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重点资料

2024-06-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名词解释(选作八个,一个五分)

原始青瓷:商代原始带釉瓷制品,多分布在河南郑州等地的商代遗址,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瓷釉光亮,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褐色或黄绿色,胎和釉结合紧密,釉底极薄。基本上采用轮制或手工制作,器形多尊类。常见纹饰有细格纹、粗格纹、条状纹和云雷纹等。从瓷器的胎骨、施釉和火候看,基本上已具备了早期瓷器的特征。

六器:璧、琮、圭、璋、琥、璜。三代琢玉品种,为原始古玉中“法器”变化而来。六器形状各异,其中璧和琮专门用于祭祀天地,其它四种玉器用于祭奠东南西北四方神。

石鼓:即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刻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共十只,文字是由金文向小篆的过渡体,铭文多为渔猎之言。因为石制雕刻简单,所以代替了原本作为刻文品的耗时耗力的青铜器。石鼓出现的时期,青铜器开始走向衰落。

符节: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作为凭证的物品,符多为虎符,是皇帝和军官调兵遣将的凭证,秦国“新郪虎符”是传达王命的象征。节则是通过水陆关卡的凭证,分为舟节和车节,以鄂君启节最为有名,错金铭文,全套5枚。 简牍:我国最早的书写材料,春秋时期通用,竹制或木制,最早发现于曾侯乙墓,和甲骨文同期。大册为典,最大的简为业,孔子教书时用。简牍一片两面,篾黄向阳,篾青向阴,字写于篾黄,用于记录律法,编著书籍,祷告记录。

封泥:古代用于封印书简信件的物品,自战国使用至汉魏。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一般是官府下发的印玺,用于封检货物、书信、官私,或印于陶器、漆器或官养牲畜上以示身份。

承尘:汉代充当官府天花板的物品,拉一块布遮挡在房子上面以挡风遮雨。 缿筒:汉代人民到官府举报、告状时用的器具,状如瓶,长颈,小孔,可入而不可出,人们将记载着别人罪行的书简投入缿筒。

轺车:汉代最常见的马车类型,通常一匹马,四面敞露,车后有辕子。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速度快,轻便。

龙骨水车:又称翻车,是魏晋南北朝时新发明的农业工具,马钧发明。圆形,形状类似龙骨,接近今天的水车,使用人力脚踏或牛拉使其汲水。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工具简洁化、轻巧化。

帐镇:用来压着帐角,不让帐乱飘的物品,帐指车帘或魏晋南北朝流行小坐帐和斗帐。帐镇常为石制或玉制,工艺非常精美,上有花纹和铭文。常见动物形象,以四灵镇最为名贵。

二牛抬杠:秦汉时重要的二牛牵引单辕犁的耕作方式,直辕犁与杠成十字型,单辕犁在两牛中间。刚开始为二牛三人。通常2人控制,1人牵牛,1人扶耕,到魏晋时被一牛双辕犁取代。 仰韶文化:因河南省仰韶村而得名的新石器时期重要彩陶文化,分布在中原地区,以石器和彩陶闻名,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历程。出产彩陶虽然质量一般,但非常精美,主要为慢轮工艺,花纹鲜明,几何、花纹团居多。仰韶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价值,从开采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的新石器晚期重要黑陶文化,分布在中原偏东地区,以石器、铜器和黑陶闻名。出产黑陶工艺精美,多为快轮制陶。龙山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价值,从开采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金银错:春秋战国时代对青铜器表面加工的新工艺法,在青铜器上做金银图案纹饰的方法,即线刻花纹于器物表面,或镶嵌于器物表面,镶嵌完金银后进行磨错使器物表面光滑,故得名“金银错”。

北辛文化:三代时期黄河下游的文化源头,位于滕州官桥镇薛河故道的北辛村,是大汶口文化的由来。以陶器闻名,早期以泥红陶为主,是海岱文化区重要的文化遗址。也是三代时期北辛-龙山-岳石一线主导文明的发源。

透光镜:汉代著名铜镜,工艺精良,将镜面对着日光和其他光源时会在墙上反射出镜子上的花纹。

四民社会:是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由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构成的。士、农、工、商,也即所谓四民。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民虽然分业、别居,但不是等级分化,这种社会形态,被称为四民社会。而由四民构成的社会形态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区别于西方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显著标志。四民社会的原型在西周社会既已存在。,而四民社会的正式出现是分封制解体过程中的产物,其出现时间大体在春秋战国之世。

马钧: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指南车制成后,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接着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亮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

出了贡献。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阶段。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 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

“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 天地相分,人神不扰。这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这为儒家的礼制提供了依据,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础。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 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

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分垄分圳,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有利于保持地利和水分,抗风抗倒伏,提高产量。

六畜:先秦时完整,马、牛、羊、猪、狗、鸡 《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

六瑞: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是中国古代货币,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钱系之一布币体系的分支。西周末始铸,春秋晚期以后盛行,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废止。

半通印:印章形式之一种,秦汉官印中,有一类下级官吏之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官印之一半,故名半通印。秦、汉之时,官级严谨,表现在印章上时,级别较低的官吏所使用的印章为长方形,大约相当于正方形的一半,称为半通印。但从现有的遗存资料来看,秦汉私印也有类似长方形的半通印,有的印文还在姓名前后加上吉祥的祝语,如“大利”、“大吉”等。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西周已有,春秋战国普遍。

匣钵: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 碌碡:又称“碌轴”(liùzhou) ;石制的圆柱形农具用来轧谷物,平场地基本词义。 农村生产工具的一种,样子就像一个放倒的铁桶两端各挖一个小坑,用明矾作粘合剂,将铁碗儿粘在上面,成为两个轴承一样的东西,然后用木框或者铁框套上,用骡马拉着,用来轧地或耕作。碌碡是圆柱形的,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 。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带钩是汉人对胡人衣饰的借鉴。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晚起,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元谋人

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西侯度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黄河河面约170米的阶地上。1961~1962年发掘。出土剑齿象、纳玛象、野牛、三趾马、三门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灭绝动物化石。文化遗物有石制品32件和烧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测,该文化距今已有180万年。因石制品被流水冲磨,不易同自然石块区分,有人对其是否人工制品持怀疑态度。

小长梁遗址

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于1978年被挖掘发现,为距今136万年的更新世早期地层和远古人类遗址,震惊世界。遗址共发掘出土石器1000余件,对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华北地区小石器传统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另现代意义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裴李岡

属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裴李岡文化距今約七、八千年,其面積達2700平方公尺之大,發掘出的墓葬多達114座,出土器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等400餘件作品。遺址東半部主要為村落遺址,文化層後達1-2公尺深。遺址西半部則為氏族墓地,埋葬分佈密集,埋葬者同多半偏向西,同時有許多隨葬品。想要瞭解我國新石器早期的相關文化,走一趟裴李岡文化遺址,必定獲益良多。 六畜

名词,或称“六扰(驯服)”“六牲”,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马、牛、羊、猪、狗、鸡”被称为“六畜”,由来已久。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

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 齐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上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共发现遗址350多处。居民经营农业 ,种植粟等作物 ,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陶业发达,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为典型器物。已出现冶铜业,有铜刀、锥、镜、指环等一类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内地面涂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氏族公共墓地常位于居住区附近,流行长方形土坑墓,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以陶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出现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反映出当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贫富均等的状态,人类有了贫富差别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高下之分,男人在社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时候便出现了阶级和军事民主制。墓葬反映了齐家文化中这些社会生活状况。 11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马厂塬遗址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厂类型 (马厂期)、半山-马厂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1982、1984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复查。该遗址是研究青海东部地区古文化的主要遗址之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多达五十余处。该文化已经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代表-----玉石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新开流遗址

新开流古文化遗址,它记载着6000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新开流遗址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发掘28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说明当时人们是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年代为6080±300年。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本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

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观音洞文化

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的观音洞。1964~1973年在 该洞先后4次 进行发掘,发现石制品3000 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 20多种 ,可分为早晚两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石器有刮削器、砍斫器、尖状器及少量的石锥、凹缺刮器、雕刻器等。观音洞文化与北京人文化(见北京人)分别是中国南方和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观音洞文化的石器技术传统,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在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一种人类文化,1964年发现于贵州省黔西县,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最大的文化遗址。

观音洞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其中又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大。石片多以锤击法从未修理的石核上直接打下,少数用碰砧法。石片工具多为单向加工,刃缘不平整;形状不规则,但多经仔细加工,且石器类型较多。石料以燧石、硅质灰岩为主,也有以火成岩为原料制成的。观音洞石器数量较多,动物化石丰富,其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 许家窑遗址

许家窑遗址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许家窑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1974年首次发现,1976年开始,先后对其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发掘。遗址内出土有人类化石20余件,石制品万余件以及大量的骨角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石器具有华北地区小石器文化传统,以石球数量众多为其特色。经测量,出土的人类化石的年代约为距今10万年,后被称为“许家窑人”。

许家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也是旧石器文化的标尺性地点。“许家窑人”的发现,弥补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之间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的迁徙、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

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

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白陶

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 印纹软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因此也称“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我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 印纹硬陶

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日用陶器。质地比一般陶器细腻。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颜色多呈紫褐、红褐、黄褐、灰褐或青灰色。泥料中部分成分和原始青瓷相似,烧制地区也一致。成型方法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也有轮制成型。器鼻和耳等附件是手捏成型后粘贴的。初步成型后要用“抵手”抵住内壁,用刻有花纹的拍子拍打器壁,使胎体坚密。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发现,但数量很少,出现时间比白陶为晚。

窃曲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始见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春秋战国时仍见沿用。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

脱蜡法在中国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肖形印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

杀青 “杀青”一词来源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但是竹简表面是油质的,不容易刻字,而且容易被虫蛀,所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竹简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

中华第一位发明衣服的人——胡曹

黄帝 臣,始作衣裳。《吕氏春秋·勿躬》:“ 胡曹...高诱 注:“《易》曰:„ 黄帝 垂衣裳。‟ 胡曹 亦 黄帝 臣也。”

中华第一位发明女装的人——伯余

伯余者,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淮南子.泛论训》:“ 伯余 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揜形御寒。” 高诱 注:“ 伯余 , 黄帝 臣。《世本》曰: 伯余 制衣裳。\"

掌葛

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飨 (饗)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飨会。飨宴。飨客。 祭祀。 同“享”。 镇圭

zhèn ɡuī

1.古代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长一尺有二。以四镇之山为雕饰,取安定四方之义,故称。《 桓圭

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双植,谓之桓楹以架屋之义,犹言栋梁柱石也。见\"命圭\"。

信圭

古代玉圭一种。为六瑞之一。周制信圭为侯所执,长七寸。《周礼·春官》载:侯爵执信圭。

相传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信圭为六瑞之一,侯爵所执。信,通\"身\"。 躬圭

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顶圆左右两肩亦圆,琢像人躬之屈,其形小而俯,其文粗而略,取鞠躬不亢之义。 谷璧

古代瑞信玉器之一种。为六瑞之一,用于朝聘。周制,谷璧为子爵所执。《周礼·春官》载:子执谷璧。 蒲璧

古玉器名。为六瑞之一。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瑑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义。刻有蒲纹的玉璧。璧面蒲后为瑞草,象征草木繁茂,欣欣向荣,拱璧的形制,色泽与纹饰都与礼天的礼仪有一定联系。 六尊六彝

“尊”为盛酒、醴以献祭之器的统称,或曰小共名;尊属“以小为贵”,“以下为贵(废禁)”,“以素为贵”(《礼记·礼器》);基本形制是:口较大,容量多,足座实;《周礼·春官·司尊彝》等所谓“六尊”分别是:1、牺尊,简称“牺”,包括今所谓牛尊、羊尊、主尊、犬尊等。均背上开口,有盖。2、象尊,简称“象”,包括今所谓凤鸟尊、鸱鸮尊、鸟兽尊、犀尊、象尊等。背上或颈部(鸟形器)开口。3、著尊,或曰甒,即著地无足或圈足,侈口无盖无耳器。包括今所谓尊、觚、无盖圆觯等。4、壶尊,体形或圆或方,有盖,或有耳,或有提梁。包括今所谓壶、卣、有盖扁圆觯等。5、大尊,或曰瓦大、泰、缶。有盖,包括今所见自名缶、櫺者。6、山尊,或曰山罍,即今所见体形较高,肩有双耳,圈足有盖罍等。尊属排序分别为:牺、象、著、壶、大、山,由小而大。罍亦属尊类盛酒、醴器,体形最大,地位最低,居六尊之外,或附之六尊之后,古籍常以尊罍并称便是其证。 “彝”既为大共名,又为盛郁鬯以祼祭之器的总称,亦可曰小共名;为宗庙之常器,属礼器之地位较高者;基本形制是:有流,有鋬,或有可把握之提梁,四足或圈足,并常以“画布巾幂之”(《周礼·天官·幂人》);《周礼·春官·司尊彝》等所谓“六彝”分别是:1、鸡彝,即今所谓盉(封顶);2、鸟彝,即今所谓爵,由鸡彝分化而来,乃祼器而非饮器;3、斝彝,即今所谓斝。盛鬯或温鬯之用;4、黄彝,即今所谓觥或觵,俗曰“黄目”;5、虎彝,

今所谓觥中作虎首而四足者;6、蜼彝,即今所谓鐎类器。彝类之排序亦大致是由小而大,小而尊,大而卑。

犁铧

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 翻土用的农具

犁壁又称鐴土、犁耳、犁镜、翻土板等,安装在犁铧的上方,与犁铧后部共同组成一个不连续曲面。由于犁壁旁向的弯曲扭度小,可将土垡向上往前推挤,到一定程度折断,向右前方翻转倒下,形成不连续的垡条。其耕深受耕宽的限制少,一般耕深大于耕宽。在低速条件下,还可碎土成垅。 线刻

一种古老的雕刻技艺,是用工具在石、木、金属、贝壳、陶瓷等硬质器物上以线条是形式刻画图形的工艺 鎏金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齐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 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岣嵝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原迹已无存。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墓莂,即灵墓地的契约,刻于石上。大多数墓莂为两石合并者,也叫买地券。有两种:一种是券上所记之证人,四周墓地边界方位,仅仅只为葬仪习俗之需而设。另一种是券纪实者。一般以石、砖居多,亦用铁、铅,甚至有极个别用玉,但较罕见。 经幢

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

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失蜡法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失蜡法也称“熔模法”。 印模法

印模法是利用一些无流动性和弹性的塑料材料,贴合在被测表面上,将被测表面的轮廓复制成模,然后测量印模,从而评定被测表面的粗糙度。 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种,秦汉官印中,有一类下级官吏之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官印之一半,故名半通印。

秦、汉之时,官级严谨,表现在印章上时,级别较低的官吏所使用的印章为长方形,大约相当于正方形的一半,称为半通印。但从现有的遗存资料来看,秦汉私印也有类似长方形的半通印,有的印文还在姓名前后加上吉祥的祝语,如“大利”、“大吉”等。

汉吉语印

吉语印就是把吉利语刻成印章。这类印起于战国而汉代最盛。因为古人拜天信神,做事多尚吉祥,故专门将-些带有吉祥意义的词语刻入印章,以图吉利。吉语印的王要内容各朝代也有其特色,战国时多在三个字以内,如“昌”、“正行”、“得志”、“行吉”、“有千金”等;秦代常见“和众”、“敬事”、“相思得志”、“思言敬事”、“宜民和众”等。汉代一般为“日利”、“今日利行”、“日入千万”、“长富贵、乐毋事”、“永寿康宁”、“利行”、“日利长年”等。其中有一枚“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二十个字的朱文圆形吉语印,可谓词藻华美、吉祥无比了。在有的吉语印中,还饰有龙、虎、双鲤等吉祥图案,印面活泼多姿。宋、元之际盛行的成语印,实际上是吉语印的翻版。内容常是一些文雅的词句,后世篆刻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篆刻艺术主流——一种内容与形式

相统一的造型艺术。 肖形印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 5类:

①人物类。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剧、官吏、神话等。

②飞禽类。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走兽类。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虫鱼类。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有瓶、壶、香炉、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树木、亭台、宫阙等。 肖形印的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异常简练,寥寥数笔,足传神会意。制作可分为铸、凿 2种,早期的多为铸制,东汉时有凿刻者,多属线刻。

肖形印在古代玺印中别具一格。由于用它钤押的标记十分鲜明,甚至比刻出文字更加显豁,使人一目了然,故沿用的时间很久,自战国至元明,各代均加以使用。 钤印 (qián yìn )是指一幅书画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但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在一幅作品上安排好符合画面章法布局和风格特点的印章,就会给书画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之奇效。反之则会破坏整个画面布局的协调,从而降低书画作品的整体质量。书法中以全黑布白为主的贯穿始末,少许朱红破之,在视觉上填补了孤寡单欢之遗憾。在漫长的书画艺术发展史上,钤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审美特效和必备之章法。如果作品上不最后钤印,似乎有未完之余或重修之故,给人没有一个圆满的交代。 瓦当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华夏服饰文化的代表。 碌碡

又称“碌轴”(liùzhou) ;石制的圆柱形农具用来轧谷物,平场地基本词义。 农村生产工具的一种,样子就像一个放倒的铁桶两端各挖一个小坑,用明矾作粘合剂,将铁碗儿粘在上面,成为两个轴承一样的东西,然后用木框或者铁框套上,用骡马拉着,用来轧地或耕作。碌碡是圆柱形的,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 区田法

区田法具体做法﹐首先是深挖作“区”(音欧﹐意为地平面下的洼陷)。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即开沟点播和坑穴点播﹐沟或坑就称为“区”。开沟点播的规范作法是将长十八丈(汉一丈约当今六尺九寸四分)﹐宽四丈八尺的一亩土地﹐横分十八丈为十五町。町宽一丈五分﹐长四丈八尺。町与町间有宽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竖挖深一尺﹑宽一尺﹑长一丈五分的沟﹐作物即点播在沟内。坑穴点播是在土地上按等距离挖方形或圆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浅﹑方圆﹑距离﹐随作物不同而异﹐作物即点播在坑内。开沟点播用于种植禾﹑黍﹑麦﹑大豆﹑荏(苏子﹐一种油料作物)﹑胡麻。坑穴点播用于种植粟﹑麦﹑大豆﹑瓜﹑瓠﹑芋。深挖作区的作用同甽种法和代田法一样﹐有利于防风防旱﹐保商保肥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其次﹐区田法须点播密植。如种粟﹐开沟点播是每沟内种粟二行﹐行距五寸﹐每汉亩合一万五千馀株﹐折合市亩约为二万三千馀株。坑穴点播种粟各小区(坑)下种二十粒﹐一亩三千七百区﹐合七万四千株﹐折合市亩约十万六千馀株。再次﹐区田法须播前溲种(以肥料和可以防虫的物质处理种子)和在区内施用重肥﹐如粟﹑麦﹑大豆等每小区(坑)要施好粪一升﹐瓜每小区要用粪一石。最後﹐区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商和灌溉。

区田法不仅适用于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于坡地和荒地﹐有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范围。

区田法可大大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但由于这种耕作方法技术要求高﹐又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汉代及以后的封建社会各个时期中﹐只作为小面积丰产试验的特例而存在﹐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普遍推广。 坎儿井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

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陶俑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兵马俑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二、问题解答(选三个、一个二十分)

1、中国古代礼器主要有几类?请简要说明各主要功能用途。 玉器、青铜器、漆器、刻石、陶器、丝织品

玉器始于史前,由于其特殊肌理和富有山川之精、石之美的特质,被认为可为天补充元气,所以承担起沟通天人和祭祀的任务,主要作为礼品祭天,也作为随葬品。三代时的六器用于祭祀天地和四方神,也有用于祭祀佩戴的瑞玉和随葬的冥玉。这一时期的玉是核心礼器。春秋人文觉醒后功能发生转变,主要用于信义之礼。

青铜器发祥于夏朝和早商,是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于占卜、盛放食物和酒醴以祭天,分为盛放祭祀物品的礼盛、祭祀时奏乐的乐器、仪仗器、葬器,车马器等等。所谓“入青铜示和”,青铜礼器主要功能有示和、见情,和物和天和人,是重要的沟通天人的礼器。后来也作为结盟的信器被使用。

漆器,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器,也多用作礼盛或装饰、乐器,也有涂于棺材上下葬的功用。耐热、耐酸、轻便,是除了青铜器外很重要的礼器。

刻石,和青铜一样也是一种礼器,主要宣人道。功用在于刻写铭文,表示对天的敬意和祖先的事迹,歌颂先烈和天地。比青铜更方便制作,慢慢取代铭文于青铜器的功用。

陶器,发祥于三代时期,主要用作祭祀用范器,盛放食物、酒醴等祭祀品,与青铜器类似,也通过装饰和器型显示“礼”和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后来其礼器功用逐渐被青铜取代,陶器走下神坛,变得装饰化。

2、三代青铜器的主要类别和基本功用。

三代青铜器的主要类别:第一大类是礼盛,宗彝、庸器、常器统称为鼎,有固定的放置位置,又分有盛放肉食的牺牲之盛、盛放主食的秫稷之盛、盛放饮料的酒醴之盛、盛汤的盥沃之盛。第二大类是乐器,如钟、铃等。第三大类是仪仗器,是祭祀时用的示威的兵器,如戈、戟、矛、钺等。第四大类是车马器,此外还有少量日常用器(燕器)和随葬的葬器。

三代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承担礼器的功用,盛放祭祀天地的祭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铸鼎象物”一说,有示和、见情,和天和人和物之功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器类骤增,工艺上乘,动物形象种类繁多,出现短铭文。

3、我国最早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主要有哪些考古发现?蔡伦造纸的主要意义是什么?纸作为书写材料大概出现于何时?

最早的书写材料是简,采用时间最长,从春秋战国一直用到汉代才被纸基本取代。相传东汉蔡伦造纸,事实上最早的纸发明于西汉。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铜镜上有17片碎纸,甘肃天水放马滩也发现过西汉地图纸,在敦煌也有所发现。纸的发明主要受丝织业的“漂絮”工艺所启发,蔡伦开始用渔网破布以替代棉絮,使得造纸的成本贬低,大大扩大了造纸和用纸的普遍性,降低了造纸的难度。为纸作为书写材料打下了基础。据记载,最早用于书写材料是《汉书》中赵昭仪给曹纬能的书信,东汉有文人以纸书经。

4、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意义和主要类别。我国史前玉器有哪些重要发现?简要说明其主要类别和文化特征。

文化意义:礼器,沟通天人。中国文化就是玉文华,是线条文化、肌理文化,也是时间文化,主“和”。玉器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质,与古人的品行相匹配。玉的理性非常特殊,吸纳山川之精,源于自然,肌在外理在内,又有石之美,所以能够成为重要的礼器。

类别:史前古玉分为法器和灵物,主要为巫xi沟通天人的工具,神性还不太明显。三代玉器,法器演变成六器,分别为璧、琮、圭、璋、琥、璜,其中璧和琮专门用于祭祀天地,其它四种玉器用于祭奠东南西北四方神。灵物变为重器配件,此外有祭祀时用于佩戴的瑞玉、佩戴的饰玉、陪葬的葬玉等。后来出现玉玺、玉佩等信器,在孔子开化的时代承担另外一种“礼”的责任。之后,玉器走向装饰化和平民化,走下神坛,贴近人性。

重要发现: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出土很多鸟、鱼、蚕等形象的璧、琮、璜等,良渚文化因此被称为玉文化。东北红山文化出土的以龙、青蛙为形象的玉。以及南方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璧、璜、钺。 5.铜镜的发展

始于齐家文化,先秦铜镜花纹与当时政治风尚有关,商代稀有,西周时数量增多,春秋战国时期技术飞跃,种类复杂,楚墓出土很多铜镜,楚是铸镜中心。汉代时工艺大精进,数量和使用普遍性都扩大了,蟠缡纹、单叶纹增多,纹饰有所突破,以四方神兽为最名贵。此时出现透光镜等专业性很强的种类。唐代是高峰,工艺别具一格,纹路写实化,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商品性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