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0学年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2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3-03-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9-2020学年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2月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对于直线l和平面,l可以表述为“Al,有A”,则l可以表述为( )

A.Al,有AÏ C.Al,有AÏ 【答案】C

【解析】l是l否定,只需写出命题“Al,有A”的否定即可. 【详解】

由题:对于直线l和平面,l可以表述为“Al,有A”, 则l即命题“Al,有A”的否定, 可以表述为:Al,有A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准确写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

2.“两条直线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是“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 ) A.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C

【解析】“两条直线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不能推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平行”能够推出“它们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 【详解】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

考虑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都垂直于这条直线,不能推出那两条直线平行,

所以“两条直线同时垂直同一条直线”是“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关键在于准确弄清直线的位置关系,准确辨析才

第 1 页 共 21 页

B.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Al,有A D.Al,有AÏ

能得出正确选项.

3.过点(2,2),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y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 ) A.只有一条 【答案】B

【解析】分类讨论,分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详解】

当直线过原点时,直线方程yx,满足题意;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其方程为

B.有且仅有两条

C.有三条

D.有四条

xy1经过(2,2), 2aa221,解得:a3, 2aa直线方程为x2y60, 所以一共两条.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求直线方程,涉及直线在坐标轴的截距问题,容易漏掉截距为0的情况.

4.已知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10平行,则a( ) A.1 【答案】A

【解析】根据直线平行倾斜角的关系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详解】

由题: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10平行, 则aa12,a2a20,解得:a1或2, 当a1时:直线l1:2x2y10,l2:xy10平行, 当a2时:直线l1:x2y10,l2:x2y10重合,(舍去), 所以a1.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求参数范围,注意考虑直线重合的情况,容易产生增根. 5.已知圆O1的方程为x2y24,圆O2的方程为(xa)2(y1)21,那么这两个

第 2 页 共 21 页

B.2

C.0或2

D.1或2

圆的位置关系不可能是( ) A.外离 B.外切 C.内含 D.内切 【答案】C

【解析】分别求出两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出圆心距,可以求出圆心距的最小值,然后与两圆半径的和、差的绝对值,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圆O1的方程为xy4,所以圆O1的圆心坐标为(0,0),半径为2,又因为圆O222的方程为(xa)2(y1)21,所以圆O2的圆心坐标为(a,1),半径为1,因此有

O1O2a211,两圆的半径和为3,半径差的绝对值为1,故两圆的圆心距不可能

小于两圆的半径差的绝对值,不可能是内含关系,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求出圆心距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ABC的平面直观图(斜二测作法)ABC是斜边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原ABC的面积为( ) A.8 【答案】C

【解析】分别作出直观图和原图,根据斜二测作图法求边长和面积. 【详解】

B.82 C.162 D.163

如图:ABC是斜边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过B作OA的平行线交y轴于C,

CO42,OA4,

第 3 页 共 21 页

所以在原图中,OA4,OC82,

ABC的面积为SABC=故选:C 【点睛】

1创482=162. 2此题考查斜二测法作图相关量的计算,关键在于准确掌握作图法则进行计算,可以记住二级结论,原图与直观图之间的面积之比,节省计算时间.

7.如图,E,F是正方体的棱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直线AC与BF是相交直线 C.直线C1E与BF是异面直线 【答案】D

B.直线C1E与AC互相平行 D.直线DB与AC互相垂直

【解析】直线AC与BF是异面直线,直线C1E与AC是异面直线,直线C1E与BF是相交直线,直线DB与AC互相垂直,即可得出选项. 【详解】

由题:AC平面ABCD,BF与平面ABCD交于点B,BAC,所以直线AC与BF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A错误;

AC平面ACC1A1,EC1与平面ACC1A1交于点C1,C1AC,所以直线C1E与AC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B错误;

根据正方体性质EF//AD1//BC1,所以EFBC1四点共面,所以直线C1E与BF不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

正方体各个表面均为正方形,所以直线DB与AC互相垂直,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判断,根据基本公理定理出发进行推理论证得出结论.

第 4 页 共 21 页

y2x28.已知椭圆C:21(b26)上存在两点M,N关于直线2x3y10对称,

6b且线段MN中点的纵坐标为A.2 【答案】B

【解析】点M,N关于直线2x3y10对称,则线段MN中点在直线2x3y10上,求出中点坐标,MN与直线2x3y10垂直,根据中点关系和斜率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设Mx1,y1,Nx2,y2,点M,N关于直线2x3y10对称,且线段MN中点在直线2x3y10上,纵坐标为B.3

2,则b2的值是( ) 3C.4

D.5

y1y23

x1x2212,所以横坐标为, 324x1x21,y1y2,

3y12x1216b22Mx1,y1,Nx2,y2在椭圆上:2(b6),两式相减得: ,2y2x21b26y12y22x12x220 26by1y2y1y2x1x2x1x20

6b2y1y2x1x20

6x1x2b2y1y214104 b23解得:b23.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中点弦相关问题,根据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结合点差法求解,若能熟记中点弦公式相关结论,可以大大提升解题速率.

第 5 页 共 21 页

x2y29.双曲线C:2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C的右支上一点P满

ab足F1PF260,若坐标原点O到直线PF1距离是A.2 【答案】B

【解析】分别过O,F2作直线PF1的垂线,垂足为A,B,利用中位线性质可以求出BF2,在

B.3 C.2

3a,则C的离心率为( ) 2D.3

RtPBF2中,可以求出PF2,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以求出PF1,在PF2F1中,利用

余弦定理可以得到a,c的关系,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详解】

分别过O,F2作直线PF1的垂线,垂足为A,B,显然OAPPF, O是F2F1的中点,所

0以BF2=3a,在RtPBF2中, sin60BF2PF22a,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PF2PF1PF22aPF14a,在PF2F1中,

F2F12PF12PF222PF1PF2cos600c23a2e3,故本题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双曲线的定义、中位线的性质、余弦定理的综合使用,考查了运算能力.

10.①多面体AD1B1C正方体AC1中,AB4,则关于多面体AD1B1C,有如下判断: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23;②多面体AD1B1C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

1;③多面体2AD1B1C的表面积为323.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答案】B

【解析】多面体的外接球与原正方体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可以得出①,正方体体积减去四个小锥体体积得到多面体体积判定②,多面体是正四面体,计算表面积得③. 【详解】

作出几何体,如图所示: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第 6 页 共 21 页

根据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圆可得:多面体的外接球与正方体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所以外接球半径R4124424223,外接球体积为VR3323,所以23①正确;设正方体体积V44464, 多面体AD1B1C的体积:

VAD1B1CVVAD1B1A1VCD1B1C1VD1ADCVB1ABC

11164444464

3231V 31不是正方体体积的,所以②不正确;

2多面体AD1B1C是正四面体,棱长为42, 多面体的表面积S4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求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几何体体积和表面积,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几何体,弄清物体特征,选取恰当方法求解.

11.已知M是抛物线x24y上一点,F为其焦点,C为圆(x1)2(y2)21的圆心,Q是圆C任意一点,MFMQ的最小值为( ) A.1 【答案】B

【解析】将MFMQ的最小值转化为求MFMC1的小值,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意义,将MF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 【详解】

第 7 页 共 21 页

B.2

C.3

D.4

14242sin60323,所以③正确. 2

作出图象,根据抛物线和圆的几何性质可得:MFMQ要取得最小, 必有MFMQMFMC1,过M作直线y1的垂线,垂足为N, 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意义MFMN,

MFMQ的最小值,即MNMC1的最小值,

过点C作直线y1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就是所求最小值时刻的点M, 所以最小值为2.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的几何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圆外一点到圆上距离的最值,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相关问题辨析.

12.椭圆的焦点F1(22,0),F2(22,0),长轴长为2a,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

F1PF290,对于直线ya,在圆x2y12上始终存在两点M,N使得直

线上有点Q,满足MQN90,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2A.[22,1) 3B.[2,1) 2C.[222,] 23D.(0,22] 3【答案】A

【解析】椭圆上存在点P,使F1PF290,只需最大角F1PF290,结合直线ya上存在点Q到圆心距离等于2,可建立不等关系求出离心率的范围. 【详解】

由题:椭圆的焦点F1(22,0),F2(22,0),长轴长为2a,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

F1PF290,只需最大角F1PF290,即当P为短轴端点时,

第 8 页 共 21 页

得最大角F1PF290即90F1PO45,

所以sinF1POFO1F1P22,即e, 222又对于直线ya,在圆x2y12上始终存在两点M,N使得直线上有点Q,满足MQN90,临界情况即过点Q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此时点Q到圆心的距离为2,

直线上存在点Q到圆心距离等于2,

只需0,1到直线ya距离小于等于2,a12,22a3, 所以离心率e()c2222,且e1, aa3综上所述: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故选:A 【点睛】

22,1). 3此题考查根据椭圆的几何特征求离心率,涉及圆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结论.

二、填空题

13.圆x2y2x0与圆xy2y0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答案】x2y0

【解析】两个圆的方程作差即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详解】

由题:圆xyx0与圆xy2y0的标准方程为:

21122和xy11, xy242222222圆心距为1535,, 2222所以两圆相交,

所以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即:xyxxy2y0,

第 9 页 共 21 页

2222即x2y0. 故答案为:x2y0 【点睛】

此题考查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属于简单题目,注意先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将两圆方程作差.

14.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0,5),其渐近线方程为y___________.

4x,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3y2x2【答案】1

169【解析】根据焦点所在位置设出标准方程,结合渐近线斜率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0,5),其渐近线方程为y4x, 322yx所以焦点在y轴上,设标准方程为221,a0,b0,

ab且

a42,ab225, b3解得:a4,b3.

y2x2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169y2x2故答案为:1

169【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关键在于准确计算,容易漏掉考虑焦点所在坐标轴.

15.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与准线交于C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若BC3FB,则AFBF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uuuvuuuv3 2【解析】根据BC3FB作出图形,结合抛物线的几何意义和平面几何知识求出

uuuvuuuvAF,BF的值.

第 10 页 共 21 页

【详解】

根据BC3FB作图如下:过B作准线的垂线BB1,垂足为B1,过A作准线的垂线AE,垂足为E,

uuuvuuuv

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BB1BF,

所以直线AB的倾斜角为,coscosCBB11, 3BB1DFBCCF,即

BB123, 4所以BFBB1又因为

3,FC6 2,即

BB1BCEAACFA11EA,,

3AFFC3ACFA1, 3AF6解得:FA3, 所以AFBF故答案为:【点睛】

此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等价转化,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结合平面几何知识求解.

16.一个直棱柱的底面是有一个内角为120的三角形,面积最大的一个侧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则这个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

第 11 页 共 21 页

3. 23 2【答案】84

【解析】直三棱柱上下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连线中点即外接球球心,即可求值. 【详解】

作出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由题可得直三棱柱的高为6,底面三角形最大的边为BC6, 底面三角形最大的角A120, 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R1623, 2sin120221,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S42184.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r32232故答案为:84 【点睛】

此题考查求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关键在于根据几何图形准确求出外接球的半径,积累常见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求法.

三、解答题

17.在一个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ABCD内挖去一个扇形,E恰好是梯形的下底边的中点,将所得平面图形绕直线DE旋转一圈,求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表面积为(9236),体积为18

第 12 页 共 21 页

【解析】物体旋转之后得到的几何体为底下一个圆柱挖出了一个半球体,上方一个圆锥,即可求得表面积和体积. 【详解】

根据平面图形旋转之后得到一个圆锥,下方一个圆柱内部挖掉一个半球体, 所以其表面积为:S332233体积为:V1432(9236), 21143233233318. 323所以该集合体的表面积为(9236),体积为18. 【点睛】

此题考查求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在于准确识别旋转之后的几何体特征. 18.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4,BC5,AA14,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2.

(1)求直线CF与C1E所成角的余弦值;

(2)过点E,F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表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求平面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 【答案】(1)

11810;(2)

365【解析】(1)连接EF,EB,BC1,C1EB或其补角即为所求;

(2)根据EF5在棱AB上找出点M使得ME5,体积之比转化为面积之比. 【详解】

第 13 页 共 21 页

(1)连接EF,EB,BC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ED1F2,A1E//D1F, 所以四边形A1EF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D1与EF平行且相等, 所以EF与BC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EFCB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FC//BE,

直线CF与C1E所成角就是C1EB或其补角,

C1EEF2FC1213,EBEB12BB12410,C1BB1B2B1C1241,

在C1EB中,由余弦定理,

C1E2EB2C1B2169160411810cosC1EB,

2C1EEB65213410所以直线CF与C1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810; 65(2)设过点E,F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表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即正方形

EFNM,

则EM5,

作EPAB于P,作FQDC于Q,

所以PM3,所以图中只能点M在点P的右侧,

平面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为直棱柱AMEA1DNFD1和直棱柱

EMBB1FNCC1,两个直棱柱的高相等,

第 14 页 共 21 页

两部分体积之比为

SAMEA1SEMBB1AMA1EAA1712.

MBB1EAA12132【点睛】

此题考查空间几何体中求异面直线夹角,处理平面与几何体的截面问题,关键在于准确找出几何关系进行计算.

19.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F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D(,2)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在抛物线C上有一点P,且P的纵坐标为正数,过P作圆F:(x2)y1的切线,切点为A,B,当四边形AFBP的面积为15时,求出切线的方程. 【答案】(1)y8x;(2)y15(x2)4

2 【解析】(1)设抛物线方程y2px,p0,点D(,2)在抛物线上,代入即可求得;

1222212(2)根据四边形面积求出PF4,计算出P2,4,即可求出切线方程. 【详解】

2(1)设抛物线方程y2px,p0,点D(,2)在抛物线上,

121222p,解得p4

22所以抛物线方程y8x;

22(2)过P作圆F:(x2)y1的切线,切点为A,B,

则PAFA,PBFB,

四边形AFBP的面积SAFBPSPFASPFBFAPAFA当四边形AFBP的面积为15时,即FA2PF115,解得PF4

2222PFFA PFFA15,

y02y02,y0,y00,PF设P24,即y04,

88所以点P2,4,显然过点P2,4斜率不存在的直线x2与圆不相切; 所以设过P作圆F:(x2)y1的切线方程为y4kx2,

22即kxy2k40与(x2)y1相切,则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

第 15 页 共 21 页

222k2k41k21,1k24,

解得k15,

所以切线方程为y15(x2)4.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抛物线上的点求抛物线方程,根据直线与圆相切通过面积关系转化成距离问题求点的坐标,再求切线方程,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20.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AB|8. (1)求l的方程;

(2)求过点A,B且与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答案】(1) y=x–1,(2) x3y216或x11y6144. 【解析】【详解】

分析:(1)根据抛物线定义得ABx1x2p,再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代入求出斜率,即得直线l的方程;(2)先求AB中垂线方程,即得圆心坐标关系,再根据圆心到准线距离等于半径得等量关系,解方程组可得圆心坐标以及半径,最后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1)由题意得F(1,0),l的方程为y=k(x–1)(k>0). 设A(x1,y1),B(x2,y2).

2222ykx12222由得kx2k4xk0. 2y4x2k24 16k160,故x1x2. 2k24k24所以ABAFBFx11x21. 2k4k24由题设知,k=1. 8,解得k=–1(舍去)2k因此l的方程为y=x–1.

(2)由(1)得AB的中点坐标为(3,2),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2x3,即yx5.

第 16 页 共 21 页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则

y0x05,x03,x011,2 解得或y0x012y2y6.16.00x012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

x3y22216或x11y6144.

22点睛:确定圆的方程方法

(1)直接法:根据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 (2)待定系数法

①若已知条件与圆心a,b和半径r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

a,b,r的方程组,从而求出a,b,r的值;

②若已知条件没有明确给出圆心或半径,则选择圆的一般方程,依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D、E、F的方程组,进而求出D、E、F的值.

x221.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M在椭圆C:y21上,过M作x轴的垂线,垂足

2为N,点P满足NPuuuruuuur2NM.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uuuruuurQ(2)设点在直线x3上,且OPPQ1.证明:过点P且垂直于OQ的直线

l过C的左焦点F.

【答案】(1)xy2;(2)见解析.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转移法求轨迹:设所求动点坐标及相应已知动点坐标,利用条件列两种坐标关系,最后代入已知动点轨迹方程,化简可得所求轨迹方程;(2)证明直线过定点问题,一般方法是以算代证:即证OQPF0,先设 P(m,n),则

22uuuruuuruuuruuur需证33mtn0,即根据条件OPPQ1可得3mm2tnn21,而m2n22,代入即得33mtn0.

uuuruuuury)M,则N 试题解析:解:(1)设P(x,,(x0,y0)(x0,0),NP(xx0,y),MN(0,y0)由NPuuuruuuur2y. 2NM得x00,y02第 17 页 共 21 页

x2y2因为M(x0,y0)在C上,所以1.

22因此点P的轨迹为xy2.

由题意知F(-1,0),设Q(-3,t),P(m,n),则

22uuuruuruuuruurOQ3,t,PF1m,n,OQPF33mtn, uuuruuur. OPm,n,PQ(3m,tn)uuuruuur由OPPQ1得-3m-m2+tn-n2=1,又由(1)知m2n22,故3+3m-tn=0. uuuruuruuuruur所以OQPF0,即OQPF.又过点P存在唯一直线垂直于OQ,所以过点P且垂直

于OQ的直线l过C的左焦点F.

点睛:定点、定值问题通常是通过设参数或取特殊值来确定“定点”是什么、“定值”是多少,或者将该问题涉及的几何式转化为代数式或三角问题,证明该式是恒成立的. 定点、定值问题同证明问题类似,在求定点、定值之前已知该值的结果,因此求解时应设参数,运用推理,到最后必定参数统消,定点、定值显现. 22.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交C于P,Q两点,PF1PF24,PQF1面积的最大值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M是椭圆上与P,Q不重合的一点,证明:直线MP,MQ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PEx轴,垂足为E,连接QE并延长交C于点G,求

PQG的面积的最大值.

16x2y2【答案】(1)(2)证明见解析;(3) 1;

942【解析】(1)根据PF1PF24求出a,根据面积关系求出b;

(2)设出点M与P,Q的坐标,满足椭圆方程,计算两个斜率之积即可得到定值; (3)先证明PQG是直角三角形,用直角边乘积的一半表示面积,结合基本不等式或勾型函数求面积最值. 【详解】

x2y2(1)由题可设椭圆的方程221,ab0,

ab第 18 页 共 21 页

PF1PF22a4,a2,

设Px0,y0,Qx0,y0,y0b,b,

PQF1面积SPQF11OF1y0y0cy0bc, 222最大值为2,即bc2,bc4,解得a2,b2,

x2y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42(2)设Mx,y,xx0,yy0是椭圆上与P,Q不重合的一点,

x2x02y2y02x02y02x2y21,1,两式作差:0, 424242y2y021 即:22xx02则直线MP,MQ的斜率之积kMPkMQyy0yy0y2y0212, xx0xx0xx022所以直线MP,MQ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3)点Px0,y0在第一象限,x00,设直线PQ的方程ykx,k0,

x2y21由4得:x22k2x24, 2ykx

得x0212k2,Px0,kx0,Qx0,kx0,Ex0,0,

直线QE的斜率kQEkx0k,其方程为ykxx0, 2x022第 19 页 共 21 页

x2y214222222由得:2kx2x0kxx0k80 ykxx02设GxG,yG,则x0,xG是方程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

3x03k222x0k2xk0 ,xx0xG,yG2G222k2k2kkPGx0k3kx022x0k12k,即PQPG,

2x0k2kx03k22x02k222kx01k2

所以PQ21kx0,PG,

22k所以PQG的面积

SPQG2kx01k2 12PQPG1kx022k28k1k2212k2k2

18kk 12222kk18kk2412k22k

18k1ktk,k0,t2,,当且仅当k1时,t2, ,设2k12k1kS8t82t212t1,

t1t根据勾型函数性质:函数y2t,t2,单调递增,

第 20 页 共 21 页

所以当t2时,2t取得最小值

1t9, 2S8t81621取得最大值, 2t12t9t16. 9即当k1时,PQG的面积取最大值【点睛】

此题考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椭圆上的点相关问题,涉及求函数最值问题,体现等价转化思想.

第 21 页 共 2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