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技巧
摘 要: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我们开启一道精彩的课堂教学之门,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工作。在本文中,作者简单阐述了实验导入、实例导入、激趣导入、复习导入四种高中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式,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实验导入 实例导入 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为高中物理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认识。 一、实验导入
高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龄,这就决定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物理教师可以紧抓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新鲜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感觉到物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而形成一个良
性循环,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
比如学习《圆周运动》时,教师先做一个水流星试验的杂技,使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实验过程是: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引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然后教师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教会学生联合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实例导入
中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墨守成规,毫无新意,一开始就给出物理概念,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受到压抑,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起来。老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举一些身边的具体事例,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场景,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对这堂课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会使学生带着悬念与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如笔者在讲授《全反射?摇?摇光导纤维》时,一上课我就问:“大家都知道折射现象吧?”学生积极回应老师:“知道。”于是我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了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装满水的碗斜插入一根筷子,就会产生折射现象,等等。然后,我接着问:“如果我将一束光从空中斜插入水中时增大入射角,慢慢地增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一时语塞,都想找一句准确的
话言或概念来表达这一现象,但是找不出来。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出了全反射的概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性强,与生活实际也比较贴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想办法,抓住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课引入时,可以引用下述材料:1940年11月7日,美国新建的一座跨度为850米的悬索桥,突然在一场大风中断裂,那天的风速是19米/秒。在风中,那桥扭曲的厉害,越跳越厉害,最后断裂。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经受大量车马行人的桥,却经不住一阵不算大的风呢?”利用本则历史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想知道的念头,急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努力去钻研、思考。 四、复习导入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或凝神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或积极演算,或正反方辩论。而引发这一系列高质量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在上
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时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成了一节课的关键。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的今天看来,除了创设各类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外,传统的由复习导入新课的方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如,“力的分解”一节我是这样引入的:先回顾“力的合成”,重点强调“效果”,即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就叫该力的分力。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提出问题:根据逆向思维,如果几个力依据“效果”,按平行四边形法就合成;同样“依据”效果,就可以对一个力进行分解,并遵循同样的法则。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并加以运用。导入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飞科.论高中物理课堂上多种多样的导入艺术[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14).
[2]马禧.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导入[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1(4).
[3]胡凯.上好物理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物理教学探讨,2005(7).
[4]徐伟.巧用“课中例”设计“问题串”[j].中国物理教育,20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