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以词著于⽂坛,尤擅⼩令,风格含蓄婉丽。刚好今天是中秋节,晏殊笔下就有⼀⾸中秋⽉。那么晏殊的中秋⽉表达了诗⼈什么感情呢?让我们⼀起来了解⼀下吧。
晏殊的中秋⽉表达了诗⼈什么感情
写的是凄怆的游⼦⼼情罢。素娥即嫦娥,说是的是嫦娥(中秋时节在⽉亮上遥望⼈间)未必不嫉妒⼈间的家⼈团圆、亲⼈团聚,共享天伦,⽽为⾃⼰孤单地与⽟蟾与桂花树相伴⽽哀怨。
翻译:中秋⽉圆,⽉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羁旅异乡,节⽇⾥看这⽉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想那⽉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中秋⽉ 作者:晏殊
⼗轮霜影转庭梧,此⼣羁⼈独向隅。 未必素娥⽆怅恨,⽟蟾清冷桂花孤。
译⽂ 中秋⽉圆,⽉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羁旅异乡,节⽇⾥看这⽉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想那⽉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晏殊的⽣平介绍
晏殊14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千余⼈同试廷中,他神⽓⾃若,援笔⽴成。赐同进⼠出⾝。从秘书省正字官⾄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任礼部、刑部、⼯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殊始。”他平居好贤⼠,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晏殊是北宋⽂坛上地位很⾼的⽂⼈,《宋史》说他“⽂章赡丽,应⽤不穷。尤⼯诗,闲雅有情思”。
和北宋前期⼤多数⽂⼈的作风⼀样,晏殊的诗⽂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
他的词今存130余⾸,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时的⽆名的悲感,也蕴含着⼈类永恒⽽⽆可奈何的悲感,由此⽽感到⼈类普遍的永久的⽆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于客观世界的运转,⼜何尝不如此。“满⽬⼭河空念远,落花风⾬更伤春”。
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浣溪沙〕)这⽐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