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

2023-09-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9月 工作研究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 王其聪 (安徽省农科院情报所,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关键词介绍了我国农业在现代化、信息化方面的现状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点 对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从五 信息技术;我国农业;应用前景 个方面作了重点陈述。 农业是基础产业.但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 过程中.应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的更新,以保证数据库的及时 性和有效性。 3研究开发农业专家系统和决策系统 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 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农业信息技术 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整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 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需要。另外,从事农业生产 的劳动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农业科技、信息意识不 强。我国目前已有的信息设施尚未在农业上得到有效的应 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农技人员及广农民不会使用计 专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它能够以人类专 家的水平完成某一领域的任务。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 象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 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 30%: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的农业专家系统已在全国六七 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 国的专家系统在决策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与国际上还存 算机且信息意识差。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不 便、信息不灵 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做指导,不能做到产品适 销对路、高产出收到高效益。我国农业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自给半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业基础 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研制和开发 适合我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品种特点的作物及畜产品专家 决策支持系统。 4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研究 ・ 设施落后,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 速度慢,科技贡献率低。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发 达国家达到70% ̄80%,而我国仅有20%'--30%,且转化周期 长。造成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要想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增加科技投入,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道路。 1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实施远 程教育 首先。开发过程中要统筹规划与合作,由于农业经营的 特殊性,决定开发软件应采取专家咨询、统一设计、分工协 作、重点突破的方针,提高软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要 对农业知识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把知识工程的思想、方法和 技术与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中产生出适 合我国实际的新技术、新方法。第三,技术集成和信息的综 合利用。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信息意识不 强,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教育不发达的情况 下,我们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媒体优势,大力实施 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 跨世纪的新型农民。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 日趋迫切,单项信息技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多种信息技术 的结合与集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例如专家系统 与决策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集成。 5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 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整、制定 农业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之路。 2针对我国农业的特点.建立和开发综合数据库系统 我国农业技术及农业科研成果也不少,但大部分都很 零散,缺乏必要的组织和管理,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利 农产品由于季节性较强.如果不能做到产品适销对路 造成积压.最终的损失将是巨大的。拥有信息,充分了解市 场行情,在农业生产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桐继建立了一批部委及地方信息中心和信 息网络,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从1995年开始,农业部 开辟的农情信息网络,将1 000多个县的农情包括农产品、 化肥、农机的价格、农田耕种面积、土地墒情等信息,利用计 算机网络进行传输,以便各级管理部门、各地农户了解市场 行情。(收稿日期:2006—07一叭) --q,--+-+-+-+-+--q,-一+.-q,---q,--+-+-+--q,--+-+-4--+-+-+-+-+-+・ 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挖掘信息资源,不断扩大现有数据 库数量,提高数据库的质量,使农业数据库成为一个涵盖农 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以满足 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要。同时.在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 ・+-+-+-+-+-+-+一+一+-+-+-+-+一+-+-+-+一+-+-+-+-+-+-+农民就业,促进农产品增值,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5)在培养新型农民中发挥带动作用。农民是建设社会 殖专业户,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培训 农民,提高农民的政策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广 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懂科技会经营 的农民非常重要。通过合作组织培养农村的科技户,种、养 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 高。(收稿日期:2006—06—08) 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