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时代变迁,历史演绎,人们都说“时代造就英雄”。熟不知,时代的发展是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的,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是人民群众辛苦劳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倘若没有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无数形形色色的伟大的英雄人物怎能成就那一番伟业。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从其社会历史和阶级根源出发,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抹杀了被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夸大了英雄改变历史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知道,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并不能取代人民群众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因此,离开了群众,他就一事无成,就会失败。正如“1”和“00000000”的关系,离开“00000000”,“1”永远只是且只能是势单力薄的“1”。这个道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过往的历史性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将从以下几点论述我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创造了人们衣食住行必须的生活资料。
自古以来,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坚持在物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是如此。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人民贫穷,技术落后,此时,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热烈拥护,人民群众纷纷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洪流中去,通过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创造出物质财富,使得中国从一个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有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仅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而且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本身就是直接从劳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他们亲手完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产品的创造。
《水浒传》就是.施耐庵和罗贯中等人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以润色及编排而成的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说书人、文人、
书商等,也因此决定了这部作品以及后世白话叙事文学深厚的民间色彩。 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由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劳动,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而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因此,人民群众进行的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发展。
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旧制度的斗争。只有这种群众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人心所向,体现了历史的主流,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这是一条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毛泽东从领导革命战争开始,反复强调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群众战争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陈毅也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如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背道而驰就会得
到人民的反对,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自我国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深化改革。这种群众热情使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它说明我国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