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谢良兵
工信部5月27日发文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比先前国务院制定的更严厉。我们选择辽宁造纸和唐山钢铁两个地方样本,一窥地方政府和企业在铁腕压力下的应对。全世界最落后的造纸技术——酸法造纸的产能在辽宁,而作为中国的钢铁之城,唐山市的任务也很艰巨。前者从2008年起即开始了针对造纸业的“治污攻坚战”,反而成了唯一一个不用承受巨大压力的省份;后者则显露出“越淘汰、产能越扩张”的政策怪圈。
5月27日,唐山市的部分领导先后到唐山市丰南区的金友钢铁公司、粤丰钢铁有限公司和清泉钢铁公司,现场检查300立方米以下高炉的拆除准备情况。这种“淘汰落后产能”的场景,对于唐山市很多钢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而言,已经习以为常。
半年前,位于丰南区西葛镇工业区的粤丰钢铁有限公司就曾当着省市领导的面,现场拆除了两座210立方米的高炉。当时这被认为是打响了唐山市贯彻全省淘汰落后钢铁产能集中行动第一战役。不过,这类战役从2004年就已开始,已经持续了六年之久。
中国的钢铁产能一直都在和淘汰政策一起成长,“越淘汰、产能越扩张”的政策怪圈也始终在延续。行政推手下的“断腕”
根据本报记者的了解,在唐山,大部分小型钢厂都计划减产,一些钢厂则将在本月进行停产检修或限产。唐山的一位铁矿石贸易商向记者证实说,因为停产或限产,大部分钢企近期没有购进铁矿石的打算。
4月1日,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督察发现,唐山市有6家钢铁企业存在未经审批,违法建设的行为。半个月前,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副主任王赣江曾率督导组来到唐山,现场监督经安钢铁公司、鑫达钢铁公司的装备拆除。作为当地最大的民营钢企,唐山国丰钢铁公司此次又率先拆除了两座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炉。国丰钢铁公司副总经理付广华称,国丰钢铁公司在2007年底主动拆除过4座179立方米高炉和5座20吨转炉等落后装备。
据付广华介绍,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唐山地区的炼铁炉最低在600立方米,大的钢铁企业的高炉一般是1800-2500立方米。而这一次的淘汰标准是400立方米的高炉。目前这类高炉主要集中在一些很小的民营钢企中。
表面上看,唐山市的民营钢铁企业又陷入了惶惶之中——几家没有报批手续的钢铁厂被砍掉;甚至1000立方米的在建高炉被紧急叫停;政府层面的官方表达也是措辞严厉。
从工信部5月27日的淘汰任务看,比4月国务院在12号文中的目标更为艰巨。工信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炼铁产能淘汰3000万吨,炼钢产能淘汰825万吨,分别比国务院文件中的目标增加了20%和38%。
在今年全国3000万吨需要淘汰的炼铁产能中,河北1240万吨,占三分之一强,涉及30家企业的49座高炉;炼钢产能为200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一。根据三年计划,到2011年底前,河北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电炉转炉都将被淘汰,一共淘汰钢铁产能2000万吨。
作为中国的钢铁之城,唐山市的任务也很艰巨。根据唐山市工信局提供的资料,唐山市钢铁行业计划淘汰炼铁高炉35座,淘汰炼铁产能743万吨,可形成年节能能力334.4万吨标煤。截至5月底,唐山市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336万吨,居河北省第一位。
“壮士断腕”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汇。从政府而言,排除钢铁作为支柱产业的压力,下达淘汰硬性任务,不可谓不是“壮士断腕”;对于企业而言,拆除耗费巨资兴建的高炉或者投入巨资以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也不可谓不是“壮士断腕”。
只是,这种单靠行政力量实施的“淘汰落后产能”措施,到底能走多远?政策手段的盲区
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其动力更多的来自上面的压力。唐山市发改委的一位人士说,任务不完成,被实施区域限批,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2007年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对唐山进行区域限批。当年的3月底,唐山迅速摘掉区域限批的帽子。唐山官方的说法是,也就是从那年开始,唐山市确定了
“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目标。
压力一层层下压。唐山市政府决定,2010年6月30日前完不成治理达标任务,私自继续违法生产、排污,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单位,除采取高压措施断水切电,予以关停外,凡发现未按期整治到位而擅自恢复生产的企业,对其所在县(市)区实行环保目标考核“一票否决”,直至区域限批。
对于国企来说,这种行政措施很有效果。唐山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唐山钢铁公司一位人士说:“国企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你不完成任务,有的是部门收拾你。”所以,该公司早在2008年开始就基本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除了部分大型民企,很多中小民企则对上面的行政措施采取拖延的态度。但很多时候,他们也架不住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打击。唐山市在2008年底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未参与重组的民企成为落后产能的主要淘汰对象。
3年前,淘汰一台200立方米以下的炼钢高炉,一年的损失达4000万元,也意味着100多个工作岗位的暂时待岗。唐山一家小型民营钢企的负责人称,但不拆也不行,不拆的话,整个厂子都会被断电断水,生活用电都不给。=
这位负责人称,其实市场才是最好的淘汰手段,简单地靠政策手段,根本解决不了产能过剩问题。否则,结果只能跟以往一样越淘汰产能越大。“只要有市场,企业就会开工。”这位负责人说。
很多企业也采取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淘汰——不符合规划就改造,比如三年前淘汰标准是200立方米时,就改成300立方米的;现在的标准是400立方米的,很多企业的改造标准就直接上更高的。比如前述的河北经安钢铁公司就违规新建了两座1080立方米的高炉。
拆小炉建大炉,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型钢铁巨头同样可见。唐山一家钢铁公司去年拆除了3个380立方米的高炉,转而新建了3200立方米的高炉。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将此理解为一些小企业的效益很好,赚钱在加快,更愿意扩大再生产。
未尽的重组
这两年唐山市的民营钢铁企业进行了并购重组。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民营企业需要“抱团取暖”;二是在当地政府的淘汰落后产能高压下,重组成为规避淘汰的重要手段。
2008年12月19日,由唐山迁安市27家民营钢企共同出资组建的唐山长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丰南区12家民营钢企共同出资组建的唐山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日挂牌成立。一年后的12月31日,河北津西钢铁集团也在唐山揭牌成立。
根据规划,到2012年,重组后的长城和渤海两大钢铁集团将形成2800万吨产能,比现有存量产能减少15%左右。唐山钢铁公司副总经理王兰玉称,多而散是唐山钢铁企业的特点。多、散就形不成合力,导致钢铁企业低端的产品多。唐山要急迫地把现有状况做一个彻底改变,就需要加快实施联合重组,并在联合重组中消灭落后产能。
民营钢企通过兼并重组以淘汰落后产能,这种效果似乎立竿见影。唐山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梅民学对本报记者称,以渤海钢铁为例,新厂建成后一期是500万吨的规模,淘汰、置换之前690万吨的落后产能。
不过,除了渤海钢铁的兼并重组方案已获批,长城钢铁的兼并重组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梅民学也坦承,唐山市想推进渤海和长城两大民营钢铁集团的重组和深度融合,中间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少。
据介绍,渤海钢铁集团的发起方国丰钢铁在重组为新国丰之前,由于老的几家企业地处两个不同的乡镇,政府为了使其能合并,把两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合并成为一个乡镇,才形成了现在渤海钢铁重组的基础。
另一方面,市区两级政府也存在着利益博弈,涉及到自己辖区内的钢企重组搬迁时,区县政府很明显不愿意。唐山市为此规定,钢企重组涉及到搬迁的,当地政府可以享受非地政策,此外,唐山市还建立了财税分享制度。
但随着钢铁企业的复苏,2008年开始的重组又开始有些动摇。这同样体现在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的态度上。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开始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出现应对“疲劳”,也是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结局的重要原因。
钢铁行业是唐山市的支柱产业。2010年《1-4月份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显示,就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钢铁行业完成增加值314.9亿元,同比增长23.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49.8%。
“我们都是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强制性地淘汰恐怕很难行得通,关键要给它一个出路。”唐山市最大的民营钢企——国丰钢铁公司总经理张震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