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交通运输)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精编

2022-02-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交通运输)中国轨道交通

发展

(交通运输)中国轨道交通

发展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1轨道交通发展总体环境和政策

我国在未来15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加速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带动全社会运输需求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尤其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因此,城市轨道和客运专线必须快速地发展,在运输能力上快速地扩充,在技术装备上快速地提升,在运输服务质量上全新地飞跃,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壹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才能适应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的需求。

1.1宏观经济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GDP保持7%之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人均GDP达到1800美元。快速的经济增长使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走向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2%之上,后30年将可能保持在5.0%左右。在全国经济总量2006年达到3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将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步入4万亿美元和7万亿美元俩个重要阶段。因此,在国内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影响下,轨道交通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直接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轨道交通。“十五”期间,中国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之上。2002年为39%;2004年为41%;200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5%,预计2020年将超过50%,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7.4亿之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促使中国由农村社会形态为主,加速向城市社会形态为主的转换。城镇人口数量将大幅度增加,预示着消费增长明显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专题研究结果显示,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将呈现5个态势:壹是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二是交通走廊将成为城市化的首要区域;三是都市区的发展趋势将进壹步加强;四是城市的国际性进壹步加强;五是小城镇的发展将趋于理性化。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对轨道交通运输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 目前,全国共有建制市668个,其中: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05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48个;100万~200万人口城市138个,200万~400万人口城市23个,市区人口400万之上城市10个。毫无疑问,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多数的城市更需要有公共轨道交通系统。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GDP将继续保持8%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保持增长3%左右,货币增长率将为15%左右。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进壹步加快,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将明显加大。能够预见:在未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城市将同时面对人口、土地和机动化三方面的沉重压力。中国特大城市应该发展大容量的、舒适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地面公共电汽车交通共同构筑高效率、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满足人们对交通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对于200万人口之上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1.2发展政策环境

国民经济“十壹五”发展规划,将统筹兼顾,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强化城市(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轨道交通发展政策的首要选择。“十壹五”期间,将建成轨道交通1000公里。

在轨道交通市场化政策上,政府主管部门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对轨道交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让轨道交通企业享有充分的运营自主权,依靠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装备提供优质的服务。

投资政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壹系列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投资体制的改革,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市场要进壹步开放。建设部已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要进壹步打破垄断,开放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实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运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和、规模运营、有序竞争的格局。同时,建设部仍明确提出:“要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轨道交通,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现行发展管理政策

1999年,国家出台了国产化政策。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政策规定:各城市采购的地铁车辆的价格,国内生产部分(包括外资和合资企业在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必须超过70%。2003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对国产化内容作了增加。即:对国产化率达不到70%的项目不予审批。进口的整车设备要照章纳税。原则上,不使用限定必须购买外国设备的境外资金。必须进口的设备,要实行招标采购,所需外汇尽量使用国内银行外汇贷款。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审批城轨准入政策。即: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壹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之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之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之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之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壹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之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之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之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之上。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原则上,城轨交通项目的资本金须达到总投资的40%之上。和其筹资能力明显不适应的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不予批准。

为了促进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会同铁道部制定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且于2004年初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其中涉及轨道交通的内容有:

统筹考虑和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使客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客运专线采用较高技术标准,同时,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其中,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之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之上。在规划实施中,客运专线、城际客运铁路、城市轻轨建设保持有机衔接,方便旅客换乘。

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把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作为“十壹五”和今后铁路建设的壹项重要内容来抓。以客运高速为重点,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快速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2004年9日,《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第五部出台。新版《技术政策》明确提出了:要立足国产化,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线路污染要降低。这些对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原则和方向作出清晰界定。

在机车车辆方面,根据有关部门的总体要求,坚持“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发展方针。以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为主体,外方作为国内企业的合作伙伴,转让先进技术且提供相关支持。对国外企业转让的内容、进度和有效性作了严格规定,要求外方全面转让先进技术,特别是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坚持国内生产制造,壹律使用中国品牌。

国家《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规定,对中西部地区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实行优惠政策,进口设备能够免税。国家在国债资金和国外政府贷款安排上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倾斜。

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审议且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规划明确了线路的建设和相关的事项。

2005年4月1日,铁道部出台的《铁路机车车辆设计生产维修进口许可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铁路机车车辆,包括进入中国铁路使用的各类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救援车及其他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设计、生产、维修或者进口新型的铁路机车车辆,应当经铁道部许可。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05年9月23日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运营等方式参和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推行特许运营制度。

意见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意见要求,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且和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要进壹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要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价格低廉的优势,引导群众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意见仍提出,对城市公共交通提供财政支持,规范补贴制度,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企业运营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核定公共交通票价。

现行的投融资政策。2003年,国务院于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涉及到投融资的政策是:进壹步开放城轨交通市场,实行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运营等方式参和城轨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且采取招标的方式公开、公正地选择投资者。在融资渠道上,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盘活现有资产、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和股票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城轨交通沿线土地增值的政府收益,应主要用于城轨交通项目的建设。 改革现有国有城轨交通企业的运营体制,引入竞争机制,理顺价格,减轻城市财政压力,逐步实行自负盈亏。

根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新建(含增建)铁路:跨省(区、市)或100公里及之上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或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和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制造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由国务院核准。

地方政府投融资基本政策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和、市场运作”的原则,放开市场,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和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监管制度,政府只负责地铁的建设,吸引社会资金参和地铁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票制、票价的确定也应该随之市场化,由市场决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2月9日正式发布实施。《规划纲要》中对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即:重点研究开发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开展工程化运行试验,掌握运行控制、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

政策走向。我国的轨道交通从建设和管理上,涉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铁道部等部门,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使得规划建设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配合,使得综合交通运输总体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建立相对统壹的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对于用地规划,应赋予轨道交通建设壹定的优先权,实现土地使用和轨道交通建设“捆绑式”的综合性开发利用。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宏观引导作用,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应尽快制定各种轨道交通方式标准模式的政策法规,以控制轨道交通品牌繁多的发展局面。同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

可行的轨道交通技术标准,建立和健全各项配套技术工业的标准化、国产化生产体系。根据未来区域和城市交通发展趋势,重点将城市轨道交通和外部快速轨道交通及对外交通枢纽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轨道交通场站布局的合理化、旅客运输高效化。以城市轨道网为基础骨架,且通过对外快速轨道网向外辐射,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壹体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4m*Z3^4G#H)L/R*f

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进壹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手段;加快投资领域的立法进程;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3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

近几年来,随着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加剧,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截至2006年底,在建的城市中,现有12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沈阳、哈尔滨、西安)正在建设地铁,5个城市(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长春)正在建设高架轨道交通系统。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中国在建轨道交通项目情况表

城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广州市 南京市 重庆市 深圳市 杭州市 成都市 沈阳市 武汉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 合计

线路长度(km) 108.15 174.90 113.12 17.54 21.16 37.68 22.40 15.15 22.05 3 17.36 14.41 565

车站(个) 71 133 60 12 18 26 18 13 18 2 16 16 401

线路条数 4 7 3 延伸线 1 2 1 1 1 1 1 1 24

投资总额(亿元) 424.77 609 377.61 69.36 58.15 150.72 89.60 60.60 94.8 3 16.30 53.40 1947.75

未来壹个时期,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会进壹步凸显,且向中等城市蔓延;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将继续深化改革、放宽准入限制,在稳定财政性融资基础上,市场化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会不断持续增加。这将有利于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全国各地具备规模经济的相关城市,对轨道交通的建设进行了规划。现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沈阳、成都、杭州、西安、苏州等大中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50多条,匡算总长度1697公里,约需要各种轨道交通车辆8000~1000辆,估算总投资额6000亿元,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截至目前,全国获得批准和已作出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共计达32个。截至2010年,国内各城市规划建成的轨道交通里程见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2:201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里程表

建设里程 城市

(公里) 投资总额

北京 305.00

1570 天津 66.80

210 上海 277.00

1108 南京 58.24 203

苏州

26.10 40

杭州

82.20 287

武汉 60.00

126

长沙

52.28 70

郑州 120.00 90

广州

171.00

770

11 12 13

深圳

124.80 82.00 39.00 25.20 26.40

410

重庆

189

成都 136

14 南宁 40

15

西安

93

16

乌鲁木齐

24.00 25

17 沈阳

40.85 37.50

171.8

18

长春 哈尔滨

39

19 20 21

45.53 163

石家庄 12.00 40

澳门

22.00

42

合计 1697.10 5822.80

已作规划但未确定建设数量的城市有:合肥、济南、南昌、长沙、福州、昆明、常州、无锡、厦门、宁波、青岛,共计11个城市。

4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是适应区域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环渤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规模总量大,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大。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3个地区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经济壹体化进程加快,区内各城市间及对外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现有以公路为主的客运结构和线网规模

难以满足客流密集地区的运输要求。建设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是完善旅客运输网络,优化综合运输结构,满足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迫切要求。 4.1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客运专线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未来15年内,长三角地区将建5条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815公里,形成之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快速交通圈”。

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之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俩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覆盖区内主要城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规划,将建设的5条城际轨道是:

(1)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95公里。

(2)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60公里。

(3)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58公里。

(4)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24公里。

(5)苏州-嘉兴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8公里。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统壹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建设投产。2010年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阶段目标节点。2010年,将建成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构筑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营业里程达到455公里。2020年前,建成常州-江阴-常熟-苏州、苏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

4.2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网

为适应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缓解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推进城镇化和经济壹体化的进程,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俩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俩小时交通圈”。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710公里,线网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内容:北京~天津~塘沽城际轨道交通线,自北京南站至天津站,且延伸至塘沽,全长160公里;北京~石家庄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63公里;北京~唐山~秦皇岛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87公里。

实施原则:统壹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建成投产。到2010年,将建成北京~天津~塘沽城际轨道交通线,构筑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营业里程达到160公里;到2020年,将建成北京~石家庄、北京~唐山~秦皇岛城际轨道交通线,推进“京石”、“京秦”经济带的发展,营业里程达到710公里。

4.3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

为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缓解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推进城镇化和经济壹体化的进程,建设以广州为中心,以广深、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为主轴,覆盖区内主要城市,衔接港澳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约达600公里,线网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内容:广州~东莞~深圳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31公里;广州~珠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15公里;广州~佛山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37公里;小榄~虎门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0公里;江门~小榄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30公里;广州~肇庆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16公里;东莞~惠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89公里。

实施原则: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建成投产。到2010年,将建成广州~东莞~深圳、广州~珠海、江门~小榄、广州~佛山、小榄~虎门城际轨道交通线,构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营业里程达到383公里;到2020年,将建成东莞~惠州、广州~肇庆城际轨道交通线,营业里程达到600公里。

表32006-2020年城际及客运专线规划

线路 北京-石家庄 天津-塘沽 北京-秦皇岛 天津-秦皇岛 厦门-深圳 海口-三亚

长度(公里) 278 45 287

260-140=120 580 302

线路 杭州-宁波 常州-苏州 苏州-嘉兴 东莞-惠州 广州-肇庆 总计

长度(公里) 158 124 78 89 116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在未来十几年将处于网络规模扩展,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的大发展时期。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数千公里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干支衔接、技术装备优良的轨道交通网,实现城市和城际之间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方便旅客换乘,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