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更精彩
作者:邓春
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2期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诗。在教学过程中,朗诵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既恰当又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读然后才能善读。通过教师的示范,或者寻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聆听,让他们知道听优美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读好课文是语文学习一大目标,能声情并茂朗读文章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让学生乐读,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段,通过教师范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可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咀嚼、品尝。同时,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如在教学《草原》中“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句时,先让学生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体会眼前是绿的,再远一点,也是绿的,再远些,到了与天相接的地方,整个眼前都是绿色的情境,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读出了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真情无价》中的“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钱——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这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为什么店主会说她付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钱?店主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层层引读,引起师生的共鸣,通过读中悟、读中思理解文本。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从而为训练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诗时,可以给学生讲述红军当时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炮巧过金沙江的故事,让学生读出轻松、愉悦的情感,而“大渡桥横铁索寒”让学生再次回顾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惊险悲壮的场景,让学生读出悲壮沉重的感情。 五、欣赏鼓励,学会评价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应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觉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欣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对他们过分强求或严厉指责,而是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宽容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如说:“读要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同学们做得很好……”又比如说:“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读得确实不够好的时候,还是应该明确指出。只不过指点的形式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老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冯川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