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点睛 本单元围绕哲学基本理论,把握好如下内容:
1.一个概念:即哲学的概念。可以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把握。 2.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学的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3.七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各个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和同一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成果等。
1.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角度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角度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看,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全面把握哲学的作用 (1)从一般哲学角度理解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②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全面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内在结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哲学可分成四大部分内容,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唯物论介绍的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辩证法说的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认识论则主要介绍认识的发展问题,唯物史观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问题。
(2)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者又可以再分,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分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辩证法的观点,主要有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根本观点是坚持矛盾的观点。
(4)唯物论和辩证法侧重介绍的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则主要是在认识论中加以阐述。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5)唯物史观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生价值等。这些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子课题。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是相互渗透的。 哲学的总体结构如下图:
8.“综合探究”类主观题
高考政治综合探究题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根据所研究的课题来设计解题方案,并通过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探究类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探究课题类;选择探究方法类;设计活动方案类;提出建议措施类;列举观点评析类;形成研究成果类。
(2015·江苏高考)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自zhì),“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2)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请列举两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分别简述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3)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例题剖析 第(1)问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汉字字形的简化与理据的保留,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字形的简化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理据的保留凸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汉字属于中华文化的载体,所以通过汉字的演变与保留,可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文字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正确处理好汉字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第(2)问考查维护市场秩序。此题要求学生列举两个有关经济的法律法规,并分析其意义。本问具有开放性,只要所列举的法律法规是现实存在的,并明确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即可。第(3)问考查唯物论和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唯物论和政治生活知识。其次明确分析主题,学校开设法治校本课程。课程开设注重法治意识和观念的培养,所以立足唯物论应该强调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和宣传,立足政治生活知识可以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立足公民政治参与内容,应该强调公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和义务的履行。立足政治参与原则,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立足政治参与的能力,凸显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答案 (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商家行为,促进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3)答题示例: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法治建设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确定研究课题类
课题语词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什么?如:关注××城市汽油价格波动、聚焦出租车价格调整;(2)为什么?如:××城市汽油价格波动原因初探、出租车价格调整的背景分析;(3)怎么办?××城市汽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的初步设计。 拟订课题的基本要求是相关性——与探究主题有关。选择课题时还要注意:课题的可行性——问题不宜太深,题目不宜过大或研究的面过宽,要“切口小”,高中生能够研究;课题深刻性和独创性——课题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探究价值;课题的明确性——课题中包含的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的结构要清晰。阐述选题理由则要说明课题与材料的相关性及课题的重要性,通常应该从教材知识、生活实践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定课题的依据或目的。 2.选择研究方法类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文献查阅法、走访专家、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等。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针对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采用合适的方法。 3.设计活动方案类
围绕某个学习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是考查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设计要求的形式: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服务方案;设计参观方案;设计主题班会方案;设计辩论会(辩论赛)方案;设计听证会方案。设计活动方案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形式;活动手段;活动过程(步骤);活动总结(反思、感悟)。
设计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把握好主题;同时在制订方案时尽量能联系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所制订的计划方案一定要有可操作性。 4.提出建议措施类
此类题目的答案要求开放性比较强,作答时要注意行为主体(如党、政府、社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注意思维的拓展性,如怎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教材
体系与时政中的政府、社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等)。但回答此类问题:一忌空,抛开教材,缺乏知识底蕴;二忌虚,针对性不强,脱离材料简单照搬教材或老师归纳的观点;三忌乱,逻辑混乱,没有层次;四忌寡,角度单一甚至重复。 5.列举观点评析类
要求针对他人的观点认真分析,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6.形成研究成果类
课题成果形式主要有论文、稿件、建议书、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等。
失分警示 1首先要明确命题立意。命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命题所指向的考点,二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2探究题一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此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3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作答时要注意全面具体。4探究题一般具有建议性,但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作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
近年来,南京、天津等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当面临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某校高三学生为此开展了“拒绝冷漠,温暖社会”的研究性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调查分析:同学们首先开展了“如果你遇到老人跌倒,会怎么做?”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赶紧扶起老人,并设拨打120或110求助 法联系老人家属 79% 14% 烦,装作没看见 2% 5% 为避免不必要麻很纠结,不知所措 (1)请从哲学角度分析以上调查数据。 观点碰撞:在继续探讨“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时,有同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民众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就越明显,社会道德水准就越低。 (2)请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可行性建议:同学们课后还收集到以下资料:
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摔倒被扶后得到感谢的事例,却难以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许多案例中倒地的老人都是弱者,他们的家庭可能没办法承担受伤后的治疗费用,而社会也没有健全相应的医疗或救助保障,于是产生了讹一个是一个的念头。
有专家指出,对于施救者也要有法律保护。比如,要制定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答案 (1)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不同。以上调查数据说明了这一点。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拨打求助电话和想办法救治,这说明社会主流价值观仍然是积极的、健康的。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2)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滋生了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敲诈勒索等现象。但是,不能把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得到别人的帮助反而诬告,是缺少诚信的表现,危害社会信用,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不断丰富着民众的精神世界,提升着民众的思想道德境界,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3)①政府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正面典型宣传的力度,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③人大要行使好立法权,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既要保护好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道德的底线,也要给施救者以法律保护,防止“好人得不到好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