化的诉求,使得这些国家
National Identity:Core of Ethnic Issues
SHEN
Gui—ping
ute of Socialism,Beijing,100081,China) (The Central Instit
task for multi—ethnic co solve the ethnic of ethnic issue is national identity.The Abstract:The untry to
n ethnic groups into loyalty to the country,and build up problems is to transform the people白loyalty to their ow
national identity the basis of the respect to multi—ethnic identity.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cludes
political i—
of ethnic issue is national identity”,the basic 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According the requirement of”the
princ iple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solving ethnic problems must respond to the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in— terac tion of multi—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Among them,cultural identity is fundamental,strong cultural identity
dispel the exten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accompanied by the political crisis. Keywords:ethnic issue;core;national identity;political identity;cultural identity
core
core
a
on
to
core
can
2010年第2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57
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