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 J.PEDIATRICS OF TCM VoL 5 No.1 Jan.2009 文献研究・ dxJL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孙雯,俞建 2011o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摘要:从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总结归纳部分中医医史文献中关于小儿哮喘病的记载,进一 步探讨古人对该病认识的过程及辨证施治的思路,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病提供文献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中医儿科;哮喘;医史文献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97(2009)O1—0053—03 哮喘是儿童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临床表现为日:“寒气客于冲脉……喘动应手矣。”<婴童类 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哮”指声响言,“喘”指气萃・喘论》日:“又有风寒暑湿,邪气相干,皆能为 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 喘……或喉问如曳锯之声。”“肺受寒邪,吼哮喘 古代医籍对哮喘记载颇多,《=素问・通评虚实急,咳嗽声重。”《万氏家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分别对“喘鸣”云:“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A,JL卫生总 “喘息”等进行描述。金元之前,医家多将其列入微论方・咳嗽论》云:“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 喘门,元代朱震亨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一哮喘》中发咳嗽。”可知,外感风、寒、湿邪气,积于表而郁于 最先将其命名为“哮喘”,独立一章,且提出“哮喘肺,肺气宣降失常,气不布津,聚液生痰而致哮。 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并发以攻邪为主,未发则以1.2 饮食不当 扶正为要的论述;明代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 《医碥・喘哮》日:“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 书・哮喘门》中将“哮喘”之名引入儿科,并且独立过,渗透气管,痰人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 门专门论述。 发。”秦景明在《幼科金针・咳嗽》中也写道:“哮拔 1病因病机 总为咸酸得,经久庸肺高骨露……”可见。饮食不 一哮喘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当,或过食酸咸,或过食海膻发物,亦可致使脾失健 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触发,以致痰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诱发哮喘。 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然而在生理、心理等1.3 因惊发喘 方面/bJ6与成人又存在着不同。阎季忠归纳/bJ6 《婴童类萃・喘论》日:“七情之气,伤于五脏, 的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也就是说小儿身体柔弱,生长发育迅速,御病机制尚不完全,致亦能为喘。”且/bJL“心常不足,肝常有余”,故而常 发于惊。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中,惊亦是引起哮病 使既易感受寒邪,又易感受热邪,并且发病急,病情的病因之一。曾世荣在《活幼口议・喘急症候方 变化快,容易出现由实转虚的变化。/bJL哮喘疾病仪》中就曾提到:“小儿有困惊暴触心肺,气虚发 亦存在这种病理现象,《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咳嗽喘。”“惊则气乱”,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气不 咽喉作呀呷声诸方》云:“夫d,JL嗽而呀呷作声者,行液,聚而成痰,痰又与气相搏,导致气道壅塞,诱 由胸膈痰多,嗽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呀呷有声。” 1.1 感受外邪 发哮喘。 1.4 体虚致病 体质弱,则易受邪侵,幼儿禀赋不足可导致哮 《素问・太阴阳明论》日:“故犯贼风虚邪,阳喘的发生,故而有“幼稚天哮”者。《赤水玄珠全 受之,则人六腑。阴受之,则人五脏。人六腑,则身集・哮》日:“其间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 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 收稿日期:2008—10—24 基宝项目:上海市科委,el ̄-;f#t,l科,t;sl- ̄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项目子课题(o7Dz19726—10) 作者简介:孙雯(1982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一53— 第5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 J.PEDIATRICS OF TCM Vol_5 No.1 Jan.20o9 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保婴撮要・作喘》亦 术史上最早提出断根治本的措施。《婴童类萃・ 云:“哮喘……前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 咳嗽论》云:“苏沉九宝汤治肺受寒邪,吼哮喘急, 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 咳嗽声重。”“……喉中曳锯,生姜、半夏汤下。” 2证治方药 2.3 民国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 张仲景首创哮喘病的治疗原则,针对哮喘病病 《陈氏幼科秘诀・咳嗽=》云:“咳嗽属肺,风热 发部位在肺,而肺系疾病每与痰饮有关,在《金匮 郁于肺则生痰,故嗽有喉间作小鸡声者,先用小红 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 丸下之。不惟下痰,且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腑不实 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其中射干麻黄汤被后人 脏不能实也。大率顺气化痰清肺为主,宜清金贝母 称为治哮之祖方。此外,后世医家在遣方用药各方 汤。”(JL科萃精・痰饮喘急》云:“tJ,JL痰饮作喘, 面亦有许多发挥,其中小儿哮喘的证治方药也日臻 实因痰壅气逆,其音如潮。响声如曳锯者,古法主 完善。 苏葶滚痰丸。” 2.1 宋元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 3其他 《太平圣惠方・治t],JL咳嗽诸方》云:“治d,JL 古人治疗哮病,经验颇丰,不仅遣方用药灵活, 咳嗽喘促,胸背满闷,坐卧不安。葶苈散方。”“治 而且方法多种,但是灵活多样中又蕴藏规律可循, d',JL咳嗽不瘥,喉鸣喘急,款冬花丸方。”《婴孺方》 掌握要其领对于我们今后的临床应用是很有帮助 云:“治少小上气,喉中介介作声,甚者啼,喘逆不 的。 得息,五味细辛汤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咳嗽 3.1 用药规律 论》云:“菖蒲煎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 哮喘发作期,其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 嗽。”《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肺盛复有风 为主,故而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总结归纳 冷》中记载:“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 古方剂,有以下常用药。(1)宣肺平喘药:麻黄、杏 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 仁等。(2)止咳化痰药:紫菀、款冬花、贝母等。 伤寒则不胸满。”并且在“诸方”中列出阿胶散(又 (3)温肺化饮药:生姜、细辛等。(4)化痰平喘药: 名补肺散)用以治疗“d,JL肺虚气粗喘促”。《活幼 射干。(5)熄风平喘药:全蝎、白僵蚕、地龙。 口议・喘急症候方仪》云:“其因惊发喘,逆触心 若遇兼夹之证还可灵活加减,如陈守真在《儿 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则以化痰定喘丸主之。又 科萃精・痰饮喘急》中论述道:“小儿痰饮作喘 有哮吼喘者,喉问如曳锯之声,可服梅花饮子。其 ……古法主苏葶滚痰丸;此方太猛,慎勿轻试。但 食盐酸而喘者,啖之以生豆腐。有热者治之以清凉 用甜葶苈三分,淡海蜇皮三钱,鲜荸荠三枚,生甘草 定喘之剂。” 五分,煎好,以枇杷露、杏仁露各半两冲服。若停饮 2.2 明清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 喘急不得卧者,古法主苏葶丸,淡姜汤下;停饮喘 《幼科证治准绳》借《千金要方》“射干汤”用 急,先宜泻饮降逆,此丸临时可服,但须以姜汁和枣 以“治d,JL咳嗽,喘急如水鸡声”;“梅花饮子治小 肉为丸。放/J,JL口中,衔化徐徐咽下。若儿过小, 儿惊潮,五脏积热,上焦蕴热,手足心热,喉中多痰 改用炒苏子二分,微炒葶苈一分,枣一枚,生姜一小 涎,面色或红或白,鼻流清涕,气急肝肺壅热,目赤 片,煎服。” 咳嗽,或被人惊,夜啼不安,或伤寒渐安,尚有余热, 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中还强 亦宜服化痰退热”。万全在儿科医籍《万氏家传幼 调:“哮喘多成宿疾,天阴欲雨缠绵,治时发表及行 科发挥・喘嗽》中说:“或有喘病,遭寒冷而发,发 痰,九宝时常灵验,表邪未处五虎,里实葶苈为先, 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 不宜砒石作汤丸,误了孩儿命短。”也就是说,要根 除也。”已经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 据辨证合理选用方剂,并且由于/hJL纯阳之体,实 临床特点;同时,万全亦在儿科专著《万氏秘传片 证热证居多,不宜应用砒石等辛热有毒的药物,以 玉心书・哮喘门》中论哮喘之治日:“轻者用五虎 免发生不测¨ 。 汤一帖,重则葶苈丸治之。此皆一时急解之法,若 3.2 其他治疗方法 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这是中医儿科学 《儿科要略・咳嗽论治・杂症咳嗽》云:“姜汁 ・--——54・-・—— 第5卷第1期 中医儿科杂志 V01.5 No.1 2009年1月 J.PEDIATRICS OF TCM Jal1.2009 背心治寒痰壅塞经络,不时发哮。生姜捣取自然 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原因触发哮喘,施 汁,用以浆布背心,贴肉着之,数易即愈。”此为敷 治时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总则,从寒、 帖法治疗哮喘。《幼科金针・咳嗽》云:“发时气喘 热、虚、实等方面进行辨证,并辅以敷帖、针刺及艾 不能眠,艾火一灸拔山力。”此为用灸法治疗哮喘。 灸等其他疗法,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亦有文献记载可灸患儿少冲穴一壮。结合现 参考文献: 代临床治疗,医者也可借鉴应用。 [1]刘弼臣.中医儿科经典选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4小结 出版社。2002:193—195. 古人认为小儿肺内素有痰伏,可因感受外邪、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ocument of medical history in children’S asthma Sun Wen,Yu Jian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201 102,Shanghai,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ic factor,pathogenesis,diagnose and treatment,the records about children’S asthma in TCM document of medical history are summarized.The recogniiton prcoess mad the htinking of determining the treatment based on di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are explored for,and hten,document evidences are provided for t,eating children’S asthma in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Pediatrics of Traditionm Chinese Medicine;asthma;document of medical history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辟有理论研究、学术 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医案医话、中药研究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凡省 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 文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 写)、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报道和科研项目文稿,均请附单位证明或加盖公章,以负责 其内容的核实和保密审查。属基金项目或科研项目论文,请在文稿篇首下方注明项目来源和编号。投 稿同时请提交稿件的电子文档,也可直接从网上投稿。E—mail:gszx@chinajouma1.net.en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务必事先声明。请作者自留论文 底稿,本刊一般不退稿,不要一稿多投。我刊已加人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凡被本刊录用的文稿,将由我刊统一纳入数据网络系统, 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预先声明。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 版稿酬)。本刊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甘肃中医学院 邮政编码:730000咨询电 话:(0931)8765458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一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